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天行车全攻略
炎炎夏季的到来也预示着北方雨季的降临,车主在关注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关注雨天驾车的安全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他们从行车、涉水、视线、轮胎以及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传授了自己的经验。

  ■“稳、慢”当先

  “雨天行车尽量使用二挡或三挡,且时速不要超过40公里,如果需要停车,{zh0}提前100米左右就开始减速、轻点刹车,给后面的车辆留出足够的应对时间。”有着十余年驾驶经验的孙先生一开始就强调了速度的重要性。他说:“尽量与前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跟车太近,更不要频繁超车。尤其在超越大型车辆时,大车溅起的水花会让小车司机在几秒钟内看不清车外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雨天行车更需要注意路边的行人。雨天行人不是打伞就是穿雨衣,视觉、听觉能力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往往当汽车行驶到身边才会发现。所以雨天行车遇到行人时,应减速慢行多鸣笛,耐心避让,切不可与行人或非机动车抢道。

  ■低速通过积水区

  张先生开了近十年车,经验颇为丰富,他说,汽车涉水前一定要先观察积水的深度,还可以通过观察前车经过的路线和速度,判断自己所驾车辆能否通过。一般来说只要积水不超过半个车轮或者不超过排气管的高度,就可以安全通过。通过积水区时应使用低挡行车并稳住油门,一气通过,切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即便使用空挡也要不断地轰油门,保持发动机的排气压力高于水压。因为一旦汽车熄火,排气管会立刻回流进水,发生爆裂,造成排气系统损伤。同时车辆在涉水时不能车速过快,因为过快的车速会将水冲起来,吸进空气滤清器,导致发动机进水熄火。汽车在涉水时如果出现车轮打滑空转,应立即停车,保持发动机不熄火,再组织人力或其他车辆协助拖出。如果涉水前发现轮胎和制动鼓温度较高时,要稍稍休息一会儿,待其适当冷却后再下水。

  张先生还补充说,汽车通过积水后,不要急于加速行驶,{zh0}选择一个恰当的地点停车,xx附着在散热器、轮胎、底盘以及车身上的杂物,随后起动发动机,烘干发动机的潮气和水珠,使其温度恢复到正常值,再进行一段低速行驶。低速行驶过程中轻踩几次刹车,让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发生摩擦,以便使附着的水分受热蒸发。

  ■保持良好视线

  雨天特别是下暴雨时会严重影响行车视线,所以雨天开车除要谨慎驾驶、保证车辆机械正常工作外,还要保持良好的行车视线。雨天行车使用前大灯会形成炫目的光幕,要避免使用前大灯而改用雾灯。因为雨天行车需要关闭车窗,前挡风玻璃很容易产生霜气,此时需要打开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出现霜气时,需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xx霜气。如果雨刷器扫水不彻底,使雨水“沾”在车玻璃上,可以将车蜡涂在车窗上,使玻璃表面形成蜡膜,改善视线范围。在没有车蜡的情况下还可用肥皂、烟蒂或找一些稍厚、水分含量较多的树叶,捏碎后涂在挡风玻璃上,照样能起作用。

  ■避免胎压过低

  雨天行车会对轮胎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事汽车维修、装潢的刘先生提醒,雨季胎纹的深度不可少于2至3毫米,{zh0}能保证在4毫米以上。因为胎纹深度过低,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间形成水膜,造成汽车跑偏、甩尾和制动距离加长等情况。测量胎纹深度{zh0}使用专用测量尺,如果没有,可以用硬币或小木棍代替。另外,过低的胎压也会加剧打滑程度。胎压过低虽然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附着力,但相对于轮胎与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强减小,这个附着力是非常有限的。汽车在雨中刹车,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压强把轮胎与路面间的雨水排开,让汽车停稳,因此在雨天保持较高的胎压才比较安全。

  ■紧急情况巧处理

  司机王先生讲解了雨天行车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雨天行车,因为雨水与轮胎之间会形成水膜,汽车制动性能降低,容易产生侧滑。为了预防车辆侧滑,在起动、停车、转弯时不应过急,使用制动时要采用点刹,避免轮胎抱死。因制动原因造成侧滑,应立即取消制动,减小油门,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反打方向,反打方向时注意不能过急或时间过长,否则车辆可能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如果是后轮侧滑,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纠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雨天行车还会遇到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一旦汽车陷入泥坑,应先挂上倒挡,然后改变车轮行进方向,{zh1}挂入低速挡,利用发动机的冲力驶出泥坑。如果汽车继续打滑无法前后移动,要立即停止轰油,挖去泥浆或设法支起车轮,在驱动轮前后垫些柴草、石块、砖头、木板、树枝或者在驱动轮上缠绕绳索,以便加大车轮的抓地力防止倾覆,使汽车平稳开出泥坑。

  遇到电闪雷鸣的天气,有的司机害怕闪电击中汽车,所以选择下车避雨,其实大可不必采取这种方法,因为一方面有可能遇到盗抢;另一方面,闪电击中汽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人在汽车内部是不会感觉到的,不过前提是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并收起收音机天线。




郑重声明:资讯 【夏季雨天行车全攻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