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朗核危机看人民币汇率之争_ylw82009的空间_百度空间

IBM,比亚迪, CROCS胶粘带供应商

Milti-PrintingTape网络营销印刷胶带图.jpg

专业生产,,(),,,,,。直线:0755-28436338-111

伊朗核危机愈演愈烈,和为首的西方日益走向摊牌。尽管从对立双方的外宣中,还是能找到交集:伊朗声称自己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希拉莉国务卿在访问时也公开承认伊朗拥有这项权利,但必须首先向证明它无意制造核武器。

   本来,即使在当前算不上多么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下,只要冲突各方不是南辕北辙与零和博弈,是较少走到摊牌这种地步的。更何况伊朗还是中东最为民主的伊斯兰:有多党,有成熟的选举,没有政治权力的世袭,言论自由等各个方面都远胜于美国的中东盟国。考虑到美国一向声称价值观是其核心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伊朗应该是不难找到和解之道的。然而世事就是如此难料,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伊朗危机的升级而不是消弥、化解?

   伊朗核危机的“罪魁祸首”首先是石油。只要中东有石油,就不会有和平。伊朗是中东产油国{wy}没有被西方征服的国家,因此就是没有“核事由”,也会有其它的“欲加之罪”和“莫许有”。就在今天(322),法国的《地铁报》就煞有介事的报道,据匿名的反叛人士透露,塔利班在伊朗接受训练。英国的媒体则声称伊朗向塔利班大量提供武器。其实先抹黑再打击也是西方惯用的手法,xx萨达姆就是同样的杰作。当然除了石油,正如美国前安全顾问在《》一书中指出的,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其实与其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有很大关联。然而,无论是石油还是地缘政治位置都是伊朗所无法改变的。

   伊朗核危机的第二个祸首则是双方毫无信任。尽管双方的立场有交集,但由于缺乏互信,谁都无法保证对方会遵守承诺。于是各方就自然从最坏的角度去推理对方,特别是相对弱小的伊朗更是如此,从而恶性循环。然而,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双方----主要是伊朗对西方的不信任?这恐怕要从伊朗的现当代史找原因。

   十九世纪初,英国通过一系列战争和不平等条约进入伊朗,并最终与俄国将之做为殖民地瓜分。这大概是伊朗{dy}次和崛起后的西方打交道。1925年伊朗建立起巴列维王朝。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美国和苏联要求伊朗跟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德国,但伊朗宣布自己为中立国。于是同盟国侵略并占领了伊朗,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而同时期,在德国支持下建立的西班牙法西斯政权也宣布中立,却并没受到德国、意大利的入侵。1951年伊朗的首相莫萨德克宣布石油工业国有化,引发英国的强烈报复,全面禁止伊朗石油的出口。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英国情报机构的帮助下,组织xx,莫萨德克被xx。令人出奇的是,早年由于不和英美合作而被xx的前国王重新回来执政。1963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农业与工业改革。但由于改革的大部分利益都落入了大资本家、权贵与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手中,更加依赖西方,而且也触犯了伊斯兰教组织的利益和教规,{zh1}形成全面危机,爆发了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再度被xx。然而令全球震惊的是,美国总统卡特拒绝接受巴列维国王及其全家的避难申请,xx将之抛弃。西方哲人讲: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巴列维国王两次被西方抛弃,岂不是咎由自取吗?

    然而伊朗和西方的恩怨并未了解,1980年代,在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大力军事支持下,伊拉克挑起了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本来,海湾国家共同的敌人是以色列,当时的两大强国伊拉克和伊朗,都对以色列构成强烈的威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成功的利用双方的、宗教、种族矛盾和边境纠纷(其实这些矛盾也同样存在于以色列和各中东国家),通过两伊战争将之通通削弱。可以说这场战争xx是西方的阴谋也毫不为过。而战争期间西方争相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特别是德国出售化学武器,然后再收治伤员,从而通过实战检验武器的性能,而伊拉克和伊朗的士兵则充当了试验品。西方在这场大博弈中,赚个满怀,两伊则付出伤亡一百万的代价,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2003年,美军占领伊拉克,昔日的西方盟友萨达姆成了巴列维国王第二,并最终被依靠美国军事占领而生存的伊拉克处死。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与伊朗为邻,自然引发了伊朗的高度不安全感。为了自保,发展核技术便成了自然和必然的选择。而美国也趁势抓住籍口,全面打压伊朗,危机也就逐步升级。

   显然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有这样的历史,都必然无法忘怀,并时时保持警惕,更何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直动作不断呢。如果从根源上讲,今日的核危机,实是美国一手逼出来的。  

    谈完伊朗,再看,竟然是何等相像。1840年,英国为了xx,以自由(贸易)为借口,不惜远涉重洋入侵中国。一直到1949年中国重获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为止,西方一共迫使中国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70年签411条;北洋军阀政府15年签243条;国民党政府22年签91条)。甚至二战结束后,英国也不把香港交还中国,而是继续其殖民统治。就是今天,美国一方面在伊朗核危机需要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却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军售和会见达赖。甚至为了压中国屈服,不惜游说沙特,试图劝其中止向中国出售石油。可以说见过雷的,也见过牛的,从来没有见过美国这样雷死牛的。

   其实和美伊要摊牌类似,中美之间在人民币汇率上也面临着摊牌的局面。只是不同的是,美国一方面压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声称这也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有这么好心吗?这种一手图财,一手还图名的伎俩,也就只有自由派才会相信吧)。是否符合中国的利益,看看今天的下场就明白了。二十年前,日本签下广场协议,在持续升值的预期下以及为应对出口受阻下调利率,引发国内外资金疯狂进入股市和房市,形成史上{zd0}的泡沫,最终结果是持续了二十年的经济停滞,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即将达到200%!何时逆转仍然是未定之天。

   中美围绕人民币汇率的冲突,绝非简单的经济摩擦。而是中国崛起与西方反崛起的战略性博弈。事实上,谁都明白,人民币升值根本无助于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也根本不会提高美国的就业率。当年日元升值后,美国的贸易赤字仍然高居不下就是明证。2005年,人民币小幅升值,到今天已升值21%,但美国的贸易赤字并未减少,而且还发生了经济危机,失业率接近10%。原因在于,制造成本比中国低的国家迅速取代了人民币升值后中国产品所退出的空间。美国并不是获益者。而且美国经济的根本症结在于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显然美国压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要自己“增”多少,而是要使中国“减”多少。最终目的还是象当年打垮日本一样打垮中国。

   当然也有经济学者认为,这也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良好时机,可以化“危”为“机”,可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比如反倾销等。然而,现在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的中国和处于xx的美国还是互补关系的时候,中美摩擦就已经相当激烈,如果中国产业升级后,和美国成为竞争关系,中美冲突岂不将更为剧烈?这个判断之所以出现偏差,就在于仅仅把它当做普通的经济议题。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新问题,现在美方拿出来炒作应是国内中期选举的需要或者也不妨视为压中国在伊朗问题上合作的筹码。中美共同利益太大,谁都无法承受破局的后果。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会逐步平息下来。

   不过中国如何应对,还是应该看看伊朗这一殷鉴。套用美国对美元的话语模式:我们的人民币汇率,你们的问题。(原话是: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问题)。人民币汇率这一仗打不赢,中国的崛起恐怕就有被打断的风险。



郑重声明:资讯 【从伊朗核危机看人民币汇率之争_ylw82009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