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命题预测

2010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命题预测

2010-03-24 10:13:11 阅读37 评论0 字号:

2009年高考是安徽省作为高中新课改的试点省份实施的{dy}年新课程高考,而2010年的高考理综xx也是继去年之后安徽省第二年自xx题,是否能保持高考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是否体现安徽地方特色,是否能够展示出安徽考试院命题人的智慧和风格,格外引人瞩目。本文对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化学xx的构成、内容及知识点分布等特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为高三同学{zh1}的化学复习提供依据,指明方向。防止盲目造车,不得其法。

一、 2009年安徽高考理综卷化学xx的构成分析 

2009年安徽高考理综卷物理科为110分,化学科为100分,生物科为90分,化学xx总分与全国卷相比较少了8分。I卷7~13题为化学科选择题,比全国卷减少了一题,每题6分,共计42分,占学科总分42%。Ⅱ卷26~29题为化学科非选择题,共计58分,占学科总分58%。题型有选择、填空与简答;化学xx的编排是并列直进式,即从易到难,有利于考生应答发挥,较难题主要集中在Ⅱ卷。xx的结构合理,总体布局稳定,设问层次清晰,知识体系的考查重点突出,设计科学,xx难易适中而偏易,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xx在达到选拔功能的同时,也将对中学化学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 2009年安徽高考理综卷化学xx的内容分析

多年的高三化学教学实践,使我得出这样的规律:I卷侧重于考查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粒子共存及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有机反应类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以及无机化学实验等知识,着重考查学科的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体现了基础性。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以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为主,在总共7道选择题中有5题考查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Ⅱ卷xx重点考查学生能力,强调学科内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基础、实验等知识点的综合。在难度设置上对于每道xx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具有较好的区分度,xx具备高考的“选拔性”和“甄别性”的功能,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命题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题目新而不难,奇而不怪,很好地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值得xx的是:“逢新必考”是近年高考改革中的一个奇特的亮点!!新增内容与小题计算在2009年高考xx中多处呈现,化学新课程增加的核外电子排布、化学平衡常数、电离能、沉淀溶解平衡、新型电池、分子空间构型和极性等内容都有体现。另外, 09年安徽卷化学题高度xx“STSE”方面的学科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和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验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科知识点全部分布在五大板块中,在总题量减少的情况下,突出重点而又兼顾覆盖面,并加强了学科内综合性。结合表1可以看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计算两板块比例低于前两年,有机化学板块比例基本持平,而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板块和化学实验板块的比例高于前两年。

三、 2010年安徽高化学复习中如何处理各模块的权重

  2009年高考命题化学科具体知识点在高中化学各模块中的分布情况,

1、必、选修模块中分布及分数比例统计

考试范围

模块

题号

分值

比例(%)

{dy}部分

化学1 

9、10、25(3) 、27(1)(3) (4)

25

25

83

化学2

7、8、25(1) 、26(2)、 28(1) (3) (4)

27

27

化学反应原理

11、12、13、25(4)、27(2) 、28 (2)(5)

31

31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基础

8、26(1)(3)(4)(5)

13

13

17

物质结构与性质

25(2)

4

4

2、教材与章节统计

 

教材

内容

题号

分值

合计

权重

必修1

{dy}章·从实验学化学

7、9、12、27

8

24

2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0、12、27

6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0、25、27

4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9、10、25、28

6

必修2

{dy}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7、25

5

21

2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8

4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7、8、9、26

10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2、25

2

选修3

{dy}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25

8

8

8%

选修4

{dy}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1、25

4

35

35%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1、28

16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0、13、27

11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12

4

选修5

{dy}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8、26

2

12

12%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9、26

2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26

8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0

第五章·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0

由此可知,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所占的比例之和为52%,占据了化学xx总分的半壁江山。“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比例为31%,是考试涉及的五个模块中分值比例{zd0}的一个,成为重中之重。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只占了4%,这是因为《考试说明》中已明确指出仅考查该模块中“原子结构”这一专题的内容。“第二部分”的分值比例一共为17%,这与《考试说明》中该部分内容比例约占15%的规定是相符的,维护了《考试说明》的xx性和可信度。

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科高考命题仍体现对化学知识主干和学生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对学生使用何种教材版本的检查!!更不会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命题依据,而是兼顾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考生,这样能够{zd0}程度地保证化学科考试的公平性,xx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对考生产生的压力及复习中的老师的顾虑。

四、2010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化学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的微调

(Ⅰ){dy}部分考试内容增加的内容

(一)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删去(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增加(5)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Ⅱ)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一)《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2.(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加聚反应。”改作“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聚合反应。”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改作“氨基酸”

删去(1)、(3)两点,保留(2)、(4)两点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能级分布

2)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了解电离能的含义,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3)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删去 (4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选修占15%。化学的考试范围包括两个部分。{dy}部分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对应《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部分”);第二部分包括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部分内容,约占15%。

 强化了部分内容点。这包括: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增加了Cu;能根据实验xx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所要求的考查点几乎是全新的,要求掌握用电子排布式表示的常见元素为1~36号。

 部分内容被弱化。包括: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等不做要求,元素化合物内容xx于所规定的元素,不要求到族的范围,有机化合物xx于所规定的几种常见物质,不要求掌握到这些物质的同系物,即就物质论物质,不再延伸;定量实验仅强调了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实验没有提及。

 以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查重点,体现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较原来强化了以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为背景考查内容点,突出强调了重要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重视对考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命题既要保证平稳过渡、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平稳”要求制约xx命制的各种因素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新课程较原教学大纲的不同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2010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命题预测

1、理综化学仍然以必修内容或必考内容为主,必考内容占85%左右,必修内容约占50%,选考仍然定向考查“有机化学基础”及“物质结构与性质”有关知识,不设选做xx。整套xx,与2009年模式相同,主旨一致。仍然突出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即以基本理论(平衡理论、电离理论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为主,突出考查考生化学用语的表达与应用能力,也就是对化学中的“9点四大块”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2、有机化学xx仍然是两道题,其中一道选择题仍以必修内容为主,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和官能团性质。综合xx以选修内容为主,综合xx的命制方式仍然是给出新发现或新合成的有机的结构信息,给出合成路径,要求回答出有机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同时围绕题给信息对有机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和有机的性质等进行考查,内容当然是有机物中常考的六大主角,四大类型,典型试剂,设问仍为“一构四型双官能团”。这方面的规律性很强,只有针对训练,高考中是没有问题的。

3、物质结构与性质xx,仍然是必修与选修的综合性xx,命题思路是以元素推断为题干,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综合应用,以及热化学、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元素的性质等相关知识,以一题多问的形式进行设计,xx的综合性较强,对学生化学用语的使用,化学学习能力的形成作全面面细致的考查。

4、化学实验xx仍然是“1+1”模式,命题的原则仍和去年一样:轻知识重探究,轻结果重过程,轻现成知识的再现重未知知识的挖掘,仍然是设置一道考查实验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的选择题和一道实验探究性xx,综合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这类xx在近几年高考说明中不断强调,但命题难度大,命题者不好把握,因此一般xx难度不大,学生易于上手。复习中不必患得患失,更不必做大量的难题,只要把有关内容的复习在课堂上经常强调和渗透就可以了

5、 选择题年年花相似,岁岁题不同,历年高考均考查的阿佛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电化学、化学平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及其操作、化学计算等重要知识要成为复习热点,同时要对富有新课程模块特色的溶度积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焓变与自发反应、1H核磁的作适当的了解与把握。重点要复习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误识别,电化学基础,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与水解以及围绕离子反应的有关离子浓度计算或判断、离子间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

6、计算xx不会弱化,考查的是一些基本计算因素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计算是“计”而“不算”,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虽然回避了所谓计算技巧的考查,但更突出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在{zh1}复习中切不可掉以轻心。

综上所述,2010年高考化学xx仍将是理综xx中难度最小的部分,学生上手容易,得全分较难。加强对学生主干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归类和架构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将是教师{zh1}阶段复习中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

                                                                                                                                  2010-3-6

说明:请尊重原创,如果引用,请注明。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命题预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