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设计和制作(一) 面料由公司免费提供,模特是广告公司新手。题目:“长袖连衣裙”
在柏林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读书时,当时有个专题,即为德国公司Toni
Gard设计当年的流行裙装。这家公司在德国属于xx品牌,其价位几乎和德国最贵服装品牌 Jil Sander, Hugo Boss
等并驾齐驱.我们学院经常和这些xx公司有挂钩,他们会提供面料,公司的简介,也派人来讲解市场信息及需要。通过为公司设计,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服装公司的设计运作过程,因为所有的步骤都是严格按公司的要求。
Toni Gard
公司的设计理念是高雅、怀旧、简洁中不失细节、也就是说“少就是多”作为设计原则。当年要求女裙系列设计要有三十年代的元素,即女性化、风韵、含蓄、飘逸、修长的感觉,又要结合时下的流行因素。遵循着这个原则,学生们都得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三十年代和流行的资料,然后写画出自己的设计哲学思想和草图。记得这个专题设计课程由五位老师担当,{dy}位当然是我们的主要导师,Uli
Richter是位和蔼可亲的老头,大概有六十多岁,他曾是德国六十年代最xx的服装设计师,他负责课题的大环节,有点像乐队指挥。第二位是从德国公司直接请来的首席设计师——Busche日女士,四十多岁左右,长得很标致,身材保持的也{yl},但是人非常尖刻,挑剔,她是负责设计草图这一关。第三位是裁剪老师,Ruediger
讲师,她很善解人意,再难的设计通过她的指导都可以将草图变为可实施的裁剪图。第四位是制作工艺老师,Schierholz女士。她是一位极负责人的、让人至今难以忘怀的老教师,我们所有的服装制作都要在学院机房完成,车间所有的机器大小及配件她都了如指掌,小到一根缝纫机上的几号针在哪一层抽屉?若问她,她会不加思索马上告诉你。第五位是导师的助教,即是协助导师并形影不离的人。试想,有这么多的老师在监督我们的每一环节,作品质量不好才怪呢?我是一个本来就很认真的中国人,但德国人的认真和钻牛角尖的精神让我望尘莫及,所以,我常想为什么德国人能生产出世界{yl}质量的产品?和他们的教育不无关系。
参加这个专题课程的学生只有十几个,却受到那么多老师的精心“照顾”,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讨论,连一粒扣子的式样、大小、颜色等都要通过教授小组的同意,可想而知他们的认真和“计较”。总之,一个专题下来,设计至少30套草图,制作两套以上服装,不仅要有实物做出,包括服装摄影,还要写一本厚厚的设计报告,{zh1}全面展示设计作品的时候,还要站在一排教授老师及公司来人的面前,请模特为你展示服装,讲解你的个人设计,{zh1}当然是打分评比了....一个学期下来,人累得肯定要瘦一圈啊!还好,我们都经受住了考验。
我的设计和制作(一)
细节部分.要求三十年xx旧风格
我为公司的设计和制作(二) 白色两件套裙
我为公司的设计和制作(二) 里面是无袖连衣裙,外面是长袖短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