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尖底炊具”考略

    

史前“尖底炊具”考略(下)

关键词 

尖底瓶、史前炊具、古陶文物、古代文明。

摘 要

6000年以前,在古老文明的华夏大地上,智慧人类的制陶工艺,已经相当发达。考古先后在渑池、西安、临潼、宝鸡、大地湾等地,发现了数以百计,希奇古怪的腹鼓、耳低、小口尖底瓶(简称尖底瓶),被誉称为时代的标志和璀璨的明珠,却一直没有确切的用途可言。(详见以下附图)



智慧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普遍有谷粟收藏和加工。按古陶器的材质和造型而论:

尖底瓶的“尖”,应是锥插的头、转动的轴、摇动的支点。

陶器是高温烧制而成,急冷急热易裂,转动煨火是其不裂的诀窍。

低耳小口尖底瓶,应是免支撑、不悬挂、锥插转动,均匀受火的炊具。

古人类是用陶器,创造了煎、煮、焙、炕等,饮食文化与文明。

.........

 

(三)西安的筛盖尖底瓶

在《中国陕西》等有关的网站,介绍中国{dy}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一文中称,“半坡人在烹饪中已使用陶制的盆、钵、壶、尖底瓶等多种炊具。”率先使尖底瓶摆脱了“巧妙汲水”之纠缠,迈出了水器的门槛,步入炊具之正道。从而闪耀着古老陶文化与文明的灿烂光辉!

以上陕西党政部门的网站,对半坡文物的介绍中仍称:“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出土的陶甑。陶甑是考古中{dy}次发现的蒸具”。这个另一个极端的认识,令人置疑。

笔者贸然以为,把个可以排汽和过滤的筛漏之器,称作“甑”不一定妥当。

具体的理由是:

3.1半坡的戴甑罐与尖底瓶有着相同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戴甑罐明显是尖

底瓶家族中的一员,应是半坡先民烧水熬汤的器具。

3.2认为半坡“陶甑”是{dy}次发现的“蒸具”,其证据有些不足。情况是:

首先,甑与甑箅应有区别,半坡陶甑究竟是带箅甑,还是过滤的漏筛有待考证!甑箅并不需要耐火材料,看来陶甑之说,并未排除甑箅有竹编或木制的可能。

其次,既未否定古人用碗、钵、盆、罐焖饭之能和可能性,也无依据能肯定半坡人最早使用蒸汽蒸饭!按理说汽蒸饮食文化,应是使用陶釜时代和金属炊具的特长。

再则,此盖作为甑其容量过小,没有很完善的甑盖形不成一定的汽压,谷粟能否蒸熟令人置疑!反言之,如果真是带箅甑,就应当在多处多次发现,古人会用相当数量的戴甑罐作殉葬品。如此数量之少分布范围之小,这与非耐热性的过滤法的简单多样性,xx一致。故带箅陶甑之说,是陶器烧水之能极端夸大化的具体表现。

总之,半坡遗址博物馆的“戴甑罐”,所戴的是耐火型过滤的漏筛,而不是陶甑。

 

(四)巩义“焖饭”的陶筒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4年3月总第20期刊,刊登有《介绍一件有刻符的大口尖底瓶》。现就介绍的资料,按其材质造型分析如下:

4.1两个被误解的问题:巩义尖器的尖和口的方向,尚不确定,尖还可做帽、尖、头、套、矛等。做为葬具已是水平放置,其尖并非向下之底。对于瓶的正确的理解应当是口小,故将其命名为“大口尖底瓶”,十分牵强也不大妥当。



 

密闭容器留有小孔并不罕见,茶壶盖上的小孔,可平衡壶体内外的气压。联通器和过滤器就有一个或多个孔。瓮棺的小孔有灵魂出入口之说,笔者无意进行评论。对于直口无盖、体形修长的尖头陶筒,用小棍塞住其小孔,就是个尚好的水器,岂能用个小孔来认定葬具。直径18公分的圆桶葬具与其尖,毫无关系也毫无文化内涵。

就其材质造型而论,笔者贸然认为:巩义的“大口尖底瓶”,就是个焖饭“竹筒”的造型!故应称之为“尖头焖饭筒”比较恰当。

4.2操作使用的方法:先堵塞小孔,灌装谷粟和水浸泡。受火前,拔掉小孔的堵塞物排水至小孔,安装竹木手柄堵塞端口,插入火中左右转动受火加热。

4.3各个结构的用途:尖头是锥插的造型;小孔用做透气减压;环耳可显示小孔的位置和圆筒转动的角度,锥插或转动时,能阻挡灰烬,支撑柴禾以免钻进小孔;口边六个竹节形的凸块,水平放置时能防滚,双手捧抱操作时可以防滑。

尖头焖饭筒的奥妙在“小孔”,现代有减压排气孔,位于“{zg}点”的原则,因此可知,该筒是水平转动方式使用之器。日字图案各笔画,则示意下面堆烧的竹条木棍,提示并告戒使用者——此处向下,否则气孔有被堵塞的危险!

河南巩义的尖头焖饭筒:埋式加热就像甘肃的烧锅子,非埋式受火则与现代爆米花的高压锅,转动加热方法有相似之处。

 

(五)山东的陶尊——坩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有,山东陵阳河出土的灰陶尊,侧面刻画的符号,明显是坩埚水平转动受火的图解说明(正视图、示意图)。要说该尊是焙、炕食物的陶土埚,不无不妥。笔者贸然将此符号,解读为“炼丹之符”不为夸张。如果说炼丹发明了火药,中国就有炼丹生金之说,这证明制陶是冶金的先驱。制陶能冶炼出“铜”xx是可能的。

《辞海》给坩字的定义是——盛物的陶器;瓦锅。从而说明,直口尖底陶器,以及山东陵阳河的灰陶尊,就应当是“坩埚”,而且是冶金的鼻祖。

(详见以下附图及注解)

(六)国内外“大型”的尖底陶器

6.1 陕西医史博物馆(隶属陕西中医学院),馆藏有一个秦朝约1米高的会陶尖底瓮(见下图左)。该瓮就是在细质陶器不能烧水“不为炊具”禁区之中,根本找不到确切的用途。现在根据容积的大小而论,尖底一则可以增加强度,二则便于倾倒滚动搅拌。因此认为,秦朝的这一尖底瓮,应是“酿糙”的器具,并无不妥。



6.2 以上右图所示,就是“那布勒斯”博物馆,2004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高度在1.2米左右的红陶大耳尖底瓶。文物标签上,明确写着“庞贝”出土。用途是,长途运输酒和油。

按照历史资料推断,该瓶应当是从火山灰中,挖掘出来的。问题是却没有受火加热的用途。要说用如此大型的陶器,长途运输酒或油,也是没有依据!现在按照该瓶的材质造型,容量大小。突破细质陶器“不能烧水”的禁区,认定庞贝的大耳尖底瓶。应该是便于滚动“加热搅拌”酿酒的器具,而顺理成章!

 

(七)结 论——“尖底”专用炊具

新石器时代,古陶器的奥妙和特点是尖底。古陶专用炊具,在陶器非耐热领域之中,就没有确切的主要用途可言。陶器是人类创造煎、煮、焙、炕热熟饮食文化物质基础。陶器作为炊具,才堪称古老陶文化的璀璨明珠!

古陶器的“尖”是,锥插的尖头,转动的轴尖,摇动的支点(庞贝尖底瓶)

粗、细材质的陶器,转动均匀受火,是其不易破裂之诀窍。

这个结论也是古陶尖底容器,作为陶文化璀璨明珠的基本条件。陶器能烧水是个专业性的材质属性的简单问题。此外,能证明尖底瓶是炊煮之器的事实还有:

斜壁型的欹器是戽水器,尖底瓶只能给其注水,无汲水之能并与欹器无缘。

细泥陶碗钵盆罐,盛装热熟饮食不裂,人类有水器和炊具通用不分的历史。

西安半坡和甘肃大地湾,有夹砂陶尖底瓶,并未发现水井和河中的尖底瓶。

中医使用陶器煎煮汤药和焙炕xx,杭州发现8000年前的陶罐存留有烟炱。

尖底瓶无彩绘图案,其“尖”是锥插的造型,也是均匀受火转动的支点。

尖底瓶是失传之物,作为殉葬品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使用的尖底瓶则是以

损坏而告终,因而保存下来的较少。尽管如此,非殉葬的尖底瓶,还是有所发现。因此,尖底瓶是古人锥插转动,煎煮饮食的[危支]器——尜壶,应当是可信的。

笔者研究河南巩义仰韶时期的“大口尖底瓶”,应是“尖头焖饭筒”。山东出土的灰陶尊,刻画有受火加热的符号,应是锥插转动焙、炕食物之器,坩埚的原型。

中国史前的古陶尖底炊具,尖底瓶转动烧水、尖头陶筒转动焖饭、尖底干烧的坩埚,转动炕焙食物。可见转动受火加热,是新石器时代专用炊具的突出的特点。古人在6700前普遍有谷粟收藏和加工。这都可以证明,古陶专用的锥插转动受火的炊具,堪称世界古老的东方,华夏大地上陶文化与文明的璀璨明珠!

参考资料

①《半坡型尖底瓶测试》,《文博》1988年第1期(p24/18)

②《欹器与尖底瓶考略》,《文博》1990年第4期。

③《半坡母系社会》,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④《荀子·宥坐篇》

⑤《康熙字典》1996年版,二三七页——宥字

⑥《辞海》1979年版,3493页——欹器

《辞海》1979年版3039页,攲(qi.gui.yi) 通(qi.gui 。亦作欹(qi.yi)

《辞源》1988年版, (qi.gui)倾侧不安也。攰(gui)筋疲力尽也,同 。

《康熙字典》1996年版,四三九页, (qi.gui) 瘦极。 累也一日一也

⑦《辞海》1979年版,3606页——戽斗

⑧《对西安半坡遗址小口尖底瓶的考察》,中国科技史料.1989.7卷。

⑨《攲器之宥坐属误传》,咸阳日报2004年5月16日xx版。

⑩《中庸之源——戽斗》,2004中国哲学大会,入选交流文件。

郑重声明:资讯 【史前“尖底炊具”考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