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钢铁信息_2010.03.19_郭郭_新浪博客

1、秦皇岛港煤炭压港超800万吨 煤价理性回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2月,或将成为国内煤炭市场供应格局的分水岭。

  从2010年2月起,国内出现大幅下滑,已超过800万吨警戒线。

  秦皇岛港提供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量已经达到838万吨;秦皇岛港6000大卡大同优混、5500大卡山西优混、5000大卡山西大混{zd1}分别为720元/吨、670元/吨、560元/吨,与1月份高位时期相比,每吨分别已经回落120元-140元不等,降幅大在20%左右。

  与此同时,国内部分重点开始对在秦皇岛、天津、唐山等主要集散地区销售的市场采取降价销售措施。这是自2009年9月份煤炭价格上行之后,煤企首次下调价格。

  业界分析,受国内经济向好、进口煤炭减少、煤炭供应集中等影响,煤炭价格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将在4月份开始收窄。

  煤价2月“拐点”

  “寒冷天气是前期市场超预期大幅度上扬的重要原因。2009年末,秦皇岛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价格比当年7月份的低位水平上涨了260元/吨, 其中12月份1个月就上涨了120元/吨。”秦皇岛煤炭网分析师李学刚说。

  到2010年1月上旬,沿海地区市场动力煤供求紧张局面延续,市场动力煤的交易价格也随之达到{zg}点。其中,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和5000大卡/千克市场动力煤平仓价格{zg}时分别达到了820-830元/吨和 740-750元/吨,普遍比2009年末上涨了40-50元/吨。

  与此同时,1月份全国多个省份日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刷新历史纪录,超过迎峰度夏期间的用电水平。当月全国发电量完成 35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4%。

  从2月份起,受春节及气温回升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市场动力煤供求活跃程度迅速降温,秦皇岛、天津、等动力煤价格出现连续、大幅度的下滑。

  据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统计,今年1、2月份全国发电企业的煤炭平均日耗分别是354.4万吨和287.9万吨,2月份比1月份日均减少了 66.5万吨,波动幅度18.8%。

  “随着寒冷天气的结束,市场动力煤价格必然出现超预期下滑,仅2010年2月份1个月煤价下滑100元/吨,这里存在理性回归的成分。”李学刚说。

  煤炭发送量也出现大幅度消减。根据秦皇岛港务集团统计,该港日均装运煤炭从1月21日下旬的74.0万吨逐步缩小至3月初的50.0万吨,缩量异常明显。

  面对短期内不可逆转的市场动力煤需求疲软、价格下滑,3月初,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市场合同销售价格的降价幅度已经达到了8%-10%。

  “这是自2009年9月份开始历经多次上调之后,主要煤炭生产企业的首次降价。”李学刚说。

  下月降幅将收窄

  煤价的阶段性下调或将在4月份终结。

  “3月下旬煤炭市场供求仍将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动力煤价格仍将继续下调,但是下调空间已经相对很小。以秦皇岛6000大卡/千克动力煤平仓价来说,个人预计将回调到700元以下,有20-30元/吨的下调空间。”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说。

  “当前国内经济向好态势比较明显,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消失将减少国内煤炭进口以及国内煤炭的实际供给,煤炭供应的集中化趋势以及合同煤炭价格的底线等上述因素,决定了煤炭价格下降的速度和幅度都会受到抑制。”李学刚说。

  受国际、国内煤炭供求形势的影响,进口煤炭的价格优势已经消失。今年2月份至4月份我国的煤炭进口将呈现下降趋势,对国内煤炭供求的冲击也会减小。有消息显示,2月份可能不足800万吨,与1月份相比下降一半以上。

  “对比最近一周的秦皇岛和澳大利亚BJ标准动力煤价格,两者之间的价差已经缩小至不足80元/吨。如果加上海运费、保险费和增值税等,进口煤价格已经高出。随着进口煤炭数量减少,国内煤炭企业的资源优势将重新显现出来。”李廷说。

  受普遍开展的煤矿安全生产治理、煤炭工作的推动,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重点资源地区的煤炭生产和供应越来越依赖于有规模的煤炭生产企业,煤炭生产、供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集中化趋势。

  根据秦皇岛港务集团统计,2009年秦皇岛港所发运的煤炭中来自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同煤集团、伊泰集团等四家煤炭生产企业的比重已经提高到了70%以上,比2008年提高了20%左右。

  “随着市场煤炭供应集中度的提高,今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同煤集团、伊泰集团等重点煤炭企业的销售和价格策略,将更多地主导沿海地区市场动力煤的价格走势。”李学刚说。

2、煤炭大国缘何出现净进口          来源:人民日报

     

  2009年中国多达1.25亿吨,比2008年增长211.9%,出口2240万吨,同比下降50.7%,净进口量超过1亿吨。作为世界上{zd0}、煤种最全的国家之一,我国正从煤炭出口国向煤炭进口国快速转变。

  去年国际市场煤价低迷,进口煤价低于国内,加上市场对煤价的上涨预期,致使进口大增。

  海关{zx1}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煤炭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437.5%,达到1610万吨,接近历史高点。据分析,2009年煤炭进口的高位态势仍将延续。

  2009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多达1.25亿吨,比2008年增长211.9%,出口2240万吨,同比下降50.7%,净进口量超过1亿吨。作为世界上煤炭产量{zd0}、煤种最全的国家之一,我国正从煤炭出口国向煤炭进口国快速转变。

  这种局面缘何出现?将对我国能源结构产生何种影响?

  价格主导资源配置

  数据显示,进口煤炭数量最多的是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这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煤炭需求逐年增加。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带动、冬季雨雪冰冻天气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国内煤炭供需出现局部失衡,沿海地区的煤炭需求更上一层楼。

  从市场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低迷,能源需求锐减。而中国经济率先回升,且煤炭需求不断增强,国际纷纷将目光锁定中国市场,努力“促销”。

  从进口品种看,发电所需的是我国最紧缺的煤炭品种,也是我国进口的主要煤种。

  供需决定价格,去年国际市场煤价低迷,加上运费、关税和增值税,大多时候进口煤仍低于国内

  价格主导了配置。2009年澳大利亚向我国出口煤炭156.77万吨,而上年仅为12.4万吨;越南向我国出口煤炭114.3万吨,比上年增长215倍。南非、俄罗斯从前在我国煤炭市场份额为零,去年也分得一杯羹,分别出口煤炭40.7万吨和9.9万吨。

  对煤价的上涨预期,也增加了煤炭进口。据了解,我国煤炭进口往往采取长协形式,即使下半年国际煤炭到岸价格略有上涨,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回升,煤价将不断上涨,不少沿海用煤企业仍与国际煤企签订购煤大单,锁定当前价格。

  贸易环境支持“净进口”

  据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张勇介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产煤国越南、印尼等纷纷出台鼓励煤炭出口政策,世界xx产煤国澳大利亚扩大了港口的建设。而我国坚持近年来的资源型产品限制政策,其中煤炭进口关税下调至零,煤炭出口不仅实行配额限制,且不断加征关税。

  “国际煤企的合同xx率较高,也是吸引国内用煤企业的一大原因。”张勇说,国际煤炭企业诚信度很高,即便最终无法履行合同,也有严格的毁约赔偿机制;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尚未健全。

  “煤炭净进口局面,是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体现,正是市场的无形之‘手’打造了煤炭净进口。”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姜智敏分析。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去年国家发改委更是取消了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再次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煤炭净进口局面将持续多久?姜智敏表示,这由市场说了算。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煤炭需求上升,走高,势必抑制国内进口需求;但国内进口越多,海运费走高,也会拉高进口成本,抑制进口需求。“在煤炭价格全球化背景下,进出口的选择取决于成本,只要合算,企业就会选择进口。”姜智敏说。

  进出口的“度”有待研究

  “‘净进口’不是一件坏事。”煤炭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据了解,我国探明煤炭储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储量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煤炭总体上是一种稀缺资源,多用一点别国的煤,就意味着少用一点自己的煤。

  “但净进口不会改变我国的煤炭自产为主的格局。”张勇说,虽然去年我国煤炭净进口高达1亿吨,{jd1}是全球进口大国,但对于我国全年30亿吨的总消耗量,仍只是零头。

  “有进有出的格局才{zh0}。”姜智敏认为。他说,进口煤炭可以缓解国内供需矛盾,出口煤炭可以平抑国际煤价,只有形成进出有序的格局,才能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国际煤炭资源利用到何种程度为宜?它对国内供需又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应做科学的前瞻性分析,煤炭工业协会正着手研究。

  进口只能是补充

  煤炭是一次性能源,也是支持我国GDP增长的{jd1}主力能源。国内煤炭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进口价格低的煤炭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煤炭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内煤炭价格稳定,有合理性。

  煤炭订货模式虽然在去年退出历史舞台,但煤电价格之争、配置资源效率不高、运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进口煤种主要为动力煤、进口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这一事实,折射出的正是上述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从长远看,进口的增量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改变我国煤炭自产为主的格局。因此,我们惟有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煤炭交易市场,才能缓解供需矛盾。与此同时,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可替代性新能源,彻底改变“一煤独大”的能源消费格局,让一直紧绷的煤炭供求关系之“弦”真正松弛下来,我国煤炭业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东北地区焦炭价格下滑空间不大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东北地区焦炭市场走势疲软。

  目前黑龙江地区二级价格保持在出厂1650-1700元/吨左右。

  今日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但是受到社会库存较高拖累,近期价格再度上涨空间被压缩。目前东北地区当地多数钢厂对于近期焦炭采购依旧采取观望措施。

  然而目前当地焦化行业由于价格居高不下,多数焦企亏损现象严重,目前东北地区焦化行业处于全面限产中,目前限产幅度在30-50%之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煤焦、钢铁信息_2010.03.19_郭郭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