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风景(四)
耪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宰相李绅的这首小诗,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现在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能熟练背诵,并受到珍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诗中说的锄禾就是耪地。耪地用的工具叫锄头,脑袋像仙鹤的嘴,因此耪地的锄头又叫鹤嘴锄。耪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除去杂草,二是松土透气。夏天玉米长到抽穗以前尤其是膝盖高以下时是最需要耪地的时候,一场阵雨只需一两个夜晚玉米地里就会比春笋还迅速的冒出一层草芽来,并且长得非常迅速,几天工夫就能把小苗没过去,必须得及时耪地把草芽连根拔。民间有个说法是当年关云长为什么在华容道把曹操放走?因为天不灭曹(草),也确实草的生命力异常旺盛,不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早晨或傍晚耪下来的草被露水一搭又活过来了,所以耪地必须在炎热的中午除草的效果才好,草芽芽被锄断根后经烈日一晒,很快就会蔫下来直至死亡。毕竟夏天的中午太热了,在烈日下耪地除草该是什么滋味?难怪李绅为农民代言让纸醉金迷的统治者知道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呢。
耪地有两种姿势,一种是正耪,耪一锄往前挪一步,这种耪法速度慢,可以在前挪的时候充分呼吸,并且伤不到苗。另一种方法是倒拉沟,耪地时人往后倒着走,锄头可以一口气拉出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速度比较快,但是后脑勺上没长眼,不小心就可能踩上玉米苗。纯正的庄稼把式大多用正耪,一步步稳稳当当地前进,一些个刚走进田野不久的年轻人对耪地带着一种情绪,才使用倒拉沟。记得《朝阳沟》里银环刚刚学耪地,不知道怎么耪,有台词说的是:前腿弓,后腿蹬,抓住那锄把不放松。现在想来应该是正耪的耪法吧。
我是正统农民出身,锄头还是摸过不少的。不过,我耪地时心没静下来,胸膛里装满了浮躁,恨不得一下子耪完,为加快速度就使用倒拉沟,很快就热得汗流浃背,为了缓解心中的炎热,我嘴里叼着刨冰,现在想来那个耪地的形象应该是不伦不类,滑稽可笑了。
现在农民们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种玉米时先对种子进行xx浸泡,然后才耩地,在玉米苗破土以前喷上除草剂松土剂,整个生长期就用不着再汗滴禾下土了。靠科技不耪地了,那锄头就用不着了,一用不着了,锄头就渐渐被打入被遗忘名单,以至于很多九零后长这么大没见过锄头,虽然熟练地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由于没身临其境体验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就显得肤浅,一边背着古诗一边拿雪白的大馒头照样喂狗。
不过锄头还没有像打麦场那样被人们一下子淡出视线,一些菜农还偶尔使用它给菜松土除草,朋友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就到菜农那里看一看,认识一下有些仙风道骨的鹤嘴锄吧。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