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业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保温装饰氟碳石材砖板外墙一体化

    

业 响当当“”


——本刊专访中国建筑协会幕墙工程委员会专家组顾问/
中国门窗幕墙专家学者师协会专家组副组长彭光浩教授
                                       记者/陈琴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幕墙门窗行业“紧跟潮头”。追溯发展之路,不可缺乏企业家的“英勇善战”,当然,也少不了行业专家们的精深造诣。如此学识渊博、对行业造诣深厚的专家理所当然的成为众人“追捧”,并大受欢迎的“星”人。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众人敬仰的专家,对工程技术、质量要求方面的“严格”而“让某些人敬畏”。此前,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这样一位资深专家彭光浩教授。
    虽早已年过花甲,但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彭老清晰流利的谈吐却毫无遮掩地显示着其敏捷锐利的思维。特别是谈到武汉建筑幕墙行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时,字字句句,铿锵有力,突出重点。让人不难从他耿直、刚强、“眼里不容一粒砂”的个性中体味到一种叫做“狂狷”的精神。突然地一种触动让记者联想到了元朝作家关汉卿在描述自己坚强、耿直的个性时候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记 者:据我了解,在武汉幕墙业知名的几位专家中,您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当初从武汉二中毕业后直接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专业学习,请在这里给我们简单一下您的求学生涯?
    彭教授:说起我的求学生涯,我要先说说我的父亲,我的个性方面跟我父亲十分相似。父亲年轻时性格刚硬,民族性强,是一个铁汉子。抗日时期武汉沦陷后,父亲因反抗日本人的辱华行为,殴打了日本兵而受到追击,有幸逃生后无奈之下带着全家成为难民,从武汉逃难到鄂西, 五岁多时,母亲去逝,过着没有母爱的童年。直到1948年初才回到武汉,当时我才11岁,就在武汉开始了求学之路。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时我读小学六年级,因家贫住贫民窟,劳苦大众文盲众多,解放军要我参加扫盲,给人力车夫、码头工人、纱厂女工上文化课。据解放军讲,解放了,穷苦的孩子念书不要钱,还有助学金。小学毕业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考取了武汉二中;从初中一年级起到大学毕业,全靠人民助学金完成学业。没有共产党,我不可能读到大学毕业。

 
    1955年8月,从武汉二中毕业后,由于品性好成绩优异直接被保送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专业学习。在解放初期这是多么宝贵的求学机会,奋发努力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从北航毕业后先后在航空部黎明发动机公司、011基地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研究院任主任设计师。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为装备空军,增强防卫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 者:能获得宝贵的求学机会有教育部门的客观引导,当然也不能缺少您自己的主观努力,毕竟内因才能决定事物本质。之后您又参与哪些行业活动以及参与实施哪些建筑幕墙工程呢?


    彭教授:1987年9月我被调回武汉,任武汉市工程科技研究院产品开发部副部长、副总工程师,先后主持并完成多项课题:其中有塑料粉末制造生产线的设计与研制;粉末喷涂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几条生产线设计与研制;飞机燃油系统横滚倒飞试验台的设计与研制等。先后担任武汉天河机场建设指挥部任工程技术处负责人;武汉建银大厦筹备处副总工程师;湖北鼎元建筑装饰公司总工程师等职。


    先后参与武汉市多项建筑幕墙工程的质量评审,如天安大酒店、光谷电子核心广场、佳丽广场、武汉广场等40多个项目建筑幕墙工程;主持设计和施工的建筑幕墙有:武汉建银大厦、华中电力集团科技综合楼、武汉国际证券大厦(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一冶科技大楼、武汉市青少年宫、黄冈供电局厢体式双层幕墙、红安广电中心廊道式双层幕墙、武汉广场幕墙改造工程等200多个项目。
记 者:您是在北航飞机系学习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专业出身,后来却成为建筑幕墙行业的知名专家,先后参与众多幕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给我们讲讲介于这二者之间的衔接点吧?
    彭教授:有一个日子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5年12月13日,武汉某公司承接的天安大酒店玻璃幕墙,因出现掉了两块玻璃,破裂一块玻璃的工程问题,市质监站,紧急组织专家进行讨论,这是我{dy}次参与幕墙工程专家评审会。当时,经过专家讨论评审后,各专家组的意见一致认同需要加强加固,只有我的想法与大家截然相反,坚持推倒重来。我利用航空技术方面的理论与幕墙技术实践相结合,指出此该工程建筑玻璃幕墙的三大致命性缺陷,从力学计算模型、参数选择、材料选择、技术管理及生产管理上作了重点分析。后经该公司内部研究,采纳了我的建议,推倒重来。也是该公司对工程质量重视的具体体现。目前该公司在工程质量上已步入良性循环,在国内与国外享有盛名。
    记 者:(笑){dy}次参与专家组会议就让在座的众多专家及行业人士对您刮目相看。对于目前武汉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状况,您有何看法?
    彭教授:(表情严肃)随着近些年来武汉房地产业的“疯狂”发展,各大高层写字楼、各具特色的小洋楼及别墅建筑拔地而起,武汉建筑幕墙行业的身份也因此“水涨船高”,不少建筑装饰企业发展前景甚好,这一点不仅将使武汉经济发展大有“长进”,同时对于我们建筑幕墙业来说也是一种机遇。但目前有一种恶性的发展趋势令我十分担忧:一些幕墙企业一味地将工程 “揽入怀中”,而将技术与质量“抛之脑外”,盲目做大而不做强,这就好比一个人早上起来只看到鼻子尖上的一粒稀饭,看不到午餐及丰盛的晚宴。如果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非常危险,有可能给企业、给社会造成灾难。
    记 者:您是一位对技术、质量要求都十分“苛刻”的严师,那么您认为作为以盈利为目的企业该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彭教授: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如何盈利?值得深思?只有不断地创造利润才能将企业发展壮大,对社会,对企业都是有利而无害。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企业正确对待“做大”与“做强”。有实力的“主”可以在技术、质量坚实的基础上选择向做强做大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大,甚至是夸大。一些企业{ldz}xx以牺牲技术、质量来实现盈利,想方设法,不学习标准与规范,甚至用劣质材料;不了解国家的法规,以空洞的政治口号忽悠建设方,力学计算书、施工图与工程经不起检查。对某些重大的有影响力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幕墙也是如此,奉劝诸君看看这次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灾难,还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幕墙工程质量呢?当然,目前也有一些企业带头人士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时刻以加强技术关与质量为工作重心,实现了双赢,企业良性发展。这是一个好兆头,以此为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走这条路,维护行业有序发展。
    记 者:据我了解,您在整个行业中是出了名的严格,也有不少人曾在您的“严”字底下摔过跟头,当然也因此会对你有意见。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您认为这么做值得吗?
    彭教授:“不怕得罪人,只怕因为工作上的失误而引发不可弥补的错误。”彭教授说,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从我年轻时起,同事、朋友们就给了我另外一个称呼“超级工作狂”。因为有从事过航空工业的经历,我对工作上的要求的确十分严谨,从工程设计、施工到{zh1}验收,每一步,每一环节都要求按幕墙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保质保量,不能有丝毫地马虎。这一点,我想在鼎元公司任职时,很多同事都是感触特别深的。现担任民生银行工程施工的一个项目经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现能够承担武汉市的面积与高度都具xx的项目经理颇有感触,感谢十年前对他严格的要求。还有目前在某装饰企业担任总工程师的。在这方面,也曾对同行谈到过,与彭老一起工作,有安全感,收获大,技术提高得快。学习他的一些技术、工作及思想方法。
     记 者:严师出高徒,看来一点也不假。(谈到他的学生,彭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谢谢彭教授!{zh1},请您以简单的语言为我们新一代的“幕墙人”指点迷津。
    彭教授:在这里我想用 “谦虚谨慎、诚实做人、认真做事、不断的学习,自主创新,执行幕墙的相关标准、规范;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实现优质工程。”来寄予对新一代的年轻科技人员。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武汉的幕墙企业走在全国的幕墙技术水平的前列!走出去,赚外国人的钱。
    (后记)在与彭教授的一番深切交谈中,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谈阔论,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生活中我很信奉一句话:“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就像彭老教导后人所言:成功与失败只是一念之间,关键在于牢记一点“诚实做人,认真做事”。
转载自《幕墙门窗资讯》

  鼎元亚太运营中心

亚心新疆:13325532119

亚太市场中心北京:1501680488、15116978561

武汉:18971601108

郑重声明:资讯 【建筑幕墙业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保温装饰氟碳石材砖板外墙一体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