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与蒋介石的餐桌风云
●魏得胜
普通人的吃饭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芸芸众生,皆为这普通人群中的一分子,自己怎么个吃法还不知道吗?就是别人吃饭,在家里,在饭馆里,甚至在路上,都会看得到,无非就是吃,顶多还有个推杯换盏。要知道,这芸芸众生是包含了所谓的达官贵人的,唯不包括极权人物,如慈禧,如蒋介石。说起这两个非凡者的餐桌景观,一定与众不同,也一定让你大开眼界。
慈禧身边的陶兰泉回忆说:“太后在车中,停车进膳。皇上同桌,侍食于下,后妃立侍于后。传菜从东南门进,即撤一菜从西北门出,如是川流不息,至膳毕止。”非常有趣的是下面这段描述,陶兰泉说,慈禧太后下筷子搛菜,皇上亦跟着下筷子搛菜;慈禧太后把空碗分赐给后妃,但见后妃就碗食之不已,不知其果否下咽。然而,只要慈禧太后一把筷子放下,上自皇上,下至后妃等人,一律赶忙把手中的筷子放下,等慈禧太后下一次拿起筷子搛菜时,他们才敢倍加小心、颤颤巍巍地举起手中的筷子搛菜。陶兰泉评论说:“自皇上以下,侍太后食,手口若机械之相应。想宫中无日不然,难乎其为日用饮食矣!”
与慈禧比,蒋介石的饭菜,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没有可比性。如果要比,仅就饭菜而言,还能衬托出蒋介石作为共和国{lx}所具备的俭朴特质。但我们很快就发现,这只是事物的表面。当我们通过史迪威将军(二战时期由美国派至中国,负责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的回忆录,看到蒋介石餐桌上的“那种气氛”时,我们不得不说,蒋介石与慈禧,彼此彼此,是所谓的换汤不换药———餐桌上的菜谱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餐桌风云却一如既往。
史迪威回忆说,1943年1月26日,他和蒋介石一起进餐,“很简单的饭菜,没有什么仪式,但是天啊!那种气氛,在这个至高无上的人面前没人敢说一句话或发表一个观点。没有争论,没有提问,只有毫无表情的脸和冰冷的端庄举止。你从(部下及侍从)僵直的姿势和紧张的表情中可以想见,汗水正从这些家伙们的后背淌下……”
慈禧与蒋介石的餐桌风云尚且如此,人事与治国上的风云,也就可想而知了。进而想,连在餐桌上,皇上等都要在行动上和极权的慈禧太后保持如此{jd1}高度统一,更何况在政务上呢?连在餐桌上,蒋介石的部下及侍从都会紧张得汗流浃背,更何况在国务上呢?然而这毕竟只是一种机械动作的模仿与照搬,只是人面对极权时的一种应急性反应,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想来都不难。难的是,在灵魂深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绝难做到高度统一。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嘛。说到这里,我们真应该感谢造物主,公平地给每人一张肚皮,使其作为{zh1}一道精神防线,呵护了那{jd1}私有的心。
(周文燕摘自《另类人生》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图/小黑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