父亲往事(二)_羽龙_新浪博客

 

父 亲 往 

 

文/羽龙

 



(二)

    父亲失业后,家中无经济来源,无法维持生计。于是又回原泰顺料器厂想找点活儿干。掌柜的这时身患了半身不遂,见我父亲来了,说正好需要一个照料的。这样,父亲在那里又伺候掌柜的一年多。

    1838年下半年,当地局势稍许稳定,济南至博山的铁路恢复通车,当地的产品能够发运济南、青岛等地,泰顺料器厂生产的瓶子可以外销了,于是工厂叫回工人开工生产,父亲也回来了。父亲在学徒做工期间,接触的是烟熏火烤的工作环境和{yt}十几小时的艰辛劳动。在这段时间他学会了窑炉、熔化、制瓶等玻璃工艺,有了自己立身的本领。直到1941年,父亲学工出徒,那时每月能挣6块钱。在后来的日子里,由于日本鬼子的肆虐与掠夺,市场物价在飞涨,一斗粮食涨到2块钱,虽然工资也涨了点,{yt}的工资只是2斤玉米钱,市场上用的货币先是用老头票,后又改用流通券。1943年侵华日军搞所谓的“强化治安、经济封锁”,那家厂子又被迫停产关门了,工人们全部失业回家。

    后来听说当地的西河煤矿招矿警,父亲由自己的舅舅介绍,去煤矿当了矿警。主要任务是在矿上执勤保安。矿上给每位矿警发了一枝破枪,让他们值守把门。给予的报酬是每月半袋面。

    有一年端午节,矿上给每位矿警发了一瓶酒,算是过节的福利,父亲喝完酒后在岗上睡着了,结果枪被人拿去了,丢了枪后父亲被矿上的人虐打了一顿,无奈就干脆脱了警装不干了。不久,父亲又回到泰顺料器厂作工,一直干到日本鬼子投降。

父亲做过一段卖枣的生意,走进几十里的大山里,向农户收枣以及其他鲜果,然后卖到矿里,每斤能挣一毛钱。

    日本人投降后,八路军开进博山。因内战,铁路被炸毁,胶济铁路线又不通车了。人力贩运买卖又开始兴旺,这时父亲转向挑担跑买卖,买卖茶壶茶碗等瓷器,挑着担子从博山经王村、明水、郭店、历城到济南。可以把货摆到路边上卖,也可以批发给瓷器店。回程再捎回些盘纸等物品倒卖,是卷烟用的盘纸。那段时间买卖做算得不错,挣到了一点钱。为了做买卖方便,父亲买了一辆地排车,车上能装四五百斤货,货物的品种也多了,增加了套盆、碗罐等。父亲就这样一直干了好几年,家里的日子也比以前宽裕多了。

    1945年底,国民党xx撤走,博山{dy}次解放,铁路也修通了,用不着人力倒卖瓷器等产品了,于是父亲又转向去博兴、杨口等地做瓷器、盐等生意,后来又改做拉脚生意。

    解放区成立了搬运工会,父亲加入了工会组织。八路军还在当地组织成立了妇救会、儿童团、民兵队等组织,父亲被动员参加了民兵组织。我的姑妈(父亲{wy}的妹妹)经人介绍参加了妇救会,当了妇救会长。有{yt}xx要转移,领导要求她跟组织走,我的奶奶舍不得自己的女儿离家,不让她走。我姑妈假称上侧所,便跟队伍走了。我奶奶发现女儿出走后,便亲自去山里追赶,边走边打听,一直追出了老远,后来就打听不到消息了。奶奶回到家痛哭了一场。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带信来了,说我姑妈参加了八路军工作队。又过了许久,我奶奶家来了一个名叫李鑫磊的八路军军人,他带来了我姑妈确切的消息,说她参加了八路军,现在一切都挺好,请老人家放心。后来才知这人就是我姑妈的未婚夫,当时他用的是化名。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父亲往事(二)_羽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