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预防口蹄疫的xx技术- 武陵渔人的日志- 网易博客

规模化猪场预防口蹄疫的xx技术

2010-03-04 16:34:11 阅读5 评论0 字号:

 随着我国规模养猪业的发展,预防和控制口蹄疫在规模化猪场中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进入2010年春季,全国范围内口蹄疫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所以,必须提高防范意识。我国加入WTO后,为扩大我国的肉类出口就必须使我国生产的肉类符合国际市场的卫生要求,为满足我国人民对优质绿色肉品的需求,这一使命非规模化猪场莫属。在现阶段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有效控制疫病特别是口蹄疫对养猪生产和猪场经济效益的巨大破坏。

  适合口蹄疫的消毒剂

  1、适合在场内猪舍外环境中使用的消毒剂:依据口蹄疫的上述特性,可用于口蹄疫xx的消毒剂见表。在传统使用的消毒剂中,氢氧化钠(苛性钠)能溶解蛋白质,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其酶系统受到破坏,对口蹄疫病毒呈现强大的杀灭力;甲醛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广谱杀灭作用;复合酚类消毒剂是近二十年来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对口蹄疫病毒的杀灭作用在兰州兽医研究所等诸多单位的检测中都一再得到证明。但由于碱类和醛类消毒剂的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不宜在猪舍内作载猪xx用,只能作为猪舍外环境xx和空栏后的xx。

  2、适合用于猪舍内载猪xx的消毒剂:目前最适合用于舍内xx的消毒剂主要有有机酸类、卤素类和氧化剂类消毒剂。酸类离解出的氢离子可妨碍病原微生物的正常代谢而发挥xx作用。

  卤素类消毒剂如氯和碘的制剂能释放出氯和磺的化合物,氧化蛋白质的活性基团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而使其变性,从而使口蹄疫病毒被灭活。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xx、广谱的消毒剂,其突出的优点是其降解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在低温条件下对口蹄疫病毒依然具有强大的杀灭力,是值得在规模化猪场中推广使用的一种消毒剂。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一般认为对口蹄疫无杀灭作用,在防治口蹄疫时以不用为宜。

  据兰州兽研所陈广印认为,常用消毒剂在对口蹄疫的xx中,不论对口蹄疫有效的何种消毒剂,除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外,pH值是一个“有效和无效的主要因素”,酸性消毒剂和碱性消毒剂的pH值分别不能大于3和小于13,中性消毒剂如有机氯在xx液中有效氯的浓度不能低于60ppm才具有较可靠的xx效果。

  口蹄疫的xx技术

  在规模化猪场由于每一猪群的密度十分巨大,猪舍在秋季至春季的口蹄疫高发季节里,又常常处于封闭状态,由此可以认为气源性感染可能是规模化猪场猪舍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大量的经过系统免疫的猪只无法抵抗口蹄疫野毒的反复攻击而发病。因此只要有一头猪被感染发病,在猪场口蹄疫的暴发流行也就在所难免。

  1、常规xx技术的运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规模化猪场防治口蹄疫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xx成为应对口蹄疫的xxx的武器之一。必须进行xxx立体式强化xx,才有可能遏制口蹄疫进入猪场和控制其在场内流行。然而,目前在规模化猪场的xx,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在猪舍外主干道及所有需要xx的场所采用喷洒烧碱、福尔马林、菌毒灭等消毒剂,或在主干道及猪舍内走道地面撒布烧碱水或生石灰的方法xx;在猪舍内主要使用喷洒式xx技术,向猪舍地面和猪群喷洒氯、碘和复合酚类消毒剂。这种平面式xx方法无疑在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的事实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口蹄疫在规模化猪场内的传播特点,采用喷洒xx时xx溶液的雾滴直径通常在100-200μm左右,只能对被xx对象的水平面具有xx作用,对空气及环境的垂直面无法进行xx,xx的针对性不强,特别是不能阻断口蹄疫的气源性传播,致使口蹄疫在猪群中蔓延流行。

  2、猪舍内超低容量雾化xx技术及其在规模化猪场中的应用 

        (1)超低容量雾化xx技术及其原理:新型的xx技术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气雾xx和超低容量雾化技术。所谓气雾xx是使用新型的喷雾器械将消毒剂以细小的微粒喷洒至空气中,形成消毒剂的气溶胶,从而对猪舍内环境进行xxx的xx。气雾xx效果与消毒剂形成的气雾离子直径有密切关系。有资料认为当雾滴直径减小一半时,单位面积的雾滴数约增加8倍,例如雾滴微粒为10μm和20μm时单位面积上的雾滴数分别为19000个/平方厘米和2350个/平方厘米,如果雾滴直径在100μm时则仅为19个/平方厘米;此外,雾滴的大小也对其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的深积有极大影响,当雾滴直径减小一半时垂直面上的雾滴密度可增加1.5倍以上;而且由于微小雾滴在空气中的运动,也可沉附在养猪设备的腹侧面,由此可见气雾xx在使用同样体积的xx液时,对xx对象的作用更彻底;为了对空气xx,必须使雾滴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尽可能地长,才能达到对空气的xx,雾滴微粒为10μm和50μm、100μm时,雾滴的降落速度分别是0.3cm/秒、7.0cm/秒、26cm/秒,后二者的沉降速度分别为前者的35倍和80倍以上,有人认为如果将雾滴直径控制在1-5μm以内,对空气和猪舍内环境表面的xx将更为彻底,并且可大大减少消毒剂的使用剂量。雾化颗粒在空气中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与空气中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颗粒碰撞融合在一起,从而杀灭其中的病原体;除此而外,在密闭猪舍内口蹄疫通过呼吸器官感染的可能性较高,猪感染口蹄疫后病毒的复制部位在肺的深部,使用对猪只呼吸道刺激性较低的消毒剂如酚制剂、氯制剂、碘制剂的气雾,猪在吸入时对猪的呼吸道中病原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人医的研究表明通常60μm以上的粒子只能到达气管,2μm的粒子在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沉积,小于2μm的粒子才能到在肺泡。还有报道认为,物化微粒直径大于10-25μm时滞留于动物的鼻腔、咽喉、气管内,在10-15μm是沉降于肺泡内。小于0.5μm的微粒明显表现为在呼吸道内的扩散作用。猪的呼吸器官与人的相似,如果在口蹄疫流行期在猪舍内使用这一技术,应可减少猪通过呼吸道感染口蹄疫的几率。

  所谓超低容量雾化技术,是用于农田农作物病害xx防治和公共卫生中化学防治蚊蝇的一种新方法,是采用较低稀释度的化学xx进行雾化处理,在农业上用少于5L/公顷的液量喷洒称为超低容量雾化。这一技术在规模化猪场密闭猪舍中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工厂化猪舍小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70%-75%为宜,如果采用高稀释度的消毒剂喷洒,每平方米需用xx液1公斤,将使舍内湿度达到90%以上,极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目前一般舍内xxxx的稀释度在1%-0.1%以上,如果将xx的稀释度降低到1∶1或2∶1,不仅可减少xx者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不会增加舍内湿度,由于并未增加xx的总用量,不会增大xx对猪的毒性,也不会增加xx的成本。如果在猪场中将这上述两项技术联合运用,无疑对防治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超低容量雾化技术在口蹄疫xx中的应用:在使用超低容量雾化技术时,应购置气雾发生器或电动超低容量喷雾装置,也可用机动喷雾器,但应将普通喷头换为弥雾喷头;计算需xx猪舍的容积,确定在常规喷雾时需要使用的xxxx的剂量,然后按xx/水的比例为1/1或2/1的比例稀释,将稀释的xx液装入xx器械中即可开始xx,喷雾时应尽可能地将xx液向舍内空气喷出,观察雾滴的大小和其降落的状况,调整流量使雾滴达到需要的细度。在口蹄疫多发、高发季节,依据疫情的发展可按每周一至数次或每日一至数次来进行舍内的载猪xx。

  (3)超低容量雾化技术在其他方面的用途:本技术在规模化猪场可用于疾病的xx,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xx,我们应用自配xx结合这一技术对二万余头猪进行的呼吸道疾病的控制效果甚好;在国内外还应用这一技术进行杀灭蚊、蝇和进行动物的气雾免疫,都显示这一新技术在规模化猪场的防疫中将会有非常良好的前景。

  常用于对口蹄疫的消毒剂一览表

  规模化猪场预防口蹄疫的xx技术 - 武陵渔人 - 武陵渔人的博客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规模化猪场预防口蹄疫的xx技术- 武陵渔人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