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中国式教育- 日志- 散步的水- 1+1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

遭遇中国式教育

 

下午有两节空课的时间,难得今天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做完,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翻开前两天朋友赠送的书,很高兴今天能有些集中的时间读点东西。

LGMSN上找我,也是难见的稀罕。什么事这么急?道是让我看两篇文章。什么文章引得他如此重视,还迫不及待发给我瞧瞧?倒引起我的兴趣了。

Mina Choi,说来还是LG认识的。一位美籍韩国剧作家。她的先生在中国居住已有十几年,说来他们也是中国通了。她的孩子就在离我们学校不远处的另一所小学读书。LG让我读读她写的两篇文章,其中后一篇前不久刚发表在《瞭望东方周刊》3月刊上。

便读了以下的文字:

 

遭遇中国式教育

为什么每一场测验给这些不过10岁的小孩子带来的都是深深的焦虑和自责呢?

上周,我10岁的儿子告诉我,他在语文测验中得了58分。

58分?按正常反应,我会马上从椅子上蹦起来,从他手里抢过试着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得了这么失败的分数。但跟中国的学校打交道多了,我知道不应该这么冲动。

我平静地望着他,问道:“全班平均分是多少?”他答:“46分,”“46分?”我心里迅速算了一下,58分比46分高了12分,好像还不差。但是,在我决定是微笑着拍拍他还是严厉地教训他之前,还需要知道另一个关键信息。

我接着问:“班上{zg}分是多少?全年级呢?”他怯怯地说:“是75分。”我想了想,5875,我应该接受这个成绩吗?还是冲他发火,或者把卷先拿过来看个究竟?

我又问:你在班上排第几名?这一回,他高兴地回答说:第五。第五名,他显然对这一点很满意。这也是可以理解的。58分虽然不是75分,甚至这个比例的分数也不相当于100分里的90分,但他仍然在全班排第五。这对他来说非常好了,我也能够接受。

在跟孩子一起经历了4年的中国小学教育之后,我已经知道,分数要在比较 后才有意义。这次测验前5天,儿子在另一场数学测验里得了91分。但他的名将呢,只是第18名,42人里排第18.换名话说,有17个孩子得了比91分高的分数。

两周前,我在他的课堂练习本上瞥见了一个奇怪的数字——用红笔写的8.儿子见状想把练习本藏起来,但我眼疾手快地抢了过来。“这个8是怎么回事?”我询问道。他很不情愿地承认说,自己在这场语言小测验里得了8分。
我怒视着他问:“为什么只得了8分?”他一副很沮丧的样子,双手抱着头,差点要把头发揪下来。“因为每错一处,老师就扣掉5.”他接又解释说,8分其实并不算很差,因为按老师的计算方法,如果某个小朋友错太多处的话,甚至可能得到负400分。

当时他看起来像是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样子,所以我也没敢问他全班{zd1}分是多少。也许是负150分,当然也可能就是他的8分。他看起来已经很难过了,所以我没再问。

后来我和一些中国朋友说起这几件小事。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朋友叹了口气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从来不鼓励小孩,而是一种‘受虐’教育。“另一位19岁就从复旦毕业的智商很高的朋友则耸耸肩说:”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即使成绩很好,也不够自信,自我感觉不够好,永远焦虑,害怕自己从那架竞争的梯子上摔下来。”

21年前,我这位朋友上的是某中学的提高班,班上每学期都会淘汰分数{zd1}的5个人。她告诉我,尽管她现在很有成就,但当年,有几个月当她发现自己的成绩接近被淘汰时,真是恐慌难言。

我的大部分学业都是在美国完成的。美国的标准比较简单,小学生的分数只要不在88~90分以下,就算不错了。但现在,我不得不认真衡量每一个8分、5891分。我已经明白,这些分数的{jd1}值并不意味着他考砸了或是考得很好,它们只有被放在“上下文”里时才有意义——他排第几名?

但是,当我看到孩子带回家的一个又一个五十几分和七十几分后,我不禁想:小学生的打分制度是不是可以改一改,变成一种只会直线向前、让孩子可以预期自己的进步,从而感觉更自信和能掌控的方法?为什么每一场测验,给这些不过10岁的小孩子带来的都是深深的焦虑和自责呢?

即便我儿子的58分是个足够体面的分数和,它还是比100分差了42分。那个得了75分的孩子,回家后又是不是真的感觉像个{gj}呢?或许,他回家后在想:我还要多学习几个小时才能在下次考试里得到90分呢?

 

遭遇中国式作文

为了写出一篇xx的文章,可以抄袭别人或者胡编乱造吗?

儿子现在是个五年级小学生,每到他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我都心惊胆战。

他每次都要把一篇450字的范文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一个标点符号甚至一个笔画都不能错,考试时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这篇非常严肃的文章写出来——一想到这个,我就很晕。

 我总是告诉我的朋友,特别是外国朋友:“你们如果看到那篇范文,一定会倒吸凉气,它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实在是太深了。在美国,没有一个10岁的孩子会那样子写文章。”

我记得自己在美国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才刚刚开始学习怎么写主题句,还写不出一个完整的段落。所以,这几年在辅导儿子学习的过程中,我实在对中国小学教育的能耐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最近,我已经不再指导儿子写作文了——这个任务已经移交给了他的家庭教师。这位女老师会教她如何谋篇布局、修改提高。这部分是因为我的中文水平已经渐渐不足以辅导他了,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儿子自己觉得我的参与只能增加他的烦恼。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学校作文课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跟我对写文章的理解xx不同。几年前,当他刚刚开始有作文家庭作业的时候,我都会辅导他完成。比如说,如果是写《我学到的教训》,我就会让他回想一下成长经历,从中找出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来写。

但很快,儿子就对这种方法不屑一顾了。他告诉我:“你的方法不对。我只要把别人写的范文背下来,然后改成一篇类似的题材就可以了。你讲的那些不对路子。”

还有一次,他从学校带回来一篇得了很高分数的作文。读完之后,我满脸通红,几乎想撕掉这篇作文。“你在撒谎!里面没有一件事是真的,全是你编出来的!你怎么能这样呢?”儿子回答我说:“可是它看上去很好啊,老师很喜欢。这才是老师想要的文章——你看看我得了多少分!”

这件事后来升级到我和先生也吵了一架。先生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听到我的抱怨后,他却不无高兴地说:“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一直是以这样的方式传承的:一遍遍地背诵范文和临摹名画,直到掌握其中的奥妙,在此基础上你才能发展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听到这话,我怒了:“你是说,原创性不重要吗?创造力不重要吗?诚实不重要吗?”

气愤之下,我抓住几个中国朋友,问他们:“这种写作文的方法难道真的是中国特有的吗?你们难道也认为,为了写出一篇xx的文章,可以抄袭别人或者胡编乱造?”

结果是意见并不统一,有些人说可以,有些人说不应该。但一致的意见是:如果孩子得了高分的话,何必较这个真呢?毕竟,让老师满意不是件好事吗?孩子在学校也会开心的。

气平之后,我坐下来认真读了几篇范文。不得不承认,这些文章写的确实很好,结构严谨,无可挑剔。但只是,它们都不能让我信服——因为没有真情实感,也xx不像一个10岁孩子写出来的。这些“xx的”作文像是出自一个严重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好学生”之手,在背了一遍又一遍范文后,仅仅加入了一些切合题目具体要求的细节而已。

  现在,每当儿子临近重要考试,他都会重复同样的过程:写一篇作文,让老师和家庭教师反复修改,然后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背到一字、一画、一个标点都不差分毫,{zh1}在考试时默写出来。

  我也放弃了干涉他,因为对这种方式我始终不能理解。我坚持认为,这些花在背别人文章上的时间,应当是留给自己写作的,即使一开始的时候很青涩、很业余,充满谬误。而我的儿子也不再在写作方面寻求我的帮助了——他知道,我只会拉低他的分数。

 

晚上火锅时分,LG不无感慨地和我谈论此事,LG的作文教学一向很不错,我们都认为写作,作文,它当然应该是基于生活的真情实感的。而现在模式作文、套路作文对学生的智性、灵性乃至人性的扼杀或者扭曲都是可怕的。在日新教书时,LG就曾因此与S老师争执过、坚持过。

可再追问一句:难道这“中国式教育”“中国式作文”能全部归过于这一位老师,或者数位老师?又是什么导致今日的老师如此教育、如此教作文呢?

  • 认真读完了整篇文章,说说自己的看法。
    关于分数的比对这件事,这是咱中国老百姓的传统,几千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没什么好抱怨的,如果我儿考的不好,但有一个上次比我儿考的好的,这次不如我儿,我也挺高兴的。没办法,咱中国人就是好脸面,中国人最喜欢讲情面,这都是改不了的了,与教育无关。
    再者说到应试作文这一条,其实呢,也不必过于苛责,我们可以想象写作文就是在盖楼,本来呢,各种建筑都有它的美,但现在的应试作文,只认一种建筑,而其他建筑呢,在考官看来,都不是建筑,自然也就不合格了。
    对于老师而言,教会学生盖八股文这种建筑,或者要求学生盖八股文,这是教师的职责,当然也有少数的老师,也能教教学生欣赏和盖别的什么建筑。
    指望学校改变这种做法,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奥数为什么成了举国学习的屠龙之技的原因,就是这种建筑比较好给分! 就如同数学最容易评分一样,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写的不是八股文,就是错,没有任何疑意。谁让咱中国人这么多呢,谁都想冲过狭窄的晋升通道,可就这么多资源,该给谁呢?

    {zh1}总结:
    比分数是历史的沉淀造成的,八股文是当下的人口现实造成的。
    中国式教育,存在即合理

郑重声明:资讯 【遭遇中国式教育- 日志- 散步的水- 1+1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