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打天下:中小企业的产业簇群战略_产业群_百度空间
      形成地点的竞争力,是全球化下最为重要的国家与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也最为接近当今竞争的本质。实际上,产业簇群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竞争形式。

  因此,当人们认识到这个经济规律之后,产业簇群就从自发产生的现象,演变为一种主动的战略方式,除了政府的必要参与,企业应当有意识、有目标地积极融入产业簇群的发展中,依靠产业簇群具有的一套完整的文化,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五力的挑战  

  竞争大师迈克尔·波特最早指出,一个产业的竞争规则及获利潜力,主要是由五股基本的竞争力综合作用所决定的。(见下图一)

  

  这个产业分析模型既简单又符合市场实际。比如:由于钢铁业不集中,面对主导铁矿石业的巴西CVRD等大公司,谈判实力不强,导致今年铁矿石价格上涨71.5%,钢材被迫大幅涨价;国内冰箱、空调、热水器等家电产品随之也不得不提价,因为家电业竞争激烈,家电产品利润率已不高;相反,钢材成本占产品构成比例更大的汽车业的反应就比较平淡,因其竞争尚不充分,利润空间较大。

  可见,相关产业的竞争状况是密切相连的,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会传递到其它产业而发生作用。这要求企业须从五力关联的更广阔的产业角度来思考战略问题:

  1. 上游产业即供应商的实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如果企业能游走于多家竞争激烈的供应商之间,就能改善自身的处境。

  2. 向谁销售(有什么样的客户),也是重要的战略决定。因为需求的性质比企业规模的影响力还要大。如格力撤出国美,是意识到国美的需求与其整体销售体系的运转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小企业实力不足,渠道策略更要有战略取舍。

  3. 不要轻视新进入者的威胁。因为新公司常常可能会带来重大的创新。

  4. 替代品则是值得特别xx的威胁。如手机普及之后,呼机市场就瓦解了。

  5. 业内的竞争行为刺激最为强烈。优秀的对手造就优秀的企业,激烈的同行竞争会迫使企业持续改善。而任何企业一旦停止改善与创新,终将被竞争者取代。

  这五力的挑战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没有整体、全面的应对之道,企业就很难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往往顾此失彼,竞争力的基础就不稳固,必将在不停的战略转换中失足。企业生存之任重道艰,多是由此,一般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也不过为10~12年。

  对中小企业来说,{zh0}的解决方法就是依靠产业簇群,成为产业生态圈中的重要成员,那么就有了强大的、休戚与共的联盟,由单体智慧变成群体智慧,无疑各种成本和风险都大为减小,不仅竞争力会更持久,并能维持相对较行业平均水平为高的利润。  

  二、什么是产业簇群?  

  所谓产业簇群,又叫、产业集聚(经济学家钟朋荣又把它叫做“小狗经济”,意指一群小狗合作,可以吃掉一匹马),它是指相关产业形成地理上的集中性,包括上下游产业的制造商,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的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政府、大学、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

  单一产业不能贴上产业簇群的标签。因为产业簇群包括了各个层次的产业链和相关产业,充分显示了彼此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协调互动的关系与机会。而仅从狭隘的单一产业角度考虑,往往会误解、扭曲竞争的本质,不能充分发挥生产力效率。

  如,有皮鞋、皮衣、皮包、皮带等各同形态的皮革制品,皮革加工设备和制革机械,与皮革制品相关的设计部门,及铸模与模型等多个产业。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经销商来此集中采购,需求量大,相关产业都有规模效益,年产值达130多亿元。

  产业簇群说明企业的许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外部近邻,如激烈密集的贴身肉搏,供应链的专业化分工,苟刻的本地客户,专业人才与有经验的员工队伍,流畅迅速的信息和知识扩散,以及方便的沟通、快捷的服务,等等,都集中在一个区域里相互强化,为企业带来效率,加快改善与创新的速度,造成其它地点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而位于其它孤立的地点单打独斗,就没有这种环境品质,远距离的劣势就会日益放大,最终难以望其项背。

  因此,也就毫不奇怪,产业簇群已成为当今最有力的竞争形式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将主导未来全球化下的竞争趋势。在当今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地看到存在着产业簇群,如德国的高级轿车、日本的半导体、意大利的制鞋业和瓷砖、美国的电影业和“硅谷”的电脑公司。我国珠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得益于产业簇群的兴起,如广东佛山的陶瓷、顺德古镇的灯饰、虎门的服装,浙江嵊州的领带、桥头的纽扣、台州的摩托车及温州的皮鞋、打火机和低压电器的小型群落等。

  波特总结认为,产业簇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地理上的集中强化了“钻石体系”(见下页图二)的相互作用,使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带动另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彼此强化。其中个别企业很难长期{lx1},但整体上许多企业比其它地点上的公司进步更快。  



郑重声明:资讯 【抱团打天下:中小企业的产业簇群战略_产业群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