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何氏】“夫妻铁匠铺”何氏家族合作社传承农具工艺

【重庆何氏】“夫妻铁匠铺”何氏家族合作社 传承农具工艺
         
                                   图:何洪燕和儿子在检查农具质量。
       昨日,一辆满载着犁铧、锄头等农具的卡车,从黔江区石会镇农具加工维修合作社驶向秀山县。“春节后,社里生产的各种农具就供不应求,每天社员们都得加班加点。”合作社社长何洪燕说。

铁匠世家
        何洪燕今年58岁,家住石会镇黎明居委7组。“我父亲是铁匠,在石会镇农具厂打铁,主要是打制锄头、镰刀等农具。”何洪燕说,他小的时候经常到农具厂去耍,看父亲打铁,后来也跟着父亲学打铁。
何洪燕说,镇上有拖拉机后,农具厂就多了修理拖拉机的任务。“我那时对拖拉机很感兴趣,只要拖拉机出了问题,就去帮助修理,渐渐掌握了拖拉机修理技术,成了厂里修理拖拉机的高手,后来还学会了开拖拉机。”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何洪燕开拖拉机跑了几年运输、耕了几年地,由于农用车的兴起,何洪燕的老式拖拉机只得“退休”。于是他在家里支起洪炉、铁墩,开起了铁匠铺。“那时,孩子小,打铁时,我当掌火的大师傅,妻子就是抡大锤的伙计,被村民们称为‘夫妻铁匠铺,”何洪燕说,由于是世传工艺,制作的农具质量好,而且经久耐用,闻名黔江和渝东南。
       1994年,儿子何川初中毕业后,成了何洪燕的帮手。“没几年,儿子就掌握了打铁技术,而且还精通农机的修理,14岁的时就能开拖拉机跑运输。”何洪燕说,后来,女婿也跟着他学打铁,成了掌火师傅。

成立家族合作社
        这些年,随着农业机械开始进入农村,加工修理农具的乡镇企业相继倒闭,传统的农铁具失去了市场,制作工艺也逐渐消失。
“渝东南是高山地区,农业机械一时难以全覆盖,农民还得用传统的农具耕作。”何洪燕说,针对这种情况,他决定组建农具加工维修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具加工服务,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在家庭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用家族式合作社模式经营。“我当社长兼技术顾问,妻子管后勤,儿子、女婿、女儿、儿媳妇和另请的一名掌火师傅当社员。”
        何洪燕说,虽然合作社目前只有七八个人,但自去年成立后,一改过去铁匠铺的小敲小打为规模化经营,加上产品质量好,服务态度好,产品除了销往黔江各镇乡外,还占领了渝东南其他一些乡镇的市场,“去年,合作社收入达到20多万元” 。

传承农具加工传统工艺
        手拉风箱,吹烈洪炉里的炭火,在炭火中煅烧铸铁,然后抡起铁锤,在铁墩上锻打。这就是传统农铁具的制造工艺,也是传统铁匠给人的印象。“煅烧、锻打、在刀口加钢和在水中去火等都是铁匠的绝活,这些绝活随着现代农机的兴起已面临失传。”何洪燕说。
       何洪燕告诉记者,打铁很辛苦,每天脸要被炉火烘烤,而且满脸是铁灰,还要抡大锤,“{yt}下来,人黑得像挖煤的,手上满是干茧,因而没有人愿学。”
“合作社在制作农具时,还担负着传承农具加工传统工艺的责任和义务。”何洪燕说,只要有人来学,合作社会毫不保留地传授。

来源:武陵都市报 记者 杨敏 文/图



郑重声明:资讯 【【重庆何氏】“夫妻铁匠铺”何氏家族合作社传承农具工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