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牧夫天文论坛:用好手中的廉价天文器材(二)
但居然也能用,只是导星的时候非常辛苦,而且精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建议可以用一些廉价的折射望远镜来做导星镜,比如50600、60420等等,这些廉价的镜子一般也就200元左右。至于是盯着目镜来导星还是盯着电脑屏幕来导星,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如果是盯着目镜导星,那你需要一个导星目镜。如果是盯着电脑屏幕来导星,那你需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网络摄像头(建议使用ToUcam 840k)、安装K3CCD Tools。由于使用摄像头有一个转换倍率的问题,因此实际导星的焦距会相当长(是导星望远镜焦距的数倍),直接把摄像头去掉镜头,插在导星镜的调焦筒内就可以满足导星的精度了。
   ToUcam 840K安装在导星镜后
TOUCAM导星.jpg
   市售导星目镜的价格也是相当可观的,不过可以自制一个简单的亮视野照明导星系统。使用以一只短焦目镜,在目镜的前端用头发丝拉两条十字线,在导星镜的前端装一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导星的时候,点亮物镜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调整到适当的亮度,在目镜端就可以看到红色的视场中有两条十字线。
   其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相机和望远镜的接口。如果是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DSLR),可以使用转接环,把望远镜连接在机身上,其实就是把望远镜作为相机的长焦镜头使用,这种拍摄方式一般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普通DC不可随意拆卸镜头,因此只能使用无焦点法拍摄,即目镜后拍摄。这实是无奈之举,由于要通过目镜,因此这种方式拍摄的照片大多会有明显的色差和慧差。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使用小的光圈,但这样就要延长曝光时间,对导星的要求就更高了。因此在实际拍摄的时候要权衡利弊。目镜建议选择PL一类的广角目镜,不要使用短焦目镜,我曾经使用过PL40和K25。可以选择前面所述的{wn}摄影支架,也可以DIY(我的是用PVC管DIY的)。不过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相机镜头的光轴同望远镜的光轴要重合。
   给nikon coolpix5400制作的转接环
DC接环01.jpg
DC接环02.jpg
   再次,是要改造一个云台板来承载拍摄用的天文望远镜和导星镜。{zh0}是用较厚的铝合金板制作,没有条件也可以用较厚的胶合板来制作。具体和赤道仪的连接可以根据赤道仪的实际情况来制作。另外就是要给导星镜装一个经纬支架,{zh0}是可以微调的经纬仪,球型经纬支架一般的摄影器材商店都有出售,价格也不贵。不过还要考虑赤道仪的承载能力,我是用原来小天望的简单经纬支架改装的,比较轻便,不过使用起来比较烦琐,找星麻烦些。
云台板上的经纬支架
经纬架.jpg
   当你把这些都安装在了赤道仪上后,你会发现原来的重锤已经不足以保持赤道仪的平衡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重锤上挂一个重量合适的盛水的可乐瓶子,更好的方法就是把跟踪用的蓄电池挂在重锤上作配重。记住,一定要保证赤道仪的平衡,否则你的跟踪电机可能会转不动。
   “可乐瓶”配重

看看改造后的EQ-1赤道仪,增加了赤经电跟踪和赤纬电动微调,安装了简易的云台板。
赤道仪总成.jpg
   设备改造完毕,你就需要等待一个良好的观测时机--晴朗的夜晚。选一个合适的观测环境,{zh0}是可以看到北极星的位置(当然,看不到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用漂移法来校准极轴)。架好赤道仪,对准极轴。注意在对极轴的时候{zh0}把正式拍摄所要安装的全部器材(包括相机)都装上,因为在装上相机的时候由于载荷的变化,极轴可能会发生偏移。调整望远镜对准拍摄目标,再调整导星镜对准引导星,建议引导星不要离目标天体太远。打开电跟踪,调整跟踪速度,保持引导星始终稳定在视场中。然后打开相机,如果使用的是DC,需要适当调整变焦,使拍摄的目标在视场中的大小合适。注意,相机要设置在全手动模式,对焦模式使用手动,并设置到无穷远,选择尽量高的ISO可以缩短曝光时间。然后调整调焦筒的对焦手轮,注意相机LCD中的星点变化,反复调整,以看到最多的暗星点为准。如果拍摄的是非常暗淡的天体,你就需要先把望远镜对准一个比较亮的天体,对焦完成后再转回目标天体。如果使用的是数字单反相机,建议在拍摄前选一个明亮的目标(比如月亮)调整望远镜的调焦手轮,把焦距对准,然后在调焦筒上做好标记,以后使用的时候可以先调整到标记位置,然后前后试拍几张就可以很快地找到{zj0}的焦点了。选择好合适的快门速度,开启延时拍摄功能(当然{zh0}有快门线或遥控器,单反相机{zh0}开启反光板预升),这样可以避免按下快门时相机的抖动对拍摄的影响。按下快门后要紧盯着导星视场中的引导星,当星点发生飘移的时候要适当调整跟踪电机的速度(调速控制器的微调旋钮),保证在整个曝光时间内星点不会有太大的飘移。手动导星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儿,多练、多试就会得心应手了。用这种简单的赤道仪拍摄深空天体,如果极轴对得好,一般跟踪180秒,在500-800mm焦距下拍摄(35mm画幅,组合焦距),可以做到星点很小的拖线。
拍摄用的器材组合:DC+天狼80600折射望远镜+EQ-1赤道仪+60420导星镜+自制亮视野照明导星装置

这是用上面的组合拍摄的M31、M42、火焰与马头星云
DCM31.jpg
DCm42.jpg
DC马头星云.jpg
同样是用这套组合拍摄的彗星17P
DC17P.jpg
   如果我们把DC换成数字单反相机,比如一部廉价的Canon EOS 300D机身,效果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这是用
Canon EOS 300D拍摄的M31、M42、M45和彗星17P
300DM31.jpg
300DM42.jpg
300Dm45.jpg
300D17P.jpg
   还是要再次说明,对使用这样的器材拍摄的深空天体照片不应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使用DC拍摄。首先望远镜的先天不足再加上目镜后拍摄的方式,决定了你拍出的照片中必然会有明显的色差和慧差;其次,普通DC的CCD动态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在拍摄暗弱天体时不会有象数码单反那样良好的反差;再次,使用简陋的赤道仪进行导星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很难保证你拍出的每张照片都有良好的导星效果。虽然如此,我们还是用这样简单的器材拍摄并观测到了一些深空天体,看到了暗弱的星际尘埃和气体。这也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望远镜拆掉,直接装上DC或单反相机。用来跟踪拍摄星野,比如银河星座。这个对导星的要求比用望远镜拍摄深空天体要低的多。
   这是用上面说的那套组合,去掉80600折射望远镜直接把DC装在赤道仪上,用相机镜头拍摄的银河、星座。

DC天蝎座.jpg
DC人马座.jpg
DC天鹅银河.jpg
   上面说了很多器材应用方面的心得,其实除了器材,更重要的是观测环境。对于居住于大城市中的天文爱好者(我就是),{zh0}的观测目标是太阳、月球、部分大行星(金、木、火、土),因为观测和拍摄行星一般使用较大的倍率,天空背景被压暗,不会受到城市灯光的明显影响。另外可以观测和拍摄一些比较明亮的深空天体(M31、M42、M45等)和一些星团、双星等。对于较暗淡的发射星云、反射星云和星系,由于城市灯光的影响,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彗星除非亮度大且地平高度较高的以外,也很难被观测到。所以要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还是要“上山下乡”,上面看到的很多深空和星野照片大都是在乡下拍摄的。
   其实,不管您手中的器材是xx货还是廉价货,只要用得好就是好器材,相反,再好的器材放在一边从来不用,那它很快也会变成“垃圾”。俗话说“没有{zh0}的器材,只有最合适的器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决不是要大家都去购买廉价器材,而是鼓励广大入门级的天文爱好者和手中只有普通器材的同好们用好现有的器材。不论你手中使用的是xx设备还是廉价的器材,都可以拿来享受天文观测的乐趣。只有经常的使用这些器材,才能逐步提高驾驭器材和天文观测的能力,你才能看到更多的美丽的天体。只有在观测活动中才能享受到天文的乐趣,器材只是一个工具,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注意力只放在器材上(那就成了器材发烧友)。尤其是对于入门级的天文爱好者,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天文只知识上,加深对星空的认识。很多“菜鸟”级的同好经常会出现拿着望远镜找不到目标的情形,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的是天文知识的匮乏。在星座还没有认识几个的情况下,请不要轻易的说手中的器材是“垃圾”,经常看不到目标的不是望远镜而是观测者本身。即便没有任何器材,在良好的环境下用肉眼也可以进行天文观测。
   {zh1},有一点还是要提醒入门的天文爱好者,天文器材的性能价格比是随着档次的升高而下降的。可能你增加一倍的投资而无法收获一倍的回报,对于xx器材尤其明显。另外,器材只是决定了你可以看到和拍摄到什么样的天体,至于能不能做到更多是取决于你的观测经验、摄影技术和观测环境。同时,xx器材对使用者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否则效果甚至不如廉价器材。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入门级的摄影爱好者总会觉得用数码单反相机拍出来的片子甚至不如小DC。其实原因很简单,消费级的DC把摄影过程中很多工作都包揽了,拍摄者只需要取景和按快门;而单反相机则把拍摄的所有工作都交给了拍摄者。
   以上写了这么多,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可能其中有很多错误的认识,还请各位善意的指正。
郑重声明:资讯 【转自牧夫天文论坛:用好手中的廉价天文器材(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