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中期评估报告(二)

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中期评估报告(二)

2010-03-15 15:48:37 阅读5 评论0 字号:

  二、管理水平:六大主要指标呈较高水平清扫保洁管理居xx

  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规划提出了“清洁”、“亲水”、“清静”、“绿色”、“食品安全”、“无视觉污染”等六项具体目标,从总体评估情况看,主要表现为:

  (一)清扫保洁管理更加精细化

  我市按照“最”字的标准要求和专业化精细化品质化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清扫保洁管理水平。一是加快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推进主要道路、背街小巷、庭院改造等工程。2007年底,市委、市政府根据广大市民的要求,继续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同年实施背街小巷改善661条,2008年又改善129条街巷,2009年实施改善工程88条。截至2009年9月,全市共完成背街小巷改善工程2354条。同时,按照庭院改造3年行动计划,全市从2008年至2010年需完成743个庭院,3365幢房屋改善任务,2008年实际完成283个庭院,1401幢房屋的改善,截至2009年9月,完成346个庭院,1169幢房屋的改善,两年来,全市共完成629个庭院,2570幢房屋,完成率分别为84.7%和76.4%。此外,着力加强环卫设施建设,组织市区环卫设施及机具普查,全面掌握市区垃圾中转、公厕、环卫作业车辆现状。从2007年至今,共购置增添扫路车36辆、洒水车21辆、高压冲洗车15辆。现有市区共有扫路车123辆、洒水车85辆、高压冲洗车27辆。推进公厕提升改造,截至2009年9月,全市公厕累计提升改造项目完工160座,其中新建27座,改建133座,三星级以上150座。目前,全市公厕总数已达到1126座,三星级以上508座。二是全面落实清扫保洁制度,提高道路街巷的清扫保洁水平。修订完善了《杭州市区城市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细则》等维修养护作业规范、标准、导则。主城区的道路保洁时间延长到18小时以上,主要“窗口”和道路实行24小时保洁,城市道路(街巷)、社区(村庄)、单位、市场、工地、城市家具(环卫设施)保持干净,“四化”长效管理覆盖率达95%。积极推广和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提高垃圾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bfb}。大气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保持良好。

  (二)亲水宜居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市区河道的综合整治步伐。一是明确管理体系。组建市区两级河道监管机构。编制了《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制定《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养护管理技术要求》和《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护管理办法》,城市河道管理范围已从原来15条42.7公里93万平方米水域拓展至61条184.97公里。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对市区河道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抄告、督促整改,共出动保洁人次55100次,xx垃圾15000.32吨,其中河面漂浮物6690.71吨、水草5806.3吨,河岸垃圾1552.03吨。三是科学调节河道配水。编制《杭州市区河道引配水详细规划》,研究配水调控措施,改善和提高主城区水环境质量。从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共完成引配水量6.88亿立方米。并积极做好珊瑚沙引水入城试配水工作,截至10月8日,共计引水1470万立方米。四是加强河道水质管理。每月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水环境专项治理。2009年实施贴沙河、沿山河、西溪河等7条河道水环境整治,目前7条河道中江干渠清淤工程已于6月10日竣工,清淤量7400立方米。

  (三)城市绿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2007年到2009年9月,我市城区扩绿1783.7万平方米,建成4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124处,实施旧居住区绿化改造60处。一是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抓好重点绿化项目建设。充分依托钱江新城、“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等市重点项目工程,以点带面,以线促面,快速推进绿化建设,完成半山公园、石祥公园、城东公园二期等重点绿化建设项目。仅2007、2008两年实施的河道环境整治,新增、改造景观绿化247.5万平方米,河道绿化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完成半山公园改扩建工程。半山公园改扩建工程面积由原来的11公顷扩大到40公顷。三是实施“绿荫工程”和“绿化美化工程”,增加绿色浓度和景观效果。创新绿化设计理念和种植模式,广泛运用乡土树种和宿根花卉,提高绿地的乔木种植比重,构建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复层式绿地,展现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景观。实施了之江路道侧、环城西路道侧、天目山路南侧等45处绿化美化工程。四是推进旧小区绿化改造,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通过合理调整绿化布局、提高绿化品位、增添休闲、活动场所,继续推进旧居住区绿化改造工作,2007、2008年完成了复兴南苑、闸弄口新村、机神新村等旧居住区绿化改造60处。五是鼓励开展屋顶绿化,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大力发展立体绿化。2007、2008年,新增屋顶绿化5万平方米,提高了城市的“三维绿量”。实施绿化重点项目建设,2007年、2008年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

  (四)食品安全整治力度显著加大

  近年来,我市以加大食品“三小”专项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共制(修)订农产品检测标准9个;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30个。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定期监督检测。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年来,全市“三品”优质农产品中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133万亩,水产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25.7万亩,畜禽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1281万头/羽。建立了16个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示范基地。二是大力推进食品“三小”专项整治。通过在六城区拉网式召开现场会、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江干区“百荷厨房”小餐饮联合经营及连锁经营、滨江区长河餐饮广场、上城区餐饮一条街和百诚食堂对外开放等经验,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推动整治。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了96513家(次)小餐饮、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小食品店小作坊已创建示范10931家、提升10273家、规范35658家、取缔2185家。六城区已建、在建或拟建小餐饮百荷厨房式、一条街式、食堂式、单体连锁式四种模式的小餐饮联营店共76家。整治工作得到了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机制。连续5年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dy}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建设,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实时发布和共享平台。

  (五)市容市貌更加规范有序

  近年来,我市按照“严管重罚”的要求,加大了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开展了以“五乱”为重点的市容秩序整治,维护了城市的整洁有序。对主要道路(窗口)、次要道路沿街店家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的违法行为,全市实行统一严管重罚标准。对违法店家发出《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未按时整改的违法店家实施递进式处罚,即对{dy}次违法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的店家处以500元罚款,第二次处以1000元罚款,第三次处以2000元罚款。通过集中专项整治和日常街面序化管控,有效遏制了出店经营现象。并先后开展了工程渣土违法运输、随意倾倒、广告乱贴等专项整治活动,城市整体市容秩序良好,乱张贴、涂写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便民服务点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纳入市对区城市管理目标考核内容和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范围,同时重新梳理规范各区社区便民服务点的设置管理工作,确保社区便民服务点设置规范有序。目前,各社区便民服务点新牌制发日趋规范、规范画线率不断提高、市容环境明显好转,社区便民服务点规范设置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中期评估报告(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