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农业频道报道新绛县的苦葡萄【组图】_古绛新人_新浪博客
(2010-03-24 18:56:40)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5日

 



  

    (山西省新绛县王庄葡萄基地)王庄村民王喜河:“这3亩地,去年葡萄卖得好一点,还只是卖了600元,今年更不行,今年卖了100多元,这3亩地就是1棵苗1。68元,这1000多元的苗子,这3年了,连苗子钱都没有卖回来。”

 

  8月上旬,正是葡萄上市的大好季节,山西省新绛县王庄村村民王喜河反倒把自家的3亩葡萄连根刨掉,准备秋天种麦子了,这些曾经寄托了他和村民们致富梦想的葡萄树,在苦苦等待了三年后又被他们亲手挖掉了。

 

  记者:“像你这样砍树的有多少?”

 

  王庄村民 王喜河:“现在有95%的葡萄已经都挖了,去年今年前半年就挖了。”

 



    到2004年8月,王庄村村民已挖掉2200亩葡萄树,品质差又难卖,不挖掉又能做什么。

 

  王庄村民王保平:“我那儿种了2亩葡萄,这是我爸爸的,去年卖了200元钱,一亩地卖了100元钱,还不够投资呢。你说这有啥用,这葡萄种了3年,全都当柴火烧了。”

 

  2001年,新绛县决定建设王庄葡萄生产基地,规模达2500亩,由政府部门统一提供所谓的新葡萄品种中葡一号,并统一管理规划,就是这统一引种的中葡一号,却结出了苦涩伤心的果子。

 

  王庄村民 王喜河:“一吃到嘴里,就有点涩,口感不行,颗粒太小,葡萄里面核太多,四个核。”

 



    王庄村民冯金奎:“一吃,不行,给你一吃,你上一回当就不要了,第二年就没人要了。”

 

  不仅仅是王庄村的2000多亩葡萄品种差,赔了老本,就是新绛县1。5万亩的看家葡萄品种巨峰,到了上市季节也卖不上价钱,2004年8月,张保秀家的2亩巨峰葡萄成熟了。

 

  王庄村民 张保秀:“你愁有什么办法?哪一个他不发愁,0。8元钱卖不了,0。5元钱也能卖,0。3元钱也能卖,胡卖了。”

 

  因为没有外地的客商过来,村里的经纪人因为巨峰葡萄的利润低又不愿跑市场,大量的葡萄只能由农民自己在附近周边地区零售,或者在葡萄园边随便摆个摊位姜太公钓鱼。

 



    王庄村民王垠胜:“有个鱼吧,人家上了你这钩,你就钓个鱼,人家不上你那个钩,你连个鱼都钓不住嘛,吃葡萄就是鱼嘛,这就是在钓鱼嘛。”

 

  王庄村民 张保秀:“不管价钱高低就是走不了。”

 

  记者:“价钱低一点不就卖走了吗?”

 

  王庄村民 张保秀:“低一点再低一点,我还不如倒了呢,不要了,要它干啥。”

 

  我国葡萄种植面积为513万亩,人均葡萄还不到50公斤,鲜食葡萄的年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 %,按说市场空间还很大,但市场对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含糖量高,有香味,多汁无核的葡萄新品种才能占领市场。巨峰葡萄品种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我国的,占我国葡萄栽培面积的60%,品质差数量大,上市集中又不耐贮藏,在市场上渐渐失宠,在新绛葡萄基地,随处可见倒掉烂掉的巨峰葡萄。然而,距新绛不足30公里的稷山县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以荆平村为中心辐射7个乡镇56个重点村的稷山县3万亩葡萄丰收了,优质的葡萄吸引了各地的客商。

 

                                   ……………………………

 

原文地址:央视网

 

 【相关视频】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央视农业频道报道新绛县的苦葡萄【组图】_古绛新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