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俄罗斯棉花相关产业考察报告

乌兹别克、俄罗斯棉花相关产业考察报告

2010-03-31 10:27:02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为了解乌兹别克和俄罗斯棉花生产、加工、贸易和纺织生产情况,中国棉花协会组团于2009年10月13-20日对这两国进行了考察访问。访问期间参观了轧花厂、棉花检验室、棉花仓库、纺织厂和针织厂,代表团团长史建伟副会长在乌兹别克第五届棉花国际会上代表中方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了发言,代表团成员还分别与乌、俄方政府有关部门、相关组织和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和洽谈。访问达到了增进了解、加强合作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乌兹别克情况
      棉花在乌兹别克斯坦被誉为“白金”,全国12个州和1个直辖市都种植棉花,种植面积维持在2000万亩左右,年产皮棉100-120万吨(2005、2006、2007、2008年度产量分别是121、117、120、100万吨),是世界第六大产棉国。出口量近年来基本保持在80-100万吨之间。乌原棉出口的主要国别地区:中国(27-30%),俄罗斯(20-25%),其它的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各国、伊朗、孟加拉国、越南、香港和韩国。从2005年以来,中国进口乌国棉花位居第三位,在10万吨左右。
该国对棉花实行高度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体现在棉花种植、收购、加工、检验、仓储、运输、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
      (一)生产
      棉花生产在乌国仍属“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原乌“棉花部”改制而来的“乌兹别克棉花工业协会”负责全国棉花的生产、加工、收购和运输。“棉协”通过其在各州的“棉花协会分会”向个体农民和私人农场主下发棉花生产任务,负责调配资金、种子、化肥、杀虫剂和水资源。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对种子的管理非常严格,在特定的区域里,强行推广适宜的品种。如果在规定区域擅自种植非指定的棉花品种,就要面临经济上的处罚,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制裁。因此,目前全国棉花约有7-8个品种,其中以“布哈拉-6号”为{zj0}(相当于新疆二级棉),其余品种还有:“纳曼干77号”,“布哈拉8号”,“布哈拉102号”,“C6524号”,“奥克达列6号”,“安博耶武特2号”等等。生产的棉花中95%是细绒棉、5%是长绒棉。
      乌从事棉花种植的大型农业企业有近300个,个体农户有8.88万家,按照2006年的统计,85%的棉花都是由私人农场生产的。据乌官方公布的数据,2009年度实际植棉面积131.6万公顷(1975万亩),同比下降8%,但产量仍然达99万吨,与上年(100万吨)基本持平。
      (二)收购
      乌现有籽棉收购点400个、棉花加工厂130家,分布在13个州、市。收购籽棉由棉花加工厂负责。每年的籽棉收购价格由农业部、棉花工业协会、外经贸部、财政部共同协商确定并对外统一公布,收购渠道由国家统一确定。棉农在棉花播种时须与当地指定的棉花加工厂签订籽棉购销合同,约定收获的棉花必须按国家确定的价格、在指定的籽棉收购点交售。2005~2006年,国家从棉农手中收购棉花的价格分别为235和300美元/吨,对外出口价格为1180~1300美元/吨。
      籽棉采收后,棉农要按国家“指令性价格”向棉协交售生产定额内的籽棉;轧花厂按照与棉协签订的协议将籽棉加工成皮棉,然后统一送交到国家在各地建立的23个棉花集散中心(又称“棉花转运站”)等待装运出口,或送往纺织厂进行下一步的深加工。完成交售额度的棉农可将超收的棉花按照“指导性价格”交售给各州的棉协分会,再由各州棉协分会的交易员拿到国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去挂牌出售。
      (三)加工
      乌130个轧花厂中绝大多数是国家所有,每个厂的加工量约为2.5万吨籽棉。加工设备都是本国生产,加工工艺均配有籽棉清理和烘干设备,从皮棉外观上看,其加工质量还较好,但从棉籽上看,毛头率很低,说明加工时将“一类绒”全部剥入到棉花中,所以其短绒率较高。由于大多数轧花厂设备老化、剥绒机效率低,政府将逐步改造棉花加工企业。专门设立18人评估委员会,负责对加工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符合条件的即可从政府取得改造资金进行设备技术改造。目前已有6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其余将在2010年前全部改造完成。该国规定,新建轧花厂必须得到政府批准,而且政府必须占至少51%的股份,由此避免了棉花收购加工环节的恶性竞争,维护了棉花收购加工秩序。
      (四)检验
      乌国有本国品级实物标准。政府对棉花实施强制检验,棉花的质量、重量检验由国家棉花质量检测中心(SIFAT)全权负责。收购的籽棉经轧花厂加工成皮棉后运到各州的棉花仓库,其所有权属于棉花工业协会。SIFAT在全国23个棉花中转仓库设有检验室,对入仓库棉花实行包包人工分级和HVI检验。但检测仪器是80年代生产的HVI900,在美国和中国均已淘汰。还有一个棉花质量的数据采集系统。
从乌方提供的2005到2008年度的数据来看,白棉、淡点污棉、点污棉、淡黄染棉和黄染棉所占比例分别在65-77%、15-23%、3-5%、2-4%、2-6%之间,上级GM、次上级SM、中级M、次中级SLM和下级LM级的比例分别在17-19%、62-50%、13-25%、2-7%、0.6-1%之间。平均长度在28-29mm之间,平均马克隆值4.5,平均断裂比强度31.37克力/特克斯。品质外观特征类似新疆棉花。
      (五)运输
      由于乌国的地理位置比较独特,远离海港,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物流系统才能满足棉花贸易的需求。目前乌国的棉花主要是通过下面几个主要交通走廊进行出口:一是对西欧市场,主要是通过波罗的海的国家出口;对土耳其,则用卡车运输;对亚洲,则主要是通过伊朗的港口;对中国,主要是通过阿拉山口和伊朗的港口出口。随着世界纺织工业中心向东南亚的转移,乌国棉花向东南亚方向的输出量加大。乌政府正在研究新辟一条南向“阿富汗运输走廊”,这条通道北起乌国南部边境城市铁尔梅兹,穿过阿富汗的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进入伊朗东部城市扎黑丹,然后直达乔赫巴霍尔港或阿巴斯港。此条运输线路可缩短运距1100公里,节省在途时间12天,降低运输成本20%。
      目前在乌兹别克斯坦有23家专业化的棉花运输转运站,有六个免税库房。这些仓库属于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公司所有,均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很高。仓库还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棉花库存信息管理系统,便于查询和管理。棉花发货装运前,其包装均符合要求,但由于装运棉花的车皮脏、包布质量差、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棉包被污染。
      (六)贸易
       乌国所产皮棉除一部分供国内纺织企业使用外,其余的全部出口。乌国对棉花出口实行垄断经营,只有外经贸部下属的四大公司有权出口棉花和棉短绒。外国公司要获得大宗棉花订单,必须与国有棉花公司签订合同,依据国际市场行情与棉花的紧俏情况,外国公司必须支付从30%-80%不等的预付款,打入到乌国有的“国民外经银行”的专用账户上,银行向外国公司开出履约保函。余下部分可开“即期信用证”,凭铁路大票等单据结付。目前,中国是乌国棉花的{dy}大买家,但大部分是通过国际棉商采购,因此他们非常希望中乌能够建立直接的棉花贸易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他们的国营贸易公司已经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负责和中国的用户加强合作。但该国先付款、并以他们的检验结果为准的贸易条款,与国际贸易惯例不符。
      (七)纺织
      纺织业属轻工协会管理,有纺织厂有218家,年用棉量为20万~30万吨。近年来,政府制订了许多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建设棉纺织企业的政策措施,如免进口设备税等,以促进了棉纺织业发展,减少原棉出口量,增加棉花制成品的出口。纺棉用量占产量的比例:过去只有13-15%,现在是25-28%,计划在未来的5-7年里,提高到50-55%。乌官方预计,2009/2010年度,乌棉国内用量将从原来的10万吨增加到30万吨,皮棉出口量也相应地从上一年度的88万吨减少到75万吨。
      二、俄罗斯情况
      (一)棉花生产和需求情况
      俄罗斯由于地xx候的原因,几乎不能生产棉花,全部靠进口。目前俄国内每年棉花需求量稳定在32-33万吨之间。
      (二)棉麻纺织业生产情况
      伊万诺沃州是俄罗斯xx的纺织工业集中地,这个州的纺织企业和纺织品生产量占全俄罗斯的50%以上。
      近年来,俄棉织布料的生产增长较快。全俄共有400余家纺织企业从事棉布生产,就业人口16.22万人,占纺织行业职工的40%。俄国产棉布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6.1%。棉布也是俄出口的重要商品,其中72.6%的出口棉布销往独联体以外的国家。棉纺织的利润率仅为2%,是纺织业利润率{zd1}的部门。俄棉纺织业集中度较高,10个{zd0}的棉纺厂生产全国62%的棉纺织品,超过70%的棉纺织品是在伊万诺沃州生产的。
      俄传统的亚麻织品很有名,90年代后期亚麻的种植量及亚麻织品的生产开始恢复性增长。麻织工业原料的83.3%是由俄本国生产的亚麻来保障的,其余的原料从白俄罗斯进口。俄共有89个亚麻布生产企业,其中7个{zd0}的企业生产全俄71%的亚麻布。
俄纺织业原料需求的大体比例为:棉花72%,化学纤维17%,亚麻6%,羊毛5%。由于棉、毛原料的匮乏,俄对合成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俄政府决定发展棉麻种植业,已把种棉区从阿斯拉罕州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扩大到罗斯托夫州和达吉斯坦等地。俄农业部和食品部已共同负责发展亚麻业,每年从白俄罗斯进口3000吨亚麻种子,财政补贴亚麻生产者,并且为亚麻加工业者提供技术设备。
      (三)俄纺织服装市场供求情况
      苏联解体后,俄国的纺织服装业急剧衰败,只是在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才开始有所起色,但其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年产值约为100亿美元,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5%-20%。但俄罗斯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很大,每年消费各类纺织品约170亿美元,服装消费大约360亿美元。据俄官方统计,俄服装市场每年消费棉布48亿平方米,丝绸9亿平方米,袜子6亿双,鞋类63亿双,还需要大量服装及枕巾、浴巾、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
      由于俄纺织业长年以来生产不景气,国产商品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进口依赖程度较大。除棉布和纯毛布料及一些工业用纺织品外,丝织、人造丝绸、窗帘布等其他日用纺织品主要从中国、东南亚和土耳其进口。据统计,1990年以来,俄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
      1991年前,俄纺织业比较发达,当时每年纺织用棉达到100万吨以上。1997年跌进低谷,纺织用棉仅达13万吨,降幅达87%以上。随着普京总统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政经、惩治腐败的措施,使得俄xx的纺织业随着国家经济的振兴逐渐重新发展。据俄国家统一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俄棉纱和棉布产量逐月增长,2000年俄罗斯仅布料生产就达到23亿平方米,比1999年增加40%,其中纯棉布增产45%以上。 
   (四)俄纺织管理机构设置
      俄纺织行业的管理部门是俄罗斯纺织协会,由前苏联轻工业部改制而来,现在既是俄纺织行会组织,又是一个股份公司,由400多家纺织企业组成,其产品占俄纺织产品总量的70%。
      俄纺织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俄纺织行业的有效发展及其生产的增长,具体职能是:召开主要纺织企业会议,研究解决行业问题;组织棉、麻、毛、丝、化纤等各行业协会向政府反映行情;参与行业规划的制定;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设立质检机构和仲裁机构。该协会同时涉足商业活动,如设立棉花交易所,发布原料信息、培训棉花分级员、组织展览会、纺织产品交易会等。俄罗斯纺织协会拥有一些纺织企业的股票,有6个贸易商场,在俄市场上销售各种纺织品。
      俄罗斯轻工和纺织品生产商与出口商协会是俄罗斯纺织服装行业的专业协会,是个非常松散的民间机构。该机构对俄纺织行业的企业进行宏观指导与协调,负责组织纺织行业的对外经贸洽谈、组织行业展览等工作,对那些想到俄投资的外国企业提供纺织服装行业的咨询帮助、政策导向和业务服务。
      (五)俄对进口纺织品的关税计征制度
      俄罗斯对服装、鞋和轻纺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为15%-20%,而棉花等纺织原料仍保留免税状态,从而为棉、毛等xx纤维和其他纺织半成品的大量进口、保证纺织原料的充足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可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但须出具A级产地证明。近年来,中俄个体公司以灰色通关形式出口中国服装的数量仍然很多,双方政府都希望加强和规范贸易秩序,以保证中国商品安全地进入俄罗斯市场。
      (六)俄纺织服装业的管理政策及投资环境
      由于俄罗斯的纺织服装业相对其他行业严重滞后,俄政府通过加大对纺织工业的资金投入,鼓励就业和出口,以满足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俄罗斯目前还设有几十个享有税收优惠的区域,对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贸易都实行税收调节措施和非税收调节措施。
      三、经验和启示 
      (一)修订法律,强化棉花品种培育、推广和管理 
    乌棉花工业协会对全国种棉地区进行规划实行区域化种植,设有专门的育种车间,全国只有7-8个品种,对保证棉花的一致性和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我国棉花种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从事棉花种子的培育和经营的企业没有形成合力,各自为政,一个省、区棉花品种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品种多、乱、杂的问题相当突出,亟需修订法律法规,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加强对棉花种子的培育、推广和统一管理。 
      (二)鼓励国内棉机企业进军乌国市场,改造其加工设备
      乌国现有130个轧花厂,其加工设备都比较落后,政府也在进行有计划的改造,预计在2010年全部完成。从籽棉清理、异纤清理、籽棉烘干、皮棉加湿到轧花机、剥绒机、打包机等,均有广阔的市场。对于国内棉机市场已经饱和的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天鹅棉机已经率先在乌改造了一个轧花厂,并在首都塔什干设立了办事处,准备大力开拓乌国棉机市场。中棉工业也已开始与乌方开展合作。
      (三)鼓励中方纺织企业到乌方投资设厂,产品直接出口到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
    乌方有丰富的棉花资源、俄方有广阔的纺织品市场,独联体国家内部又有优惠的贸易税收政策,对于国内竞争十分激烈、产能已经过剩的纺织企业来说,到乌方投资办厂、产品出口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避开国内及欧美等国家的纺织品限制,无疑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因此协会应发挥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组织有实力的纺织企业会员到乌、俄等独联体国家进行考察,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政策,双方进行洽谈,合作共赢。
      (四)促进乌方遵守国际贸易惯例、扩大棉花贸易量
      中乌两国政府的外贸部门已经建立起了棉花贸易工作机构,协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收集会员企业的意见,及时向政府反馈,促使乌方认识到要想扩大两国棉花贸易,需要乌方改进定价方式、检验体制等贸易条款,遵守国际贸易惯例。另外,乌方从2005年10月开始的每年一度的“乌兹别克国际棉花交易会”是乌对外展示其棉花产业的重要窗口,通过参加这个交易会可以更加全面、集中地了解乌棉花行业的情况,建议中国棉花贸易、棉机生产企业能够每年参加这个交易会,从中寻找双方合作的机会。
     (五)开展保税业务和电子交易方式合作
      目前,中国保税库的棉花寄售业务日益成熟,很多国外棉商都在采用这种模式。企业这种模式具有方便采购、质量有保证、采购时间短等优势,呈逐年上升趋势。建议乌方开展棉花保税库业务,扩大对华直接贸易。
      另外,国内的棉花电子交易,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功。乌国也设有“原料商品交易所”,交易的主要商品有:成品油,粮食,棉花,建材,有色与黑色金属,化工产品等,2007年上半年,交易所共成交皮棉7.5万吨。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比,差距很大。因此,建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与乌方开展这项业务的合作。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乌兹别克、俄罗斯棉花相关产业考察报告】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