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

湿疹

2010-03-15 23:21:38 阅读6 评论0 字号:

 

                                    湿疹

      

一: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xx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绣球风”、“四弯风”、“”等类似西医学的、耳周湿疹、等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

二:病因:

(一)遗传因素

  某些类型的湿疹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二)环境因素

  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包括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人类的群体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气传致敏菌源等。个体小环境是指个体的室内生活环境等。包括如下:

  1、人造织物、人造革品、与衣着有关的印染剂漂白剂、光亮剂、防蛀剂、防霉剂、坚挺剂等现代衣着的环境性变应原。

  2、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于食品生产的化肥、农药、人工饲料、饲料添加剂,用于食品加工的防腐剂、矿氧化剂、香料、色素、催熟剂、增稠剂等,现代饮食环境性变应原。

  3、人造建筑构件、化学涂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人造纤维、胶合剂、防水剂、家用及办公室电子器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居室清洁剂、杀虫剂的功能现代居住中的环境变应原。

  4、化学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制造汽车,舟船,飞机的材料,道路的沥青路面,马路旁绿化植物的花粉等现代交通的环境性变应原。

  5、洗涤剂工厂中制造洗涤剂所有的酶制剂,塑料工厂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橡胶工厂的乳胶,制药厂的xxx及其他化学原料等现代职业的环境变应原。

  6、某些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环境性变应原,如养的狗、猫、鹦鹉等动物。当人体长期生活在这种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之下时,可导致免疫功能失调,最终造成对环境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湿疹。

  (三)感染因素

  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马拉色菌、气源性xx等。

  

  (四)饮食因素

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但大多数是含有高蛋白质类引起的过敏原较多。

  (五)xx因素

xx因素是某些湿疹,尤其是湿疹型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任何xx均有引起湿疹性药疹的可能性。

但常见的大多是xxx类较多如:青霉素类、头孢类、黄胺类等。

湿疹型药疹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湿疹型药疹为后天获得,虽然和过敏素质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不能直接由亲体遗传;

②湿疹型药疹一般均发生于多次xx接触后,而绝少发生于首次接触者;

③湿疹型药疹的首次发病均有潜伏期,一般至少经1周左右,而再次发病则无潜伏期,可以即刻发病;

④湿疹型药疹的激发剂量一般均较低,患者一旦致敏,则往往可由极少量的xx接触丽致发作;

⑤湿疹型药疹一般具有典型的症状或体征;

⑥湿疹型药疹患者仅见于少数用药患者。

  (六)其他因素

湿疹的产生尚可由苦闷、疲劳、忧虑、紧张、情绪激动、xx等神经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线、寒冷、潮湿、干燥、摩擦等气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肠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以及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皆是湿疹发生的原因。

 

三:湿疹几大症状及特点:

  

  1.瘙痒性:其特点是持续性瘙痒,依靠分散注意力也无法解决,安静下来时,瘙痒会加剧,形成继发性加剧、持续性瘙痒的状态。

  2.多形性:湿疹表现出的皮疹是多形态的,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原发疹中有xx、水泡等,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病人通常同时发生原发疹与继发疹。

  3.迁延性: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状不易xx。如果湿疹在急性xx不当,会转为慢性 泛发性: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4.渗出性:湿疹,顾名思义,会有渗出液,否则,不流水不易诊断为湿疹。另外,当湿疹处于慢性期时,皮疹部位可能表现得比较干燥,但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仍会有渗出液。

  5.泛发性: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6.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常由于急性和亚慢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著.

分类

   四: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xx及理化等刺激。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1 、急性湿疹,发病迅速,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的xx、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损害境界不清,严重时可泛发全身,瘙痒剧烈。

  2 、亚急性湿疹,为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xx、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水疱及糜烂;皮损较为局限,瘙痒仍较剧烈。

  3 、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抓痕、结痂、浸泡肥厚,部分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外周可散在有丘疱疹。

4、阴囊湿疹,该病是指局限于阴囊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多复杂,常可能与局部不清洁、内裤过紧或不透气(化纤品)或过敏以及某些物理、化学性刺激有关,也可有精神因素有关。该病最突出的表现是阴囊局部奇痒难忍,局部因素搔抓留下抓痕,皮肤轻度糜烂或浸润肥厚,皮肤皱纹变深而阔。由于奇痒而搔抓导致越抓越痒,病程较长,可影响睡眠和工作。阴囊湿疹的关键在于仔细找出病因,针对病因xx而获根治。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xx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xx性化脓性皮肤病的xxxxx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五:xx原则:

1、寻找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xx全身性疾患。

  2、全身xx: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可选用抗组胺类xx,钙剂。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xx为主。

3:局部xx:西药外用药分为 膏剂和水剂及贴剂,以抗过敏为主,中药外用药以清热利湿止痒为主。

4:外用药的xx原则:湿疹外治一定要依据病情 其原则有三:

{dy} 红斑xx无渗出者 外用粉剂或散剂

第二 糜烂渗出者 首先以水剂冷湿敷 然后以植物油调散外用

第三 慢性湿疹皮损肥厚 外用膏剂或油膏

具体说来 急性期渗出明显者 可以用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冷敷 或用马齿苋煮水 冷却到20摄氏度后再敷局部 接下来再用糊剂 可以用油将祛湿的中药粉调成糊 如用甘草油调祛湿散 甚至可以用食用油调制 亚急性期渗出不多者 可以用锌糊敷局部慢性肥厚的皮疹 可以用皮肤康洗剂兑水浸泡 再涂抹黄连膏或芩柏膏或黑豆馏油软膏

剧烈瘙痒是湿疹的主要症状 除了口服药以外 可以涂抹丁香罗勒膏或冰黄肤乐软膏 有的患者喜欢自行涂抹含xx的药膏(如皮炎平及名称带有“松”字的药膏) 的确可以缓解瘙痒 但应咨询医生以掌握适当的疗程 千万不能反复使用 否则会有皮肤变黑 变粗糙等副作用

炉甘石洗剂也有止痒作用 但仅适用于xx的皮损 对水疱和渗出患者不适用 另外 该洗剂收敛作用明显 也不适合皮肤很干燥者 ,血虚风燥症。

  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瘙痒、xx型建议止痒抑菌为主可以使用敏迪和佰肤乐湿克中药配合使用。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但榴莲、、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血虚风燥症:血虚风燥症应注意肝火旺盛,在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萝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烟酒,同时可以用一些调xx血的xx、止痒xx、清热利湿进、修复皮损进行xx,如佰肤乐湿克纯中药效果显著。保持心情舒畅、不要xx等,最重要是过敏的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中医分型xx:

1:湿热型:

  【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xx、水疱、xx、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xx,xx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xx。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xx: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xx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风热型:

  【证见】 皮肤见红斑、xx、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止痒。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xx》)加减xx: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A:银翘xx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B: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血虚风燥型

【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xx。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xx》)加减

  xx: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吴光荣诊所《外科学》)

  xx: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七:湿疹的护理: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1: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xx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xx类xx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2:尽可能地了解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3: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湿疹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xx、xx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的主要内部原因。要预防湿疹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病例:

患者、沈宝根、男、47岁,建筑工人、浙江绍兴人。2009年8月22号就诊。

自述:全身泛发皮疹反复发作15年,伴剧烈瘙痒。

患者15年来在双颊部,颈项部、胸部后肩,四肢伸侧面、小者呈钱币状、大者融合成片的红色斑xx,伴有糜烂渗液,厚痂及苔癣样变和皮肤抓痕,见热痒甚,反复发作,多处求医无效。曾在上海华山医院诊断为:慢性湿疹。舌质微暗,舌下静脉青紫,苔黄微厚腻,脉弦数。

诊断为:湿热型夹淤,

xx原则:清热利湿,xx化淤。

方药:土茯苓60克生意仁60克黄柏15克苦参10白癣皮15克地肤子15克紫草20克赤勺20丹皮15贯众10地龙15蝉蜕10白蒺黎10江蚕10银才胡15丹参15桃仁10白术15防风10甘草10

每天一副煎服,10天一疗程。并嘱咐中药{dy},二煎口服,第三煎用于洗皮肤xx,每天2次。忌辛辣油腻烟酒等食物及其他注意事项。

患者于2009年9月3日复诊,皮肤渗液处已结痂,皮肤皮疹色已暗淡,瘙痒已明显减轻,舌质红,苔黄微厚,脉弦数。效不更方,继用上药10副。

2009年9月14日复诊,皮肤瘙痒基本已止,皮损处已退皮。舌微红,苔薄黄,脉弦涩数,左关弦虚。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大养血xx之品。

方药:土茯苓60克生意仁60克苦参10白癣皮15克地肤子15克赤勺20丹皮15贯众10地龙15蝉蜕10银才胡15丹参15桃仁10生地15当归15何首乌30白术15甘草10。15副煎服。

2009年10月1号复诊欲基本康复,改服中成药:复方青黛丸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余孝堂随诊病案:2010-03-15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湿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