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的病因与防治 2100字_凌海市农机推广站_新浪博客

水稻立枯病的病因与防治  2100

 

水稻立枯病是育秧期间威胁较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多由不良环境诱致土壤中致病xx寄生所致,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秧苗不足,影响水稻产量。

水稻立枯病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xx性立枯病:由于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3种类型

芽腐:稻苗出土前后就发病,芽根变褐,鞘叶上有褐斑或扭曲、腐烂。种子或根有粉红色霉状物,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

基腐:多发生在立针至二叶期,病苗心叶枯苗,茎基部变褐色,叶鞘有时有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腐烂。用手提苗时茎与根脱离、易拔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簇生。

黄枯:我地易发生,应严防。

病苗多发生在三叶以前,叶片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病苗较健苗矮小,心叶卷曲,前期早晨叶尖无水珠,后期干枯死亡,在苗床上可成片发生。

生理性立枯病:也就青枯,在我地最容易发生,应严防。

多发在三叶以后,发病初期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叶片发青,发病中期早晨叶尖无水珠,中午打卷,心叶卷筒状,早晚恢复正常,发病后期稻苗萎蔫而死。用手提苗时可连根拔出,在苗床上成片或成床发病,危害严重。

主要原因:

1、前一阶段气候低温多雨,光照不足。

2、部分稻农采取本田小棚育苗,未能进行高台作床,苗床较低。

3、在PH值较高的本田育苗,播种时苗床营养土质量不佳、调酸效果不好,苗床返盐碱严重。因而造成水稻苗床温度低,PH值过高,秧苗长势弱,不扎根,秧苗素质差,抗病能力下降,导致水稻立枯病的发生。

 

xx性立枯病的防治:

1、进行严格种子和床土xx。种子xx可用"901"药剂100克或"一浸灵"80克兑水50公斤浸40公斤种子,浸5-7天,每天搅动2-3次。床上xx可采用各类多功能壮秧营养剂或用25%"敌克松"50克兑水30公斤,浇20平方米床面。

2、在苗期进行药剂防治。于水稻1.5叶期还应进行药剂防治,用50%"立枯净"25克或38%"恶枯灵"30克,兑水30公斤浇20平方米苗床,这样对水稻xx性立枯病有较好预防和xx作用。

  

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2、降低播种量,每1平方米苗床播芽种250-300克,

2、采取高台大中棚育苗,苗床要高出地面20厘米,降低床土水分,提高床土的温度。

3、在盐碱地育苗时,苗床要设置隔离层,即用水稻育苗盘上覆2厘米营养土,防止返盐又可提高地温。

4、严格控制育苗期温度,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28,夜间为10-15

5、床土调酸,为秧苗生长创造最适PH值,把床土PH值控制在4.5-5.5。盐碱地育苗在播种前调酸的基础上,还应进行苗期调酸,在水稻1.5叶期浇500倍硫酸水,防止返盐。

6、在青枯病发病初期每1平方米苗床用20ppm"生根粉"150-200克药液进行叶面喷雾,促进水稻快发根、多发根,防止立枯病发生和蔓延。

 

1、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苗床用50%立枯净1.2克对水3公斤喷洒,或每平方米用3.2%克枯星10克对水3公斤喷洒,或每平方米用75%恶霉灵1克对水3公斤喷洒。
  2、喷洒生根粉。选用6ABT生根粉,每0.2克对水30公斤喷40平方米苗床,促进秧苗根系生长。
  3、移栽前搞好通风炼苗,提高秧苗抗性。
  4、对返盐碱严重的苗床进行二次调酸,喷施1%硫酸水,注意喷后必须用清水冲洗一遍,防治硫酸腐蚀叶片。

 

预防时,也可用浓度为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两药兑水35公斤);在3叶期出现零星卷叶或无风的早晨出现零星秧苗叶{jd0}无水珠时,应及时用药抢治,抢治用药浓度为300-500倍液(1两药兑水15-25公斤)进行喷雾。

注意两点:一是对原药要进行两次稀释,先用容器对原药粉进行稀释后,再倒入喷雾器水箱进行第二次xx稀释;二是喷雾时间应在下午5时后进行,避免xx强光下分解。

 

安屯乡龙王村经验

1、选好土:外运生土作营养土,略酸性。

2、作高床:床高出地面20厘米,主要预防相对返碱。

3、早摆盘:在413日前完成在苗床摆盘填土,播种却在417日,并完成覆土,两三天播完。因这时气温相对较高,对防治立枯病有利。

4、勤检查:每天两次观察稻苗。

发芽期,看是否变褐,糜烂,也就是芽腐。

立针至二叶期,主要看叶心是否变黄,其他是否变褐,也就是基腐。

三叶以前,主要看叶片是否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早晨叶尖无水珠,也就是黄枯。

多发在三叶以后,主要看叶片是否发青,也就是青枯。

5、活要细:药液溶解均匀;药粉分布要均;种子分布要均,要用秧苗播种机;移栽前通风炼苗,要选择风相对小的时候。

 

具体如下:

1、 选择能放出水的高地块,放水要慢,可以用节流管;育苗不能用本田土,要用客土,禁用豆地土,怕有重茬药。育苗用营养土,覆盖用无营养土,如有营养,根向上长,导致无肥得病。

2、  作埂:3米宽;塑料:3米宽,一道半厚,一次性使用;压弓:3米。

3、 壮秧粉,育秧土内分布均匀。千万不能喷洒在覆土表层,灌水后漂光了。

4、  播前{yt}灌水,播后第四天,灌大水一次,然后三天一次水。放水时节流,就是慢放水,或放水处埋用塑料管节流。

5、  一叶一芯时注意通风,具体是在棚的塑料上用手捅四指眼,眼多少根据温度情况而定。

6、  二叶至三叶,严防黄枯青枯病,控制温度,即放风,或灌水。碱地注意用水压碱。如果发生黄枯或青枯病,立即用大水压苗的方法降温。就是用水降温,注意水没过秧苗,约一昼夜时间。

7、  插秧前四天,秧苗停止灌水,避免秧苗盘太软或走形,以至无法装盘。

8、  铺盘时,秧盘长度方向三个盘相连,也就是苗床实际宽度1800毫米内,埂宽3米,两边有人行作业路。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水稻立枯病的病因与防治 2100字_凌海市农机推广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