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习作国画,便与画国画专用的宣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宣纸是安徽宣城、泾县出产的一种高级纸张,用于写书法和画国画。质地绵软坚韧,不容易破裂和被虫蛀,吸墨均匀,适宜长时间存放。因为安徽宣城制造的宣纸品质{zh0},故得此名。 宣纸分生宣和熟宣。熟宣比生宣略贵,但熟宣一般不宜用于作画,如果作画,也一般用来画水墨画,因为很小的一点湿墨点在熟宣上,会扩散成很大的一点,初学者很难掌握。故很多人喜欢用生宣作画,我平时也喜欢用生宣绘画,利于描绘细线条。 宣纸的规格大小一般为二尺宽、四尺长。 很少有人用整张宣纸绘画的。因为纸越大,构图越困难,只有大师级的人才经常用整张纸绘画。当然也有更大的宣纸,如人民大会堂里的名家之作,所用的宣纸有的有数十米长,好几米宽。这些宣纸应该是特别订制的。画大幅国画耗时长,也很容易把纸废掉。 国画大师作画,只打腹稿,不打草稿的,最多用指甲或毛笔杆在宣纸上略微刻划几道痕迹,就蘸墨挥毫了。 我认为真正的大家,是直接泼墨挥毫的,因为整幅画的构图,对于画家来说,早已是成竹在胸了,一切辅助手段皆是多余,怎么想就马上怎么画,绘画的用笔越少,绘画的速度越快,技巧就越高,绘画的境界就越高。 国画的{zg}境界正如民国时“南大千北白石”的白石老人所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盗名。白石老人寥寥几个字就道破了国画是以境界取胜的。 国画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话交融。这与要打草稿并反复修改的西洋油画、水粉画等是截然不同的。我个人认为西洋画过于求真而显得十分的粗俗。这与中西文化密切相关,中国画如中国文化,重视抒情与表现,如太史公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也源于更早的屈原大夫的“发愤抒情”。而西方文化及画作皆重视再现,即xx客观不带个人情感色彩地摹写自然与社会。孰高孰低,由大家去分辨吧。 我个人追求的是自我表现的似与不似的文人画。 早期,我只用八分之一张宣纸习画,至十六岁后才开始用四分之一张宣纸作画。
开始的时候,我用纸不多,每次只买十张宣纸。宣纸的零售价格是批发价格的两到三倍。最近因大量费纸,便在文具批发商那里买了一刀宣纸,一刀宣纸也不贵,大概要三十八到四十元人民币。 那一刀纸究竟是多少张呢?告诉大家,一刀宣纸是一百张。每张都能切成四张长二尺,宽一尺的宣纸。一刀纸可切成四百张,够我画上好几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