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索拉:音乐是小说的面具?_何博_新浪博客


对于人生与命运
你别无选择
对于美丽与衰老
你别无选择
对于温饱以及温饱之后的出国
你别无选择
对于虚荣以及虚荣之后的清醒
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1985年在发表《你别无选择》后,被戴上“先锋”的帽子一炮而红,也像是别无选择。但她并不承认自己是个“先锋作家”。

  同样固执地坚持并捍卫自己观点的,是一大批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教授们。后来,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里写道:  
  “1985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和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先后发表,这两部中篇小说被视为是‘现代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代表作,两位作者也被称为‘现代派’。”

  刘索拉祖籍陕西志丹,这个比较重要。因为徐星在那里当过兵——不知道是命中注定还是巧合,他们这一男一女阴差阳错,或者是同时撞了大运,突然就作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而且与革命圣地扯上了联系。

 

  那一年,她以意识流手法、以中央音乐学院77级作曲班同学为原型创作的小说《你别无选择》引起了全国轰动,香港媒体甚至称之为“刘索拉旋风”。所幸当时“美女作家”这一称号还未被发明出来,否则这顶“帽子”刘索拉一定也少不了。她笔下那些同学,后来一个个在音乐界冒出了头,成为响当当的人物:谭盾、陈其钢、郭文景、瞿小松、叶小纲……包括刘索拉自己。这更加引发人们对《你别无选择》产生了持久好奇心。

  刘索拉却毫不在意那些别人给予的命名,她始终埋头恣意玩儿着自己的游戏。无论音乐还是文字,她一直在变,让人无法概括、捉摸不定,就像她嘴上唇膏的颜色,今天是性感诱惑的鲜红,明天就变成暗沉的、巫一样气质的黑。

  20年前,她满世界学习摇滚、爵士,如今她的演出里更多看到琵琶、中国鼓,她把歌唱变成“口技”,试验中充满对中国声音的重新发现和模拟。一方面她在好友洪晃主持的电视节目上频频亮相、曝光,“口气轻薄”地为时尚杂志撰写“废话”专栏;另一方面她又像个最耐得住寂寞的巫婆,长时间蜗居、独处,远离各种圈子,被王朔称作最“沉得住气”、“真正原创”的“音乐大师”。

  刘索拉刚刚推出的新书取名《口红集》,她说:“口红,就是女人的面具。”记者请她具体解释一下口红与面具的关系,她娓娓道来:“口红的历史经历了女性各种时尚和女性不同处境的种种文化过程。比如看看安娜·斯宁、玛丽莲·梦露、朋克等形象,同是涂唇膏的女人们背后有多么不同的世界观。”

  在80年代就知道自己不行

  刘索拉成名的1985年,是中国当代文艺史上的一个关键坐标。艺术界,“85美术新潮”形成了中国{dy}次懵懂的当代艺术运动;文学界,作家出版社开始推出“文学新星丛书”,阿城、莫言、刘索拉的{dy}本书都在这一年开始酝酿,11月底面世的《棋王》更像一枚横空出世的重磅xx,炸开了文坛的新鲜路数。一批刚刚开始尝试创作的年轻人迅速地被推到了舞台前沿,一夜间便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

  那一种长期信息闭塞之后青年力量的突然崛起,引发了举国上下对新生艺术家和艺术流派轰轰烈烈的讨论,境况绝非今日的 “80后”、“90后”可比。“整个国家就冲着这几个人去了,把他们的成果夸大,夸张了多少多少倍,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东西了。这些人一不小心就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纪少有的天才,因为被这么大一个国家给夸张到这般地步了,不是人物是什么呢。紧接着,国外对这些各类潮流人物的邀请来了,国外的各种奖励也来了。这下子就要出人命了……”在査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里,刘索拉这样描述当时的状况。在她看来那是个弄潮儿的年代,经历了反常的热闹之后,人容易变得清醒,更容易变得糊涂。

  刘索拉认为,除了阿城等少数一出手就不同凡响的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复兴,推出来一批还没弄清文学、艺术是什么的“大师”,如果对他们成功的偶然性和意外性看不清真相,将来文艺的发展还会继续受到糟糕的影响。“艺术必须有风格,没有风格只有态度不是艺术,是政治运动。”她把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分文人、艺术家比作“老红军”:“认定了这中国现代艺术的江山要由自己打下来,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就是不掉下来,我就是大王,你不认我我也是!架不住我们没有老红军的幸运,现代艺术不是政权,它和政权正相反,它的圣殿不在于稳固,而在于变化。”

  表面上“浑不吝”的刘索拉,其实是少数的清醒者,她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我在80年代就知道自己不行。多亏出去了,还没彻底残废了。”在与査建英的对谈里,她也曾提及出国学习是一个从弄潮儿变回普通正常人的过程。“你不是个人物了,你怎么活?不是人物还能活得高兴,这个心态是{zh0}的心态。我们应该对过去的英雄主义教育有一个反省,因为导致悲剧的往往是野心。”

  人生不会把玩,质量何在?

  刘索拉自称《口红集》是一本“废话杂志”,“哪怕话题严重口气也轻薄”。在书的腰封上,印的是她对曼哈顿一家服装店的描述:“里面躺着猫和狗,挂着鸟笼,衣服懒散地挂在各处,或搭在古董沙发上,到处是丝绒幔帐,幔帐后面是穿衣镜,全部衣服减价到百分之九十,女士们试衣时猫在后面跟着看。店主分明更酷爱玩儿夸张(camp),而意不在销售。”—《口红集》的风格,也就像这间服装店的风格。

  刘索拉写男女之事、扯时尚闲谈、由音乐及人生,都是一种语带讥诮与自嘲的“把玩”态度。她说:“人生不会把玩,质量何在?”“写小说,真的是玩,而不是要怎么样。写作对我而言太实了,我喜欢虚的东西,音乐还有点体力活的感觉,更过瘾。就我轻浮的性格,写作不能满足我的虚荣心。”

  她笑称自己是个有追求、没理想的人,只是不停地给自己设问号、解决问号,像跳房子一样跳过一个个问号向前。“每一代人都只能解决眼下一些很小的东西,这个东西解决了下一个东西又出现了。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求答案的,不过有人得到多有人得到少。谁都不可能找到所有的答案。”

  刘索拉特别享受四十岁之后的状态,她说年纪越大,人越轻松,“80年代想得特窄,而且不高兴。年轻就不可能高兴,因为问号太多了”。其中的许多问号,必然来自性别,“从一意识到性,就会意识到女”。

  她至今为年轻时办的一件“傻事”感到惭愧:“我是一个特别糊涂的人,意外地写了一个小说,大家以为我有脑子,什么都往外推,就让我参加了一个会议,当时有老一代的女作家杨沫,还有一个妇联主席,还有从加拿大来的女权主义者。会上我非常强横地发言:我们这一代人就是想当家庭妇女!”这是刘索拉对从小受到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式教育不自觉的抗拒。

  “小时候从我妈妈的言传身教里,我体会到中国{dy}代女权主义者的威力。那时候为了表示反叛,我发誓不论女权。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回味,我才明白了妈妈的苦心,明白了什么叫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不是要求女人的脸上都长胡子,那都是初级女权,女权主义是要女人真正地美丽。我们这一代女性是在共产主义男女平等的旗帜下长大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实际上把女性的特征给抹了。没有女性特征当然也就不会再议论女权。”

  刘索拉说,母亲那一代城市女性,为了不被关在家里当太太而斗争,等到自己这代人当了母亲,很多又希望女儿马上嫁一个人,有主了就赶紧成家,甚至并不希望女儿去工作,“这样的事挺悲哀的”。如今女性受到的独立精神教育,甚至不如一个世纪之前。

  母亲曾对刘索拉说:“我们奋斗就是为了要让你们这一代可以不涂口红。”刘索拉却更进一步:“以前涂口红是为了男人,现在口红可以转换成一个面具,是为了控制我对你的影响。我涂红的,你男人怎么反应?我涂黑的,你又怎么想?我不涂了,你什么反应?其实,我涂口红是逗你玩儿呢,不是你逗我。”

 

             卤 

  

                     何博

 

心和肺同时下锅
但不再是器官的搭配与协调
为了色泽明亮
我同时加入酱油与红塘
而为了内在的滋味
我加入盐,辣椒和生姜

 

如果有人偏爱吃豆腐干
我一般的做法是

先把土鸡和鸭子煮熟
当然{zh0}还有牛肉
然后让后来者,进入那锅

复杂而沸腾的现实世界

这时我刻意把火关小

让脱水的豆腐慢慢吸收

那过去的好时光
 

  刘索拉用过来人的眼光告诉年轻读者——

  上的伟人都是烈士

  爱情说不上是幸运还是倒霉

  人正处于热恋,是最有侵占性的。热恋中人都止不住要抓住朋友没完没了地诉说自己的恋情:把对方说出花儿来,缺点也是优点。

  别劝者。失恋人越跟朋友诉说失落,越跟自己过不去,朋友们越帮着责骂负心的一方,失恋人听了越是拱火儿,回家越想不通。

  一旦有了新爱情,大家就都忘了老爱情的伤疤。治爱情伤{zh0}的药是爱情,被爱情一抚摸,马上忘了被爱情痛打的时候。热恋中人是在天堂里过日子,只不过那天堂是气儿吹的,热恋一过,两个人都从天堂上掉下来:谁都并不认识对方,还得在一个房间里糗着,谁都懒得说再见,就渐渐互相习惯了,{zh1}有这个人觉得多余,没这个人觉得寂寞,见多了这个人又生气。

  婚姻对爱情的惩罚就是婚外恋。两个人天天都互相惦记着,但现实挡着,见到了还得装没事儿人似的。干脆忘了不可能;身边的人又不能取代对方;好不容易见到了,各自心里干烧;{zh1}各自回家,看着自己的老伴儿,发呆。

  有的人愿意爱上一个比自己更弱的人,这样可以有一种当伟大情人的满足。但当爱情过去之后,伟大情人面临的就是最难处理的情况:甩了对方,对方就垮了,自己就是。为了不当王八蛋,只有伟大到底。爱情上的伟人基本就是烈士。

  你不爱对方了,但是对方爱你!这是幸运还是倒霉呢?

  以前是世界折腾,现在轮到女人折腾世界

  前两天我和小时候的朋友聊天儿,她说:“记得吗?十八岁的时候,我们都说,要是到了二十岁就不活了。因为二十岁的人太老了。”

  但事实是,我们提心吊胆地过了那么多生日之后,现在我终于可以用过来人的眼光告诉年轻读者:

  十八岁,年轻得像个可爱的小馒头,可爱大于好看,你干脆不用追求,否则过于早熟的形象会影响你的心理和命运;

  二十八岁,你是个女人了,但人生莫测,别急,千万别让爱情的失败感挫去自信;

  因为到了三十二岁左右的时候,才是女人最漂亮(和美丽有别)的时候,如鲜花盛开;

  三十八九岁,是个危险阶段,你魅力十足,但是面临四十岁,你的不安全感会影响到举止行为,容易神色紧张或忧郁,也容易怀疑,这都会削弱你的实力,但这种忧郁和紧张也会给你增添另一种魅力,使你备受关注;

  其实一旦到了四十岁,你会发现天高地广,反正人过四十,你突然松弛下来,面容会焕发出年轻女人绝没有的轻松和性感。你不再张扬,更知道享受,所有女性的魅力在这时候都集中体现在脸和动作中,尽管眼角可能有了点儿皱纹,但是你正在达到一生最美丽的高峰。

  正如法国的一句名言:四十五岁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看来这个世界是要由女人们随意折腾了。

  《》里才有理想情人

  有男人强调门当户对;有男人更崇尚农村姑娘的单纯,但马上有人反驳说农村姑娘进城以后要的更多;有个男人说他的女人在他处境低谷时一直陪伴,因此不能放弃她——这种强调听起来很值得怀疑,好像是在通过媒体说服自己?还有一个男人干脆就是要处女——她必须不是明星,不是事业型,不是“海龟”,没有性经历,“冰清玉洁”。这男人自称是个巨富,现在征婚。费先生马上说,这种女人好找——马王堆出土一号女尸!我本来以为当下就是女人们对男人的要求多,闹了半天男人们也有要求?!

  我最近又看《聊斋》,从那些女鬼的特征中明白了自古以来中国男人们对女人的梦想:年轻,美丽,善良,会调情,聪明,知书达理,晚上来早上走,会做饭但是不吃饭,会变出钱来,会织布裁衣种地,会,能腾云驾雾,能生儿育女,能孝敬大夫人,能帮丈夫当大官,{jd1}不吃醋,不纠缠,帮助男人功成名就就消失,男人还可以再开始世俗生活……看来男人们真是被实在的男女关系搞怕了——爱情需要花工夫,寻欢需要花钱财,婚姻需要花耐力,所以{zh0}是和女鬼在一块儿。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刘索拉:音乐是小说的面具?_何博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