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概念】 霍布森选择效应与三棱镜效应: 先说“霍布森选择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选择的角度来说,“霍布森选择效应”显然是社会角色扮演者的一大忌讳。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可能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决策才能做到合理。一个人在进行判断、决策的时候,他必须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决定取舍。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不”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保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某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在我们还没有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之前,”我们的思想是闭塞的。倘若只有一个方案;就无法对比,也就难以辨认其优劣。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等于扼杀创造。鉴此,有成效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其头脑中总是有多种“备择方案”,总是高度重视“多方案选择”,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要有许多种可供采用的衡量方法,这样才可以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在这里,生活的辩证法正如一句格言所说的:“如果你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很可能这条路就是走不通的。” “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的情况,在我们某些朋友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恐怕并不鲜见。为什么会陷入这种“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之中呢?看来与思维的“封闭性”和“趋同性”是不无关系的。所谓思维的封闭性,’就是看不到客观世界、环境系统的开放性。这种封闭性又必然带来“趋同性”,它规定了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朝着单向选择性进行,不去寻找新的视角,开辟其他可能存在的认识途径。这种封闭性和趋同性的思维方式,在心理上长期积淀,就会造成选择和实施创造决策之心理上的封闭意识和趋同意识结构,结果,就使自己在整个创造过程中,失去了属于个体自身的自由活力和创造精神,在社会普遍的静态的有序性下,遗弃了富有个性化迷人魅力的主动冲击力,呈现出一种负面性的表现:激化了单向选择性层面,进一步取消了人在本质上所固有的多样化、多层次选择性层面的存在的可能。于是, “霍布森选择效应”也就翩然而至了。 这就昭示我们,要避免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得克服思维方式上的封闭性和趋同性结构,去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系统环境的开放性,开拓视野的多维性。客观世界是不会让人只走十条路的。世界是统一的,但它决不是那种单调的、仅有——种的具体统一形式。事物运动和发展中各种可能性集合构成了,“可能性空间”。这是一个由若干可能状态和可能转换关系组成的整体,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潜在的可能性进入具体的“时——空流”,生成为现实性、既存性。这意味着在无限多个可能的世界中选择了一个。所以现实性并非只是“必然如此”,它是某种选择的结果。选择就是可能性空间中收缩自由度的过程。信息概念的定义又告诉我们,它描述一物质系统同其他一切物质系统全面的亦即整体性的相互作用,要求人们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去系统地考虑自身的行为模式。只有这样,人们才可能为社会、为自身带来更富远见的福祉。信息论就是这样强调整体性的学问,又是强调“多”的学问,认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的目标,通常是一个集合而不是一个点,而达到目标的方式或途径更可以有多种。这就是说,事物在发展中始终面临着多种选择、多种方向。这样,封闭性的、趋同性的思维方式,理所当然地要被开放性的,扩散性的思维方式所代替。正如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指出的,当今时代是一个“从非此即彼的选择到多种多样选择”的时代。在开放性的社会大系统中,你xx可以去开拓多维性的视野,去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有什么必要硬把自己困在一条小路上呢?有什么必要在选择时附加上“霍布森选择效应”,使自我选择没有选择的余地呢? 为了使你的选择进入“多方案选择”的良性状态,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你的头脑中就应当有“来自自我”和“来自他人》的不同意见。就“来自自我”这个角度而言,就是要充分思索的意思。选择,就是充分思索,让各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把思想过程中那些不必要的部分丢弃,这好比对浮雕进行修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理智在开始时就过份仔细地检验刚刚产生的念头,显然是徒劳无益的,它肯定会阻碍心灵的创造工作。孤立地看,让一个念头任意地走向极端可能毫无意义,但是跟踪这个念头却可以取得重要结果,它很可能在和其他貌似荒谬的念头的搭配下,提供一条十分有用的线索。因此,在构想选择方案的时候,理智应该让大门口撤销其看护人,让思路畅通无阻。此外,选择的多方案之构成,还需要来自他人的充分的不同意见。一项选择的优劣,一种判断、决策的正误,不决定于意见的一致。只有以对立的观点、不同的谈论和不同判断的选择为基础,才会是好的选择、判断和决策。优秀的社会角色扮演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在确定某项选择、作出某种决策时,总是尽可能地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激发反对意见,从而从每一个角度去弄清楚确定选择、实施决策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激发、思考来自他人的不同意见,{dy},可以使你自己不致成为某种想法的俘虏。第二,可以给你的判断、决策提供可选择的另一些方案,有从多方面思考、比较和进行选择的余地。第三,尤其重要的是可以刺激你的想象力,开辟觉察和了解问题的新途径,而想象力是需要挑战和刺激的,否则它就会隐匿起来或者派不上用场。事实表明,反面意见就是刺激想象力的xxx的方法之一,在被逼之下的争辩和思考尤其如此。想象力象自来水一样,除非我们打开龙头,水是不会流出来的。而这个“想象力龙头”就是激发争辩的反面意贝。正是由于上述这些益处,所以,有成效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在其确定选择、作出判断和决策之前,总是高度重视对反面意见的激发和运用。只有这样,他才能辨别出那些貌似有理、实则错误的想法,才能得到“另一方案”以供选择并作出决策,也才能在他的决策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时候,不致于象在五里雾中那样迷失方向。同时,反面的意见正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可以使似是而非的意见转化为正确的意见,把正确的意见转化为{zj0}选择和决策。如此一来,“霍布森选择效应”也就不告而别了。 但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在选择这个问题的全过程中,如果只讲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而不注意避免“三棱镜效应”,那是要导致前功尽弃的。 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时下不少青年人喜欢配戴大框眼镜。对此,医学专家提出了警告。因为我国成人正常的双跟瞳孔距离约在58至62毫米之间,不适度的大框架眼镜,其光学中心距离必然大于戴镜者的瞳距,致使视轴只能通过逐渐厚的镜片边缘部分,引起“三棱镜效应”。戴镜者为努力看清目标,只能大大增加眼睛调节机能的负担,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视力疲劳,产生头晕眼花、xx、眼痛与不能久视等症状。这种“三棱镜效应”,同样存在于我们一些青年朋友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在他们眼前,在他们的脑海里,选择的“多方案”搅得他们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结果,“多方案”偏偏成了“无方案”,什么方案也确定选择不下来,得到的只是心理上的困惑、成为愿望的阻抗。 这说明,从“多方案选择”向选择{zy}决策方案过渡,并不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其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多方案”也可能引起信息超载现象。人具有一定的“载流容量”。如果信息量超过载流容量,则信息接收、整理、存贮和传输的心理机制就不能完成它的任务,会造成混乱,于是就会出现诸多心理防御性反应,如“遗漏信号”(忽视掉某些消息)、“错误回答”(即在感知时歪曲消息,或对消息作出不真实的反应)、“延期回答”(不能及时完成所提出的任务)、 “淘汰信息流”(不管客观价值就把某种信息降为次要等级予以淘汰)、 “降低信息区分和识别的充分程度”,(把所得到的信息看得过于简单)、 “拒绝信息来源”(回避并企图不要新的信息),等等。二是由于被选择的方案本身;也会给选择者出难题。面临可供选择的多方案,在是与非之间、善与恶之间、‘有价值的东西和无价值的东西之间进行选择,就认识难度而言,还比较容易些;而许多方案恰恰是要人们在是与是之间、善与善之间、两个有价值的东西之间进行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这就往往会酿成是与是之间的选择矛盾。比如,这几年在女性中有一个热门的话题——“什么是理想的女性”。有人为女强人大唱赞歌,又有人呼唤着贤妻良母,为此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就在于构成两种类型的人格要素很难共存于同一女性身上,而两种类型的女性又都是有价值的。这种是与是之间选择的困境归根到底可以还原为人的某种需要同另一种需要的冲突。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人通常面临着不止一个,而是几个可供采取的目的,这就必须进行选择。如果每一种目的都有引人之处,都有某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人就会发生.心理上,的冲突,引起心理内部困难,在不同的目的之间举棋不定。每个行动目的的引人强度越是强烈与相近,这种冲突也就越尖锐,作出选择也就越困难。 面对选择的多方案,“三棱镜效应”使选择者往往伴随着心理上的困扰。但是不能因困扰而不作选择,否则所有的价值方案将一并被舍弃。这好比出门远行,飞机虽有速度,却没有火车安全,火车较安全,却又没有飞机的速度,我们总不能因两者都不那么如意而干脆不出门吧。只会停留在困扰中蜘蹰不前或者怨天尤人、听天由命的人是一事无成的。 既然如此,就必须在心理上强化意志的品质。因为这时候不但需要判断,而且更需要勇气。采取决策,本身就是在面临复杂情境时作出选择的过程,从动力方面看,要求这个过程进行得迅速而有效,才有利于下一步执行阶段的顺利实现。对人的意志过强而言,这就是意志的果断性。果断表现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策的能力。如果采取决策缺乏合理性,不经深思熟虑就贸然作出选择,那是草率的表现。反之,如果在各种动机之间,在不同的方案、手段之间摇摆不定,迟迟作不出取舍,那是优柔寡断的表现。草率从事和优柔寡断都是意志薄弱的特点。胆小鬼在他正式咽气以前要死许多次,而勇者绝不以浪费时间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优柔寡断。 这里所说的果断,当然是指要果断在去选择“最值得选择”的方案上。这就是要用意志的力量,学会“限制自己”,以“聚焦效应”驱赶“三棱镜效应”。犹如凸透镜可以使万千条阳光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精神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聚焦效应之下,才能形成突破性的成才能量。这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指出的:“一个志在有大成就者,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的确,人的脑子本来象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物一古脑儿装进去。我们应当给自己的脑袋设置“关卡”,对于不利于所定目标的东西,一律限制进入。在通往知识宝库、成才目标的路途中,东张西望,见这拿,见那也想拣,结果手拿肩扛的都是没有价值的碎石、野草。而“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洛克语)。 那么,如何判断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多方案中的某一种是“最值得选择”的呢?也就是说,哪些是该限制的,哪些是可作为“焦”而全力“聚”之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个人生价值的问题。这自然要取决于远大的理想、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个人的德才学识等等基础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正确的价值倾向确定的情况下,才能谈到寻找一些有助于在多方案中确定选择“最值得选择”这个方法问题。 有什么方法可供参考呢?方法自然有很多种。在这个方面,有关专家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我认为是颇有借鉴意义的。那就是根据以下八条标准,作为多方案中选择优化的“参照系”: (1)强度,即比较几个方案中哪一个最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强烈的需要。 (2)确定性,即优先的选择必须是能够较确定地带来预期后果,而不是仅仅有一点点可能性的。 (3)持久性,即优先的选择带来的预期后果应当是较为持久而不是短暂性的。 (4)远近性,即优先的选择应当能较快地带来预期后果。(5)纯洁度,即优先的选择应当是较少副作用的。(6)繁殖性,即优先的选择应当有助于其他方案或暂时被舍弃的方案的实现,以增加万一情况下的“退路”。(7)广延性,即优先的选择其预期结果应当对较大范围的人群有利。(8)机会的再生性,即如果某种机会是难得的甚至是不再生的,那么,当这种机会的出现有助于某种方案的实现时,这一具备条件的方案就应在优先考虑之列。对上述这些标准,在具体权衡时,你可以将符合某一项的记一分,违反某一项的减一分,然后根据积分的多少确定选择的重心。假如你在选择问题上自感有“三棱镜效应”引来的困扰,不妨用这个方法去试试看,如何? 从对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和“三棱镜效应”的粗浅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多方案选择”与选择的一维性”是对立的统一。一个方案,无从选择;没有选择,无从优化。这是每一个社会角色捞演者在实施自我行为决策乏科学化的基本前提。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对前者的最终完成。一维性选定离不开多维性探索,而不完成选择的一维性,多维性探索就会流于空谈、失去意义。这大概也体现了“多多益善”与“以一当十”这两句成语的辩证关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