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的清溪镇里深藏着一间保卫森严的工厂——20多位从中国台湾来的高级技术工人,统一吃住,统一管理,不准随意外出,每天身着全密封防尘服,在全方位保密的环境下开展工作,甚至严禁和闲杂人员的一切交往。他们到底在从事什么工作?
这就是山太士在东莞的工厂。山太士是一家专门从事触摸屏生产的台资企业,其曾经的核心主业是手机、电脑里背光模组的材料生产和裁切,身处背光模组产业链条的最下游。正是电容式触摸屏的广泛普及,让山太士彻底焕发了生机。现在,山太士每时每刻都在严防死守他们{zx1}研发出的技术,以防被泄密、被山寨化,以此来维护其电容式触摸屏制造上的技术优势。
屏的奥秘
电容触摸屏并非近一两年内才开发出来的创新技术,但是却随着苹果iPhone的热卖而受到追捧。以往的触摸屏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电阻式触摸屏技术,以硬物如笔尖等按触改变触摸屏导电特性来确定触摸方位,只能支持单点识别,而且随着笔尖等硬物的多次用力触碰,耐久性较差的电阻式触摸屏常常会磨损甚至失灵。
而iPhone{zd0}的亮点即采用了支持多点触摸技术的电容式触摸屏。这种屏不仅解决了传统电阻式触摸屏容易破碎、缺乏对灰尘、湿气和静电有效防护的弱点,在透光率和清晰度上也要优于传统的电阻式触摸屏。就算强光下、屏幕沾有污秽、尘埃时也照样可以使用。iPhone(以及此类电容触摸屏)的用户通过手指就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用户体验,比如放大缩小图片,更加轻松地进行界面的拖拽等等。
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体层及感应器。但是要把这对玻璃硬贴硬地贴合在一起,并且完整保护导体层和感应器,却是电容触摸屏问世以来最难克服的一道技术难关。通常的技术会使两块玻璃之间气泡重重,甚至影响导体层和感应器,导致电容触摸屏的生产和加工良品率极低。
与此同时,电容触摸屏模组工艺复杂使得整体成本居高不下,缺乏配套底层软件支持以及杀手级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电容式触摸屏在关键应用中的覆盖度。
也正是这些技术屏障,从另一角度为山太士创造了突破口。山太士的突破口是其xx的电容触摸屏的快速有效的贴合工艺,该工艺能够极大提高和保障产品加工的良品率,并由此顺理成章地成为了iPhone的头牌供应商。
幕后高手
山太士成立于1995年,其创始团队成员均来自于3M公司,优势在于光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工艺。当时,山太士的核心能力是能够完成手机屏幕内的背光模组的膜片的无尘裁切。
一直以来,光学膜片都是LCD背光模块的关键零组件,其主要作用是增加目标范围角亮度、提高光源使用效率、提升模块均一度。背光模组完成无尘裁切后,上面再盖一层不会发亮的液晶玻璃,就组成了手机、MP3等终端设备的屏幕。在苹果的明星产品iPod nano里,山太士是其光学膜片的{dj2}供应商。
但光电产业向来不缺跌宕起伏的历程。
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光电产业每三到四年要经历一个景气循环,过去十几年间共经历过四次这样的循环。而这一次的金融风暴袭来,光电产业表现的和以往不同,不再是需求相对固定前提下的供过于求,而是从需求面开始整体缩减。残酷的现实是,消费萎缩导致的需求整体下降无法通过同行整合,只能降低成本来弥补。
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风暴本来带来了光电产业需求的萎缩,再加上背光模组裁切的高额利润吸引了众多竞争者在近几年间“蜂拥而上”,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偷师学艺”,原报价几美元一片的产品,很多公司0.6~0.8美元就能接单。甚至低到3% ~ 5%的利润率就出货。
另一方面,电阻式触摸屏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工艺成熟良品率高,已经完善了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加之相对简单的技术工艺,生产设计门槛较低。随着裁切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使得模组设计的软硬件综合成本一降再降。这块市场虽然依旧不小,但是利润已经很薄了。
种种这些,让山太士的背光模组业务利润从最初的30%一路跌到2%——山太士原有的竞争优势大部分丧失。到2008年底,山太士在金融风暴引发的光电业需求萎缩和背光模组无尘裁切技术被“山寨化”的双重打击下差点没挺过来。
2009年初,在台湾创业板上市的山太士财报显示,2008 全年财报出炉税后亏损7314万元,每股税后亏损2.22元。
这是山太士成立15年来{wy}的一次亏损。
提起2年前山太士号称“一招鲜”的背光模组的无尘裁切技术被“山寨化”历程,山太士东莞公司副董事长方易华和总经理助理詹合隆至今都觉得愤愤而又无奈。
向蓝海抢滩
遭遇被山寨化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在{zd1}迷的时候,山太士趁机将战略转移到蓝海市场——电容式触摸屏上来,决心进行大规模的组织调整,把公司分为 LCD光学膜、精密化学材料、触摸屏这三个事业部。其中2008年10月成立的触摸屏事业部则是未来的新战略增长点。
得益于自2009年开始的电容触摸屏的“井喷”之势,已做了数年技术储备的山太士提前实现了背光模组中的大部分材料自行研发生产,光电材料事业部甚至可以把材料销售给同行。
在2009年8月,山太士的硬贴硬电容屏技术已经跑在电容触摸屏行业的前列,可以实现超过99%以上的良品率,“加工一块屏赚回两块屏”,也就是说,有超过{bfb}的利润。
硬贴硬电容屏加工技术起初是为苹果公司大卖的iPhone 3Gs的电容触摸屏的两层玻璃屏硬对硬贴合加工,而苹果的代工厂富士康公司曾希望山太士提供“In house”(驻场式)的贴合加工服务,“郭台铭也表示过我们把原料运来运去太麻烦了,干脆这里提供场地,你们派人来加工。但我们拒绝了。”詹合隆对记者说。
“电容触摸屏技术就是我们耗费大量人力、资金、时间研发的。这项技术迟早也要被山寨厂家学会,而现在山太士能贴合两块玻璃屏的一次xxx超过90%,而且可以百分之百重新加工。现在在快速增长的电容屏技术市场上算是一招鲜,所以严防泄密,尽可能地保持我们苦心研发的新技术不再被仿冒和偷学,尽可能严防被山寨化,可以说是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
这也是山太士对其核心厂区进行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的原因。
除了苹果之外,山太士还给三星、索尼、爱普生、多普达等的产品加工电容触摸屏。山太式目前拥有3家规模可观的工厂,除了公司总部所在地中国台湾的工厂外,内地两个厂分别位于国内光电材料的两大生产基地东莞和苏州。东莞工厂偏重于适用于手机等设备的小尺寸光电材料生产,而苏州工厂则偏重于适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大中尺寸光电材料的生产。
山太士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他们加工的电阻触摸屏和电容触摸屏产量之比达到10:1,但在如此悬殊下,电容屏的利润还比电阻屏高,毋庸置疑,电容触摸屏还是高额利润的一片蓝海。不仅如此,除了小尺寸的电容触摸屏市场,山太士目前已经开始进军利润更高的9.7英寸、10.1英寸的大尺寸市场。根据公开财报显示:2010年1月,山太士非合并营收0.29亿元,同比增长501.16%。
栏目主持:陈琼E-mail:chenqiong@ceoci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