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7 16:23:51 来源:新华网 汇通集团总部的“黎明静悄悄” 沉寂了三年的河南汇通集团终于要资本重组了。 这家曾与双汇集团并称为中国肉食品加工业“双子星”的“中国肉类行业50强”企业,在过去的三年间,经历了从{df}到谷底的“疯狂过山车”,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背了近8亿元债务,最终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7月23日,漯河市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汇通集团被惠星食品有限公司部分收购,从而有效盘活了资产。几年来有关汇通重组并购的数度传言,终于在这个夏天尘埃落定。 谁是惠星?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何以能吞下汇通这头大象? ■ 现状 汇通辉煌不再 7月24日,漯河市漯舞路,河南汇通集团所在地。 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在宽阔的路面上。少有车辆和行人的街道上,除了树荫下几个卖西瓜的瓜农,只有树上寂寥的蝉唱。曾经繁华的汇通集团,厂房冷冷清清,9层的办公大楼大门紧闭,连门卫都不见踪影。 上午11点多,骑着摩托的门卫终于从外面驶来。“工人已经放假好几年了。现在火腿肠车间还在生产,不过是接点活就开工干点,量很小。”问及收购的事,门卫说不清楚,“反正大家都在等,具体将来怎样,肯定会有人通知的。” “以前的汇通,那叫一个厉害。”旁边一商店老板叹道,“最红火的时候,路旁送猪的车,能从这里一直排到107国道上,超过3里地的路。” 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在屠宰、高低温火腿肠、速冻食品、骨素(调味品)四大产业方面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最红火的时候,省内比较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郑荣、邦杰的所有产能加起来,也抵不上汇通的一半。正因为此,当年的汇通,荣膺“中国肉类行业50强”,与龙头老大双汇并称为行业内的“双子星”。 ■ 探因 “担保链”拖汇通进泥潭 2006年开始,红极一时的汇通开始走下坡路。 2005年,汇通模仿双汇,要在一定的距离之内建工厂,保证冷鲜肉供应,投资1200万元在驻马店建分厂,但投入600万元后,因资金短缺不了了之。类似这样的盲目扩张在汇通不是个例。 “担保链”也是把汇通拖入泥潭的一个关键。上世纪90年代,漯河市本土企业之间开始形成银行xx互保链。仅以汇通为例,它先后作出的xx担保就有漯河电厂1000多万元、雅源香精香料1000万元、闵源电池500多万元、仁和线材1.27亿元、金阳光超市3000多万元、地方养殖项目800多万元…… 2006年前后,由于以上企业的资产先后被银行查封,负连带担保责任的汇通不得不垫付资金,企业的“血”急遽被“吸干”。此时的汇通,已危如累卵。 但就在这样的时刻,汇通瞄准了资本市场,希望在香港上市,并为此倾注了大量财力和人力。2006年9月,就在汇通即将引进建银国际3.3亿元私募资金的关键时刻,商务部等部委一纸禁止“反向收购”的文件,让急着打通资本市场通道的汇通遭到致命一击。 这成了压倒骆驼的{zh1}一根稻草,汇通就此败落。到2009年,汇通欠债近8亿元,而其全部资产却不足4亿元。 ■ 曲折 艰难重组路 “从2006年到现在,汇通有过几次重组的机会。”漯河市源汇区发改委主任苏彦军介绍说,这次惠星公司的并购,是无数次曲折后的最终选择。 漯河市委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2006年夏天,漯河市政府就已经成立了汇通公司工作组,试图帮其走出困境。汇通公司先后与双汇集团、雨润集团联系兼并重组,又与中信资本、蓝山资本等洽谈合作,但企业严重的资产负债情况,特别是担保链这颗“定时xx”,让所有的洽谈者望而却步。 2008年2月,时任汇通xxx的郭号召成立了河南新汇通肉食品有限公司。漯河市对汇通的重组思路是:将老汇通的债务分割开,建立新汇通与老汇通之间的防火墙,让新汇通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并最终偿还老汇通的债务。 2009年2月1日,漯河工行拍卖老汇通质押的96套(台)生产设备。很多人预料,新汇通能够以低价拍到这批设备。但就在拍卖过程中,一家名为惠星的肉制品有限公司联手漯河兴茂钛业有限公司,以2800多万元的价格将这些设备买走。 2月13日,新汇通xxx因涉及银行xx手续问题以及担保链资金“黑洞”问题,被公安机关带走。刚刚拉开帷幕的汇通重组就此落幕。 ■ 意外 谁是惠星? 成功拍得汇通公司96套设备,让名不见经传的惠星走进了众人的视线。这家成立于2008年5月,注册资金503万元,以OEM代工模式,在一年内迅猛发展的肉制品公司,它的速度令所有人咋舌。 “惠星应该算是中国肉制品行业{dy}家以OEM模式,获得迅速发展的企业。”惠星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星说。他始终坚信,当年让蒙牛成功的OEM模式,也能让自己在肉制品行业里一举成功。 张海星是个懂得嫁接的人。“我做肉制品选在漯河,是因为漯河是中国xx的食品工业基地,公司选在源汇区的双汇大厦,是因为源汇区是漯河的食品工业强区。做生意如果懂得良好的资源嫁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注册了“惠星”商标和“惠星王中王”、“惠星火腿王”商标,与“郑荣”、“天顺”两家郑州肉类加工企业达成委托加工“惠星王中王”火腿肠等惠星系列肉食品的协议。 2008年6月,承担惠星系列肉食品委托加工生产任务的两家郑州肉类加工企业生产线开始运行,10天后日产量达到20吨。张海星开始了他“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战略,在开封、商丘、安阳、郑州、许昌、驻马店、漯河等省辖市和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周边省城乡市场建立销售网络,大力宣传品牌,使产品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但迅速扩张中的漯河惠星也遭遇了“信誉危机”。“因为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很多大的经销商不愿意跟我们合作。”遭遇阵痛的张海星决定“造壳”。利用别人的壳,来创造自己的品牌。然后用品牌去拓展、占领更多的市场。 处于破产边缘的汇通,就这样被惠星相中了。 ■ 恩怨 搅局者?拯救者? 7月23日惠星接手汇通的消息一经公布,一位业内人士感叹:“张海星终于到了雪耻的时候。” 张海星,这个当过国有企业厂长,做过汇通总经理,有过留学经历,有法学双硕士学位的中年人,被新汇通的xxx称为“搅局者”。 张海星说,2006年年初,在汇通面临倒闭的情况下,他被郭号召邀请加入汇通。但在其改革过程中,因触犯到了汇通管理层中一些人的利益,在使命完成后的2007年6月份,张海星离开了汇通。 张海星说,他家就住在汇通附近,经常会遇见以前的同事,如今都待业在家。正是因为自己对汇通有感情,所以才买下设备,希望以前的同事都有活儿干,都有饭吃。 张海星更看重的是,汇通现成的、成规模的厂房、设备,还有熟练的操作工人。如果惠星获得汇通的壳,将能够迅速投入生产,并扩大生产规模。 张海星说,8月1日,他将开始集结汇通过去的员工,并将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恢复生产。张海星已制定出的三步走计划是,首先用一年半时间,逐步恢复屠宰、高低温、速冻、骨素的规模,实现每年产值15个亿。第二步是高低温产品增加20万吨的生产线,全厂实现销售40个亿,第三步是第四个年头进入快速发展通道,5年达到产值100个亿。 ■ 展望 做到500亿企业 目前,惠星通过与银行的沟通,已获得银行的授权,贷给汇通1个亿的资金。另外有浙江的两家投资公司,已经和惠星进入实质性谈判,只要惠星8月1日接手汇通,就分别给他们5000万元的资金。这两个亿应该可以保证重组并购和生产的正常启动。 此外,惠星已与上海大光明集团旗下的农工商集团达成协议,每天供应三千到五千头的冷冻猪肉,销路不愁,这样一年就是十个亿的现金流。“最关键的一点,惠星是通过法律依法收购汇通的优良资产,所以不存在别的纠纷。” “8月1日的汇通,将有汇通和惠星两种产品存在,以针对不同的市场。按照企业生态学原理,一个企业达到1000亿的时候,它的周围应该有一个500亿的基因承接者。”张海星说,“如果1000亿是将来的双汇,那么后者就是将来的我们。” 1994年,汇通成立。 2000年~2005年,汇通连续5年获得河南省冻肉出口行业状元。并进入“中国肉类行业50强”,与双汇并称为“双子星”。 2006年,汇通被“担保链”拖入泥潭。 2006年9月,汇通的香港上市融资计划失败。截至2009年,汇通负债8亿元。 2008年2月,河南新汇通肉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启动重组计划。 2009年2月1日,老汇通质押的96套(台)生产设备被惠星拍得。 2月13日,新汇通xxx涉嫌资金“黑洞”,汇通重组落幕。 7月23日,漯河市发改委发布消息:汇通集团被惠星部分收购。(■商报记者 焦素芳 陈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