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自年初以来,这家美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数次声称要退出中国市场,3月10日,Google的高管再次扬言,将不再按照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搜索内容进行审查,即使这一选择导致关闭Google.cn中文搜索引擎、离开中国市场。
近日,西方媒体又报道称“Google和中国谈判破裂,撤出中国市场几成定局”。
短短数月,Google可谓给全球网民表演了一出“我要走”——“我不走”——“我不想走”的“闹”剧。然而,当西方媒体把目光过度集中到中国身上时,我们不妨来放眼世界,看一下在全球范围内,这家商业公司的“商业品行”?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Google在德国的表现。从它在德国败诉失去“Gmail”使用权、 德国政府反对“Google地图”计划 ,到德国新闻媒体对其提出反垄断诉讼,或许日耳曼人天性中的严谨和务实似乎与Google的“浪漫”本质不和谐,因此Google在德国的发展总是屡屡“碰壁”。
按理说,英国和美国一直是友好互助的伙伴,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能保持难得的一致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Google在英国的日子就有多么好过。无论是Google在英国逃税4.5亿英镑,还是 Google被英国媒体公司指责为"数字内容盗窃者"等一系列行为,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这里的"麻烦"反倒更多一些。
作为自由主义精神的代表,法国和Google标榜的“不作恶”之间应该很谈得来吧。但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人们设想得那样:先是Google法国侵犯图书版权被判罚30万欧元,后来法国法院判Google搜索广告侵犯两家公司商标权,再到视频站点涉嫌侵权Google遭法国电影公司起诉等,种种迹象表明,在商业利益面前,作不作“恶”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
如果说Google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不尽人意,那么其在亚洲市场上霸道,则遭到了韩国人的顽强抵抗。韩国11日警告Google,如果Google手机游戏内容不符合韩国法律规范,Google将会受到惩罚。韩国表示:"未经现行法规定接受预审就提供游戏服务是无可争辩的违法行为,我们已经要求Google方面进行更正。但是Google坚持:“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同样的服务,韩国不能例外。”矛盾由此产生:是固守其所谓的“全球性政策”还是遵守韩国法律呢?
{zh1},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美国本土。如果说Goole在异国他乡不被“待见”,那么在其大本营所在地应该相安无事了吧?事实上这几年,他们在美国遭遇的麻烦也不少。
一名银行职员意外地发错了一封邮件,将包含1300名客户的xx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税号一并泄露到了GMail的一个电子邮箱,这让银行很是紧张,速联络Google要求删除机密电子邮件,但Google以确保客户信息秘密为由予以拒绝。 于是,该银行一纸拆状将其告上法庭。
以上事实表明,在全球演"闹"剧已成了Google这家商业公司的"近乎本能性行为"。这也说明了,Google在中国的“折腾”并非偶然,而是其把不顾商业道德和企业公民责任的自身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公司之上的一种必然。如果Google公司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一意孤行,继续在全球演“闹”剧,那么它将陷入全球树敌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