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牙签非彼牙签_天路客_新浪博客

此牙签非彼牙签
  ——《百家讲坛》如此误人子弟

  作者:天路客


 
  今天中午偶尔打开收音机,听到一个广播节目,是讲纪晓岚编《四库全书》
的事,声音嘶哑,像是说书人,感觉挺有趣就听了下去,可越听越不像话,在讲
到纪晓岚在快编篡完《四库全书》时,心生感慨,写了一首四句诗:“检校牙签
十万余,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在解释{dy}句
“检校牙签十万余”时,说书先生说了:“他也很高兴,他不管这叫书,他说有
十万个牙签,他不说他读过十万本书,对他来讲不是书了,觉得自己就是天天玩
弄牙签似的,看来这工作好像还不累哈”,。。。。。。

  听到此处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关掉收音机了事,当时还想现在的说书人真敢
讲,此牙签乃彼牙签乎?之所以心生疑问是源于有意无意间听过某位老先生说过
书签的事,依稀记得他说古时的书签叫牙签,因为是象牙做的,所以叫牙签。

  因为好奇,想搞清楚到底是哪位大侠在收音机里信口雌换,也许网上有视频
资料,搜索引擎键入“四库全书”,果然有相关资料,找了一节停了一下,嗓音
与收音机里的那位说书人颇像,于是找到刚才听过的章节,原来是CCTV的《百家
讲坛》,讲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高级教师纪连海老师,讲的题目叫
《纪晓岚编篡四库全书之谜》。

  果不其然,搜了一下书签的来历,得到如下资料:

  书签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牙签,即象牙制成的书签.唐韩愈《送诸葛往
随州读书》诗云:’邺候家书多,插架三万轴.一一是牙签,新若手未触.’这诗里
便提到了牙签.后来卷轴书改成折装,牙签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还在薄
片贴上一层有花纹的绫绢,于是原本插在卷轴内的牙签变成了夹在书内的书签。

  宋朝以后书签式样基本定型,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由于过去物质生活的匮乏,
市场上书签的数量极其有限.书签在市场上指甚至大量出现,只是近年来的事.但
即便如此,书签的数量比起邮币票卡来,还是相对要少得多.而书签从某一角度而
言更能准备、生动地记录生活、反映生活. 方寸书签,如一面镜子,窥千年文化,
映百态人生.展卷读书之余欣赏这精美的艺术书签,不但平添了许多情致,变是读
书的一大乐趣.(本段资料来源网络)

  窃以为作为著书立说在大众媒体上“讲课”的“专家”切不可信口雌黄误导
大众,如果让小朋友听了也许会产生一辈子的误会,如果不清楚,或查资料或请
教高人,切不可随意臆测,还是认真一点好,以免害人害己。其实,纪晓岚在描
写古代书市时还写过一首诗:《乌鲁木齐杂诗·贩书》,里面也提到过牙签:
“山城是处有弦歌,锦帙牙签市上多。为报当年郑渔仲,儒书今过斡难河。”

  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CCTV节目《百家讲台》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想也不该是纪
连海老师一人的问题(虽然话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也不能一味的责怪纪连海
老师“学艺不精,功夫不到”,作为媒体组织者的国家电视台CCTV也有责任。

(XYS20100318)

此牙签非彼牙签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此牙签非彼牙签_天路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