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知识问答(一)——柳长忠编
(一)什么是硬笔书法?现代硬笔有哪些种类?

答:硬笔书法,简单的讲,就是用硬笔进行书写并且符合艺术表现的写字方法。它与传统的毛笔书法是相对而言的,只不过书写的工具不同而已。它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能陶冶情操,寄托思想情感;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同优秀的毛笔书法作品、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戏剧、诗歌等其他艺术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艺术门类的硬笔书法是在硬笔书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硬笔书写的要求较低,只要能够较好地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把字写得规范工整就行。硬笔书法艺术则要求在写好字的基础上,还讲究美的视觉效果,并能融入书写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书写者的文化内涵,给欣赏者带来审美愉悦的一门艺术。
目前,硬笔主要有铅笔、钢笔(金笔、依金笔、蘸水钢笔、美工笔、大字钢笔)、圆珠笔(宝珠笔)、羽毛笔、腊笔、铁笔(刻钢板笔)、粉笔、竹笔、记号笔、针孔笔、彩色笔等种类。

(二)中国古代硬笔有哪些种类?

答:作为书写工具,硬笔的存在和使用是中国古代硬笔书法发展的前提,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看,中国古代的硬笔有15种之多。
1、骨锥笔。用禽兽骨头磨制。中国史前考古发掘中屡见无孔骨针和有孔骨针,除穿孔和缝补之外,它们还作刻画工具用,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很多符号就是用这种笔刻画。
2、刀笔。青铜等金属制成,最迟商代就已出现,主要用于甲骨的刻写,周代称""。《周礼·考古记》载:"筑氏为削。"表明周代已经有制造""的专设工官。
3、竹梃笔。用竹杆削制,一端磨尖,醮漆书写。史书中"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简上"说的就是这种笔。战国、秦代简牍帛书以及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就用这种笔直接书写,或先写底样,然后刻画。
4、木笔。以木质材料削制而成,用于醮色写字。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两处遗址中发现了三支木笔,该笔用红柳磨制,笔尖发秃,上面还带墨痕。
5、铅笔。以石墨为粉,和胶搓条而成,直接用于书写,史书称为"铅椠"。敦煌遗书六朝至北宋的写经中,常见一种称"乌丝栏"的界线,就是用铅笔勾画。
6、荆笔。用荆条削磨而成,用于醮墨写字。《拾遗记》载,东汉任末,幼时家贫,"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7、芦管笔。用芦苇管削制,有马耳状笔舌。《诗经》载:"静女其变,遗我以彤管。"彤管就是最早的芦管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还发现了三支双瓣合尖芦管笔。
8、竹锥笔。用竹批削制而成,是竹梃笔的进一步发展,二者不同在于,竹梃笔醮漆写字,笔尖较粗,竹锥笔醮墨写字,笔尖较锐利。1991年,敦煌高望燧汉代遗址中就有竹锥笔的出土。
9、鹅翎管笔。用鹅翎削制而成,原理与西方鹅管笔同。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此鹅毛笔就是鹅翎削制。
10、双瓣合尖竹管笔。竹管削制,笔舌正中开缝,是竹梃笔、竹锥笔的进一步发展。1972年,甘肃武威市西夏遗址中有出土。
11、铁锥笔。铁杵磨制而成,{jd0}锐利,主要用于印玺及金属硬物的刻字。《三国志》载:东汉献帝时"御史刻印不供,乃以锥画,示有文字"
12、土笔。以白土或红土为笔,直接在纸、木、地面上画写。《东斋记事》载:宋人李怀袞在"其常所居处,皆置土笔"
13、毡笔。用毡卷制而成,用于醮色写字。《唐摭言》载:唐代贡院进士榜头"以淡墨毡笔书'礼部贡院'四字"
14、火炭笔。将木炭烧红,用于烙写。《武风子传》载:云南武定人武恬,善用火红木炭在竹筷上烙绘禽鱼花鸟、山水人物。
15、钢管笔。将细钢管削磨成尖,用于醮色写字。《瓶庐丛稿》载:清人连文冲"出新意,以钢管作书"
由于古代往往一物多用,除以上骨、木、竹、土、铜等硬笔外,史书中还有箸笔、手笔等记载。

(三)现代硬笔所用墨水有哪些种类?

答:根据墨水不同的颜色或性能,目前市场上可售墨水种类有:高级蓝黑墨水、纯蓝墨水、黄墨水、紫墨水、红墨水、{yj}性墨水、碳素墨水、黑色墨水、水基颜料墨水、仪表用记录墨水、秘密墨水(密写显示剂)、防冻墨水、水剂碳素墨水、水溶性黑墨水、可擦墨水等等。一般学练硬笔书法,只要配购 "不堵笔碳素墨水"即可。
(四)什么叫纸?你知道纸的小常识有哪些?

   答:纸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科学得以记载、积累、传输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纸的质量提高和新品种的不断涌现,纸的应用已扩展到文化科学,日常生活、医疗卫生、商业、国防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不认识纸,但也可能几乎没有人认识所有的纸。
  纸,几乎是每个人所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究竟什么叫纸,或者说纸的确定含义是什么?恐怕许多人,包括经常与纸打交道的人不一定能准确回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687-84)规定,所谓纸,就是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形设备上,经过干燥制成的平整、均匀的薄页。
  从广义上讲,纸可以用来包含纸张和纸板这两个术语。按照造纸工业部门的标准, 通常把定量小于225g/m2的纸页叫做纸张或纸, 把定量大于225g/m2的叫做纸板。但是,这个界限不是{jd1}的,还要以纸页的特性和用途灵活掌握。   
  从前,我国对纸张和纸板的定量规定是:在150200g/m2以下的叫做纸张;在150200g/m2以上的则叫做纸板。由于纸板和纸张的界限不十分明确,加之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不统一, 常把定量在200g/m2左右的纸称为纸卡。随着时间衍变,慢慢形成了一个规律, 即把定量在200g/m2以上,而又以印刷或装璜为主要目的的纸,称为卡纸。如250g/m2铜板卡()280g/m2玻璃卡()等。
  纸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从古到今,造纸所用主要原料都是植物纤维,诸如木材、芦苇、竹子、麦秸、稻草、蔗渣、树皮、面、麻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造纸所用纤维原料的种类和造纸产品的应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造纸技术的发展使其对纸张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把以植物纤维为主构成的纸,叫做"{dy}代"纸的话,那么用合成纤维制成的纸和以塑料薄膜为纸胎制成的纸,则叫做"第二代"纸,又被称为合成纸。挂历薄膜所用即为此种纸。近几年来,国内外又有了"功能纸"。所谓功能纸,就是采用某些特殊原料,抄造出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新纸种。报纸上报道国外的纸手表所用的纸,大概就属于这类功能纸。有人把这类功能纸称为"第三代纸"
  普通的纸,抄成后未经再次加工,一般称为纸或原纸。为了提供纸的表面性质和装饰效果,或者为了赋予纸面一种特别性能,对原纸进行了再加工,所得到的成品便称为加工纸(如涂布印刷纸、复写纸等)。然而,仅仅按照加工还不能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于是,采用新的纤维原料和加工措施,获得了具有某种功能的纸。耐火纸、夜光纸、电磁波屏蔽纸以及被誉为"东方魔纸"的车用保洁纸等,均可视为功能纸。
  尽管人们对功能纸的应用和了解还很少,但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功能纸必将更多地出现并被人们所熟悉。用发展和进步的观点看待事物,对纸的概念和含意,切不可作狭义的理解。  
(五)可用于硬笔书法学习、创作和装祯的纸张有哪些?

答:纸张的种类很多,适用于硬笔书法学习、创作和装祯的纸也非常多。但主要是印刷类纸和文化、艺术生活类纸多用于硬笔书法的学习和创作。
印刷类纸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涂布印刷纸及纸板。包括:有胶版印刷涂布纸、胶版印刷涂布原纸、涂布邮票纸、涂布邮票原纸、涂布白纸板、低定量胶版印刷涂布纸、压纹胶版印刷涂布纸、铸涂白纸板、铸涂白纸板原纸、无光泽印刷涂布纸、涂布卡纸、涂布箱纸板、低定量凹版印刷涂布纸等。二是非涂布印刷纸及纸板。主要有:新闻纸、字典纸、地图纸、胶印书刊纸、凸版印刷纸、中小学生课本用纸、胶版印刷纸、单面胶版印刷纸、书皮纸、招贴纸、白卡纸、米卡纸、凹版印刷纸、证券纸、邮票纸、政文纸、盲文印刷纸、xx牌面纸、周报纸、薄凸版纸、单面书皮纸、明信片卡纸、钞票纸、火车票纸板、封面纸板、封套纸板。
文化、艺术、生活类用纸主要有:一是书写用纸 有打字纸、制图纸、宣纸、书写纸、单面书写纸(有光纸)、图画纸、水彩画纸、素描画纸、木炭画纸、双红纸、条纹书写纸、帐页纸、毛边纸、连史纸、皮画纸、水写纸、油画坯纸、吸墨纸、梅红纸。二是复制用纸 有描图纸、铁笔蜡纸原纸、干法静电复印纸、晒图原纸、干法重氮感光纸、复写原纸、打字复写纸、无炭复写纸、二低图原纸、静电复印描图纸、打字蜡纸原纸、誊印纸、打字蜡纸衬纸、热敏复印纸、静电制版纸、无炭复写纸。三是可用于硬笔书法装祯的装饰用纸:有贴花面纸、贴花衬纸、蜡光纸、装饰原纸、蜡光原纸、壁纸原纸、涂塑壁纸、皱纹原纸、不干胶原纸、塑料贴面纸板、石膏纸板、底层纸、表层纸、陶瓷薄膜贴花纸、陶瓷薄膜贴花衬纸、金属贴花纸、金属贴花衬纸、搪瓷贴花纸等。
(六)练字纸真的不重要吗?

答:先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师教他的几个学生练字。一次,他的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说,"学了很长时间,可一直没有多大进步"。这位老师就对他说:"如果你改用{zh0}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个学生照此去做了。果然,没过多久,他的字大有长进。他奇怪地问老师是什么原因。老师说,因为你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会感觉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认为以后还有机会,而用{zh0}的纸时,有一种很正式的心态,从而也就更加专心致志,用心去写,所以字就能够写好。听了这段故事,大家就明白了,其实纸张好坏在练字中的效果是很重要的。

(七)初学硬笔书法要注意克服哪几种困难?

答:一是"怕写不好",心理准备不充分。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在心理上要有足够自信,相信自己能学好,不要怕字当头,产生畏难情绪。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充满好奇感和新鲜感,要把学习硬笔书法作为自己的兴趣来看待,就像吃自己喜欢的红烧肉,舒服着呢!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愁学不好硬笔书法。对于成年人来说,不要认为自己的字已经定型了,再怎么学也是徒劳。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成年人的理解力比中小学生更胜一筹,只要能克服以往写字的不良习气,就会很快掌握写字的诀窍。总之,学习硬笔书法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是姿势不对,影响了学习进度。写字姿势不对往往是影响书写的一大"顽症",特别是成年人,由于读书时未能注意习字姿势,导致"斜放纸、歪着笔、偏低头",致使书写视觉不对,严重影响了书写的准确度,继而使习字进展不大,丧失信心。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正身直两肩平,两足平放两臂张,胸离桌沿一拳远,眼距纸面一尺长。这是人们总结的四句话,记住它并纠正自己的不正确姿势,学书一定会有进步的。
三是执笔不当,积重难返又不愿改。谈到执笔,有人说,执笔无定法。其实这是对毛笔的执笔法而言的。用毛笔写字,由于悬肘书写,五指执笔的方法就不是十分重要。对于学习硬笔书法,执笔不当,则会直接影响书写。因为执笔不当很容易导致手指疲劳,使书写效果大大降低,还直接影响运笔和使转,使书写线条缺乏质感。因此,有一个好的执笔方法就更有利于学习硬笔书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下抵笔竿上,另两指弯掌宜空,指离笔尖一寸长。
(八)学习硬笔书法有益于提高人的哪些素质?

答: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学习硬笔书法其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书写本身,对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颇有益处的。
1、可以修养品行,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作为一门文化艺术,学习硬笔书法对于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是大有裨益的。黄庭坚说:"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致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古来许多书法大家,都有高尚的品德,它们都以独特的形式熔铸于书法作品之中,我们学习硬笔书法,也能从历代书家的高风亮节中得到熏陶。
2、可以倡兴学问,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学好硬笔书法并希望当一名硬笔书法家,须以丰富的学养为基础。清代书家杨守敬认为,学书除品高以外,"一要学富,胸罗万千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于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由学书而悟到读书的重要,这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第二个收获。陆维钊先生在谈学书"三利"时说过这样的话:"由学书而导吾人于向学之途,以兴起探求学问之兴趣,又其作用之一也。"确是很有见地的。
3、可以静心养气,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威胁现代人健康的{dy}元凶不是别的,而是不尽的烦恼与浮躁。要把人们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的{zh0}方法是积极休息,而练习书法就是{zh0}的方法之一。陆维钊先生有段很精彩论述,他说:"若每日有一小时之练习,即有一小时之怡静。只有紧张而无怡静,只有疲劳而无宁息,势必有害健康…信笔挥毫,不必求其成为名家,成为美术品,而为调节生活、宁静精神,又其功用之一也。"
4、可以磨砺意志,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滑坡。人们发现,由于长辈的溺爱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青少年的群体意识和承受能力大大削弱。对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来说,学习硬笔书法无疑是一味良药。郭沫若先生19629月在《人民教育》的题词中曾经指出"…培养学生写好字…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陆维钊先生说"研究书法,又必注意书写之无讹、始终之不懈。无讹,乃心细之证;不懈,见忍耐之力。"
5、可以求美创新,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书法是一门高雅艺术,它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熔入了古今圣贤之理。因此,学习书法,有净化人的灵魂,驱逐邪俗之气,提高审美素质的作用。陆维钊先生说得好:"而(书法)欣赏的人,对名家作品,正如与英雄(沉雄、豪劲)、美人(清丽、和婉)、君子(端庄、厚重)、才士(倜傥、苍古)、野老(浑穆、苍劲)、逸者(高逸、幽雅)相对,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情为所渗透,人格为所感染,心绪为所改变,嗜好为之提高,渐渐将一般娱乐上之低级趣味转移至高级。"


九)初学硬笔书法怎样入门?

答:"名师出高徒",首先须找一位书写水平较高的老师带着入门;其次,要注意"取法乎上",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购钢笔字帖,可以选古人的小楷名帖,也可以是当代人书写的水平较高且书写规范的正楷钢笔字帖;第三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须选购几支下水流畅的钢笔,并配好墨水、习字格、小刀等必备文具;第四"先描后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描红和临帖;第五防止"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初学的头几个月,一定要保证天天有计划的临习;第六要注意"借力使力不费力",常向老师请教,批改临习的日课;第七要做到"四多",即多读书、多读帖、多思考、勤练习。

(十)学习硬笔书法要注意哪"四要"

答:{dy},选帖要准确。开始学习硬笔书法,要选好一种字帖(硬笔字帖、小字毛笔字帖或古代名碑帖),{zh0}从楷书入手,因为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现在我们不论在哪家书店里,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碑帖或硬笔书法字帖。其水平高低悬殊,种类繁多。初学者在选字帖时要特别慎重,不能盲目。因为选帖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应当选择那些既有深厚传统功力,又在硬笔书法方面有所创新的力作;古代碑帖应选择笔画清晰利落,残缺较少的名碑帖。无论选择哪种碑帖都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己喜欢;二是适合自己的性格;三是容易上手入帖。
第二,临摹要得法。选定字帖之后,不要见异思迁、随意更换,要认真制定计划,拟订课程,每日临摹,不可间断。不能只凭兴趣,高兴时就多写,不高兴时就少写,甚至不写。在临摹的同时要善于读帖,勤于观察。把要学的字帖从头到尾熟读详记。通过对每个字的仔细赏读,把握结字规律,揣摩字与字之间是如何xx,如何寻求变化,甚至可以把每个字的笔画分开,细心琢磨各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及各笔画之间是如何穿插避让、和谐搭配的。同时,也要把字帖当中字形相近的字找出来,比较其笔法、结字方面有何异同。相同笔划又是怎样处理的。对于那些在结字上有独具匠心之字,应当加强记忆,以便以后能有机地应用到创作中去。
在初写时,不可能一写就像,只要心中有了那个字形,写出来多多少少是有一些相近的。在临写时,要不慌不忙,心中有数。在达到形似的同时,不能一味"照葫芦画瓢"追求形似,要注重笔划的笔力和笔意,做到神似,否则就会影响自己创造性的发挥。
第三,学帖要悟""。每写一帖,不论遍数多少或时间长短,总要对字帖的特征有所领悟和把握。在结字方面,能够摸熟其间架规律;笔画方面,知道怎样用笔(如收放、轻重、缓急之类)。才能写出那样的笔画,做到对字体的结构和笔法变化"心领神会,笔到意随"。至此,才可以换另一种帖临习。这样临摹的帖多了,博采众长,就能把所学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第四,提高要多法。一要善于在自我比较中提高自己。初学者往往在临摹一段时间之后,很难发现自己的进步,可以把对照字帖所临摹的字,按时间先后顺序积累起来,间断性的进行比较,这样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查找、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二要善于在请教别人中提高自己。"满招损,谦受益"。初学者要积极主动的向能者请教,及时解开自己的疑惑,加快提高的速度。三要善于在兼学传统中提高自己 。要想在硬笔书法上取得更大突破,应该兼学一下毛笔字,借鉴其功法,从中吸取传统书法艺术的养分。四要积极参加一些书法比赛来检阅自己的学习成果,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要多读书法理论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书法理论水平。

(十一)为什么动笔练字前要先读帖?读帖要做到哪"四看"

答:"磨刀不误砍柴功",读帖就是在练字前分析范字的结构和笔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临帖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认为,字多写几遍就会好,其实错误的东西重复次数越多,坏的影响就越深。写字也是这样,练字前若不看清间架结构和用笔方法,即使写十遍,效果不但不好反而还会更糟。因此,读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读帖要做到"四看"
一是看间架结构。汉字数量成千上万,而且笔画繁简不一,字形变化多端,这也就决定了汉字结构形态的多样性、丰富性。因此,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因字立形,不要随意改变原来的字形,保持汉字字形的自然面貌。针对不同的汉字,分析其结构,找出其结字方法和规则,为下笔书写作好指导。例如:写合体字时注意偏旁部首间的避让原则。偏旁部首短的让长的;窄的让宽的,务求长短适度,避密就疏,穿宽插虚,左右相称,上下合宜。在写独体字时,要注意看准字的中心,达到左右对称,重心稳定。要分清主笔与次笔,注意次笔让主笔,即次笔要写短些,主笔写长些,等等。结构书写原则较多,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架结构法则必须学习和继承之。
二是看范字在格子中的分布。现在的许多字帖,范字都是放在米字格或回宫格中的。练字时一定要看清范字在方格中的分布,然后照着字帖的分布临习,这样 练起来效果就明显。
三是看首笔。字的首笔决定字的大小。看首笔必须看清是何笔画、在何位置、呈何形态,为下笔临帖准确打基础。
四是看末笔。字的末笔起着稳定间架结构的作用,看末笔就是要看清末笔所在格子中的位置,是否外放,是否内收。
注意了这些,临帖就会事半功倍。

(十二)什么是临帖?怎样才能掌握好临帖?

答:临帖是对照碑帖进行书法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也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功夫深不深,效果如何,往往是影响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学习书法必须十分注重临帖。
临帖要会选帖。选帖要注意"取法乎上"。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这是择帖的前提。要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喜欢"的法帖。"喜欢"就说明这种字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学起来就容易入帖。     
临帖要"三结合"。即:临帖与读帖、摹帖、背帖相结合。读帖是对范本的观察与分析,也就是认真看清字帖的笔法、结构及章法。临帖前要通读,对范字的特点有个初步、大体的印象。临帖过程中要边读边临,看准每个笔画的位置安排,形态特点和相应的笔法,其长短、粗细、曲直、斜正、起行、收放的位置,用笔的转折、提按、顿挫、回锋、出锋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笔随心使,下笔方能准确到位。摹帖是初学阶段常用的一种习字方式,如果在临帖过程中适时进行摹帖,会发现手下之字和范字的差距,从而加深对范字的学习理解。姜夔《续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可见摹临结合,取长补短,能促进学书进步。背帖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临帖中结合运用,能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巩固临帖。
     临帖要专攻一帖。初学书法,要专攻一家,直到把这一家吃透,再临习他帖,才能做到以一家为主,博采众长。切切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帖没学好就改弦易辙,去学他帖。否则就是学一帖,扔一帖,{zh1}哪一帖也没学好。临帖要尊重范字,以临像,临准为原则,不可把自己的书写习惯强加于范字之上,甚至篡改范字。
     临帖要持之以恒。任何事业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临帖更是如此,只有每天坚持临帖,持之以恒,时间久了,才能学有所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急于求成,骄傲自满,是学不好书法的。
     临帖要和应用结合起来。临帖是为了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能力。如果临帖中注意运用,则能了解临帖的不足,促使临帖对范字进行再认识。应用是多方面的,平时写信、作文、写日记、创作作品等,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学用结合,形成习惯,日久天长,就会学用合一,既提高了临帖质量,又达到了学以致学用的目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硬笔书法知识问答(一)——柳长忠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