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关中华56个民族的‘全家福’。”摄影家陈海汶说,他所指的“全家福”是近日已经出版的大型图文出版物《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该书是由陈海汶带领的14位摄影师组成的专业摄影创作团队历时一年,纵横10万公里,深入我国56个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考察、采访,拍摄了5。7万多张照片后,辅以文字说明,编排而成的。每个民族的剪影都以“全家福”的形式呈现。早报记者 梁佳 作为图文史料 放弃了艺术性 “海拔877米,东经108度06分,北纬26度29分……”这是苗族“全家福”作品下方的关于拍摄地点的方位描述,拍摄时间为2008年8月,具体地址在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每张照片下方都有相同格式的留存资料,其内容还包括这些人物的姓名与年龄。 “所有的人物都有案可查,我甚至给他们拍摄了侧面照和背面照,记录下他们的身份、职业等详细信息。”对待这些照片的态度,陈海汶更像是在做一份严谨的档案,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摄影,“它们具有纪实性质,是一种图像史料,也许拍摄过程只有一两个小时,但所有的前期准备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陈海汶说。在照片上,男女老少都来自各个民族的支系,也许他们并不认识,但一定是当地有名有姓的人物,比如“汉族”就有三位孔子的后代,“孔子”后人在某些程度上已经是文化符号的一种,而像这样的“符号”几乎出现在每幅照片中,因为所有的背景、服装、表情、年龄、男女比例甚至人的体格都需要具有“样本”性质,而史料根据则都来自国务院民委的详细记录,可以说是一次“标准”摄影,“在这点上,我更看重它的史料价值,因此放弃了一些艺术性。”陈海汶说。 另一个难点在于,“我们来到一个拍摄点后,就需要所有参与者召集在同一地点,谁都不可以有任何差错。我们还要签署肖像协议,说服他们带来各自的衣服、佩饰,要知道,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做工考究,只有在盛大节日里才可能拿出来穿一下。”陈海汶说,而在他的照片中,所有的用具也都是参考了民俗特点,仔细安排的。“总共拍摄了1125个人像。”对于这一年多的拍摄行程,陈海汶慨叹不已,“这样的写实拍摄非常困难,比如拍摄汉族时,光选景就曾考察了咸阳、黄河等地,但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孔府的重光门更合适,如何囊括12多亿人口也是个难题,服装有大袄、旗袍、长衫,还有上海小开常穿的背带裤等。”陈海汶说,甚至动物、农作物都是经过仔细推敲而确定的,并非简单的一个道具,它的出现必定有它的代表意义。 一块幕布 拉出风格定义“全家福” 在幽暗背景的衬托之下,人物形象被凸显出来,并显得明亮、典雅,这样的肖像图像在西方17、18世纪的油画中较为常见,并成为一种经典的表现手法。而在陈海汶的影像中,暗色的背景被一块背景布所替代,它几乎出现在每一幅作品之中,有时是全背景,有时候又露出屋檐一角,人物被安排在一种人为的环境中,并以多种灯光打照,显出一种油画般的效果。谈及于此,陈海汶笑说:“的确,幕布的存在是为了呈现一种背景效果。”同时,由于拍摄的时间、地点都不同,自然光线的强弱、角度也不一样,而为了呈现出系列的效果,一块幕布、大灯都能起到一定的弥补和装饰作用。 “在我们小的时候也和家里的长辈拍过‘全家福’,一大家子人按照次序排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定会到照相馆或者请专业的摄影师来拍,这是一种传统。对于一张全家福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背景,而是人,不在乎大家摆了什么姿势,而在于一种真实的记录。”陈海汶说,他希望56个民族的“全家福”也能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所以在格调上也必须有所统一。“这是对记忆的一种保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