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社论:郴州血铅事件警示基层政治生态- 易成资讯

[社论]

对比山西疫苗事件,同时发生的湖南郴州血铅中毒事件并未引发舆论爆炸和全民围观。虽然尚未发现官商勾结,虽然2009年已经发生了多起血铅中毒事件,目前正在调查进程中的郴州血铅事件仍然不容忽视。

首先,此事涉及的人群很大。据报道,郴州市23000多名儿童,54%血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根据知情村民反映,目前血铅中毒人数已经超过300人,另有内部人士披露,郴州市政府对中毒人数实行“封锁”。郴州市指定两家医院,村民可以自行检查血铅。即便在这种非常有利于控制消息的情境下,官方也已经承认,有45名儿童血铅中毒。

其次,从嘉禾县的例子可以看出,当地受害民众抗争已久。很明显,抗争故事媒体未能充分披露,不过根据现有报道已经能够看出激烈程度:村民在体检途中遭遇政府拦截,部分人被拘捕,这样的事件去年7月已经发生过一次,而且那时拘捕的人至今仍未释放。政府知晓事态至少已有9个月,村民血铅超标甚至中毒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即便单纯从基层维稳的角度去讲,也说不过去,更何况此事真真切切关系到那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

日前,环保部华南督察中心已经派员赶赴郴州督察当地治污,有望彻查当地污染企业,但对血铅超标甚至中毒者的赔偿尚未提上日程。在受害者维权的压力和媒体的xx之下,赔偿问题或许能够得到解决。不过即便污染企业被关停,受害民众得补偿,此事仍不能说是完整解决。

一个简单的疑问是,如果事情没有闹得这么大呢?

郴州血铅事件,与之前众多的重金属中毒事件及其他维权事件经过类似:先是村民发现生病;继而向当地政府抗议、向污染企业索赔,当地政府动用“合法”暴力,拘捕带头村民;村民可能发现当地医院不可靠,结伴去外地检查遭当地政府拦截,或有人遭遇拘捕;村民在打压之下抗议不断,终于引起媒体注意;媒体曝光之后,上一级地方政府试图封锁消息、公关媒体,同时正面介入,表示必定妥善处理;过后事件xx度降低,宣布惩处若干责任人,受害者病情稳定。事情就算结了。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曝光是一个转折点。当然不是所有的媒体曝光都能引起足够的xx,也不是所有被xx的事件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很明显,媒体能够帮忙“解决”的,都是那些“闹大了”的事情。显然“闹大”是不应该被鼓励的,那么在“闹大”之前,在媒体曝光之前,为什么事情就不能得到解决呢?

在媒体曝光之前,事件现场只存在抗争双方,不存在第三方。基本上,受害民众是一方,污染企业以及基层政府是另一方。一方是健康受损,生命受威胁,无可妥协,自然要抗争到底;另一方利益捆绑,有权力、有暴力,总以为自己占{jd1}优势,不屑于妥协。这种傲慢实在是愚蠢。在嘉禾县的案例中,最令人惊讶的是,2009年7月已经出现相当强烈的抗争,县政府已经意识到事态严重,甚至还罢免了一名乡党委书记,为什么接下来的9个月仍然未能直面村民血铅超标乃至中毒的现实,未能及时救治并给予受害民众以足够补偿?

其实,在矛盾未激化的日常状态中,基层政治中也没有第三方。一方是行政权力和经济利益的结盟,另一方是无权无钱无力的民众。基层稳定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双方的力量极不均衡,几乎必定出现恃强凌弱的状况。这样一来,上一级政府将维护基层稳定的任务交给基层,后者必然选择高压手段,继而进一步降低稳定的弹性。可以说,基层政治形势导致维权民众在客观上只有两种选择,不在高压中放弃,就在高压中把事情闹大,而这正是维稳工作想要竭力避免的。郴州血铅事件或许不久即可了结,而基层政治环境的改善也不应再拖延。

我要评论

(必填)

(不会泄密)

(可以不填)

(必填)

为了我们大家和家人的安全,留言请慎重!


郑重声明:资讯 【南方都市报社论:郴州血铅事件警示基层政治生态- 易成资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