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间手工艺采访图文(五)



在刀上刻下月牙的光芒

 图/文 高星

职业:制刀

姓名:阿不都拉

性别:男

年龄:25岁

民族:维吾尔族

采访地点: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克孜勒路1号

采访时间:2009年11月22日

    英吉沙力子是新疆人的饰品,也是新疆人的名片。在新疆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会有英吉沙刀子出售,早在1987年时,它便在全国旅游工艺品评比中高居榜首了。

其实英吉沙刀子本是维吾尔族人的普通生活用品,吃瓜用刀,吃“手抓肉”更要用刀,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刀呀。

    英吉沙自古就有制刀的传统,而英吉沙县塔西巴扎乡卡尔瓦西村又是制英吉沙刀的闻名工匠村,村中制刀高手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初期,英吉沙县二轻局成立小刀厂,其工人大多都是卡尔瓦西村人和他们的后代。

    站在我面前的这位典型维族青年人,身躯微胖,一双大大的眼睛里闪着刀子一样的光芒,在简单的汉语表述中,充满力量。

    他叫阿布都拉,今年25岁。年纪不大的他,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大的已8岁,小的刚3岁。阿布都拉从12岁开始便和哥哥学习制刀手艺,每次放学回来,便跑到哥哥制刀的作坊里玩,哥哥见他对此感兴趣,便让他打下手,并开始教他学习制刀手艺。哥哥的制刀师傅,是卡尔瓦西村制刀名门的传人。因此,哥哥制刀手艺也很有名气,销路一直很好,后来哥哥挣了钱,开了个刀店。如今这个刀店,便交给了弟弟,哥哥又跑到乌鲁木齐做别的生意去了。

    眼前这个刀店,属前店后厂式的,店堂很大,室内木梁木柱全部为没上漆的原木木雕,花纹装饰繁杂。据介绍,光这笔费用,便用去了10万元。而店后的制刀作坊却简陋了许多,简易的砖瓦房内,靠墙一排工作台,每个台面上有个土炉子,工人席地而坐,在这里完成一把刀子的手工制作全过程。

    制刀不如卖刀,这便是所有手工艺行当的生存写照。

    阿布都拉介绍说:由于工商局不让用“英吉沙”地名注册商标,因此“英吉沙刀子”便成了这一产品的虚称,现各家制刀作坊都给自己的刀子另起名称,我的产品名叫“阿娜尔古丽”,就是石榴花的意思,石榴也是当地的特产,因此用它命名更有地域色彩。如今“阿娜尔古丽”在英吉沙刀子中是很有名气的。他指着门前一个玻璃柜中展出的一把硕大的刀子介绍说,那就是世界{zd0}的英吉沙刀子,是由我生产的。

    阿布都拉说: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品牌刀子,全是机械生产的,表面很亮,是不锈钢材料,用不了几天,便切不动肉了。那种便宜的面子货根本没法和手工的刀子比。

    他说,他的刀子从锻制刀子到磨制刀刃,全部为手工制作,刀柄也是手工刻花。刀子材料采用钨钢,那刀面是黑里透亮,刀锋坚挺、耐用。刀柄图案全部为{zc}图案,手工雕刻。镶嵌材料为xx的牛角牛骨。图案随心所欲,并不规范,一把刀子一个模样,故此没有重样的。

    过去是他一个人制刀,再摆地摊出售,如今他也开始雇人干了,而且除了生产刀具,还生产巴基斯坦的刻钢花瓶等工艺品。由于刀子是乘飞机、火车的管制用具,因此,现在旅游销售受到很大限制。他目前的销售主要是走大宗订货。

 

附:英吉沙刀制作工艺

一、选料成形

    将钨钢按弯式、箭式、直式等大小各异造型切割成片后,在火上烧炼,锻打,打出雏形。

二、淬火

    将刀片反复在水中浸沾,反复锻打。

三、磨刃

    在砂轮上磨出刀刃

四、雕刻刀柄

    在刀柄上装饰有银、铜、玉、骨和宝石等不同装饰材料,并进行雕刻、镶嵌。

五、加工

    将完成的刀子与刀柄进行组装、打磨、销锉,细致加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新疆民间手工艺采访图文(五)】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