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 崛起宜春! - 小虫2008 - 和讯博客
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 [转贴 2006-12-30 16:27:03]   

 

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

2006-2015) 

  

江西财经大学课题组

00六年十一月

 

《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成员名单

 组长:  廖进球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  教授  博导

副组长: 王拓  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副社长  教授  博士

 

参加成员:

罗良清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

李良智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

袁红林   江西财经大学MBA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博士

曹俊文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  博士

肖蔚群   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工程师

特别支持者:                 

颜赣辉   宜春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易文杨   宜春市人民政府   副秘书长  

王水新   宜春市经贸委     副主任

徐勇军   宜春市政府办     科长

叶自方   宜春市经贸委     科长

     宜春市经贸委     科长

资料提供主要单位:

宜春市经贸委、宜春市统计局、宜春市环保局、宜春市规划局

袁州区人民政府、万载县人民政府、江西省统计局

江西省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一、项目由来…………………………………………………………………1

二、宜春-万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1

(一)袁州区经济发展状况………………………………………………1

(二)万载经济发展状况………………………………………………2

(三)宜春-万载区域工业园区发展状况………………………………2

三、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必要性……………………………………………3

(一)打造宜春中心城区成为赣西中心城市的需要……………………3

(二)打造宜春市本级经济竞争能力的需要……………………………5

(三)提升整个宜春市经济竞争能力的需要……………………………6

(四)实现宜春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需要…………………………9

四、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9

(一)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有利条件……………………………………9

(二)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制约因素……………………………………10

五、规划的依据………………………………………………………………11

六、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12

(一)空间布局……………………………………………………………12

(二)产业定位……………………………………………………………13

(三)配套设施建设………………………………………………………15

(四)规划示意图(见附图)……………………………………………16

七、规划实施的步骤、基础设施投入和前景预测…………………………17

(一)规划实施的步骤……………………………………………………17

(二)规划实施的基础设施投入…………………………………………17

(三)规划实施的前景预测………………………………………………18

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9

 

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

 

一、项目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宜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了进一步促进宜春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宜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战略性地提出了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设想,并委托江西财经大学专家组进行论证研究,以期对宜(春)万(载)区域工业乃至宜春市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吸收宜春市政府有关部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导向性的总体规划。

二、宜春-万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袁州区经济发展状况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与省会南昌和湖南株洲等地毗邻,下辖三市六县一区。东与南昌市、抚州市接壤,南与吉安市、新余市为邻,西与湖南省和本省萍乡市毗连,北与九江市交界,是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国生态试点市。

袁州区作为宜春市的中心城区,面积2532.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万。主要资源有钽铌、钨、高岭土、花岗岩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重点市县,全国两大优质苎麻产区之一,油茶产量居全国县市前三名。

袁州自古是赣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稳步、健康发展。2005年,袁州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58.93亿元,占宜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5.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2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29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机电、医药、化工、建材、食品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培育了凿岩机、特种电机、硅酸钙板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龙头产品。

袁州区基础设施齐全。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和320国道横贯境内,区级公路纵横交错,总长达1300公里。电讯较为发达,城乡全部实现电话程控。水电充裕,自来水日供水量达7万吨;电力已加入华中大电网,且有装机容量为8700千瓦的水电站。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袁州区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万载县经济发展状况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距宜春市39公里,总面积1718平方公里。县境西、南、北三面重峦叠嶂,茂林修竹,良材万顷,森林覆盖率达62%。东部平原沃野,阡陌连绵。

万载物产甚多,资源丰富,既是百合之乡,又是花炮故里。传统特产名扬中外。瓷土、石灰石储量大,品质好;矿泉水微量元素含量多,品位高,开发潜力大;百合产业列入了{gjj}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立了在全省有影响的茭湖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园区;竹笋、蜂蜜、百合和生姜等产品得到了欧盟的有机食品认证。

2005年,万载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88亿元,占宜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9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91亿元。

(三)宜春-万载区域工业园区发展状况

1.江西省宜春经济开发区

江西省宜春经济开发区(含袁州医药工业园,以下简称宜春经济开发区)位于宜春市北郊,处在320国道与沪瑞高速公路交汇处。现辖一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人。规划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现已开发近15平方公里。宜春经济开发区按照新型产业园,新型效益园,新型景观园,城市新亮点的要求,实行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分期开发,初步成为宜春新的经济增长极。区内目前已规划形成7个特色园:一是汽摩配件园。已成功引进包括鑫田车业、天岳、德尔胜、日正等一批国内汽摩配件行业有影响力的xxxx和xxxx。二是新型材料园。区内已成功引进盛富莱、开元钙业、新五洲矿业、方圆线缆等一批以生产新型材料为主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投资规模大、产品的市场空间大、科技含量高。三是机械电子园。连同三九宜工、风动工具、一机厂、长青厂等大型企业,形成了市内{zd0}的机电产业密集区。四是医药园。依托省级医药工业园,已先后引进了神乐药业、仁和药业、升升药业、信仁医药等一批国内知名医药企业。五是台北科技软件园。包括台湾佳鼎佳邦公司等具有很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公司。六是科技孵化园。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的建设将为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平台。七是新加坡工业园。以新加坡新科电子下属公司亿里马有限公司为主体,引进世界各地与之相配套和链接的企业进行总体开发。

2万载县工业园

万载县工业园位于县城南部320国道旁,交通条件优越,320国道贯穿南北,距县城4公里,距宜春市40公里,距省会南昌市170公里,配套设施齐全。工业园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核准面积2平方公里。

整个园区较好地规划为以江西金源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万载县青叶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工业小区,以江西康乐塑胶有限公司和江西桃园铝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工业小区,以万载胶带有限公司和江西美泰化工原料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橡胶化工工业小区,以江西大地服装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西晨光服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服装制造工业小区,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

三、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必要性

宜万工业走廊是指以宜春中心城(袁州区)和万载县为两端,以宜万路(320国道)为轴线,以工业为主体而构筑的宜万经济走廊。它把宜春向北发展与万载向南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区域经济和区域城镇对接。其战略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打造宜春中心城区成为赣西中心城市的需要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是其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聚集体。而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zd0}、最集中的经济活动和商贸流通场所,不但是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中心,而且在区域中处于经济实力强大、社会事业繁荣的龙头地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龙头作用。

历史上,宜春中心城区曾是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和行政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宜春中心城区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全国各地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大背景下,宜春中心城区的经济地位没有得到大的提升。据江西省发改委课题组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与外省的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功能相比较,我省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普遍较弱。其中南昌的辐射能力较强,辐射距离为205.86公里;其次是九江市,辐射距离为34.73公里;第三层次为景德镇、新余,辐射距离分别为14.65公里和14.21公里,而宜春在地级市中排名{zh1},辐射距离仅为1.37公里,基本没有构成经济辐射力。同时,宜万区域吸纳大城市的辐射有限。北受南昌的辐射不如丰城、樟树、高安,丰城、樟树、高安与宜春中心城区的经济联系日渐弱化;西受湖南长沙的辐射不如萍乡、新余,与湖南一些大城市的联系远没有萍乡、新余那么密切。因此,加快宜万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扩大中心城市的面积、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中心城市的品位势在必行。

工业走廊建设与城市化发展是一种相互联系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城市化发展进程就是资源和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过程,工业走廊建设将加速宜春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这已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大力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这主要因为:{dy},工业化要求生产走向集中,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按照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原则,如果说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给厂商带来内部集聚效益,那么生产向城市的集中则可以使厂商得到外部集聚效益。工业发展追求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产生的企业集聚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二,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小城市迅速发展为大城市。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应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人口分布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人口集聚为城市化提供了主体;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普遍化的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当工业的分工和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连锁反应间接地推动了城市规模扩大。第三,工业化带来交通革命,新的交通设施使各种资源整合为一个以城市为依托的范围很宽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总之,工业由于其本身的特点,xx的承担了城市化根本动力的使命,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方式为城市化输送着血液

因此,要加快宜万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打造宜春中心城市,就必须着力发展宜万区域的工业。根据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宜春市委市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五年打造万载区、宜(春)万(载)融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战略构想。根据这一战略构想和宜春中心城区现有空间总体布局,宜春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的思路是:向北拓展,南部优化,西部限制,东部控制,中部疏透。也就是说,宜春中心城市应更多地向万载方向发展。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新行政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这一方向,正形成新城区。两地融为一体,既要地理上的,更要经济上的,建设宜万工业走廊将使这一融合成为现实,从而全面提高宜春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大幅度提升宜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吸纳能力,进一步强化宜春中心城市与南昌、长沙等大城市的社会经济联系。

(二)打造宜春市本级经济竞争能力的需要

宜春中心城区作为宜春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一级市政府的所在地,必须在经济方面具有较强实力。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宜春中心城区与辖区内的其它市县级城市相比较,一直没有形成较大的经济优势,这必然制约宜春中心城区的影响力。由表1可以看出,袁州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93亿元,占宜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5.93%,与2004年相比增长33.08%。相比之下,“丰樟高” 城市群发展势头更为强劲。2005年丰城、樟树、高安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1.29亿元、50亿元、50.16亿元,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39.80%、36.54%、39.29%。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宜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1.74%,超过宜春市经济总量的一半,是袁州区经济总量的3倍多。

1      袁州区与丰樟高”2005年经济总量指标及增长情况

  指标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财政收入

{jd1}值

(亿元)

增速

%

{jd1}值

(亿元)

增速

%

{jd1}值

(亿元)

增速

%

袁州区

58.93

33.08

5.27

14.07

2.29

17.44

丰城市

91.29

39.80

17.13

31.87

7.99

31.63

樟树市

50.00

36.54

9.99

17.12

4.61

18.81

高安市

50.16

39.29

6.45

41.45

3.68

19.48

丰樟高

191.45

38.80

33.54

28.60

16.28

24.94

注:资料来源于江西省统计局

从工业生产情况来看,2005年袁州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7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14.07%。而2005年丰城、樟树、高安三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15亿元、9.99亿元、6.45亿元,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31.87%17.12%41.45%,无论是{jd1}值还是增长速度均大大超过袁州区。

从实现财政收入来看,2005年袁州区实现财政收入2.29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总量的7.41%,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7.44%。相比之下,丰城、樟树、高安三市实现财政收入分别达到7.99亿元、4.61亿元、3.68亿元,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31.63%18.81%19.48%,无论是{jd1}值还是增长速度均大大超过袁州区。丰樟高城市群实现财政收入16.2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总量的52.69%,超过全市财政收入总量的一半。

更不容乐观的是,宜春市本级财政弱小,2005年宜春市本级财政收入仅有2.1340亿元,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列倒数第二位,仅高于鹰潭市(详见表2),这与宜春市在全省的整体地位极不相称。

2     2005年江西省各地市本级财政收入状况       单位:亿元

注:资料来源于江西省统计局

可以看出,发展宜春市本级经济势在必行,建设宜万工业走廊将大大提升宜春中心城区的工业经济地位,增加宜春市本级经济的总量。

(三)提升整个宜春市经济竞争能力的需要

2004年全省11个设区市实现的工业经济总量来看,宜春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20亿元,在11个设区市中居第四位,与2000年相比,排位没有变动。而同属赣西的新余、萍乡增长强劲,新余以44.44亿元的工业增加值升至第五位(2000年排{zh1}一位),萍乡以39.54亿元的工业增加值升至第六位(2000年排倒数第二位)。从增长速度来看,2000年至2004年宜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1%,居全省第八位,新余和萍乡凭借重点企业和大力招商引资,成为11个地市中增长最快的两个城市,新余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为34.1%,萍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为29.6%,分列{dy}位和第二位 (见表3) 。由此可见,虽然宜春市的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靠前,但发展速度不快。

推动宜春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宜春市经济发展后劲,提升整个宜春市的经济竞争能力,是规划和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基本出发点。具体来说有五点:

3  赣西三市2004年和2000年工业增加值全省排位和年均增长排位的变化

地市

名称

2004

2000

20042000年增长

      亿   

   

    数(  亿   

     

            %

全省排位

宜春

47.20

4

25.39

4

16.8

8

新余

44.44

5

13.74

11

34.1

1

萍乡

39.45

6

13.96

10

29.6

2

资料来源:江西统计信息网http://www.jx.stats.gov.cn/tjfx/tjfx/200512150010.htm 

1.实现心、圈、廊生产力布局基本构想

城市经济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在每个部门、行业或地区以同一速度进行。增长迅猛的产业往往集中于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部门和行业通常又聚集在某些地区,这些地区又往往是大城市中心,这些城市中心就成为发展极发展极对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扩散力。发展极地区的优先发展,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同时,发展极具有生产中心、决策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服务中心等多种功能,能够产生吸纳和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发展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这一理论,宜万工业走廊在区域发展模式上、区域资源配置上应主要集中在发展极上,并充分发挥发展极对周围地区的扩散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稳步发展。当然,如果区域内没有发展极,就要求区域内的政府或者其职能部门积极创建发展极

宜春市委市政府从促进宜春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地提出了做强宜春中心城,做大丰樟高经济圈,做优320国道经济走廊和山区特色经济走廊心、圈、廊战略构想。在以宜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丰城、樟州、高安三市为依托,以320国道沿线及连接靖安、奉新、铜鼓的山区公路的两条经济走廊为主线的这一战略格局中,宜万板块是的交汇点,它既把宜春中心城区与320国道经济走廊连为一体,又是铜鼓、宜丰等山区县对外经济交往出山通海的重要通道。但是,在现实的心、圈、廊的战略格局中,相比较而言,丰樟高经济圈发展相对活跃,而的发展相对薄弱,宜春中心城区和320国道沿线在全市的经济地位近几年相对下降。因此,规划和建设宜万工业走廊是改变这一不平衡格局的战略举措,有利于提升宜春中心城区和320国道沿线经济走廊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宜春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2.支撑、传承和带动宜春经济开发区、万载工业园乃至整个袁州区、万载县支柱产业的发展

320国道宜万段两端分别设有宜春经济开发区和万载工业园,袁州区境内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宜春经济开发区,并已形成医药、化工、机电、建材四大产业;万载县境内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万载工业园,主要产业包括食品加工、橡胶加工、新型建材和机械电子。为了高效利用两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实现两工业园区特别是宜春经济开发区高标准建设和发展,确立其龙头地位,切实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有必要在两工业园区之间建立与之配套的工业走廊,以吸纳与两工业园区乃至袁州、万载两地支柱产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产业对接、功能互补、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新的工业发展区域,以支撑、传承和促进两工业园区乃至两地支柱产业的发展。

3.优化宜春市的产业结构

目前宜春市的工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短、产业结构雷同、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集中建设宜万工业走廊,并规划形成几个特色工业板块,各自集聚同类或相近产业,可以强化宜万区域工业企业的专业化协作,使企业在生产、销售、技术、资本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在科学规划下,通过增量资本的进入,可以大大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延伸产业链,加快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区域内各行政区、各企业恶性竞争的局面,为实现各行政区跨区办企业,各企业间的跨区兼并、联合、调整、重组资产存量提供条件,做强做优产业群,提高产业竞争力。

4.盘活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

宜春市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美,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这些资源优势至今没能演变为经济优势,也没能形成竞争优势。目前宜春市有劳动力200多万,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消化吸收。建设宜万工业走廊有利于宜春优势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可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安排大批人员就业,从而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缓解现有工业园区用地紧张的局面,实现园区的持续发展

工业的园区化发展是当今工业发展的大趋势,特别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随着宜万两园区的发展,园区用地紧张的问题日渐显现。在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企业零星征地布点将受到很大的制约,既不符合工业发展布局的大趋势,也不符合国家的用地政策,不利于土地的节约。特别是新的《土地法》出台后用地政策更严,在用地指标有限的情况下,征地扩大现有工业园区的面积也十分困难。建设宜万工业走廊,既可节约用地,实现工业园区化发展,又可为现有两工业园区预留土地,腾出发展空间,实现两工业园区高起点、可持续发展。

(四)实现宜春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宜春市经济发展,实现宜春市快速崛起的黄金时期。依据《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要求,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要达到730亿元,年均增速达13%;财政总收入为65亿元,年均递增16%;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的比例要由2005年的26.3:42:31.7优化为17:49.3:33.7,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7.3个百分点。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宜万工业走廊的建设将有力促进这些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有利条件

宜万区域作为一个中等地级城市所在地,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机电、医药、化工、建材、食品等产业有相当的发展,建设工业走廊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主要体现在:

1.区位优势

宜万板块地处两大省会城市南昌、长沙中间,理论上讲处在两大省会城市辐射范围之内,具有潜在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优越,以宜万中心段为起点,南有沪瑞高速公路和浙赣铁路,东临建设中的蒙深高速,到达省会城市南昌、长沙只有2小时左右的车程,到达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也只有10小时左右的车程;浙赣铁路宜春货运站的扩建正在列入规划中;连接全市县乡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公里。因而具备建设工业走廊的区位条件。

2.成本优势

规划中的宜万工业走廊沿320国道狭长的地带布局,全长38公里。在这个地带上,公路两边地势较为平坦,沿路多为山丘,七通一平不需要大规模推山。沿线基本上没有村庄,只有一些零星的民房,拆迁成本与安置成本较低。走廊用地基本都是一些废弃地荒地,可以做到不占用耕地。选择这一地带建设工业走廊,基本可以做到高山不推,村庄不拆、耕地不征,建设成本较低。

3.资源优势

宜万区域自然资源丰富,物产富饶。(1)自然生态优美,有利于吸引外资。(2)农业资源丰富。宜万区域是江南{zd0}的有机农业区,农副产品丰富,特色突出,有全国百合之乡、花炮故里之称。有利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3钽铌、硅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钽铌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占全国储量的44.3%硅灰石储量约占全国1/4这些矿产资源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有利于发展相关产业。

4.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近些年,宜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宜春中心城区已形成由机电、医药、化工、建材、食品五大支柱和采矿、轻纺、竹木加工等产业组成的工业体系万载县的食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优势比较明显。目前有百合加工企业50多家,藠头出口每年达50多万美元,以金源公司、青叶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发展迅速,前景看好。同时万载县已经着手建设几个农业特色基地:兔羊基地、藠头基地、药材基地,为食品加工企业、医药企业配套的产业正在逐步建设。此外,万载县的橡胶加工业有一定的基础,是全省{zd0}的PVC生产基地。

 

5.走廊上的龙头工业园已初步形成

宜万工业走廊两端分布的宜春经济开发区和万载县工业园,基本已经实现了七通一平,基础设施较好。目前已有一批企业入园,集群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宜春经济开发区主要产业为医药、机械电子、汽车配件、新型材料等;万载县工业园主要产业为食品加工、橡胶化工、建材等。

(二)建设宜万工业走廊的制约因素

体上说,在320国道宜万段建设工业走廊具有可行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1.宜万区域受大城市的辐射有限。正如前面所述,现实中宜万区域北受南昌的辐射不如丰城、樟树、高安,丰城、樟树、高安等经济圈与宜春中心城区的经济联系日渐弱化;西受湖南长沙的辐射不如萍乡、新余。这种尚未发挥优势的区位现实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2.资本投入的不确定性较大。整体说,宜春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自身资本积累有限,建设工业走廊可能主要依靠宜春境外资本。但在全国各地争相引资,同时又要保证两园区发展的约束条件下,资本投入的不确性较大。

3.水资源约束。320国道宜万段水资源缺乏,周边虽有大陂、酌江、沙江、飞剑潭等几座中小型水库,但容量有限,因而严重约束了一些耗水量大的项目布局。大规模远距离引水难以避免,从而加大了开发成本。

五、规划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

4.建设部、中央编办、国家计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修订)

7.《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0,第四次修订)

8.《宜春市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2006,草案)

9.《宜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10.《宜春市生态市建设纲要》(2005,送审稿)

11.《宜春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2002

12.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13.宜春市统计年鉴(20002005)及江西省统计局、宜春市各部门、袁州区、万载县提供的基础资料

六、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

(一)空间布局

1.空间布局的原则

在空间布局上,应以建设生态工业走廊为总体原则,科学布局、合理开发。

1)以点带块,以块带廊,分步开发。宜万工业走廊受投资意愿、资本、地质和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布局不宜全面铺开,而应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点,成块规划,分步开发,串块成廊。

2四少一防:少推山、少占耕地、少拆迁、少污染、防山洪。宜万工业走廊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成本降到{zd1},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空间布局的思路

1)中心城区工业板块

中心城区工业板块,主要包括宜春经济开发区和中心城区内原有工业企业。此板块基础设施较好,宜春经济开发区的七通一平基本完成,已形成相应的开发规模。它是宜万工业走廊的龙头,{zj1}开发潜力。

2)三阳工业板块

三阳工业板块以三阳为中心,沿329国道两旁纵深展开。规划面积2000亩,一期开发面积1000亩,预留面积1000亩。该板块开挖土方量较多,土地平整成本较高,但紧邻宜春经济开发区,距宜春中心城区较近,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开发区连接,污水处理排放可纳入开发区系统之中,综合开发成本较低。此板块开发潜力仅次于中心城区工业板块,是前期开发建设的重点。

3)西岭布工业板块

西岭布工业板块以柏木为中心,沿320国道两旁纵深展开,远期向寨下方向展开。规划面积3500亩,一期开发面积1700亩,预留面积1800亩。这一板块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无农田、村庄,平整土地成本低,但距宜春中心城区和万载县均较远,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且水资源缺乏,地质状况不明,项目选择受到限制。

4)万载工业板块

万载工业板块主要包括万载工业园、以北杉树旁为中心的锦河工业带。

万载工业园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已形成一定开发规模,是万载工业板块开发建设的重点。

锦河工业带位于康乐镇与三兴乡结合部,距320国道约3公里,有万(载)芳(溪)公路与320国道相连,交通、水、电、排污条件较好,但规划内有3个村落、100多户村民和数百亩耕田,是万载县工业区布局的选择之一。

宜万320国道万载段的东面山势较大、水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成本高,无论是近期还是中远期,都不适合展开布局;西面良田较多,工业用地少且零星分散,也不宜布局开发。这是宜万工业走廊整体开发建设中的一个缺陷。

(二)产业定位

1.产业定位的基本原则

宜万工业走廊的产业定位应坚持如下几条原则:

1)工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宜春市是一个生态城市,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的发展需要引进大量的外来资本。宜万工业走廊在引进外来资本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注意宜春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能以破坏宜春市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尽量避免发展那些对水资源、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化工、火力发电等工业。对那些需要大量利用森林资源的产业,如木料加工、竹加工工业也应宏观控制。

2)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联动的原则。宜春市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地区,工业走廊在发展工业时,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我们主张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联动,即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进入工业走廊,通过工业走廊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使农村成为工业走廊发展的原料供应基地。

3)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宜春地区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工业走廊在进行产业选择时,要考虑优先选择劳动密集型的食品、轻工、纺织等工业,以及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矿产开发、矿产粗加工、矿产精加工工业。

4)对不同规模、不同产业区别对待的原则。我们将工业走廊按地理位置、地理条件的不同,划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工业区域,即袁州中心城区工业板块、三阳工业板块、西岭布工业板块和万载工业板块。对这四个不同的工业板块,在工业资本进入时应给予不同的政策和不同的准入条件。总体上说,中心城区工业板块特别是宜春经济开发区宜以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三阳工业板块、西岭布工业板块、万载工业板块以中小企业为主,以吸纳不够进入宜春经济开发区条件的民间中小资本和与两园配套项目资本为主,包括宜春市境外民间中小资本、全民创业中的境内城乡个体资本。

2.产业定位的思路

根据产业定位原则,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定位宜突出医药、机电、矿产资源精加工、新型材料、食品、纺织服装六大产业。

1)中心城区工业板块的产业以医药、机械电子、矿产资源精加工、新型材料等为主;资本规模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理由是:医药工业在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医药企业的生产必须具备良好的空气环境,医药企业的进入主要考虑在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附近地区;大中型机械、电子和矿产精加工及新型材料企业,需要比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供水、供电要求较高,离城市近一些更有利于发展。在产业的具体发展方向上,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生物医药和一、二类新药;机电产业重点发展装载机、挖掘机、凿岩机、起重机、农用车、汽车配件、变频电机及有关电子产品;矿产资源精加工以钽铌深加工为主,重点发展高比容钽粉、细径钽丝等。力争在上述产业形成若干xxxx。

2)三阳工业板块的产业以医药辅助材料加工、机电配件、轻工、纺织服装业为主;资本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理由是:医药辅助材料加工、机电配件是与袁州工业板块主导产业相配套的产业,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而轻工、纺织服装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稍低,但生活用水、用电需要量较大,不宜离中心城市太远。而且,离城市较近有利于城市下岗职工就业。

3)西岭布工业板块的产业以农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如竹木工艺制品)为主,兼顾其他零星、小额私人资本投资。理由是:西岭布更靠近万载,万载的有机农业发展较快,万载工业园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较成功的经验,而且农产品加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些加工企业不能长年生产,对生产、生活用电要求相对较低;一些加工企业需要较多原材料库存,仓储条件较高,需要较多仓库用地。西岭布工业板块所处的柏木、寨下可用地较多,比较符合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要求。另外,西岭布一带地理条件比较复杂,仅适合小型项目,如旅游产品加工项目等。

4)万载工业板块以食品加工、花炮业为主,同时发展橡胶化工、建材等产业,培植纺织服装等产业,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农业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做强做优已有食品加工、花炮等主导产业。食品加工主要包括饮料、果汁果酱、脱水蔬菜及各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花炮产业要向质量型、集约型、安全型转变。万载工业板块中,万载工业园以食品、橡胶化工、建材等产业为主;锦河工业带以有机食品、纺织服装(特别是夏布生产)等产业为主。

(三)配套设施建设

1.供水设施

320国道宜万段水资源缺乏,附近虽有大陂、酌江、沙江、飞剑潭等几座中小型水库,但容量有限(飞剑潭水库容量较大,但引水成本也高),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宜万工业走廊的宜春经济开发区、三阳工业板块的供水必须纳入宜春中心城区的供水管网解决。西岭布和万载境内的供水由万载县城康乐镇供水管网解决。

1)水厂建设。规划建设中的袁河水厂应考虑宜万工业走廊新增的用水需求,或在开发区至三阳一带选择合适的位置新建水厂一座。

2)供水管网建设。建设两条供水管网,一是从宜春经济开发区沿320国道铺设供水管网至三阳。二是从万载康乐镇沿320国道铺设供水管网至西岭布。

3)万载县境内要以康乐镇为中心,按城市发展要求和西岭布开发建设的需要规划建设和改造供水设施。

2.供电设施

宜万工业走廊袁州区境内的电力供应由宜春中心城区的电网接入,改造原有电网,如有必要,可选择合适的位置新建一座变电站。万载工业板块宜在万载工业园附近建一座变电站。

3.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为了切实保护环境,保留更多的自然水体,宜万工业走廊袁州区境内的污水、垃圾处理应纳入宜春中心城区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应达80%以上。

1)新建或扩建污水处理厂。根据宜春中心城区规划,复核、调整污水管网系统,界定各污水处理厂的服务半径,复核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以满足污水处理需要。目前,宜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而宜春经济开发区尚未纳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宜统筹考虑宜万工业走廊建设的需要,在宜春经济开发区与三阳工业板块之间选择合适的位置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并规划建设西岭布污水处理厂。

2)建设分流制排水管网系统。实施生活小区、公建单位、工矿企业的截污纳管工程,按功能区划建设配套支管,实现分流制排水。建设两条排水排污管网,一是三阳至宜春中心城区方向的排水排污管网,二是西岭布至万载康乐镇方向的排水排污管网。

3)在三阳与西岭布之间选择合适的位置建一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生活垃圾。

4)万载县境内要以康乐镇为中心,按城市发展要求西岭布开发建设的需要规划建设和改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4.防洪设施

320国道宜万段无高山、河流,防洪设施建设的任务相对要轻些。

1)排洪沟建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沿320国道两侧修筑排洪沟;二是结合地形在一些山脚修筑排洪沟。

2)护坡工程建设。对320国道沿线开挖的山坡及其他建设开挖的山坡进行墙式护坡,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

(四)规划示意图(见附图)

 

 

 

七、规划实施的步骤、基础设施投入和前景预测

(一)规划实施的步骤

1.近期(20062010

近期工业布局应侧重放在320国道宜万段的袁州境内。主要布局点是宜春经济开发区、三阳工业用地一期和西岭布工业用地一期(面积约2700亩)。宜春经济开发区是宜万工业走廊的龙头,它的发展与否直接影响到宜万工业走廊建设的成败。因此,加快宜春经济开发区引进企业的力度,提高引进企业的质量,培植xxxx,是宜万工业走廊建设的重中之重。三阳工业用地主要布设医药辅助材料加工、机电、轻工、纺织服装项目。西岭布工业用地主要布设农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及其他小额资本项目。万载县境内则以万载工业园为重点;同时以北杉树旁为中心,沿锦河发展有机食品工业带,并侧重向南发展,最终与县工业园连成一片。

2.中远期(2010~)

在开发三阳工业用地一期和西布岭工业用地一期的基础上,开发三阳工业用地二期和西岭布工业用地二期,并分别与三阳工业用地一期和西岭布工业用地一期连成片。同时,以320国道为轴线,逐步沿320国道万(载)上(高)段辐射发展。

(二)规划实施的基础设施投入

宜万工业走廊总开发面积约为14.6平方公里(含宜春经济开发区未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万载工业板块未开发面积1平方公里,不含远期向上高方向辐射发展的面积),按江西省2005年各类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1.02亿元的经验数据测算,宜万工业走廊基础设施总投资约为14.89亿元;如果不含宜春经济开发区未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三阳、西岭布、万载三个工业板块的基础设施投资约为4.69亿元;如果仅就三阳、西岭布两个工业板块(面积3.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约为3.67亿元,其中一期(开发面积1.80平方公里)开发投资1.84亿元,二期(开发面积1.80平方公里)投资1.83亿元。

(三)规划实施的前景预测

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开发利用320国道宜万段的废弃地、荒地和少量农用地,建成经济效益显著、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生产力布局合理、城市化效应明显、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优良的工业走廊,从而全面提升宜春市本级和整体经济实力,基本奠定宜春市赣西中心城市的地位。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宜万工业走廊建设具有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这里仅就直接经济效益进行估算。

根据有关研究测算,200449个{gjj}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的地区生产总值11.37亿元,工业产值30.79亿元,工业增加值8.27亿元,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30.36亿元,税收1.53亿元,出口总额1.28亿美元,解决就业人口6231人。

宜万工业走廊用510年的时间开发利用废弃地、荒地和少部分农用地14.6平方公里左右(含宜春经济开发区未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万载工业板块未开发面积1平方公里,不含远期的向上高方向辐射发展的面积),工业项目用地面积约11.68平方公里左右。参考2004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结合宜万工业走廊的区位条件、自身资源和产业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对宜万工业走廊的直接经济效益做出估计。宜春经济开发区按200449个{gjj}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效益水平0.8系数计算,三阳、西岭布、万载三个工业板块按0.6系数计算,预计建成后将每年增加工业增加值73.68亿元,增加工业总产值274.34亿元,增加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270.51亿元,增加税收13.63亿元。

除直接经济效益外,宜万工业走廊的建设将使宜万区域的物资、人口、信息流量显著增大,创造许多商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更为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

2)基本形成医药、机电、矿产资源精加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六大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基本实现心、圈、廊战略构想。

 

 

2.社会效益

1)基本奠定宜春市赣西中心城市的地位。宜万工业走廊的建设将使宜(春)万(载)融为一体,加速宜万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城区面积大幅度扩大,城区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的辐射功能显著增强,有望提前实现“2020年宜春中心城控制区(含温汤)面积180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城区控制面积140平方公里“2010年城区建成面积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的目标。

2)创造约5.6万个就业岗位。宜万工业走廊的建设除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间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外,根据200449个{gjj}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吸纳就业人口6231人的经验数据测算,可直接解决约5.6万人就业(测算方法同上)。

3)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宜万工业走廊食品加工、纺织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引导宜万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食品加工、纺织等相关的各类原材料基地将大量形成,从而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指挥

1.设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门领导机构,负责编制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和协调开发建设。

工业走廊的日常管理有两种方案选择:一是在市政府“宜万工业走廊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市政府的常设机构,由各相关部门抽调具备相关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不单独增设编制。这一方案的优点在于:具备相应的xx性,对各行政区、各部门的组织协调相对容易,有利于把握全局,超脱局部利益之争。二是由宜春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即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这一方案的优点在于:具备相应的管理技术,有利于开发区与各工业板块的配套发展。由于工业走廊建设涉及的行政区、部门较多,组织协调难度大,因此我们倾向选择{dy}种方案。

2.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要打破两地三级行区划和行政体制的限制,统一各方认识,把320国道宜万段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规划布局,并举全市之力,把宜万工业走廊建设作为全市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加以落实。二是宜万工业走廊规划布局要与两园区及袁州、万载整体工业规划布局统筹考虑,避免产业布局雷同。三是为了增强规划的xx性,规划应提交市人大决议,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避免一任领导一个调,使规划布局具有连续性。

3.统一各项优惠政策,统一使用各项资源。建设宜万工业走廊,关键是要有项目落户。为此,必须结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统一两地三级的优惠政策,有效整合两地三级的各项资源,特别是招商引资资源,使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宜万工业走廊建设上来,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分散资源。同时,在优惠政策、产业准入政策和资源分配等方面,要十分重视宜万工业走廊与两园区的对接,实现园区与走廊的联动有序发展。

4.统一协调诸如征地、拆迁和补偿等问题。

(二)理顺利益分配关系

要实现上述几个统一,根本在于理顺各级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这是统一的核心,也是宜万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的核心。统一不应以牺牲各级各方应得利益、各级各方的积极性为代价。理顺利益分配关系主要有税收收入分配、成本分摊、政绩考核等几方面。凡是进入工业走廊的企业,不管是谁引进、投资人属什么行政区,都可采用异地办企业本地收税、本地分摊成本、纳入本地政绩考核的办法。比如,万载县招商引资一家企业落户袁州区境内的三阳工业板块,这家企业仍属万载县,税收收入仍然归万载县,当然万载县也要为这家企业分摊土地、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成本,同时也纳入万载县政绩考核范围。也可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由宜春市境内各县市甚至境外地区到走廊进行“飞地”整体开发。这样既有利于统一,又有利调动各级各方的积极性,不损害市场经济的效率。

(三)举全市之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新台阶

全市上下都要以非凡的胆识、谋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造环境优势和政策优势,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dy},要坚持内商外商同时招、内资外资一起引,鼓励全民创业。第二,招商引资与盘活存量资产相结合,对现有企业嫁接改造,并移居工业走廊。第三,招商引资与盘活土地资源相结合,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良资源和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用地、财税、科技与人才、投资四大配套政策

在用地政策方面,工业走廊建设用地应与宜春市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全市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应优先用于工业走廊建设用地,工业走廊年度用地可实行计划单列,不占用所在区、县的用地指标;鼓励地处城市中心区的工业企业整体迁入工业走廊,并借鉴哈尔滨市建设“哈齐工业走廊”的经验,对从城市中心迁入工业走廊的工业企业可批准按划拨用地方式供地,企业原划拨工业用地处置所得收益可提取相应的比例用于企业搬迁补偿;等等。

在财税政策方面,工业走廊规划区内的企业可享受与工业园区相当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从省外、国外引进的大型项目,市级财政可按引进固定投资总额的适当比例给予引进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开发区一次性奖励;市政府掌握使用的科技三项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配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发展基金、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等,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工业走廊项目;等等。

在科技与人才政策方面,对携带科技成果、专利进入工业走廊转化成果、创办企业、实施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获得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可以期股、期权或技术分红等形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应给予成果完成人足以激励的股权或税后净收入;设立工业走廊人才资源信息库和网络视频人才招聘专区,为各类人才提供人事代理等社会化服务;对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到工业走廊创企业或工作,可批准在原单位保留相应年限的人事关系;对自愿脱离原单位到工业走廊创业的,可比照事业单位转制的政策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等等。

在投资政策方面,对符合产业准入政策的投资项目,要简化核准程序,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示、一站式审批、xxx服务,保证服务优质高效;加强与银行合作,发展民间xx,发挥信用社作用,为全民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营造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在量力而行、分步开发的前提下,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多方筹集资金,搞好“七通一平”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先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从长计议,预留发展空间。

宜万工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必须运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工业走廊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直接融资方面,要把工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列入开发性金融信贷计划,积极争取国内外各级各类银行xx融资;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争取外商资本投入。在间接融资方面,要创造条件进行股票市场融资、BOT融资、资本运作融资,有效筹集建设资金。

(六)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是动力,发展离不开改革。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架构。{dy},理顺市、县(区)、乡(镇)三级关系,增强市政府调控经济和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的能力。第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指导意识、协调意识。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辖区经济的宏观调控、城区管理、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行政执法部门要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既要堵漏治乱,又要防止执法随意性,变卡死xx,使行政执法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三,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全民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七)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要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全面支撑宜春生态市建设。要严格按环保标准制定产业准入政策,坚决杜绝污染源,保留更多的自然山体和水体;入廊企业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切实履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政府对入廊企业和官员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切实保护宜万工业走廊的生态环境。

为了强化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划实施前还应做好整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估和地质灾害评估,对纳入用地范围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摸底调查。

(八)加强舆论宣传

宣传中要注意把全民创业与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两者互动互促;要统一形象设计,突出宜万工业走廊概念,营造宜万工业走廊整体品牌效应。

 

郑重声明:资讯 【宜万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 崛起宜春! - 小虫2008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