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神韵- 李嘉全-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 ...

  这是一段与雁门关长城一并向东延伸,横跨山西、河北、京津,直达秦皇岛港的神奇铁路!
  这是一条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营密度、运输效率、干线年运量{zg}纪录的煤运专线!
  这是一道彰显中国铁路工人先锋队神采的靓丽风景!

  大秦人以创新发展来战胜严峻的挑战,面对全新的技术与设备,大秦铁路人一面积极消化吸收,一面依据大秦线的地域条件与既有线路等实际,奋勇拼搏,谱写了一曲壮歌。

  太原铁路局担负着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发电厂、xx钢铁公司和6000多家企业生产用煤和民用煤、出口煤的运输任务,煤炭运量占全路的三分之一左右,占全局的82%,并拥有大秦、侯月两条世界先进的重载煤运通道。
  2005年以来,大秦线每年以5000万吨的运量不断递增。与此同时,共和国将一大批重载铁路{zx1}的技术、{zx1}的设备、{zx1}的工艺,集中投放于大秦铁路:
  ——和谐型重载电力机车;
  ——C80重载运输车辆;
  ——75公斤重载无缝钢轨;
  ——LOCOTROL分布式机车动力无线同步控制网络系统;
  ——GSM—R、TOCS、CTCS……
  新 “工装”是对大秦线价值所在的 “关爱”,更是对大秦人理念与创新发展的一次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些全新的技术与设备,大秦铁路人一面积极消化吸收,一面依据大秦线的地域条件与既有线路等实际,集成优化,旨在使全新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实现运能运量与安全运输的{zd0}化!
  2006年9月,太原铁路局党委按照铁道部党组 “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审时度势,迅速制定出 “融入安全增量,服务和谐发展;健全落实课题立项、研制攻关、联合评审、成果转化、考核表彰 ‘五位一体’”的《党支部立项攻关闭环运作机制》。它的建立与健全,为党员科技人员与一线党员职工,提供了一个施展创新理念、释放聪慧才智的大舞台。
  几年间, 《党支部立项攻关闭环运作机制》解决了一批在使用新装备、新设备条件下,因客观条件制约大秦重载安全,因传统观念影响运输增量的 “老难题”,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可行、有形有据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流芳千载任风雪,独呈丹心报中华。
  2008年1月31日,在中国南部遭受冰雪灾害的关键时刻,xxx总书记亲临大秦线考察……
  2009年,大秦线完成3.3亿吨年运量。
  2010年,大秦线又将向4亿吨年运量挺进——按4亿吨年运量计算,大秦线每秒运量为12.68吨!
  大秦线是全国铁路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示范基地!
  神圣:使命的力量
  春归龙塞北,骑指雁门垂。
  太原铁路局的党员队伍,就好比一根根随着运输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加宽、加厚的 “重载钢轨”!湖东电力机务段担负着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的牵引任务。一列两万吨重载列车,一次编组车辆为204辆,车辆长度近3公里。牵引如此长大、重载的组合列车,无论列车启动、区间运行,还是上下坡道时的增速与减速、制动停车,机车与车辆或车辆与车辆之间,都会产生巨大的前后冲击力和车辆左右倾斜的外倾力等不平稳现象,甚至机车乘务员稍有操纵不当,还会直接导致列车断钩、分离和脱轨事故,直接影响大秦重载运输安全。
  伴随着燕山之巅的日出与秦皇岛外的潮落,湖东电力机务段大秦{dy}党支部立项攻关小组,通过添乘机车,对运器、坡道分析、分相及季节温差等运行要素,反复进行写实、对比、研究、试验,攻克了 《大秦线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优化操纵法》项目。由他们创造的万吨和两万吨重载列车优化操纵法,不仅解决了牵引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时不平稳的重大难题,而且使每趟列车平均压缩运行时间29分钟!用这29分钟,大秦线每天可以多开行5列重载列车,多运8万吨煤炭,全年可多运3000万吨。仅在涿鹿至沙城东间的45公里起伏线路上,该操纵法就使机车减少空气制动6次,减少机车轮对及闸瓦钢轨磨损,使镟轮次数减少21%,每列车节电116度,全年可节省电费72万元。
  大秦铁路人知道:节约1度电等于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节约116度电,就能少排115.65千克二氧化碳!
  低碳、优质、绿色、安全,是大秦线铁路人为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而追求的又一个全新目标。
  湖东电力机务段大秦{dy}党支部“万吨优化操纵法”攻关组成员、共产党员李海龙,为铭记 “万吨优化操纵法”期间的艰辛与喜悦,当他在和谐型重载牵引机车上试验 “万吨优化操纵法”时,得知儿子出生的消息后,李海龙这名 “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兴奋地给儿子起了一个祝福 “万吨优化操纵法”大捷的名字——“万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雨雪与柳絮,对桑干河谷与燕山山脉来说,原本是千里冰封、春意盎然的美景,然而雨雪与柳絮对和谐型机车的进风道却是影响安全运输的“天敌”:
  每到春夏柳絮飞扬、秋冬雨雪交加的季节,柳絮通过和谐型机车进风道,附着在油水散热器表面,导致主逆变器超温,机车转矩受限。不仅如此,雨水、雪水被风机吸入后,又导致辅助变压器绝缘降低,出现440V接地故障。
  为此,湖东电力机务段技检党支部立项攻关小组,经过一个多月人工淋雨、扬絮试验,终于确定了机车防风罩技术改进方案。该方案保留原设计空气过滤层,在外部附加汽水分流罩,在内附加限流罩,实现汽水分离、柳絮遮挡目的。经过机车运用检测,在满足了机车通风量情况下,使防风罩汽水分离、柳絮遮挡率达{bfb}。
  机车头灯就是机车乘务员的眼睛!无论夜间运行,还是白天穿行隧道,机车头灯的光束偏移与光焦偏离,都直接影响着机车乘务员的视觉判断。
  长此以往,机车乘务员只能在机车回库、停车时,才能对发生偏差的机车头灯进行调试,而且得用时40分钟左右,如有不慎还会被灯光紫外线灼伤眼睛或xx手臂……
  太原机务段太北整备车间党支部书记张若鹏,把 《机车头灯电控装置》确定为党支部的攻关项目后,他身先士卒,主动与职工探讨对机车大灯调整装置改进思路……
  职工温雅宇是个 “电器迷”,被职工称之为 “小诸葛”。于是,在党支部书记张若鹏的启发下, “小诸葛”温雅宇茅塞顿开,他根据录像带进出仓原理大胆设计出一套机车头灯电控装置方案。如今,机车乘务员只需按动操纵台上的按钮数秒,机车头灯的光束与光焦即可调整完成。
  目前,这项成果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和发明两项专利,并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发来的 《受理通知书》。
  机车运行监控器就是记录机车运行全过程的 “黑匣子”。
  太原机务段机关第二党支部以监控分析人员的工作职责为依据,以 《技规》 《操规》和路局制定的监控装置检索标准为基础,结合本段实际担当的线路区段情况,确定了 《机车监控信息自动分析系统》立项攻关目标,攻克了《机车监控信息自动分析系统》,实现了对监控装置记录的机车运行全程数据自动检索、自动分析,降低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对乘务员作业过程的全面卡控。
  隔山探海的大秦线,拥有高密度、高速度、大运量的世界之最!全长653公里的大秦线,每12分钟就要经受一列重载列车经过时产生的巨大的撞击与碾压。
  大同工务段担负大秦线部分线路的养护、维修任务。
  李春华是大同工务段综合机修党支部的一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在这位女性的肩头,一头肩负的是母亲与妻子的柔情与贤良,另一头却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支撑着大秦线重载钢轨的安全与畅通。
  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检测专业的李春华,积极投身于综合机修党支部立项攻关小组。为保障大秦线运输安全,她和同志们在既有轨道结构基础上,将 《有效强化轨道、提高轨道结构强度》确定为攻关项目。他们根据大秦线轨道结构各部件的特点,研制出 “重载75公斤钢轨轨撑结构、热塑性垫板及加强型弹条”。这项成果在大秦线小半径曲线、长大坡道地段安装使用后,有效减小了重载列车通过时钢轨的外倾力,增强了轨道支撑力,提高了既有轨道结构强度。
  神妙:智慧的当量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她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特质:在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年代,共产党员以他们的勇猛果敢与流血牺牲,建立了新中国。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今天,共产党员用他们的热血与汗水,描绘出一幅幅攻坚克难、建功立业的蓝图!
  湖东车辆段担负着大秦线重载车辆的检修任务。
  几年前,在湖东车辆段检修一个车辆,需要二三个人才能用钩镐将一个车钩卸下。可想而知,如此 “原始”的工作方式,不仅加大了车辆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还严重妨碍着大秦线车辆运用的检修周期。
  周成刚是湖东车辆段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每每望着一辆又一辆急需检修的车辆,望着工友们为卸下一个车钩便汗流浃背的一幕——周成刚嘴上起泡了,眼睛熬红了:他经过10多次的试验,成功研制出检修车钩的新工装 “顶钩车”,只需1人操作,而且提高工效3倍。由他攻克的新型自动转向架吊具项目,打破了车辆系统几十年来传统的吊具设计理念,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
  由美国生产的Mark-50型车辆缓冲器,检修时仍使用由美国生产的专用卸具拆卸,一个职工至少得耗费4个多小时才能卸下。
  面对太平洋西岸的设计工艺,周成刚这个少言寡语的共产党员,不崇洋、不畏难,在家中的地板砖上用粉笔画草图;用儿女上学时没用完的草稿本算数据……经过七天七夜的钻研,试制出一台 “大秦式”专门拆卸美国车辆缓冲器的卸具。实践证明,使用 “大秦式”卸具后,拆卸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为20分钟!
  曾几何时,大秦线车辆装备有一种被称为 “13号”的车钩。那一年,单是因13号车钩的设计工艺问题,就发生车辆脱钩57次,故障延时累计达到30多个小时!周成刚接到攻关项目后,经过观察列车运行时车钩动态与受力情况,用木块将车钩做成模型,反复设计、演示,终于将 “13号上作用式车钩锁定器”研制成功——为车辆车钩加装了一把安全锁;接着又攻克了16号、17号车钩防跳销和第四代防分离项目。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近年来,周成刚创造了22项技术革新成果,解决了4项重大技术难题,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填补了1项国内空白,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400多万元。他受到xxx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45项荣誉称号。
  每年春节前,周成刚与妻子这对出生于巴山蜀水的夫妻,都要把周成刚历年荣获的奖牌、奖章擦拭一遍。周成刚那位长年因风湿病在家休养的妻子说:“每次看见这些奖牌,心里就好安逸、好澎湃、好知足……”
  湖东车辆段党委书记栗维佳说:“在我们运输一线,党员就是一支冲得上、战得胜、拿得下的队伍!”
  如今, “成刚式党支部立项攻关小组”在湖东车辆段遍及各工种,段党委共命名19个这样的小组,小组内聚集有一大批党员和普通职工:检修车间入党积极分子曹政就是其中一员——他通过借助医院专用输液套管针原理,攻克了 “安全锁专用开口器”项目,使安全锁专用开口器拆卸复用率达80%,已节约成本支出百万余元。
  湖东站是xxx总书记亲临考察过的全国{zd0}的重载列车编组站,也是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的始发站。
  湖东站拥有站内线路50条,线路长达8.36公里,每天平均开行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91列、办理车辆52445辆。在这个庞大如织的编组场,每天在不同线路股道、不同方向换挂、出入库、调车作业的机车多达数十台。
  湖东站党支部将 “准确掌握机车动态,防止错放误排机车”作为党支部立项攻关课题。他们根据列车到达、出发,机车站换、出入库及调车情况,利用LED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亮,分别表示场内机车不同动态状况,研制出 《机车动态显示器》。该 “显示器”在列车出发、到达及调车进路排列完成后,即由信号员、机车值班员、值班员同步动作、三位互控、以灯光显示的方法,直观显示每台机车位置,进而防止由于掌握不明机车动态的情况下,出现机车错放、错挂列车的发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眼中的美景,对大同西供电段却是一幅危及安全运输的危局。
  大同西供电段担负着大秦线牵引供电接触网维修养护任务,每到三月至七月百鸟繁殖期:鸟儿们啄着铁丝、铁皮和潮湿的树枝杂物就要在接触网杆塔上筑巢搭舍。在雨季鸟窝被雨水淋湿后,常常使接触网接地、连电,直至断电,严重危及着大秦线重载列车的安全畅通。
  蓟县西供电车间党支部书记蔡景明,把常人眼里百鸟筑巢的 “小问题”,确定为一个党支部立项攻关的“大课题”!
  为达到驱鸟不伤鸟的 “绿色环保”目的, “驱巢攻关小组”查阅了大量的专业资料,经过反复选材、调配、试验,终于研制出一种既不伤鸟又能驱散鸟儿筑巢搭舍的 “爱心驱鸟膏”。这种经济、实用、操作方便、时效性长久的“爱心驱鸟膏”驱除鸟窝率达{bfb}。
  神奇:信念的能量
  坚定的信念释放神奇的能量。
  人,只有有着高尚的信念,才能绽放出xx的人格魅力。
  茶坞工务段担负大秦线75%的线路、桥梁及隧道的维修与养护任务。
  郑重山隧道位于北京怀柔区,它是大秦线穿越燕山山脉过程中{wy}的一条三线隧道,也是大秦线的咽喉要塞。
  郑重山隧道全长145米,原设计为一次性浇筑的乳化沥青整体道床。近年来随着万吨列车的轴重与速度的提高,对原设计的混凝土轨枕损伤十分严重。
  在最初铲除郑重山隧道乳化沥青整体道床,更换3型轨枕、填碎石道床施工中,外委施工人员用打眼机一钻下去,只能打下馒头大小的一小块沥青混凝土……施工进度、难度十分缓慢而艰巨,这使得外委施工人员 “望而生畏”,最终 “临阵脱逃”。
  见此情景,茶坞工务段党委迅速成立了6个 “党支部立项攻关”小组。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李永红回忆说,当时我们 “立项攻关小组”提出的口号是——宁可脱皮掉肉,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6个攻关小组通过实地调研,采取“动找病害、静查原因、轨面枕下、综合整治”的方法,克服了场地小、环境差、安全压力大的困难,通过机具打眼、人工镐刨,将原道床彻底铲除,换填成碎石道床,更换了254根3型轨枕。经过奋战,郑重山隧道改造施工任务比计划提前10天完成。
  钢轨探伤仪,就是钢轨的 “CT”机与 “B超”仪。茶坞工务段检查监控车间党支部,针对大秦线因重载而导致的小半径曲线钢轨轨面鱼鳞剥离现象,无法准确探测钢轨内部存在的隐患,他们在现有探伤手段的前提下,对 “邢台7A型”探伤仪探头加装支架,安装了两个侧面探头,进而减少了探测盲区,避免了断轨事故的发生,为重点线路地段钢轨探伤探索出新途径。
  “110”是寻常百姓的 “守护神”。
  太原车辆段的 “党员技术解难热线‘110’”是旅客列车的 “远程救助站”。
  太原车辆段是太原铁路局{wy}的客车车辆段,担负着旅客列车的库检和随车检修的任务。
  每天有90个乘务组460余名乘务员值乘在21个省的不同区段上,日行程达63000公里。在列车运行途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技术故障,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客车运行,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及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段党委以党支部安全立项攻关活动为载体,从党员中选出技术尖子作为技术援助人员,针对客车运行过程中突发的安全隐患、设备故障、异常现象等技术疑难问题,创造性开展了 “党员技术解难热线 ‘110’”,全天候为列车乘务员提供远程技术咨询服务,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转和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在生产力的关键点上彰显着政治工作的保障力:
  2008年6月18日17时,太原车辆段 “党员技术解难热线 ‘110’”值班员,接到从太原开往成都运送地震伤员的检车员打来的救助电话:发电车停机显现……列车空调系统不能工作,车厢内逐渐升高的温度严重危及到52名伤员…… “党员技术解难热线 ‘110’”值班员沉着冷静,通过远程电话指导,使运行在千里之外的列车发电车重新启动。
  进入2009年,太原车辆段党组织针对新配属的CRH5型动车组列车随车机械师对运用管理程序不够娴熟,应急处理能力较弱的新情况,他们对“110”热线立项攻关力度进行升级、深化,外请名师,内攻难题,不失时机远程指导动车组机械师处理突发性疑难故障,为动车组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证。
  据统计, “党员技术解难热线‘110’”开通三年来,热线成员们利用他们丰富的业务知识,共接到乘务员在运行中的求救电话2400余个,发现并解决各类典型故障260余件,防止事故126件,解决各类难题735个,有效减少了列车回库检修和中途甩车现象,确保了旅客列车安全运行。
  2008年, “党员技术解难热线‘110’”获太原铁路局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柳村南站二场,是大秦线重载列车向秦皇岛港口倾吐 “乌金”能源的“老龙口”——大秦车务段日均卸车12400多辆。该段的卸车效率直接影响大秦线的运输增量。由大秦车务段机关第二党支部苏凤军、李振纲与尹俊峰组成的 “腰叉攻关小组”,针对两万吨列车在柳村南站信号机外一次分解就需耗时40分钟,严重 “梗阻”区间通过能力,影响后续列车接入,造成翻煤机停机待卸的问题,他们根据港务局内不同公司担负卸载不同煤种的实际,结合翻煤机所处的位置及重车场线路排列的现状,在柳村南站二场线路上建议加装了28组渡线 “腰叉”,使两万吨列车组合作业每列压缩了1小时,停车时间压缩了30分钟,运行线每日压缩了19条,机车转线走行时间压缩了50%,减少取空车干扰时间达50%,大大提高了车辆周转速度。
  大秦车务段党委书记潘利生说:“我们就是要把立项攻关中表现突出的党员作为一个榜样,一面旗帜。”2009年8月,大秦车务段破格建议将 “腰叉攻关小组”带头人苏凤军提拔为副段长,在干部职工中再一次掀起 “争当学习型党员,提高岗位技能”的热潮。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今天,太原铁路局已有党支部立项攻关小组3534个,立项3688个课题,完成3232个成果,其中182个被铁路局科委认定推广,建立了党员志愿者 “四队一组”、 “党员技术解难热线 ‘110’”、 “成刚式党支部立项攻关小组”。
  党支部立项攻关,攻出了生产力,攻出了先进性,攻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负重争先的党员队伍,一批批党支部立项攻关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10年1月24日,太原铁路局党委本着 “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以深推落实为导向,组织了“党支部立项攻关成果展示暨交流推进会”。会上,铁道部政治部领导和山西省委组织部领导,对太原铁路局 “党支部立项攻关”活动评价道:党支部立项攻关,攻出了生产力、攻出了先进性、攻出了新经验。
  神圣、神妙、神奇, “党支部立项攻关”昭示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与巨大经济效益的神威,绘就出一道精神韵致的彩虹。
 
郑重声明:资讯 【大秦神韵- 李嘉全-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财经商业新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