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郑州
【地理环境】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郑州是一座平原城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4。3℃,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她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热,平均气温 27。3℃ ,1月最冷,平均气温 0。2℃。
  郑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土、石英沙等 34 种,其中煤炭总储量 50 亿吨,居全省{dy}位;耐火粘土种类齐全,储量达 1 亿吨,占全省储量的一半;铝土矿储量 1 亿吨,占全省的 30 %;xx油石矿矿质优良,是全国{zd0}的油石基地之一。
  全市总面积 7446。2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1010 。 3 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 262 平方公里。现辖 6 区 5 市 1 县: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上街区,巩义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中牟县。年末全市总人口 716 万人,建成区人口 340万人。
  气候特点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 42' -- 114° 14' ,北纬34° 16' - 34° 58'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 。7月最热,平均27。3℃ ;1月最冷,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
  自然资源
  郑州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4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和石英砂等。其中煤炭储量达50亿吨,居全省{dy}位;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50%;铝土储量1亿余吨,占全省总储量的30%;xx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zd0}的油石基地之一。郑州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经济林果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和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中牟、新郑、荥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主要河流
  从北至南:黄河,东风渠,金水河,熊儿河;
  金水河贯穿郑州东南,沿大学路——金水路自西向东流。在两路口成约90度弯,贯穿郑州帝湖花园(源头),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注入东风渠,沿河建有沿河花园。


  【行政区划】
  郑州市辖6个市辖区、1个{gjj}新区、1个{gjj}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gjj}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中原区中原西路233号。
  郑州市 面积7,446。2 平方千米,人口730万。邮政编码450000。
  中原区 面积 195平方千米,人口57万人。邮政编码450007。区人民政府驻桐柏南路8号。
  二七区 面积 159平方千米,人口50万人。邮政编码450000。区人民政府驻政通路85号。
  管城回族区 面积 204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邮政编码450004。区人民政府驻商城路217号。
  金水区 面积 242平方千米,人口78万人。邮政编码450003。区人民政府驻东风路16号。
  上街区 面积64。7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邮政编码450041。区人民政府驻中心路132号。
  惠济区 面积 206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邮政编码450053。区人民政府驻开元路8号。
  郑东新区 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34。8万人。邮政编码450008。新区管委会驻金水东路。
  新郑市 面积 873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邮政编码451100。新郑市人民路90号
  登封市 面积1220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邮政编码452470。市人民政府驻嵩阳街道。
  新密市 面积1001平方千米,人口82万人。邮政编码452370。市人民政府驻青屏路86号。
  巩义市 面积1041平方千米,人口79万人。邮政编码451200。市人民政府新城区紫荆路。
  荥阳市 面积 908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邮政编码450100。市人民政府驻索河路西段。
  中牟县 面积1393平方千米,人口69万人。邮政编码451450。县人民政府驻新城区商都大道。


  【经济建设】

  经初步测算,2009年全年,郑州市生产总值3300亿元,同比增长12%。2009年郑州市全年完成全市财政总收入52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1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收41亿元,年均增长16%。同时,一般预算支出达349亿元,较上年增支61亿元,增长21%。
  市政建设
  在中央"中部崛起"战略指导下,郑州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持续改观。中心城区保护改造“三年一大变”目标基本完成。续建、新修多条各级道路,建设完成北三环—文化路立交等重点工程,改造支路背街小巷121条,对全市红线宽20米以上的道路全部进行了整治。新开、优化公交线路55条,新购运营车辆303台,新增供水管道160公里,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49。7公里,市区新建公厕102座。全年新增绿地700余万平方米,新建公园8个、游园42个。新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公共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场主要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绕城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四城联创”成效明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胜利完成,并顺利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大多数考核指标已达标。
  市区总体布局
  市区在黄河以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东,豫04公路以北,京珠高速公路以西,选择城市建设用地。以中心组团为核心,各组团之间留有绿地系统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发展区。东西为主要发展方向。
  市区由中心组团、北部花园口组团、西部须水组团、东部圃田组团和东南部小李庄组团组成,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布局。  中心组团以调整改造为主,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旧区改造、商城保护、商务中心建设,合理调整用地结构。
  边缘组团分担市中心区部分职能。
  1。西部须水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工业、制药工业等大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用地为主。
  2。东部圃田组团:陇海铁路以南布局加工工业、汽车配套工业、仓储站场用地;陇海铁路以北以商贸、金融、办公用地为主。
  3。东南部小李庄组团:以工业、仓储、居住用地为主。
  4。北部花园口组团:以游乐、体育、科研、疗养和商贸、办公用地为主。
  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郑州市是中国首批确定的三个商贸试点城市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dy}家成立的商品交易所,目前已经成为以农产品为主的交易平台,其期货
  产品如郑州白糖等,是国际市场核心价格指导价之一,并已经与印度美国等交易所达成合作协议。
  郑州是中国商战的发源地。90年初,以亚细亚为代表的大型商场曾xx了中国新的商业模式。随着国际商家进入,原有的商业模式得到升级,以丹尼斯等为领航的新的购物中心成为郑州商业的中心。目前郑州的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已经超过杭州西安等城市,位于国内前列。除零售业外,郑州凭借其地理优势成为南北方的重要物流中心,华南商品通过郑州输往华北东北西北等地。以郑州火车站商业圈为代表的郑州国际小商品城等批发市场,是中国承接南北货物流通的重要窗口,以郑州陈寨为核心的农产品和花卉物流中心,其价格直接影响中国北方区域相关产品价格。
  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国家铁路货运中心,国家公路物流中心,中南邮政物流中心,国际航空货运中心等工程促使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逐步形成。总投资22亿元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华中区域{zxj}的会展场馆,目前由香港会展公司经营,每年举办的国际国内大型展会达数十次。郑州因此获得中国会展业{zj0}会展城市称号、中国{zj1}潜力的会展新锐城市称号,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曾被授予中国展馆新锐奖。
  郑州的商业历史是分割的。早商时期,郑州是xx的商埠,后逐渐衰落,尤其是历史上开封洛阳两大城市的影响,使郑州的商业地位逐渐减弱。二十世纪,随着京广陇海铁路交汇于郑州,使这座城市重新繁荣起来。楚商,晋商,徽商等汇集在郑州,使其一度成为华中以及华北的重要商业聚集地。德化街等都是郑州传统的商业街道。日本侵华时期,郑州由于遭到日军轰炸占领,商业地位一度低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到逐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后,郑州的交通地位决定了其在商业上的重要位置。现在,郑州从商人员来自中国各地,尤其是火车站地区,浙商所占比例高达全部商铺的70%。上图为郑州二七商业圈“德化步行街”。
  郑州是河南省对外对内贸易的主要窗口。中国在郑州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三个{gjj}商业经贸区。尤其是郑东新区作为中国四大{gjj}新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wy}的核心CBD开发区。
  工业建设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郑州市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1992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行列。
  郑州市在纺织、机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和原辅材料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有色金属、食品、煤炭、卷烟等为主导产业。郑州是全国纺织工业基地之一,是全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氧化铝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机械工业拥有亚洲{zd0}的磨料磨具企业-白鸽集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规模{zd0}、工艺技术{zxj}的客车生产企业,2002年被世界客车联盟授予{zj0}客车车制造商称号。
  郑州市大力实施扶优扶强、产业园区建设和科技自主创新工程,工业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166。9亿元,增长20。8%。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23。8亿元,增长24。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63。3亿元,增长40。2%;实现利税579。9亿元,增长57。7%。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新增236户,达到759户,宇通公司、中铝河南分公司、河南中烟公司、郑煤集团、豫联集团、郑州供电公司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投入532。6亿元,增长63。2%。中铝公司郑州铝加工厂年产12万吨高精度铝板带材、天津顶新公司康师傅食品基地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郑州日产年产1。3万辆MPV多用途乘用车和1。2万辆SUV乘用车项目新车下线,郑州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开工,燃气电站2×39万千瓦机组等一批电源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全年新增装机容量169万千瓦,总容量达到606万千瓦。重点企业战略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省投资公司重组中原制药厂;郑州轻汽与海马集团、郑缆集团与中科英华成功实现了战略重组;棉纺企业战略重组稳步推进,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企业逐步走出低谷。海力特、威科姆、方欣生物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323。4亿元,增长33。7%;全年专利申请5214件,增长55。1%。郑州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
  农业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在完成了农产品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围绕城郊型农业的特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商品农业,初步构筑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在短短的二十年内,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农业跨过温饱型农业,开始向商品化农业的转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郑州每年均不断加大农业投入,2007年市财政全年用于“三农”的总支出达到36。6亿元,增长32。7%。继续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共发放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资金1。9亿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全面丰收,总产量达到171。1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959个,市级以上重点xxxx216家。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较高,全市农业出口创汇企业达到31家,完成出口创汇6754万美元,增长19。5%。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年投资1。4亿元解决36。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集雨水窖1万个,新建沼气池5万座,改扩建农村公路1056公里,解决了贫困地区1万人的温饱问题。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确定的104个示范村都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有94个村制定了村庄建设规划,“五通”、“三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20个重点示范村建设基本达到标准,整治村的村容村貌发生较大变化。


  【交通运输】
  郑州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xx通通信枢纽。郑州位于全国经济地理腹地,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战略作用。郑州位居全国中原经济区,是沟通、促进全国各经济区交流、联合的中枢之地。
  铁路
  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京广、陇海两大干线在此交汇,周围还有京九、焦柳、月石、平阜线通过,形成三纵三横干线框架。郑州北站是亚洲{zd0}的铁路编组站。 郑州东站是全国{zd0}的零担货运站。 郑州站位于市中心,是全国{zd0}的客运站之一,有列车可直达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3个铁路特等站,郑州北站是亚洲{zd0}的列车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zd0}的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车站是全国{zd0}的客运站之一;郑州是全国7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国道107线和310线以及境内18条公路干线,辐射周围各省市。目前,郑州拥有铁路一类口岸和航空一类口岸各1个,铁路二类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货运在郑州可联检封关,直达国外,开通了郑州--香港直达集装箱专列。
  公路
  郑州是全国7个公路枢纽城市之一,在“八五”期间,先后建成了郑州至开封、洛阳、许昌的高速公路、西环路、北环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市内立交桥10座,新修和改造了几十条市内道路。全市气化率、热化率分别达到78%和26%,市区供水能力100万吨。能源、电力产业发展迅速,原材料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国道107贯通南北、310横贯东西,京珠高速向北可达北京,向南可达武汉、长沙等地,连霍高速向西可到西安等地,是我国公路运输的中心城市。
  从郑州到洛阳、开封、漯河都建有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郑州长途汽车站位于火车站广场东侧。
  郑州到开封的旅游车从汽车东站发车,每隔十分钟一班,约1小时可到。
  郑州到洛阳的旅游车每天从京广路汽车站发车,每隔十分钟一班,约2小时可到。从郑州火车站对面的长途客运站有车可到嵩山少林寺,车程3。5小时。早上发车。
  国道107、310在郑州交汇形成全国公路主枢纽之一
  全国运量{zd0}、线路最长的郑州汽车站
  实施公路、海洋联合外运的郑州公路港
  航空
  河南民航的发展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1956年建立郑州航站,正式开航运营,1960年在航站基础上组建民航河南省管理局,但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发展极其缓慢,当时的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不足2万人,年货邮运量仅1000吨。机场为军民两用机场,跑道长2160米,只能起降中小型飞机。过往的飞机的机型大多为安-24、伊尔14,较好的飞机 就是三叉戟了。机场没有自己的基地公司,每周开通航班约为20个,开 通航线7-8条。机场设备陈旧,无雷达和导航设备,主要依靠电传打字 机及高频话机进行通信指挥。飞机不能进行夜航和盲降,天气稍坏时,只能停航。 候机楼建于1960年,设施简单, 面积仅为二千平方米,楼上为工作区域,一楼为候机厅,显然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客运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阳光,河南的民航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旅客吞 吐量、货运量以20%以上的速率递增。“八。五”期间,旅客吞吐量年平均递增44%,九五年首次突破100万大关, 1998年接近150万。货邮量年平均递增29%,1998年已达2万吨,均创历史{zg}水平。
  1985年,当波音飞机{dy}次降 落在郑州机场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如今中外航空公司各种先进飞机如波音B777、空中客车A320、麦道MD-90等穿梭于郑州至各地间,高效、快捷、舒适、方便的服务赢得了旅客们的赞誉。
  八十年代,由地方(省交通厅)组建的中原航空公司及根据政企分离、1992年从省局航空大队分离出去而成立的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河南公司,成为机场的基地公司,经过数年的发展,到目前为至,共拥有9架波音B737、2架运七飞机,基本满足了河南民航客货运输的需要。特别是1997年8月28日由省、市政府和民航总局联合投资新建的郑州新郑机场的通航,结束了郑州地区不能起降大型飞机的历史。新机场按照国际现代化机场的标准设计、施工及装备。 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可满足目前世界上{zd0}的B747-400型客机的全载起降要求。机场装备有各种先进的通信导航系统、空中交通指挥系统、气象保障系统、进近灯光系统、自动燃油加油系统、地面服务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 统等,保证了飞机的正常飞行、夜航及盲降要求。面积为46000平方米的宽敞明亮的候机楼及10万平方米的大型停车 场为旅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郑重声明:资讯 【生活在郑州】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