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减压高温缓蚀剂的开发与应用- 游侠的日志- 网易博客

常减压高温缓蚀剂的开发与应用

2010-03-14 13:45:10 阅读6 评论0 字号:

1.环烷酸及其腐蚀

1.1 环烷酸

石油中的酸性化合物包括环烷酸、脂肪酸、芳香酸以及酚类,而以环烷酸含量最多,故一般称石油酸为环烷酸。环烷酸是一种存在于石油中的含饱和环状结构的有机酸,其通式为RCH2COOH。其含量一般借助非水滴定测定的酸度(mgKOH/100ml油,适用于轻质油品)或酸值(mgKOH/g油,适用于重质油品)来间接表示。石油中的环烷酸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分子量差别很大,可在180700之间,又以300400的最多,其沸点范围大约在177343之间,低分子量的环烷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高分子量的环烷酸不溶于水。环烷酸大多为一个或多个五元环或六元环的饱和羧酸化合物,可含一个或多个羧基。

环烷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原油中的含饱和环状结构的有机酸。在原油炼制过程中这类酸通常导致炼油设备和系统管线的腐蚀破坏,且与加工过程中原油的总酸值(TAN)有关。当TAN大于0.2时环烷酸在200400既发生腐蚀,当TAN大于0.5时发生显著腐蚀,特别是在常减压蒸馏装置的高速转油线、常减压塔等高流速区腐蚀更为严重。目前国内很多炼油厂加工原油的平均TAN大于1.0,环烷酸对设备的腐蚀破坏已引起高度重视。

1.2含酸油的分类

l         低酸原油: 酸值<0.5mgKOH/g的原油

l         含酸原油: 酸值在0.52 mg KOH/g之间的原油

l         高酸原油: 酸值在2 mg KOH/g以上的原油

l         高酸高硫原油: 酸值在2 mg KOH/g以上,并且硫含量在1.5%以上的原油,

                  如胜利孤岛原油(TAN2.10mg KOH/gS1.9%

l         高酸高钙原油: 酸值在2mg KOH/g以上,并且钙含量很高的原油,如辽河

稠油(TAN2.15mg KOH/gCa284ppm

1.3 环烷酸的腐蚀

1.3.1 环烷酸腐蚀机理

环烷酸在石油炼制过程中,随原油一起被加热、蒸馏,并与其沸点相同的油品一起冷凝,且溶于其中,从而造成该馏分对设备材料的腐蚀。目前,一般认为环烷酸腐蚀的反应机理如下:

2RCOOH+Fe ----  Fe(RCOO)2 + H2

   现场经验表明:环烷酸腐蚀经常发生在酸值大于0.5mg KOH/g、温度在270400之间高流速的工艺介质中,它与金属表面或硫化铁膜直接反应生成环烷酸铁,腐蚀产物环烷酸铁是油溶性的,再加上介质的流动,使金属表面不断暴露和腐蚀,故环烷酸腐蚀的金属表面清洁、光滑无垢。在物料的高温、高流速区域,环烷酸腐蚀呈顺流向产生尖锐流线沟槽;在低流速区域,环烷酸腐蚀呈边缘锐利凹坑状。环烷酸腐蚀都发生在塔盘、塔壁、转油线等部位。另外,由于环烷酸盐具有表面活性,会造成原油严重乳化,从而引起装置操作波动,并造成塔顶腐蚀。

1.3.2 影响环烷酸腐蚀的因素

①温度的影响

环烷酸的腐蚀受温度影响很大,环烷酸在常温下对金属没有腐蚀性,但在高温下能与铁反应生成环烷酸铁,引起强烈的腐蚀

<220:无水情况下,无腐蚀;有水情况下,腐蚀随温度升高而加剧;

220环烷酸开始腐蚀,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270280:达到环烷酸沸点,腐蚀最严重,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350400:由于硫化铁膜高温融解,腐蚀重新加剧;

>400环烷酸发生分解,腐蚀减弱。但有环烷酸热分解的地方,会有低级有

机酸或二氧化碳生成,它们会影响冷凝水的腐蚀性。

②流速的影响

流速和流态是影响环烷酸腐蚀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炼油设备的弯头、三通和泵中产生的湍流加速设备的腐蚀。当流体中气体量大于60%,汽流速度大于60m/s时腐蚀最为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某些设备,如炉管、弯头、管线的腐蚀速度可增大两个数量级。在高温、高流速的情况下,酸值在很低的水平(0.3mg KOH/g),环烷酸对碳钢仍有很高的

1.环烷酸及其腐蚀

1.1 环烷酸

石油中的酸性化合物包括环烷酸、脂肪酸、芳香酸以及酚类,而以环烷酸含量最多,故一般称石油酸为环烷酸。环烷酸是一种存在于石油中的含饱和环状结构的有机酸,其通式为RCH2COOH。其含量一般借助非水滴定测定的酸度(mgKOH/100ml油,适用于轻质油品)或酸值(mgKOH/g油,适用于重质油品)来间接表示。石油中的环烷酸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分子量差别很大,可在180700之间,又以300400的最多,其沸点范围大约在177343之间,低分子量的环烷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高分子量的环烷酸不溶于水。环烷酸大多为一个或多个五元环或六元环的饱和羧酸化合物,可含一个或多个羧基。

环烷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原油中的含饱和环状结构的有机酸。在原油炼制过程中这类酸通常导致炼油设备和系统管线的腐蚀破坏,且与加工过程中原油的总酸值(TAN)有关。当TAN大于0.2时环烷酸在200400既发生腐蚀,当TAN大于0.5时发生显著腐蚀,特别是在常减压蒸馏装置的高速转油线、常减压塔等高流速区腐蚀更为严重。目前国内很多炼油厂加工原油的平均TAN大于1.0,环烷酸对设备的腐蚀破坏已引起高度重视。

1.2含酸油的分类

l         低酸原油: 酸值<0.5mgKOH/g的原油

l         含酸原油: 酸值在0.52 mg KOH/g之间的原油

l         高酸原油: 酸值在2 mg KOH/g以上的原油

l         高酸高硫原油: 酸值在2 mg KOH/g以上,并且硫含量在1.5%以上的原油,

                  如胜利孤岛原油(TAN2.10mg KOH/gS1.9%

l         高酸高钙原油: 酸值在2mg KOH/g以上,并且钙含量很高的原油,如辽河

稠油(TAN2.15mg KOH/gCa284ppm

1.3 环烷酸的腐蚀

1.3.1 环烷酸腐蚀机理

环烷酸在石油炼制过程中,随原油一起被加热、蒸馏,并与其沸点相同的油品一起冷凝,且溶于其中,从而造成该馏分对设备材料的腐蚀。目前,一般认为环烷酸腐蚀的反应机理如下:

2RCOOH+Fe ----  Fe(RCOO)2 + H2

   现场经验表明:环烷酸腐蚀经常发生在酸值大于0.5mg KOH/g、温度在270400之间高流速的工艺介质中,它与金属表面或硫化铁膜直接反应生成环烷酸铁,腐蚀产物环烷酸铁是油溶性的,再加上介质的流动,使金属表面不断暴露和腐蚀,故环烷酸腐蚀的金属表面清洁、光滑无垢。在物料的高温、高流速区域,环烷酸腐蚀呈顺流向产生尖锐流线沟槽;在低流速区域,环烷酸腐蚀呈边缘锐利凹坑状。环烷酸腐蚀都发生在塔盘、塔壁、转油线等部位。另外,由于环烷酸盐具有表面活性,会造成原油严重乳化,从而引起装置操作波动,并造成塔顶腐蚀。

1.3.2 影响环烷酸腐蚀的因素

①温度的影响

环烷酸的腐蚀受温度影响很大,环烷酸在常温下对金属没有腐蚀性,但在高温下能与铁反应生成环烷酸铁,引起强烈的腐蚀

<220:无水情况下,无腐蚀;有水情况下,腐蚀随温度升高而加剧;

220环烷酸开始腐蚀,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270280:达到环烷酸沸点,腐蚀最严重,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350400:由于硫化铁膜高温融解,腐蚀重新加剧;

>400环烷酸发生分解,腐蚀减弱。但有环烷酸热分解的地方,会有低级有

机酸或二氧化碳生成,它们会影响冷凝水的腐蚀性。

②流速的影响

流速和流态是影响环烷酸腐蚀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炼油设备的弯头、三通和泵中产生的湍流加速设备的腐蚀。当流体中气体量大于60%,汽流速度大于60m/s时腐蚀最为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某些设备,如炉管、弯头、管线的腐蚀速度可增大两个数量级。在高温、高流速的情况下,酸值在很低的水平(0.3mg KOH/g),环烷酸对碳钢仍有很高的腐蚀速率。

③原油硫含量的影响:

环烷酸与金属的腐蚀反应为:2RCOOH+Fe --- Fe(RCOO)2 + H2

由于Fe(RCOO)2是一种油溶性腐蚀产物,能被油流带走,因此不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腐蚀产物易从金属表面剥离下来,使腐蚀向纵深发展。当金属长期与环烷酸接触、原油流速很大时,在金属表面可观察到特有的沟槽状腐蚀。这是区别环烷酸腐蚀与其它腐蚀的标记。若原油中含有硫化物,高温下硫化物分解为硫化氢。硫化氢与金属的反应:H2S+Fe --- FeS + H2

生成的腐蚀产物FeS膜,原油中硫含量越高形成的FeS膜越厚,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FeS膜对设备具有保护作用。硫化氢与环烷酸的共腐蚀体系比较复杂,一般要分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对于相同的抗硫抗酸型材质,含硫含(高)酸油、高硫含(高)酸油比低硫含(高)酸油的腐蚀要小;2、对于普通碳钢来讲,腐蚀的速率随硫含量、环烷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大;3、对于高硫低酸原油来说,只要原油硫含量超过2.0%,形成的硫化亚铁膜的表层就会疏松,容易被冲刷下来,从而使硫化氢的腐蚀速率加剧。以上三种情况,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就是在硫含量一定的条件下,腐蚀都随着原油中酸值的增加而加剧。环烷酸与FeS膜的反应如下:

FeS +2RCOOH -----  Fe(RCOO)2 + H2S

腐蚀速率。

③原油硫含量的影响:

环烷酸与金属的腐蚀反应为:2RCOOH+Fe --- Fe(RCOO)2 + H2

由于Fe(RCOO)2是一种油溶性腐蚀产物,能被油流带走,因此不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腐蚀产物易从金属表面剥离下来,使腐蚀向纵深发展。当金属长期与环烷酸接触、原油流速很大时,在金属表面可观察到特有的沟槽状腐蚀。这是区别环烷酸腐蚀与其它腐蚀的标记。若原油中含有硫化物,高温下硫化物分解为硫化氢。硫化氢与金属的反应:H2S+Fe --- FeS + H2

生成的腐蚀产物FeS膜,原油中硫含量越高形成的FeS膜越厚,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FeS膜对设备具有保护作用。硫化氢与环烷酸的共腐蚀体系比较复杂,一般要分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对于相同的抗硫抗酸型材质,含硫含(高)酸油、高硫含(高)酸油比低硫含(高)酸油的腐蚀要小;2、对于普通碳钢来讲,腐蚀的速率随硫含量、环烷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大;3、对于高硫低酸原油来说,只要原油硫含量超过2.0%,形成的硫化亚铁膜的表层就会疏松,容易被冲刷下来,从而使硫化氢的腐蚀速率加剧。以上三种情况,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就是在硫含量一定的条件下,腐蚀都随着原油中酸值的增加而加剧。环烷酸与FeS膜的反应如下:

FeS +2RCOOH -----  Fe(RCOO)2 + H2S

 

2、 国内外高温缓蚀剂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就出现了关于高温缓蚀剂的专利,近年来随着高酸值、高硫原油的大量加工,高温缓蚀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国外近年开发的高温缓蚀剂主要有磷系和非磷系两大类,但无论哪一类高温缓蚀剂都是利用高温缓蚀剂的特征元素与金属Fe发生化学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化学保护膜(俗称化学钝化),从而对腐蚀部位进行保护。

磷系高温缓蚀剂包括磷酸酯-胺(N-5180)、亚磷酸盐与噻唑啉混合物、磷酸三烷基酯/磷酸盐土金属-酚盐硫醚、硫代磷酸酯、亚磷酸芳基酯等。

非磷系高温缓蚀剂包括有机聚硫化物、磺化烷基酚等。

一般情况下,磷系高温缓蚀剂比非磷系更有效,其关键点是如何评价高温缓蚀剂的保护膜牢固性,以及高温缓蚀剂及其分解产物、化学膜产物是否会引起下游加工装置的催化剂中毒。

高温缓蚀剂的类型主要分为含磷型和无磷型两大系列,其中以含磷型高温缓蚀剂效果{zh0}。国外早在80年代就发现,在应用了某些低分子量的含磷型高温缓蚀剂后,固定床催化剂的表面会有一层白色颗粒覆盖,从而导致催化剂床层压降上升;通过对白色颗粒的分析,发现是磷酸铁、亚磷酸铁的混合物。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低热稳定性的含磷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成磷酸或亚磷酸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非常容易与系统介质中二价铁离子生成铁盐,这些铁盐不容易通过催化剂床层,从而在催化剂表面沉积,最终影响装置处理量。90年代后,国外如,nalcoge大公司选择用热稳定性高的含磷化合物作为高温缓蚀剂后,发现这些化合物既能够很好的解决装置腐蚀问题,同时又能够很好的避免磷对后续装置的危害。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合理的选择含磷化合物,就可以避免磷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常减压高温缓蚀剂的开发与应用- 游侠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