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义岂能不敌“毒餐盒”小利-万夫莫开-搜狐博客

2010-03-25 | 民族大义岂能不敌“毒餐盒”小利 该日志已被收录

    文/傅万夫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有150亿个。按照估算的合格率,这意味着每年消耗的“黑心餐盒”超过75亿个,过半不合格。对于这些人们接触频繁的劣质食品包装,有专家说,它们造成的危害不亚于xx。(3月24日《中国青年报》)

  说起一次性餐盒,人们大抵不陌生,吃盒饭、去饭店吃饭后打包都用的上。就是这么一个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包装,却因为利益的驱使而成了xx者肆虐的领域,更要命的是,这些“黑心餐盒”像“xxxx”一样危害着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没准也包括这些xx者的亲朋好友,甚至本人。只是为了一时的私利,却害人害己,眼光之短浅令人痛惜。

  在“黑心餐盒”曝光之前,一些关于毒酒、毒大米、毒蔬菜、毒蘑菇、毒茶、有毒建材等导致死亡的伤害事件不绝于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人们品尝的“美味”变成了毒药,这份恐惧难免会让人们对于食品及有关的物品产生信任危机,而当这种信任危机出现在餐桌上,出现在人们的嘴里、肚子里、血液里,它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或许要比任何公共危机强烈。

  尽管在短时间内,这些长期、慢性毒害对人们的健康危害不像急性中毒之类急症那么明显。但是从长远的人类生存的角度来看,它将直接影响到民族后代的健康素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居里夫人也曾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又如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文联主席池莉所言:“政府一定要管理好食品安全,提供放心食品,这关乎民族的健康甚{zz1}严。”如果国民连个健康的身体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去谈民族健康?如果民族的健康都受到威胁,又何谈民族发展和振兴? 

  20世纪80年代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西罗马帝国是由于“铅中毒”而衰亡的。文章分析,罗马城市的供水管道是用铅制作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铅逐渐被锈蚀,长期使用这种铅水管的罗马人智力因此下降,以至于到公元5世纪时,他们缺乏应付帝国内外危机所必要的智力。尽管这个结论在学术界仍旧处于争论之中,但从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国民身体健康之于民族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民族健康之于国家发展的利害关系。

  我们经历过各种各样惨痛的教训,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可一切在阵痛后,却仍能涛声依旧。这不仅是对中国制造声誉的影响,何尝也不是对我们这个民族声誉的损害?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迈过了不知多少道坎,岂能放任“黑心餐盒”横亘在中国崛起的路上?利益也有大小之分,当一些蝇头小利不断危及着民族大义时,xx者应矫思,相关监管部门该反思,而整个民族尤需沉思……

郑重声明:资讯 【民族大义岂能不敌“毒餐盒”小利-万夫莫开-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