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必备技能之我见(over~)_大晴晴屋_百度空间

才上大学的时候本人总爱在网上搜什么“大学生必备技能”,“大学生需要学什么”之类的问题。然后看到一大堆或是抽象或是笼统的答案。随意归纳一下,莫过于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理财能力,推销能力,外语交际能力,时间管理,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理财,心理学,甚至是哲学等。但一条条细细看下来,似乎除了脑中多了个概念,自己依旧不知道该学习些什么,我想大家多半和我一样,想知道一些更为具体的,鄙人不才,在此总结一些具体的必备技能。

(1)计算机编程技能(此部分借用新浪某博客上的观点)

如果你能够利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满足某个公司的特定需要,那么你获得工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因此,你需要掌握C++、Java、HTML、Visual Basic、Unix和SQL Server等计算机语言。


excel高层操作:函数     图表     数据分析    
word操作:格式很重要
PPT:参加比赛,必备课件     主要在画面上很难
以上3个是最基本的电脑技能    在大学中也非常适用
还有    就是VB——财务分析      ASP——网站设计


个人觉得计算机使用首先一定要打字速度非常快啦,特别是英文打字速度,许多人都很欠缺。word人人都会,只是谈到写论文标题正文等具体格式设置,字体大小标准等却不太熟悉,PPT是做presentation的{sx},不过大多数人只知道将想表达的各种内容全部放在PPT上,事实上,一个经典的PPT,每句话{zh0}不超过7个英文单词,越简单越好,颜色越低调越好(淡绿色搭配{jj1}),动作声效越少越好,总之不能让你的PPT转移你听众的注意力。简洁大方,让人一看心情舒畅。(话说这段话估摸着也能够概括Business Communication中一个大章的内容了……)本人曾经大费周章,做出一个命名为“{zj2}PPT”的“动画”,搞得跟视频一样,也自以为牛叉,后面发现大家都看PPT去了,至于我们讲什么,一无所知,而可恶的shaffer(OB老师)也给了个极其一般的分数……深恶痛绝。

Excel大家都用,不过大部分是用来“打开表格”的……基本操作,最起码应该知道如何快速拉出1,2,3,4……(话说还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操作的说)建议大家都去搞本Excel教程,多多熟悉里面的快捷操作啦,在工作中多半是这些小问题搞得人焦头烂额。对于VB,ASP本人就不太了解了,不过财务分析,用Excel也是蛮方便的。

(2)办公室用品使用

大学暑假总会多多少少有些实习经历,而如何使用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装订器,碎纸机也是比较重要的。对常见的不同型号,种类,语言的办公设备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复印机,复印其实很简单,但是如何将N个文件资料缩小放大,如何排列,如何如何减少纸张浪费,都需要动动脑筋。还有如何处理卡纸等各种简单却恼人的问题。再如打印机使用,我知道打印很简单,但是谁能告诉我如果打印出来的文件有三分之一消失了怎么办……还有碎纸机,碎纸是简单的,但相信也有傻瓜拿着几十张纸一起碎,卡死……本人就曾经傻兮兮地把信用卡给碎掉了,结果是修理工上门折腾了一个多小时。

所以大学并不只是读书交朋友搞活动和谈恋爱,该留心的东西多留心,一般工作个几年的人都能自己充当办公室所有设备的修理工,若是能早些解决这些恼人的问题,以后岂不是多了许多顺心?

(3)如果你的专业是会计

写这一点一来是因为自己的专业,二来曾在网络上浏览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其中的建议都比较实在。

大学学会计的,无不担心工作后所学与现实脱节。个人觉得会计这东西,考的就是见识,见的账本多了,看的假账多了,做的行业多了,自然就精通了。不过除开这些东西,有几点需要会计学生格外注意:

{dy}, 数字的繁体写法。非常重要,写支票那些都得用到。第二点,为珠算能力。这一点在那篇网文中有格外强调过,算盘的使用现在的确不怎么流行了,不过珠算能力强,不失为一个竞争点。{zh1}加一点个人建议,要做会计,请先明确自己到底是想做收入型会计,公关型会计,还是核算型会计,内控型会计等等……会计并不代表一个人静静坐在某个角落,发挥自己的低调,辛苦地一笔一笔在账本上记账。你想搞内控,还是经常徘徊在酒桌上,或者是弄些投资,都需要你根据自己的性情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否则这会计业当得比别人眼中的无聊更加无聊了。

(4)外语交际能力

如果有同学觉得过了四六级,以后英文就会成为自己一大助力,那就大错特错。坦白说,过了四六级的朋友,只能初步说明单词量不算小,语法还不错,口语和听力却多是一塌糊涂(特别是四六级听力,和正常的英文交流语速相比太慢了……)工作中,若是真希望英语能力能够帮到自己,请现在开始阅读大量英文书,你要做到,拿到一本专业词汇不算太多的书后,可以(不太困难地)完成汉英互翻。并且尝试还算流利地同声翻译。而在翻译方面,你需要做到的不止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事实上,如何将英文翻译成表述合理且专业的中文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里是中国人地盘,你需要斟酌字句,学好国文。

(5)打好文书底子

我一直想把这点提出来,因为大家都朝着其他专业知识人际关系啥地去努力了(我也不例外啦……),但是请记住,能写好东西,就是铁饭碗。若有{yt}你能轻松搞定各种各样不同格式不同要求不同用词的信函,报告,通知,合同等事儿,你就是个人才了。老板多是口头上的领导,笔杆子却是可以出政权呢……这样说吧,老板都希望有一个能xx且专业地表达他想法地写手。

(话说本人想这想了很久了,无奈文书写作能力还是很糟糕,若是哪位朋友有心,建议直接报班系统学习,等学成归来,往面试官面前一座,那人问你擅长什么,只需三个字:我能写,估计多少能博得些青睐)

(6)比见识

出来混,大家都在比证。你的CPA,我的CFA,多数人都觉得考了个厉害点儿的证就牛叉了。

鄙人只能说,不是证不重要,但是证不是那么那么地重要。

一个厉害点的证,就是一块高级点儿的敲门砖。容易进去,但不一定留得住。就算留住了,也不一定做得轻松。很多前辈都在说,看某某大学生一纸简历上无数证书,也有的相当牛叉地1年考完了CPA的,可是真正工作了,问到啥啥都不知道,真不知道怎么拿到证书的。

个人觉得吧,这证书,一般只能说明两点:{dy},你很能考试。第二,你比别人有更多时间来考试。所以打算以证书来经营自己未来的人,也大错特错。

大学毕业找工作,到底什么是区分等级层次及能力的标准?我的观点是:见识。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说的见识,90%来源于各大网站新闻报纸。你不应该是一个坏了电脑,上不了QQ,丢了电话就与世隔绝的人。不管你是天天读报还是一周读报(或是浏览网站新闻),知道与不知道的差距就是你与别人沟通成功与不成功的差距。而“知道”也不是点到为止,不管是什么新闻,都隐藏着一些需要深层思考的问题。你不一定要花太多时间进行自我观点概括,但是你需要看看别人的观点。所谓见识,就是见识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你的思维广度得到拓展,想问题自然能超越一般人的狭隘。xxxx官网上有一部分为“opinion”,多是一些专家对各种新闻发布的个人观点,比起天涯网友的强大回帖,虽然少了许多幽默与震撼,却多了深度和文化差异影响的不同解读。除此之外,当别人向你提起期权等各大商业术语,请不要不懂装懂,请务必现在积累!!不懂装懂太容易被戳穿,而不懂,虽不至于被当做无能,但也一定会被当成不咋样的人。哪怕你今后不涉及商业方面,也请务必知道,懂一点,那也是见识。

(7)强迫自己涉略各个领域

大学,有的是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同时也应该“逼迫”自己学习不同领域的事,哪怕是不喜欢的。

你若是真工作了,没人会说你知道1+1=2就是知道得太多了。都说谈生意是饭桌上进行的,只是,上了饭桌,难道你还跟人家谈公司前景如何如何?对方喜欢说什么,你就谈什么,若是没有点儿积累,那你就只能闷头啃饭,时不时冷场了……

如果我让你去学习哲学,你或许会说做作,毕竟那得多做作的人才会喜欢成天谈论哲学啊……但如果我让你去浏览大量冷笑话,你或许豁然开朗,就瞅着大学里面几个朋友没事儿活跃活跃气氛,这东西也是必备了。你也许需要知道一些周易风水星座,你也许需要了解各个档次的啤酒或白酒,你也许需要背诵给省名菜和个地特产,你也许需要读读哈利波特的英文原版和王小波的经典陈述,就算有广度没深度,那也比没话题好太多了。

(8)记住各种节日

我把这点也放进来,{zd0}的理由是,节日是{zh0}的“进贡”的理由。这样说不免俗气,但确实挺必要。我们都挺马虎,我们也许记得父母的生日,但是有多少人能记住全家人的生日?恐怕百人中难有一个。我记得上大学前我只记得住自己的生日,上大学后良心发现才记了父母的生日(话说问父母生日是什么时候挺尴尬的。。所以在询问他们结婚年月并且故作不小心问出他们生日前,我甚至查阅了他们的QQ资料……),再一年开始重视这问题了,才在本子上记上外公外婆姨娘姨爹表弟的生日,可是到现在为止,除了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劳动节,元宵节这些商家会大搞活动的节日外,许多节日具体日期在我脑中那叫一个模糊,模糊到不分月份。

我相信也有许多朋友并不如何重视各种各样的节日,但工作了,节日的意义就不那么单纯了。有时候单位总想找机会把钱往某人手里送,如此一来,节日这个幌子就更是颇具功效。提前声明,本人不是在教唆什么贿赂,但记得这些节日,定是好处多多的。细节决定成败嘛。

(9)能够俗气,也能高雅(个人观点,反对者绕行)

个人觉得,大学需要彻底抹去的是一个人的土气。而需要学习的应该是俗气与高雅。很抽象的说……

所谓俗气,是一堆俗气的人和你谈俗气的事,而你这个不怎么俗气的人并不会让人觉得与之格格不入,反而能很快以同样俗气的之言语与其打成一堆儿。

所谓高雅,是一堆高雅的人和你谈高雅,而你这个不算太高雅的人并不会让人觉得在装高雅,也不会让人觉得暴发户般的土气,或是不让人觉得做作。

说白了,你需要学会将自己成功地在不同人群中转换角色。

此技能本人称之为“融入”技能,即如何不做作,不装B,自然地在不同群体间转换自己的气质身份,这些都需要你将自己的豁达,豪爽,坦诚,及狡诈,阴暗,和阅历加以混合。

其实写这点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在描述小说中那种“崛起型”人物性格,只是个人有个人的性格与意愿,同时具备被俗气和高雅,难之又难。我一边写着,也一边惭愧着。一来不能免除多少俗气,二来也最多装装高雅。夹在两者之间,却无力回天。这种融入技能,只能算是我的个人期望吧。

(10)如果你在“走关系”

如果你走关系拿到了一份实习工作。请听话,请细心,请多想,请多做义务劳动。

其实很多大学生的实习工作都是靠父母朋友走关系弄到的。

你不需要展现自己多有能力,你需要的是,在这份工作中,除了能够学到一些经验(办公,专业,人际……),更需要能不为这份关系添乱。

因为走关系,既然关系摆那儿了,你做得不好,人家自然不太好说什么。私下里,你则成为笑谈了。这关系走得虽成功,下次再走这关系,人家多半也得再三斟酌。

所以不添乱,也是大学生需要学习的。

(1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就是“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很低调”的方式……哈哈

你可以高调地牛叉,可是太过高调{zh1}也会像犀利哥一般回到家人怀抱,同时失去他那犀利的波西米亚风和LV手袋。你要低调着做牛叉的事儿,这样才能越发显得有内涵,经久不衰地占据牛A与牛C之间的位置。

作为80后末端的我们,多是崇尚着一种乍一看平平无奇,一旦被狗仔队挖掘就可以爆出各大让人刮目相看外加震惊的牛叉成就的隐君子情节。也许我们都喜欢,在沉默中死着死着……然后就爆发了。

前面几点还在写些具体的技能,后面全变成如何做人了。不管怎样,读完一个大学,不论你学到了什么,你需要建立起一个自己的信仰,你需要打造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你需要开始学会坚持一些东西。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并且能够喜欢自己。



郑重声明:资讯 【大学必备技能之我见(over~)_大晴晴屋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