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是有毒的!_老电工BG6RKO的空间_百度空间
变压器油是多氯联苯,强致癌物质。

多氯联苯(PCB)情况简介

一、多氯联苯的理化性质及其危害
多氯联苯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属半挥发或不挥发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多氯联苯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的油状物质,难溶于水,但是易溶于脂肪和其他有机化合物中。多氯联苯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低电导率,良好的抗热解能力,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抗多种氧化剂。

多氯联苯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备以下特性:

难降解性
PCB结构稳定,自然条件下不易降解。研究表明,PCB的半衰期在水中大于2个月,在土壤和沉积物中大于6个月,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则从1年到10年。因此,即使是10年前使用过的PCB,在许多地方依然能够发现残留物。

生物毒性
历史上,多氯联苯曾经引起了三次重大的环境事件:1967年,日本米糠油事件,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患者一开始只是眼皮发肿、手心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随后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严重时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有的医治无效而死亡。这种病来势凶猛,患者很快达到13000人(图2)。用这种米糠油中的黑油饲喂家禽,致使几十万只鸡死亡;1978-1979年间为期6个月的时间里,台湾油症地区约2000人食用了受多氯联苯和多氯联二苯并呋喃污染的食用油。多氯联苯从热交换器漏入成品油中。一部分多氯联苯受热后降解产生了多氯二苯并呋喃和其他氯化物,造成了高达数万人的患者,病症有眼皮肿、手脚指甲发黑、身上有黑色皮疹。PCBs若由孕妇吸收,可透过胎盘,或乳汁导致早期流产、畸胎、婴儿中毒。一些受到影响的胎儿出生时,皮肤深棕色素沉着,全身黏膜黑色素沉着,发育较慢,很像一瓶可口可乐,被民间俗称为“可乐儿”。这样的后遗症还包括婴儿体重过轻,黄疸、眼球突出、头骨点状钙化,肝脾肿大,脚跟突出,皮肤脱落,眼部奶酪状分泌,免疫功能低下,都是“可乐儿”的畸型表现;1986年,加拿大一辆卡车载着一台有高浓度多氯联苯液体的变压器去废物储存场,途中在经过安大略省北部的凯拉城附近时,有400多升PCBs从变压器中泄漏,污染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其它车辆,对当地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归纳起来,其生物毒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致癌性:国际癌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多氯联苯列为人体致癌物质, “致癌性影响”代表了多氯联苯存在于人体内达到一定浓度后的主要毒性影响。
2、生殖毒性:PCB能使人类精子数量减少、精子畸型的人数增加;人类女性的不孕现象明显上升;有的动物生育能力减弱。
3、神经毒性:PCB能对人体造成脑损伤、抑制脑细胞合成、发育迟缓、降低智商。
4、干扰内分泌系统:比如使得儿童的行为怪异,使水生动物雌性化。


生物蓄积性
由于PCB具有亲脂憎水性,可通过生物富集过程在生物体内聚集。当PCB被食物链底端的生物吸收后,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一级一级传递,鱼类、猛禽、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等由于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所以会大量吸收PCB,引起中毒。

远距离迁移性
PCB物质具有半挥发性,能够从水体或土壤中以蒸汽形式进入大气环境或被大气颗粒物吸附,通过大气环流远距离迁移。在较冷的地方或者受到海拔高度影响时会重新沉降到地球上。而后在温度升高时,它们会再次挥发进入大气,进行迁移。这也就是所谓的“全球蒸馏效应”或“蚱蜢跳效应”。这种过程可以不断发生,使得PCB可沉积到地球偏远的极地地区,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如今在地球两极以及珠穆朗玛峰都已监测到PCB,。PCB的远距离迁移性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扩散,通过食物链扩大,直接或间接的进入人体.


郑重声明:资讯 【变压器油是有毒的!_老电工BG6RKO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