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

     

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

缪徐

各位老师,上午好!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两条是教学和研究,因此,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话题就是:教学和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汇报提纲是上好课是成长的基础;会研究是成长的关键。如果时间允许,我再简要第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

先和大家谈{dy}个话题。

一、上好课是成长的基础

怎样才能上好课呢?我的体会是四点:

1.练好说功。教学基本功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教育理论运用的基本功、解读处理教材的基本功、写字说话的基本功、媒体制作运用的基本功等等。我个人觉得这里的说话的基本功——说功非常重要,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好多信息,是通过教师说的途径传递给学生的。怎样才能练好说功呢?我觉得有三种做法可以借鉴:(1)以听促说。看电视时,听听播音员是怎么说的、演员是怎么对白的;听优秀教师的课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通过听学习别人的咬字发音,借鉴别人的讲话思路。(2)以说促说。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登台发言,无论是在校上班还是外出学习,只要是有说话的机会,总不要轻易放过。我觉得和陌生人交流、跟外地人交流,收获是挺大的,一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二来可以培养普通话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性。(3)以写促说。用电脑写文章,如果你用的是智能输入,正好可以纠正普通话的发音;文章写多了,你讲话的条理性、流畅性自然也就具备了。不知道在座的同志能否同意我的观点,我个人觉得上述三点做法还是挺有效果的,有同感的老师不妨一试。

2.吃透文本。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人认为以本为本的说法,似乎有些过时了。其实不然,不管是文科教学还是理科教学,吃透文本依然是备课、上课的首要环节。对于文科教学,我没有多少发言权,只是觉得理清“文脉”是吃透文本的关键,有些语文教师之所以课讲得零碎,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握好整篇文章的脉络。对于理科教学,我觉得吃透文本可以采用三步走的策略:一是反复阅读文本,初步感知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二是分析文本,理清主要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瞻前顾后,找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承接关系。以“分子和原子”({dy}课时)文本处理为例:通过阅读文本,得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即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通过分析文本,理清了三个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流程,即通过图片感知、计算感知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确很小;然后借助氨分子的扩散实验让学生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zh1}用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给学生以原型启发,xx学生围绕分子间究竟有没有间隔的问题展开探究。通过瞻前顾后,发现,构成物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和原子以外,还有教材后面还要介绍的离子,因此,在汇总学生对物质构成情况的猜想时,要强调:物质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2006年暑假,在南京听了江苏省xx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讲座,他讲自己执教李白的诗《赠汪伦》的有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围绕诗的前两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汪伦在李白即将离开桃花潭的时候才赶来送行呢?有学生说,李白在桃花潭好吃好喝好一段时间了,不好意思再打扰主人,于是瞒着汪伦悄悄离开;有的学生说是,汪伦在写给李白的邀请信中把桃花潭说得很美,实际上桃花潭的桃树并没有几棵,潭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大,李白觉得被汪伦忽悠了,于是不辞而别;有的学生说,汪伦知道李白要辞行,特地选择了乘舟欲行这一个送行的时刻,想给李白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等。这一问题的设计成了他这堂课的一个亮点。如果孙老师没有吃透文本,这一问题是设计不出来的。

再举《散步》中“情”的分析、《窗》中病人A的心理线索的例子。

许多教学实例说明,只有文本吃透了,我们的教学才不会离谱,只有文本吃透了,我们的教学才可能出新。

3.学会磨课。2005年8月至今的两年内,我曾执教过两节省级公开课,两节支教课,四节省级以上教学比武课,八节省级优质教育资源录像课。回顾这些课的执教经历,我最深的感受是磨课非常重要。我的磨课体会主要有五点:

(1)教学设计要讲究自主性。

    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集中集体的智慧,听取他人的意见,但整个设计必须以自己为中心,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跟着别人的感觉走。因为对于某一节课而言,你的思考比其他人全面,你有自己课堂设计的主线,你有有别于别人的教学风格,如果一味模仿别人、盲从别人,势必会丧失自我。当然这里有两点需要解释的,一是上课的老师不能固执己见,对于别人明摆着的好的建议,还是要虚心采纳的;二是我们做导师、当参谋的老师,提修改意见前要认真研读一下教材,提意见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教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功底,充分考虑到教者设计的教学主线,尽可能不要让上课老师处于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进退两难的境地。

(2)过程设计要讲究流畅性。

说话讲究流畅、唱歌讲究流畅,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保证课堂教学流畅性的关键之一是理顺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顺序,简单地说,就是教学环节要有一根较为明晰的串线,以次减少教学的零散性。今年7月份参加全国赛课的课题是“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所用教材是省教研员寄来的山东教材。这节课,我设计的环节有四个:一个溶解限量影响因素的探究;二是认识溶解限量;三是溶解度影响情况的表示方法;四是留心处处皆学问。上述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教材中、教参中是没有的,必须依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依据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和提炼能力。

保证课堂教学流畅性的关键之二是删除教学过程中的琐碎提问。去年11月份参加省优课评比的课题是“溶液的形成”,在学生配制好蔗糖(食盐)溶液之后,我原先设计的提问是: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试教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有说发现蔗糖(食盐)溶解的,有说蔗糖(食盐)消失的,有说蔗糖(食盐)分散的,从下一个问题(蔗糖或食盐为什么会消失呢?)的提问及课件出示的内容等角度看,学生回答蔗糖(食盐)消失{zh0},但学生的回答很难“到位”,其间浪费时间不少,{zh1}老师还是要把答案往这个方面靠,预设痕迹太明显。后来,我将这一提问改为: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所配制的溶液的名称?然后再设问:蔗糖溶液、食盐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来加以分析。设计的问题变得简明了,师生活动中的疙瘩也就减少了,教学进程流畅了许多。

保证课堂教学流畅性的关键之三是提炼教学环节之间的三种语言。一是导入语言,二是过度语言,三是结束语言。“溶液形成”一课的课前播放的九寨沟的风景图片及音乐《神奇的九寨》,因此,我设计的导入语言是比较华丽:刚才,美妙的音乐,童话般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四川省阿坝羌族自治州的一个xx的风景点——九寨沟。九寨沟人间天堂的美誉,主要归功于那里的水。不过那里的水不是纯净物,而是溶解了其它物质的混合物,化学上把这种混合物称作为溶液。“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一条上坡型曲线,因此,该课的结束语,我来了个借“线”发挥:本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了,{zh1},我想送同学们几句话: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的,物质的溶解要受到其溶解度的限制,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是无限的,同学们化学学习的道路好似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愿同学们沿着这条上坡路,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攀登新高!

(3)亮点预设要讲究适度性

一堂课尤其是公开课、比武课的设计是需要有亮点的。我在省教育电视台执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时,曾将“花”的实验作了富有诗意的设计,这就是醋酸喷花、清水浇花、气吞小花、水气润花、热风吹花,省教育厅的几位厅长在审课时,对这组花的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斌泰厅长说美中不足的是花做得不像花,倒像叶子。后来,朱建明老师重做了几朵花,还改变花的呈现形式(将花挂在铁架台上,改成了将花插在泡沫板上),终于将“花”的实验打造成了课堂的亮点。

但亮点的预设也要讲究适度性,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决定了,试图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出彩,都有亮点,这种想法是难以实现的。

备“溶液的形成”{dy}稿教案时,我曾把“几种物质也能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探究预设为亮点,具体方案是:(1)学生猜想(能)。(2)设计方案(将氯化钠和蔗糖同时加入到水中搅拌;将硫酸铜晶体加入到食盐或蔗糖溶液中;将高锰酸钾加入到食盐或蔗糖溶液中;将硫酸铜溶液倒入蔗糖或食盐溶液中;将配制的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混合等等)。(3)学生实验。(4)学生从便利和现象明显的角度评价上述实验方案(从便利以及节约药品的角度看,将配制的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混合这一方案{zh0};从实验简捷以及现象明显的角度看,将硫酸铜溶液倒入蔗糖或食盐溶液中这一方案{zh0})。无论从学生思维发散的角度看,还是从探究要素完整体现的角度看,这种预设都是有亮点的。但试教情况表明,学生在这一环节上花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其它探究活动的进行。因此,修改教案时,我简化了这一探究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已经配制的溶液以及实验桌上提供的溶液(硫酸铜溶液等),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也能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溶液。虽然这种设计亮度不及原先的方案,但亦能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同时也保证了其它教学环节亮点的存在。

看来,修改教案也类似于修改文章,要学会忍痛割爱。试图每一个环节都有亮点,其结果很可能是每一个环节都亮不起来,甚至会影响整节课教学的流畅与xx。

(4)双边活动要讲究主体性

双边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说白了,就是学生能思考的教师不代其动脑,学生能表述的教师不代其动嘴。这就要求教师问题的设置要有思考价值,问题的表述要清晰明了,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教师不要急于“和盘托出”,而要耐心“引航导渡”。由于学科知识的局限,在这里我就不再列举实例了。

(5)实验安排要讲究简约性

理化生的教学离不开实验,但实验尤其是学生实验并不是越多越好。讲究实验的简约性是避免实验过多过烂的好方法。“溶液的形成”一课中,学生共做了四个实验,每一个实验都得到了二次利用:

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教授马经德先生,在省优课评比闭幕式上作总结性点评时,曾对该堂课的实验设计,作了高度的评价,马教授认为,四个学生探究实验,简约明了,环环相扣,富有实效。

总之,磨课是打造好课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很艰苦,但我们一线教师要学会苦中寻乐,通过磨课,磨掉落后的教学观念,磨掉陈旧的教学方式,磨出精彩的教学人生。

4.注意细节。这里的细节,是指备课、磨课以外的细节。这一点,对于我们外出上课的老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和老师交流两个例子,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先说正面的。2006年11月我去参加省化学优课评比,22日早晨我从盐城中学初三(6)班教室发完上课讲义走出不久,便在楼梯上遇到了一位学校领导摸样的人,我向他问好之后,又问了他一个问题:“老师,你们学校上课的多媒体大厅是两个吧?”“不是,只有一个。”那位老师肯定地说,他还热情地告诉了我多媒体大厅的位置。此前,我们都以为上课的地点有两处,准备实验应该来得及,这个信息太重要了,我赶紧通知了帮我准备实验的吴校长和朱老师。如果当时不留心这个细节,实验准备肯定来不及。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无色汽油只有一小瓶,原先准备的大瓶不见了。我暗自庆幸自己21号上午多了个心眼:21上午,我利用空闲时间到学校实验室里看了一下下午准备带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问及无色汽油时,准备实验的周汝凤老师说,带了的,已经打包了。我说,再带一小瓶吧,以防万一。没有这多带的一小瓶汽油,我在课上的演示实验就没戏了,好险那!

一句问候避免了赛课前的忙乱,一小瓶多带的无色汽油挽救了一个课堂演示实验,这说明了细节问题忽视不得。

再说反面的。今年7月份在省教育电视台拍课时,有一节课要用到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是我们从学校带去的,事先没有做一下实验,试一试石灰水是否失效。到了拍课前夕,朱建明老师发现石灰水失效了,实验无法做。朱老师先在附近的工地上找熟石灰,没找着,后来通过打听得知,在长江路上也就是总统府附近,有一家化学试剂商店,朱老师花了近两个小时打了80多元的车才买到了这种试剂。一个小小的疏忽,有时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这也说明了细节问题忽视不得。

再和大家谈第二个问题。

二、会研究是成长的关键

1.练好文字功夫。研究并不等同于写,但写是研究的一种很重要的外显形式。因此,一般而言,研究与写是分不开的。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是写的基础。现在,我们学校写的氛围有了,写的平台有了,我们要利用学校提供的博客平台,通过小品文的撰写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小品文的题材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亲情、景观、生活、学科等。请大家看一下今年我发表的几篇小品文(出示几篇自己写的博客)。我觉得,类似的小品文写多了,文字功底总会有一定程度提高的。

2.留心研究素材。我们一线教师可以研究的素材是多方面的,有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实验研究、课例研究、习题研究等,对于这些研究素材,能及时留下痕迹的尽可能及时留下痕迹,不能及时留下痕迹的,要通过定期回顾的方式,把这些素材汇总起来。今年是我们地区实施化学新教材的{dy}年,在教学过程中,我留心到了新教材中知识逻辑顺序颠倒的几个实例;发现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认识原子构成的过程是教学的好素材,也意识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实验过多过滥所存在的弊端,五一期间,我把这些零散的素材汇总了一下、疏理了一下,写出了《实施初中化学新课程的三点感悟》一文(出示文章),该文将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化学教学》杂志2007年第9期。

3.抓住写的契机。抓不住写的契机,是有些老师写不出东西的原因之一。其实,只要你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写的契机还是蛮多的:激情来了,是写的契机;灵感来了,是写的契机;任务来了,是写的契机;上完研究课了,是写的契机。只要你不让这些机会,从你身边溜走,你就一定会写出文章。我近期发表的文章中,就有好多是契机带来的。在化学课上善用比喻是我教学语言的一个特点,一次习题课上我连用了四个比喻,效果不错,我忽然产生了灵感,把先前用的那些比喻搜罗搜罗,不是可以出一篇文章吗?于是《让比喻成为学生轻松学习的催化剂》一文便产生了,该文发表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7期,灵感成了我写的契机;2005年暑假,学校要我在教师培训活动中的讲讲教学反思的方法,事后我把讲稿稍加整理,写出了《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教研文章的撰写》一文,该文在2006年第1期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发表,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今年三月,教研室为了应对课题结题,要我写一篇实验教学课堂结构改革的文章,我写出的《让问题成为实验探究的源泉》一文上交不久,便在今年6月份的《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上得以发表,完成任务成了我写的契机;2005年11月我执教了“金帆杯”教研课,也参加了市化学优课评比,2006年4月、11月我先后参加了省教育学会和省教研室组织的两次优课评比,上述四节层次较高的课执教完毕后,我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分别写出了《在探究中感悟  在反思中提高》、《瞻前顾后  xx探究》、《解答能力型xx的四种策略》、《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及磨课过程》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篇幅较长,总共约有2万字,分别在《新课程研究》、《化学教与学》、《中学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得以发表,其中,《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及磨课过程》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这是执教教研课给我带来的写作契机。

4.潜心打磨文章。和好课是磨出来一样,好文章也是磨出来的。一篇文章不是一写好,就能发出去、就能发表的,必须有一个磨的过程。首先要磨文章的内容,如果自己写的内容,别人已经写过,你就得作删减、作更改、作补充;其次,是磨标题,大标题要能吸引编辑或读者的眼球,凸显文章的中心,小标题要能围绕着大标题展开,要能提炼出每一部分文章的内容。再次,磨细节,从语句的连贯,到谴词造句,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每一处都不能放过。磨文章的过程中,也可以听听别人的意见,适当参考别人的好文章。只有把文章磨到自己满意的地步,你的文章才有可能获得别人的认可、获得别人的满意。

三、我的专业成长历程。

{dy}次,是向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发出挑战。

1984年,我从南通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我中学时代的母校——如东县古坳中学任教。母校原本是一所乡级完中,1981年后,高中部撤消,改办职业高中。当时的老校长说,我是新分配的大专毕业生,知识功底不错,任教初三有些资源浪费,因此安排我担任了职高一、高二的化学老师。或许是职业高中没有升学竞争的压力,或许是自己年轻幼稚,工作的头两年,我在业务上并没有获得多少发展。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是我读高中时的数学老师,他看出了我的懈怠,暑假里找我谈话:“在高中时代,你是班上的‘五虎上将’(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五名),现在做老师了,理应也是教师中的佼佼者。然而,我发现你现在没有学生时代的那种刻苦精神了,有时在工作上还显得有些消极。为了促一促你,我想把你安排到初中部去教初三化学,你看怎样?”我当时并没有理解促我的含义,只是觉得老师如此安排,肯定是为了我好,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任教了初三化学,我才意识到了什么叫钻研教材?什么叫认真备课?什么叫竞争激烈?渐渐地,我学会了备课,学会了编作业、刻钢板,学会了辅导学生,学会了借鉴别人,教学成绩也逐步跨入了区、县的前列:1987年中考,我任教的化学中考成绩名列全区第三;1988年中考,我任教的化学中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二、全区{dy}。

教学基本上路之后的好一段时间里,我是怀着“小富即安”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的,觉得教师这样当下去也挺好。是本校一位教师参加县优课评比以及相邻一所学校的老师在《江苏教育》上发表文章两件事,“影响”了我内心的成就感,我决定在苦练字话(字和普通话是上好课的必备基本功)、学写文章两个方面向自己提出挑战!

为了练得一手好字,我与书帖为友,唐代颜柳字体的端庄、遒劲让我痴迷,现代书家笔法的潇洒、飘逸令我陶醉。虽说书法理论偶尔涉及皮毛,名帖临摹常常半途而废,但与书帖为友还是为我平添了几份在众人面前挥毫落纸的洒脱。所教的学生中每届都有那么几位是我写字方面的“粉丝”,多年不见的学生,一旦谈起我,总不忘在字方面赞美我几句。

为了学说普通话,我拜广播电视为师,跟在播音员后面“鹦鹉学舌”是我每天的必修课。为了学说普通话,我把课堂也当成了演练的场地(至今我还记得{dy}次用普通话上课时我的学生大笑的情景),每逢学生为我纠正一次吐字发音,我都不忘向他们道声“谢谢!”如此,上课讲下课练,几年下来,普通话水平终于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参加普通话测试,我的测试等级是一等乙级。

学写文章比学说普通话难多了,那时农村学校的老师中,写文章的人并不多,因此,怎样写文章?怎样使写出的文章能够发表?主要靠自己摸索。经过一番屡写屡败、屡败屡写的艰苦循环之后,终于在教辅短文的撰写上寻得了突破:1988年12月8日,我写的《要杜绝错别字》在湖南教育学院主办的《中学生化学报》上发表,我用该文的4元稿费买了个1989年的台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用以激励自己。没想到这种激励还挺管用,从1989—1993年间,我写的文章陆续在《中学生数理化》、《化学之友》、《课内外辅导》、《江苏教育》、《教学月刊》、《化学教学》上得以发表。

{dy}轮自我挑战,帮我走出了“应试型教师”的高原境地,使我拥有了较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厚的文字功底,为我日后向研究型教师迈进增添了底气。

    第二次,是向自己教学技能的提高发出挑战。

心怀{dy}次自我挑战获得的底气和勇气,我在上课和研究两个方面继续摸索前行,虽没有创造出多少辉煌,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果:每年都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三五篇豆腐块文章,先后多次对外开设了区级、县级公开课,写好文章上好课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每两年一度的教学系列“三评选”中,我多次蝉联“县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

正当我踌躇满志的时候,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打击降临到了我的身上。1993年,我通过区(片)级选拔,获得了参加县化学优课评比的机会,那是一次县级比赛一、二、三等奖的角逐,也是去南通市参加优课评比的资格选拔赛(只有一等奖{dy}名的老师才有资格参加市里的比赛)。尽管我做了{zd0}的努力,比赛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我只获得了第三名,奖次是二等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一个冲出如东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失落懊恼之余,我细致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发现了自己的弱点:教育理论的储备太少,教材处理的功力不够,,调动学生的方法单一等等。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咬了咬牙,从备课、上课的技能方面向自己发出了第二轮挑战。

就像打乒乓球打到一定水准,再提高就十分困难一样,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有着一个进停相间、艰难曲折的过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找到了几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途径:经常阅读化学教学的专业书刊,从中吸取理论的精华,从中借鉴别人的经验;潜心研究教材处理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设计品位;注重说写的有机结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两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不小的突破:1995年12月,我参加县化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了{dy}名;1996年1月代表如东县参加南通市化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注:那次比赛说课和理论考试发挥出色,但实验操作没发挥好,否则,也有可能代表南通市赴省比赛);1996年4月所辅导的学生以全市{zg}分的成绩荣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在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我的写作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论文《教材处理中的顾后和瞻前》《初中化学教材的可读性及其利用》先后在1997、1998年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上得以发表。《爷爷的小屋》《父亲的背》《母亲的歌》《妇唱夫随》等短小的叙事散文也先后见诸报刊。

对于一个农村初中教师而言,上述成绩的取得意味着职称评定的障碍已被扫除,也意味着业务发展已经到了较好的地步。按照公开课能上、文章能写、教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差三条标准来衡量,自己也算得上一位不错的老师了。我的业务发展还有空间吗?我曾不止一次向自己发问。当时,县教研部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已经在市里比赛获得过一等奖的老师,一般不再参加优课评比,眼看着自己逐渐增长的年龄,我认为自己外出上课的机会没有了,原先确定的比赛课冲出南通走向江苏的愿望已无法实现,专业上的发展除了搞点研究、写点东西之外,别无其它出路。这种心态从1996年开始到调入县城工作(我是1998年调入县城工作的)的前几个年头,几乎都没有改变。2002年8月,我通过了中学高级教师的评审;2003年9月,我被评为如东县化学学科带头人,并通过了南通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的评审;2004年8月我获得了南通市化学学科带头人的荣誉称号。“功成名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念头在我的心中悄然萌生,此时,第二轮的挑战自我,只剩下了xx,没有了热度和激情,我又再次走进了专业发展的“高原盆地”。

第三次,是向自己教学风格和特色的形成发出挑战。

2005年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整个南通大市全面展开,始料未及的是,课程改革的浪潮为我从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上,向自己发出第三轮自我挑战带来了新的契机。

2005年10月,江苏省第九届“金帆杯”大型教育科研活动在县城举行,或许是近水楼台的缘故,我被领导确定为化学研究课的上课老师。说实话,当时我并不情愿上这堂公开课,一是自己已经有八九年时间没上大型公开课了,二是觉得这种锻炼机会应该给年轻的教师更合适。但拗不过领导对我的信任,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披挂上阵,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确定为公开课的课题。

这次公开课的承担,给我提供了一次全面反思的机会。虽说自己的素质比较全面,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也一直没有脱离教学一线,但这些年来,我的教学总是停留在教教材、讲知识、评练习的层次上,这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掌握基本的化学学习的方法等基本理念相距较远。因为理念滞后、探索不够,教学也就没有形成明显的有别于他人的风格。带着这些反思结果,我认真研读了《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书籍,从理论上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洗脑和充电。这次反思学习,对我的教材处理和教法、学法设计起到了积极的xx作用。因为有新理念的xx,设计教学时,我把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加以了有机的融合;因为有新理念的xx,我把教材中“花的实验”处理成了“醋酸喷花”、“清水浇花”、“气吞小花”、“水气润花”、“热风吹花”五个小实验,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为教学平添了几份诗意。2007年暑假在省教育电视台重拍这节课时,省教育厅参与审片的五位厅领导一致认为,“花的实验”的处理艺术,应该成为文理融合的典型范例。

2005年11月,我参加南通市化学优课评比的课题是《金属的化学性质》。考虑到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前面所学过的氧气、碳等非金属单质在知识上有联系、方法上又有不同等特点,我设计出了“瞻前顾后、xx探究”的教学流程,将氧气、碳等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作为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铺垫,又将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研究的方法作为非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研究方法的延伸和对比,达到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两维目标相互渗透、双双达成的目的。南通市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陆子君老师称赞该课:理念先进、设计精当、稳活有度、扶放结合。

《溶液的形成》是我在2006年江苏省化学优课评比中执教的课题。在新课导入上,我充分利用了教材章图是九寨沟风景图片这一资源,进行了如下设计:课前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并配以九寨沟的风景画面,以此创设情境。上课后用如下优美的语言切入课题:刚才,美妙的音乐,童话般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一个xx的风景点——九寨沟,九寨沟人间天堂的美誉主要归功于水,不过那里的水不是纯净物,而是溶解了其它物质的混合物,化学上把这种混合物称之为溶液。江苏教育学院的郭琦教授认为,这种导入方式,富有新意、彰显美感。新授的环节,我也设计得简捷流畅,只有四个彼此相连的小版块:探究溶液的特性;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探究酒精能否溶于水;探究乳浊液及乳化现象。由于整个教学设计注意到了理念的先进性、亮点的适度性、活动的自主性、实验的简约性,因此,师生互动积极、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活力四射。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马经德教授在省优课评比活动总结大会上,曾用“四个学生探究实验,简约明了,环环相扣,富有实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化学老师普遍认为比较好上的一节课,然而,将该课题选定为我参加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优课评比的课题后,我却在以下几个方面犯起了愁:一愁新课导入如何出新?二愁知识回顾过于俗套?三愁原理探究是否需要?四愁装置探究如何到位?凭着数年来自己对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对教材处理艺术的研究,最终我拿出的“解愁”方法是:用可乐饮料实验导入新课,以此拉近化学和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知识回顾(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不落俗套,应该出现,因为知识回顾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回顾知识,而在于让学生领悟气体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加以运用,“这种程序性知识呈现,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制订小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导王祖浩教授的评点);原理探究是需要的,因为它让学生经历了确定反应原理的认识过程,至于探究难度,我想到了用“议一议”、“做一做”、“说一说”、“想一想”、“理一理”五个小版块层层推进的突破方法;对于装置探究的到位问题,我设计了“相信你会思考”、“相信你会选择”、“相信你会变通”、“相信你会设计”四级台阶,好让学生拾级而上,帮助他们实现由简单模仿到灵活选择再到自主设计的认识飞跃。正因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很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出新的关系,体现了‘既要考虑如何教,更要考虑如何学;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型理念,教学进程流畅,教学语言精美”(安徽省教科院夏建华老师的现场点评),因此,我成了这次全国比赛六位执教同一课题的老师中{wy}的特等奖获得者。

上述上课清单,与其说是一项项成绩,一次次探索,倒不如说是一次次挑战。因为所上的课次数越多、所上课的级别越高,执教者的压力就越大。2006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课评比的地点在盐城,或许是代表南通市参赛,内心有只能给南通教育增光、不能给南通教育抹黑的压力,我竟然经历了整夜未眠的痛苦(我本没有xx的毛病),听着陪同我去上课的老同学朱建明老师酣睡的声音,内心也曾有过“悔不该来逞能”“放弃也是一种幸福”的想法,第二天早上在电梯里遇到市教研员时,我不敢正眼看他的神态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优课评比的地点在安徽的黄山市,黄山秀美的风景并没有能分散我内心的压力,因为在9月份我已经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了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都特级了干吗还去比赛?特级教师的课也就这样,我担心别人如此说我。因为是代表教育大省去参赛的,我担心自己的发挥不佳令我省的教研员、与会老师以及外省的老师失望。虽然这些压力都被我顶住了、扛下了,但每每回想起来,内心还是感慨万千:挑战自我,离不开实力,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也离不开他人的鼓励和支持。我忘不了市化学教研员陆子君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忘不了省化学教研员王国树老师给予我的关心和支持,我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王老师2008年11月6日(黄山赛课的那天)上午利用做比赛评委的间隙发给我的短信:下午放开讲,好好发挥,尽情展示你的智慧和风采!是好多陆老师、王老师这样的前辈和朋友为我搭起了成长的阶梯!

第三轮自我挑战,不仅使我实现了教学比赛冲出南通走向江苏、冲出江苏走向全国的愿望,突显出了自己“设计流畅、稳中求活、关注学生、善于启发、注重生成、语言精美”的教学风格,也让我找到了上课和写文章之间{zj0}的结合点:每执教一次公开课、比赛课,我都要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和磨课体会撰写成文向报刊投递,《在探究中感悟 在反思中升华》《瞻前顾后xx探究》《‘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及磨课过程》《‘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及点评》等十多篇相关论文先后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有三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一个人{zd0}的对手、最强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挑战自我的过程,是否定自己的过程(以前我做得不够好),也是肯定自己的过程(相信我能够做得好);挑战自我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正是这种否定与肯定,铺就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正是这种艰辛和幸福,照亮了我们的智慧人生。挑战无极限,成长无止境,愿我们一起呼喊,一路同行!

教学和研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教学不研究,终年在事务中打圈,教学迟早会陷入高原;只研究不教学,时常在空中楼阁上跳舞,研究最终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一线教师只有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才不会成为空谈!

郑重声明:资讯 【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