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孙玉玺】打眼:藏市普遍存在现象打眼也分低中高3种层次- 策划人 ...

【策划人孙玉玺】打眼:藏市普遍存在现象 打眼也分低中高3种层次

2010-03-25 16:02:55 阅读6 评论0 字号:

?   打眼是藏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说,凡是投资古玩的人,不论道业深浅,几乎都有过打眼经历。打眼是有层次的,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低、中、高三级。

  低层次级别。在这个层次上打眼的人,一般都是那些初入藏市者。其实,藏市新手没有经验,相关知识也少,他们打眼可谓是正常现象。譬如,常见的那种叫卖假古董的骗局:一个人拿一个假古董出来,在街头四处兜售。当然,人是不会轻易上这个当的,于是骗局开始———“托”出现了。“托”在看过假货后,会以xx的口吻说这是真的,特别想买。然而“托”一摸口袋,发现钱带少了,立马就露出过了这村没那店的无限懊悔神态,恳求货主便宜一点。接下来,两人激烈讨价还价,吸引旁边看热闹的人上钩。结果,往往就有人上当受骗买了这个假古董。而这个上当受骗的人,很可能就是一个藏市新手。新手低层次的打眼可以理解:凡事开头难,谁都有“交学费”的时候。

  中层次级别。不同于低层次级别的新手,在中层次级别命犯打眼的人,都是些在藏市有过相当历练、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经验的人。这些人,自然不会被路边叫卖的小贩和“托”所欺骗,可因为他们的“对手”比一般小贩要高明得多,故而一不留神照样受骗。有位藏家撰文叙述的一段亲身经历就是例证。这位藏家到古玩市场转悠,突然被一个鼻烟壶所吸引。鼻烟壶小巧玲珑,看成色极像是康熙年间的东西。藏家不动声色,问:“多少钱?”昏昏欲睡的摊主慢慢睁开眼睛,说:“给个价吧。”藏家拿烟壶仔细观察,认定这确实是一件康熙朝古董,黑市价格至少值几十万。藏家想,真正能识古董的人凤毛麟角,先试探一下摊主再说,指不定能捡个漏呢。于是故作漫不经心地说:“这个壶顶多值100块钱。”“啥,100块钱?你真是外行!这是我500 块拿来的,你想要,1000块,不行拉倒!”摊主开了价,藏家很兴奋:大“漏”在眼前,摊主果真是外行,赶紧说:“我身上只有800块钱,不行我就走。” 言毕,装作转身欲走的样子,却蓦然看见身旁站着一个人,正睁大眼睛贪婪地望着这只鼻烟壶。藏家一惊,暗道:“不好,又来了一个识货的!僵持下去可能渔翁得利。”遂不再还价,付千元拿货走人。可是,当他回到家中再看时,却发现鼻烟壶已经瘪了许多,上面还有指头印———原来,这东西乃泥巴捏的,是假货。这件事让藏家很郁闷:自以为是行家了,一不留神还是打眼上当。

  高层次级别。能在这个层次打眼,必定是文物专家级别的人物。专家打眼问题一般不是出在技术上,而是心态出了毛病。这也有典型事例:上世纪末,一位xx文物专家到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闲逛时,在一个小摊上发现了一些彩绘陶俑。他将这些外表斑驳古旧的陶俑仔细端详,感觉很像是北魏时期的作品。这位专家突然想起了近期报上登载的河南北魏古墓被盗的消息,不由心生联想,怀疑这些陶俑就是古墓被盗文物。这时,摊主告诉专家,陶俑是河南某处出土的,地摊上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多数还在老家藏着呢。专家听了,责任感油然而生,为了避免珍贵文物的流失,便不惜高价买下了这些陶俑,并要求摊主将老家存放的陶俑全部运送北京。接着,专家将情况上报,有关部门立刻派{dj1}专家会审。专家们经过鉴定后一致认为,这些陶俑确实是产于北魏的文物,应当拨专款对其进行抢救性收购。于是,上百万收购资金拨了下来,大量陶俑被收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不论收购了多少件,潘家园古玩市场上的“北魏陶俑”总是层出不穷。终于,此事引起了怀疑,警方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北魏陶俑”,不过是河南几个农民新近烧制的仿古工艺品。这个故事中,这么多专家被假货所迷惑,问题显然就是出在心态上:一开始,他们就先入为主地把赝品当成“古董”了。

  打眼几乎是所有投资古玩者的“必经之路”。打眼很正常,也不可避免,关键在于要从形形色色的打眼故事中汲取教训,为以后少打眼奠定基础。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策划人孙玉玺】打眼:藏市普遍存在现象打眼也分低中高3种层次- 策划人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