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村”不过是非法煤矿黑洞的“花边”_雷磊_新浪博客

 当记者在山西省忻州已渐渐成为城乡无业青年的一种职业。这里已经出现了忻府区合索、曹张乡的令狐庄和原平市的神山村等当地闻名的记者村。这些记者的目的只有一个,利用煤矿诈钱。(重庆晚报322日报道)

假记者似乎对山西格外偏爱,2008干河煤矿矿难发生的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中,就有假记者们的身影。时光荏苒,安全生产常有新措施出台,而矿难依然不时占据人们的视线。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假记者队伍不仅没有因“封口费”事件的震慑而式微,反倒逆势上扬,发展成了产业,以至于不少村落都因之出名。

俗话说,事不过三,更何况是“扯虎皮骗人”的把戏。没有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相信也没有哪个神志清醒的人会不断地上同一样的当。当看到山西黄土的沟壑中潜伏着如此多的“记者”,而那些无证煤矿不断被他们“勒索”的时候,这个骗局带来的黑色幽默意味,不得不让人苦笑一下。

可以说,假记者诓无证煤矿频频得手的黑色幽默背后,是煤炭生产的巨大黑洞。如果没有无证煤矿的泛滥,就没有假记者的生存之基,当然也不会有他们队伍的不断壮大。更进一步说,这些非法煤矿中如果没有人命事故,也就没有假记者去“采访”的借口。因为假记者闻腥而动,他们是嗜血的苍蝇,叮的就是无证煤矿这吃人的魔怪。

假记者的存在并壮大隐喻出不容忽视的现实。在山西的煤炭产区,存在着巨大监管漏洞和行政不作为,甚至是官煤勾结的情况。 由此而形成的灰色地带,已经异化出畸形的社会生态,并形成了食物链,弱肉强食,相互倾轧。所以,无证煤矿才有生意兴隆,假记者们才能如鱼得水。大道不昌,荒草连天,畸形的社会生态形成,就在于当地法律执行上的缺失。如此猖獗的灰色交易,无疑是当地行政部门治理失败的衍生问题。

“记者村”不过是煤炭灰色的利益链上结出的一颗“奇异果”,假记者欺诈也只是当地盘根错节的灰色利益的“花边”而已。所以,在打击“记者村”的假冒伪劣的同时,不要忘了治理假记者们生存的土壤。不然,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还落下“不打老虎专打苍蝇”的嫌疑。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记者村”不过是非法煤矿黑洞的“花边”_雷磊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