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玮:医疗设备的企业化管理_医疗信息化_百度空间
赵玮 我们医院从1988年12月复办以来,在这十几二十年中,由于种种原因,设备科不管是在机构设置上,还是人员配备上,都不太符合现代医院的要求。虽然我们医院有几千万元的设备资产,但搞设备维修的就那么两个人,人比较少。我以前也搞设备维修,走上设备管理岗位以后,现在一般只坚持搞一些小的维修。另一个工程师专职搞维修,还兼顾着耗材采购的工作。今年6月份刚调进来一个,不懂维修只是负责耗材发放、库管。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耗材的采购和发放都要做,也就这么3个人。我们设备科人员少,任务却很重。
赵玮 我觉得我们医院和很多医院在设备维修的形式上都差不多。现在医院医疗设备相当部分都是进口设备。进口设备一是存在技术垄断,二是维修资料不全,三是检测设备不足,而且是厂家控制了维修零配件。设备维修由于医院不是很重视,工程技术人员很少有出去培训的机会,没有办法进行知识的更新和业务上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杂志、一些书籍获得维修知识,但毕竟缺乏针对性。有时候,杂志上介绍了某种设备的维修实例,但我们单位可能就没有这种设备,没办法把它对应起来。所以说,在技术上我们没有办法跟上医疗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另外,在技术资料、维修资料、零配件,甚至检测工具上,我们都没有办法达到维修进口设备的要求。进口设备坏了,只好由销售公司,或者是厂家来进行维修。由于我们没有这种维修的能力和条件,进口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zd0}问题是维修成本高,受制于人。
赵玮 这有两个原因:{dy},技术上没有保证。第二,价格的问题。因为没有比较,你不知道这些维修公司的价格是不是比厂家的要便宜。除非你先将设备交给厂家报个价,然后再转交给维修公司来修,经过对比才知道维修公司的价格是高是低。如果你直接交给了维修公司,万一报价高了,你就很难回头再找厂家来修;你继续让维修公司来修,心里真是没有底,能不能修好?要是不能修好,甚至不能恢复原状,怎么办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还有一个方面,维修公司刚开始给你报个低价,但随着维修的深入,可能会带来后续一连串的收费问题。我们医院就有这样的例子,耳鼻喉科有一条内窥镜的外皮破了,镜里面的结构都没有问题,也不影响镜的性能,很简单就是要修镜的外皮。我们找过广州某某公司,他们的人来了看了以后说,没问题,500元就可以修好了。相比厂家维修给我们开出的3000元,便宜很多,我们就让该公司拿过去修了。谁知该公司拿过去以后,时间很长,突然又告诉我们说,500元修不了,要10000元。比专业厂家还要贵,那我们就没办法修了。后来我们又找了一家专业个体,2000多元给我们搞好了。像这样的所谓专业维修公司,我们真的不太放心。我不知道其它医院怎么样,至少我们医院和这种专业维修公司没有建立起一种沟通信赖关系,我们还是相信厂家,虽然价格高一些,但是能保证及时修好。
赵玮 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医院移交给南方医科大学以后,我们曾经有那么一两件设备找过兄弟医院,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医院购置的设备,品牌不一样,就是相同的品牌,规格型号都不一样,设备的电路结构、形式都不太一样,交给他们去修,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资料,我们又不能给他们提供技术资料,只能摸索着去修。摸索着修,存在着两种可能:可能修好,也可能修不好。因为缺乏技术资料,或者是缺乏零配件,边摸索边干,就是能修好的话,也许时间会很长,而科室要的又很急,因为这可是他们吃饭的东西,你给科室耽误几天,科室就不干!所以说,找其他医院设备科同行来修不是不可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要找厂家去修,时间上快,而且也有保证。
赵玮 这种情况一是平时要处理好和科室的人际关系,如果跟科室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即使设备科在管理某些方面做不到位的话,临床科室也能够包容。任何一个单位的内部都要讲究人际关系。如果和科室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话,大的事情不会发生,但会发生一些小事也会让你感觉很难办。所以,我觉得人际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二是在工作中尽量做到科室满意,首先要把自己摆在为临床一线服务的位置上。设备坏了,科室报修,设备科要力求尽快到达现场,能够对故障设备进行初步的检修,对故障情况做个判定。如果故障能够现场排除,我们就在现场排除;如果现场不能排除的,我们在办理交接手续后,拿回设备科,自己能修就自己修,自己的力量修不好的话,我们就会把信息回馈给科室,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现在随着进口设备的增多,我们自己能修的机器越来越少。碰到进口设备坏了,我们进行初步的检查以后,经科室同意,立即通知专业公司来修,保证维修的实效性。当然有时候我们也有东西没有修好,又没有和科室及时沟通,或者专业公司维修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科室也有抱怨。科室的抱怨是有其理由的,毕竟设备科是个服务科室,我们只能做些解释。总之,设备科要把自己的服务做好,满足科室的要求。
赵玮 这种情况是很难发现的。在设备故障的现象中,很难区别误操作这种原因,即便认定是误操作的原因,或者科室也承认了故障是操作不当造成的,我们只能提醒科室今后加以注意。我们医院的情况是这样的,维修费用是由科室承担,所以不管是误操作,还是自然损坏,或者是其它什么因素造成的损坏,都是科室自己“埋单”,我们也不能过多地在这方面去要求科室。但是,我们会安排厂家对科室正确操作使用机器进行培训,尽量减少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赵玮 从1988年医院复办差不多20年来,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维修xx过来以后,科主任签名,设备科签名,院长签名,财务部门看到是维修xx,自然而然把这笔费用打入科室成本,这可能是企业的一种模式。科室承担维修费用的话,设备科不能过多地去干涉,我们只能告诉科室使用中有问题,也有可能是误操作造成的,今后必须怎么去操作。维修费用多,成本就高,会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收入。这就迫使科室增强使用仪器的责任感,尽量减少仪器的人为损坏。


郑重声明:资讯 【赵玮:医疗设备的企业化管理_医疗信息化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