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环保知识+安全管理术语、常识

引用 环保知识+安全管理术语、常识

2010-03-22 17:23:49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引用

njyxhb (环保)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年1月4日颁布 1998年7月1日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局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安部
    编号废物类别废物来源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1)

    HW01医院临床废物  从医院、医疗中心和诊所的医疗服务产生的临床废物
              ——手术、包扎残余物
              ——生物培养、动物试验残余物
              ——化验检查残余物
              ——传染性废物
              ——废水处理污泥手术残物,敷料、化验废物,传染性废物,动物试验废物
   
    HW02医药废物   从医用药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包括兽药产品(不含中药类废物)
              ——蒸馏及反应残余物
              ——高浓度母液及反应基或培养基废物
              ——脱色过滤(包括载体)物
              ——用过废弃的吸附剂、催化剂、溶剂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及过期原料废xx药、甾类药、抗组织胺类药、镇痛药、心血管药、神经系统药、杂药,基因类废物
    
    HW03废xx、药品过期、报废的无标签的及多种混杂的xx、药品(不包括HW01,HW02类中的废药品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包括药品废原料和中间体反应物)
              ——使用单位(科研、滥测、学校、医疗单位、化验室等)积压或报废的药品(物)
              ——经营部门过期的报废药品(物)废化学试剂,废药品,废xx
    
    HW04农药废物  来xx虫、xx、除草、灭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经销、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蒸馏及反应残余物
              ——生产过程母液及(反应罐及容器)清洗液
              ——吸附过滤物(包括载体,吸附剂,催化剂)
              ——废水处理污泥
              ——生产、配制过程中的过期原料
              ——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的过期和淘汰产品
              ——沾有农药及除草剂的包装物及容器废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螨剂、有机磷xx剂、有机氯xx剂、有机硫xx剂、有机锡xx剂、有机氮xx剂、醌类xx剂、无机xx剂、有机胂xx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醚类除草剂、酚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取代脲类除草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均三氮苯类除草剂、无机除草剂
    
    HW05木材防腐剂废物  从木材防腐化学品的生产、配制和使用中产生的废物(不包括与HW04类重复的废物)
              ——生产单位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工艺反应残余物、吸附过滤物及载体
              ——使用单位积压、报废或配制过剩的木材防腐化学品
              ——销售经营部报废的木材防腐化学品含五氯酚、苯酚,2-氯酚,甲酚,对氯间甲酚,三氯酚,屈萘,四氯酚,杂酚油,萤蒽,苯并a芘,2,4一二甲酚,2,4一二硝基酚,苯并(b)萤蒽,苯并(a)蒽,二苯并(a)蒽的废物
    
    HW06有机溶剂废物  从有机溶剂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包括HW42类的废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的合成、裂解、分离、脱色、催化、沉淀、精馏等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残余物,吸附过滤物及载体
              ——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溶剂的清洗杂物废催化剂,清洗剥离物,反应残渣及滤渣,吸附物与载体废物
    
    HW07热处理含氰废物  从含有氰化物热处理和退火作业中产生的废物
              ——金属含氰热处理
              ——含氰热处理回火池冷却
              ——含氰热处理炉维修
              ——热处理渗碳炉含氰热处理钡渣,含氰污泥及冷却液,含氰热处理炉内衬,热处理渗碳氰渣
    
    HW08废矿物油  不适合原来用途的废矿物油
              ——来自于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矿物油类仓贮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
              ——机构、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泥)
              ——金属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渣)
              ——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及油泥
              ——油加工和油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油渣及过滤介质废机油、原油、液压油、真空泵油、柴油、汽油、重油、煤油、热处理油、樟脑油、润滑油(脂)、冷却油
    
    HW09废乳化液  从机构加工、设备清洗等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废油水混合物
              ——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过剩乳化液(膏)
              ——机械加工、金属切削和冷拔过程产生的废乳化剂
              ——清洗油罐、油件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烃水混合物
              ——来自于(乳化液)水压机定期更换的乳化废液废皂液、乳化油/水、烃/水混合物、乳化液(膏)、切削剂、冷却剂、润滑剂、拔丝剂
    
    HW10含多氯联苯废物  含有或沾染多氯联苯(PCBs)、多氯三联苯(PCTs)、多溴联苯(PBBs)的废物质和废物品
              ——过剩的、废弃的、封存的、待替换的含有PCBs、PBBs和PCTs的电力设备(电容器、变压器)
              ——从含有PCBs、PBBs或PCTs的电力设备中倾倒出的介质油、绝缘油、冷却油及传热油
              ——来自含有PCBs,PBBst和PCTs或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电力设备的拆装过程中的清洗液
              ——被PCBs、PBBs和PCTs污染的土壤及包装物含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PBBs)、多氯三联苯(PCTs)废物
    
    HW11精(蒸)馏残渣  从精炼、蒸馏和任何热解处理中产生的废焦油状残留物
              ——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渣
              ——原油蒸馏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残余物
              ——原油精制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状焦油及酸焦油
              ——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和蒸馏釜底物
              ——化学品原料生产的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状残余物
              ——被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或蒸馏残余物所污染的土壤
              ——盛装过焦油状残余物的包装和容器沥青渣、焦油渣、废酸焦油、酚渣,蒸馏釜残物,精馏釜残物,甲苯渣,液化石油气残液(含苯并(a)芘、屈萘、萤蒽、多环芳烃类废物)
    
    HW12染料、涂料废物  从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的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颜料、染料、涂料和不合格产品
              ——染料、颜料生产硝化、氧化、还原、磺化、重氮化、卤化等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废母液、残渣、中间体废物
              ——油漆、油墨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颜料、油墨的有机溶剂废物
              ——使用酸、碱或有机溶剂清洗容器设备产生的污泥状剥离物
              ——含有染料、颜料、油墨、油漆残余物的废弃包装物
              ——废水处理污泥废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偶氮染料、直接染料、冰染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活性染料、醇酸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树脂涂料、聚乙烯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双组份涂料、油墨、重金属颜料
    
    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  从树脂、胶乳、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的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合格产品、废副产物
              ——在合成、酯化、缩合等反应中产生的废催化剂、高浓度废液
              ——精馏、分离、精制过程中产生的釜残液、过虑介质和残渣
              ——使用溶剂或酸、碱清洗容器设备剥离下的树脂状、黏稠杂物
              ——废水处理污泥含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酸及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化合物类,偏苯三甲酸酯类,聚酯类,氯化石蜡,二元醇和多元醇酯类,磺酸衍生物的废物
    
    HW14新化学品废物  从研究和开发或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尚未鉴定的和(或)新的并对人类和(或)环境的影响未明的化学废物 新化学品研制中产生的废物 
    
   HW15爆炸性废物  在生产、销售、使用爆炸物品过程中产生的次品、废品及具有爆炸性质的废物
              ——不稳定,在无爆震时容易发生剧烈变化的废物
              ——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经过发热、吸湿、自发的化学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废物
              ——在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震或爆炸的废物含叠氯乙酰,硝酸乙酰酯,叠氮铵,氯酸铵,六硝基高钴酸铵,硝酸铵,氮化铵,过碘酸铵,高猛酸铵,苦味酸铵,四过氧铬酸铵,叠氮羰基胍,叠氮钡,氯化重氮苯,苯并三唑,亚硝基胍,硝化甘油,四硝基戊四醇,三硝基氯苯,聚乙烯硝酸酯,硝酸钾,叠氮化银,氮化银,三硝基苯间二酚银,四氮烯银,无烟火药,xxxx,苦味酸钠,四硝基甲烷、四氮化四硒,四氮化四硫,四氮烯,氮化铊,二氮化三铅,二氮化三汞,三硝基苯,氯酸钾,雷汞,雷银,三硝基甲苯,三硝基间苯二酚的废物
    
    HW16感光材料废物  从摄影化学品、感光材料的生产、配制、使用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及废水污泥
              ——出版社、报社、印刷厂、电影厂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
              ——社会照像部、冲洗部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
              ——医疗院所的X光和CT检查中产生的废显(定)液及胶片废显影液、定影液、正负胶片、像纸、感光原料及药品
    
    HW17表面处理废物  从金属和塑料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电镀行业的电镀糟渣、槽液及水处理污泥
              ——金属和塑料表面酸(碱)洗、除油、除锈、洗涤工艺产生的腐蚀液、洗涤液和污泥
              ——金属和塑料表面磷化、出光、化抛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液)及污泥
              ——镀层剥除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残渣废电镀溶液,镀槽淤渣,电镀水处理污泥,表面处理酸碱渣,氧化槽渣,磷化渣,亚硝酸盐废渣
    
    HW18焚烧处置残渣  从工业废物处置作业中产生的残余物焚烧处置残渣及灰尘
    
    HW19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  在金属羰基化合物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羰基化合物成份的废物
              ——精细化工产品生产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金属羰基化合物(xxxx,八羰基二钴,xxx,三羰基钴,氢氧化四羰基钴)废物
    
    HW20含铍废物  含铍及其化合物的废物
              ——稀有金属冶炼
              ——铍化合物生产含铍、硼氢化铍,溴化铍,氢氧化铍,碘化铍,碳酸铍,硝酸铍,氧化铍,硫酸铍,氟化铍,氯化铍,硫化铍的废物
    
    HW21含铬废物  含有六价铬化合物的废物
              ——化工(铬化合物)生产
              ——皮革加工(鞣革)业
              ——金属、塑料电镀
              ——酸性媒介染料染色
              ——颜料生产与使用
              ——金属铬冶炼(铁合金)含铬酸酐,(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重铬酸,三氧化铬,铬酸锌,铬酸钾,铬酸钙,铬酸银,铬酸铅,铬酸钡的废物
    
    HW22含铜废物  含有铜化合物的废物
              ——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
              ——金属、塑料电镀
              ——铜化合物生产含溴化(亚)铜,氢氧化铜,硫酸(亚)铜,磺化(亚)铜,碳酸铜,硝酸铜,硫化铜,氟化铜,硫化(亚)铜,氯化(亚)铜,醋酸铜,氧化铜钾,磷酸铜,二水合氯化铜铵的废物1998年1月4日颁布 1998年7月1日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局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安部
    编号废物类别废物来源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1)

    HW01医院临床废物  从医院、医疗中心和诊所的医疗服务产生的临床废物
              ——手术、包扎残余物
              ——生物培养、动物试验残余物
              ——化验检查残余物
              ——传染性废物
              ——废水处理污泥手术残物,敷料、化验废物,传染性废物,动物试验废物
   
    HW02医药废物   从医用药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包括兽药产品(不含中药类废物)
              ——蒸馏及反应残余物
              ——高浓度母液及反应基或培养基废物
              ——脱色过滤(包括载体)物
              ——用过废弃的吸附剂、催化剂、溶剂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及过期原料废xx药、甾类药、抗组织胺类药、镇痛药、心血管药、神经系统药、杂药,基因类废物
    
    HW03废xx、药品过期、报废的无标签的及多种混杂的xx、药品(不包括HW01,HW02类中的废药品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包括药品废原料和中间体反应物)
              ——使用单位(科研、滥测、学校、医疗单位、化验室等)积压或报废的药品(物)
              ——经营部门过期的报废药品(物)废化学试剂,废药品,废xx
    
    HW04农药废物  来xx虫、xx、除草、灭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经销、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蒸馏及反应残余物
              ——生产过程母液及(反应罐及容器)清洗液
              ——吸附过滤物(包括载体,吸附剂,催化剂)
              ——废水处理污泥
              ——生产、配制过程中的过期原料
              ——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的过期和淘汰产品
              ——沾有农药及除草剂的包装物及容器废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螨剂、有机磷xx剂、有机氯xx剂、有机硫xx剂、有机锡xx剂、有机氮xx剂、醌类xx剂、无机xx剂、有机胂xx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醚类除草剂、酚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取代脲类除草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均三氮苯类除草剂、无机除草剂
    
    HW05木材防腐剂废物  从木材防腐化学品的生产、配制和使用中产生的废物(不包括与HW04类重复的废物)
              ——生产单位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工艺反应残余物、吸附过滤物及载体
              ——使用单位积压、报废或配制过剩的木材防腐化学品
              ——销售经营部报废的木材防腐化学品含五氯酚、苯酚,2-氯酚,甲酚,对氯间甲酚,三氯酚,屈萘,四氯酚,杂酚油,萤蒽,苯并a芘,2,4一二甲酚,2,4一二硝基酚,苯并(b)萤蒽,苯并(a)蒽,二苯并(a)蒽的废物
    
    HW06有机溶剂废物  从有机溶剂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包括HW42类的废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的合成、裂解、分离、脱色、催化、沉淀、精馏等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残余物,吸附过滤物及载体
              ——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溶剂的清洗杂物废催化剂,清洗剥离物,反应残渣及滤渣,吸附物与载体废物
    
    HW07热处理含氰废物  从含有氰化物热处理和退火作业中产生的废物
              ——金属含氰热处理
              ——含氰热处理回火池冷却
              ——含氰热处理炉维修
              ——热处理渗碳炉含氰热处理钡渣,含氰污泥及冷却液,含氰热处理炉内衬,热处理渗碳氰渣
    
    HW08废矿物油  不适合原来用途的废矿物油
              ——来自于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矿物油类仓贮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
              ——机构、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泥)
              ——金属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渣)
              ——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及油泥
              ——油加工和油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油渣及过滤介质废机油、原油、液压油、真空泵油、柴油、汽油、重油、煤油、热处理油、樟脑油、润滑油(脂)、冷却油
    
    HW09废乳化液  从机构加工、设备清洗等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废油水混合物
              ——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过剩乳化液(膏)
              ——机械加工、金属切削和冷拔过程产生的废乳化剂
              ——清洗油罐、油件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烃水混合物
              ——来自于(乳化液)水压机定期更换的乳化废液废皂液、乳化油/水、烃/水混合物、乳化液(膏)、切削剂、冷却剂、润滑剂、拔丝剂
    
    HW10含多氯联苯废物  含有或沾染多氯联苯(PCBs)、多氯三联苯(PCTs)、多溴联苯(PBBs)的废物质和废物品
              ——过剩的、废弃的、封存的、待替换的含有PCBs、PBBs和PCTs的电力设备(电容器、变压器)
              ——从含有PCBs、PBBs或PCTs的电力设备中倾倒出的介质油、绝缘油、冷却油及传热油
              ——来自含有PCBs,PBBst和PCTs或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电力设备的拆装过程中的清洗液
              ——被PCBs、PBBs和PCTs污染的土壤及包装物含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PBBs)、多氯三联苯(PCTs)废物
    
    HW11精(蒸)馏残渣  从精炼、蒸馏和任何热解处理中产生的废焦油状残留物
              ——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渣
              ——原油蒸馏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残余物
              ——原油精制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状焦油及酸焦油
              ——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和蒸馏釜底物
              ——化学品原料生产的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状残余物
              ——被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或蒸馏残余物所污染的土壤
              ——盛装过焦油状残余物的包装和容器沥青渣、焦油渣、废酸焦油、酚渣,蒸馏釜残物,精馏釜残物,甲苯渣,液化石油气残液(含苯并(a)芘、屈萘、萤蒽、多环芳烃类废物)
    
    HW12染料、涂料废物  从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的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颜料、染料、涂料和不合格产品
              ——染料、颜料生产硝化、氧化、还原、磺化、重氮化、卤化等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废母液、残渣、中间体废物
              ——油漆、油墨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颜料、油墨的有机溶剂废物
              ——使用酸、碱或有机溶剂清洗容器设备产生的污泥状剥离物
              ——含有染料、颜料、油墨、油漆残余物的废弃包装物
              ——废水处理污泥废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偶氮染料、直接染料、冰染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活性染料、醇酸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树脂涂料、聚乙烯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双组份涂料、油墨、重金属颜料
    
    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  从树脂、胶乳、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的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合格产品、废副产物
              ——在合成、酯化、缩合等反应中产生的废催化剂、高浓度废液
              ——精馏、分离、精制过程中产生的釜残液、过虑介质和残渣
              ——使用溶剂或酸、碱清洗容器设备剥离下的树脂状、黏稠杂物
              ——废水处理污泥含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酸及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化合物类,偏苯三甲酸酯类,聚酯类,氯化石蜡,二元醇和多元醇酯类,磺酸衍生物的废物
    
    HW14新化学品废物  从研究和开发或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尚未鉴定的和(或)新的并对人类和(或)环境的影响未明的化学废物 新化学品研制中产生的废物 
    
   HW15爆炸性废物  在生产、销售、使用爆炸物品过程中产生的次品、废品及具有爆炸性质的废物
              ——不稳定,在无爆震时容易发生剧烈变化的废物
              ——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经过发热、吸湿、自发的化学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废物
              ——在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震或爆炸的废物含叠氯乙酰,硝酸乙酰酯,叠氮铵,氯酸铵,六硝基高钴酸铵,硝酸铵,氮化铵,过碘酸铵,高猛酸铵,苦味酸铵,四过氧铬酸铵,叠氮羰基胍,叠氮钡,氯化重氮苯,苯并三唑,亚硝基胍,硝化甘油,四硝基戊四醇,三硝基氯苯,聚乙烯硝酸酯,硝酸钾,叠氮化银,氮化银,三硝基苯间二酚银,四氮烯银,无烟火药,xxxx,苦味酸钠,四硝基甲烷、四氮化四硒,四氮化四硫,四氮烯,氮化铊,二氮化三铅,二氮化三汞,三硝基苯,氯酸钾,雷汞,雷银,三硝基甲苯,三硝基间苯二酚的废物
    
    HW16感光材料废物  从摄影化学品、感光材料的生产、配制、使用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及废水污泥
              ——出版社、报社、印刷厂、电影厂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
              ——社会照像部、冲洗部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
              ——医疗院所的X光和CT检查中产生的废显(定)液及胶片废显影液、定影液、正负胶片、像纸、感光原料及药品
    
    HW17表面处理废物  从金属和塑料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电镀行业的电镀糟渣、槽液及水处理污泥
              ——金属和塑料表面酸(碱)洗、除油、除锈、洗涤工艺产生的腐蚀液、洗涤液和污泥
              ——金属和塑料表面磷化、出光、化抛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液)及污泥
              ——镀层剥除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残渣废电镀溶液,镀槽淤渣,电镀水处理污泥,表面处理酸碱渣,氧化槽渣,磷化渣,亚硝酸盐废渣
    
    HW18焚烧处置残渣  从工业废物处置作业中产生的残余物焚烧处置残渣及灰尘
    
    HW19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  在金属羰基化合物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羰基化合物成份的废物
              ——精细化工产品生产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金属羰基化合物(xxxx,八羰基二钴,xxx,三羰基钴,氢氧化四羰基钴)废物
    
    HW20含铍废物  含铍及其化合物的废物
              ——稀有金属冶炼
              ——铍化合物生产含铍、硼氢化铍,溴化铍,氢氧化铍,碘化铍,碳酸铍,硝酸铍,氧化铍,硫酸铍,氟化铍,氯化铍,硫化铍的废物
    
    HW21含铬废物  含有六价铬化合物的废物
              ——化工(铬化合物)生产
              ——皮革加工(鞣革)业
              ——金属、塑料电镀
              ——酸性媒介染料染色
              ——颜料生产与使用
              ——金属铬冶炼(铁合金)含铬酸酐,(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重铬酸,三氧化铬,铬酸锌,铬酸钾,铬酸钙,铬酸银,铬酸铅,铬酸钡的废物
    
    HW22含铜废物  含有铜化合物的废物
              ——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
              ——金属、塑料电镀
              ——铜化合物生产含溴化(亚)铜,氢氧化铜,硫酸(亚)铜,磺化(亚)铜,碳酸铜,硝酸铜,硫化铜,氟化铜,硫化(亚)铜,氯化(亚)铜,醋酸铜,氧化铜钾,磷酸铜,二水合氯化铜铵的废物

 

                                                       

 

 

                              安全管理术语、常识

 

 

《安全生产法》中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坚持安全{dy}、预防为主”。
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安全{dy}、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管理的一个必信理念:没有xx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
4、安全管理“0123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dy}把手为{dy}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5、安全管理工作两个“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
6、两措:是指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简称安措)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简称反措或技措)。
7、电力系统“两票、三制”:两票是指工作票和操作票;三制是指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的定期切换及试验制。
8、《安全生产法》定义“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企业安全管理“三字方针”——“严、细、实”:“严”就是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敢抓敢管,要一丝不苟。“细”就是要深入实际,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实”就是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不是只写在文章里,说给别人看,一切工作必须讲实效,狠抓落实。
10、企业安全管理经常提到的“三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人员、百分之百的时间、百分之百的力量。
11、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xxx管理。
12、安全管理坚持的“三负责制”:向上级负责、向从业人员负责、向自己负责。
13、安全管理“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14、“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部门级、项目级。(注:适用于公司层);或者分包单位级、分包项目级、分包班组级。(注:适用于分包单位)。
15、“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16、火灾“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17、“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进一步引申:加入“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即形成“四不伤害”。
18、“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9、“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20、安全活动“三落实”: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
21、班前会“三交、三查”内容:交安全、交任务、交技术;查“三宝”、查衣着、查精神状况。
22、江总书记关于火灾预防的三条指示是:“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23、安全活动“三查、三想、三改”内容:
1)查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伤害自己,想一想发生事故对自己和家庭造成的痛苦,改一改自己不安全的行为;
2)查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伤害他人,想一想发生事故对他人和家庭造成的痛苦,改一改自己不规范的行为;
3)查一查他人的行为是否伤害自己,想一想发生事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痛苦,督促他人改一改自己不安全的行为。
24、安全工作“三要六查”是指:要吸取事故教训,查思想认识,查责任落实;要学习规程规定,查规章执行,查遵章守纪;要强化安全管理,查隐患治理,查预案落实。
25、《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事故查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到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26、安全管理“4M”要素:人(Men)、机(Machine)、环境(Medium)、管理(Management)。
27、安全管理的“四个坚持”:是指坚持安全教育,坚持反习惯性违章,坚持四不放过,坚持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28、隐患整改的“四定”原则: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单位/人。
29、“四全”安全管理:全员、全面、全过程、xxx。
30、安全管理的“四级控制”:总包项目部控制事故和重伤,分包单位控制轻伤和障碍,分包单位各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个人控制差错。注:适用于现场项目部。
31、安全管理的“四个凡是”:是指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32、《安全生产法》定义的“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新设备。
33、建筑施工 “四口”安全防护是指: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
34、有关消防安全的“四懂四会”:懂得火灾的危险性,会报警;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会使用灭火器材;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会灭初期火;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会逃生。
35、“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系指一台机械设备,配置一个闸刀(开关)、一个漏电保护器,有一个配电箱。
36、安全管理的“五个保证体系”:是指以总经理为首的行政指挥体系,以书记为首的思想政治体系,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保证体系,以安监部门为主的监察体系,以工会和共青团为主的群众监督体系。
37、建筑施工“五临边”:a、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b、楼层周边;c、楼梯侧边;d、平台或阳台边;e、屋面周边。
38、安全管理“五同时”要求的内容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9、安全管理“5S”法:整理Sort – (Seiri),整顿Set In Order (Seiton),清洁Shine: (Seiso),清扫Standardize: (Seiketsu),素养Sustain: (Shitsuke)。
40、五项创新内容:一是安全生产思想观念的创新。二是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三是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创新。四是安全科技创新。五是安全文化的创新。
41、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53.10%)、坍塌(14.43%)、物体打击(10.57%)、机械伤害(9.82%)、触电(7.18%)。百分比为这五类事故各占建筑业死亡人数的百分比,95%以上。
42、从业人员具备“五个须知”:知道本单位安全重点部位;知道本单位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知道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知道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防范措施;知道并掌握事故抢险预案。
43、施工期间“五小设施”: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
44、安全意识要求的“5W、1H”内容: WHY---为什么做(目的); WHAT--范围,做什么,使用什么材料; WHO--谁来做;WHEN--什么时间做;WHERE--在哪里做;HOW--如何做,如何控制和记录。
45、《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六先”:安全意识在先、安全投入在先、安全责任在先、建章立制再先、隐患预防在先、监督执法在先。
46、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的“六个不变”:安全{dy}的思想不变、企业法人代表作为{dy}责任者的责任不变、执行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变、强化安全生产的力度不变、安全生产重奖重罚的原则不变、依靠广大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传统不变。
47、“6S”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添加上“安全”(SAFE),即称为“6S”管理方法;或是加上节约--效率(save)、服务(service)、满意(satisfy)、习惯化(shiukanka),形成具有各自企业特色的“7S”法、“10S”法。
48、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3)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把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49、安全检查“六不宜”:
1)一防“走马观花”;
2)二防本该当机立断的却“缓期执行”;
3)三防“感情用事”;
4)四防“以吃代罚”;
5)五防“以罚代法”;
6)六防“简单粗暴”。
50、基层安全工作“六心”管理保安全:
1)一是对待本职工作要“安心”;
2)二是基层领导对安全工作要“尽心”;
3)三是抓安全工作要“细心”;
4)四是职工对待安全生产要“关心”;
5)五是对待督促检查要“虚心”;
6)六是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要“用心”。
51、安全检查工作“七查”的主要内容:查各级领导、查人员思想、查安全制度、查管理过程、查隐患治理、查事故处理、查安全台帐。
52、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七项必修内容”:
1)本工程特点、重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如:防火、防两高、保证主体运行安全等);
2)本工程(包括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
3)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标准、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分包单位及其专业班组工作内容,总包监督检查);
4)高处作业、起重作业、机械设备、电气安全等基础知识;
5)防火、防毒、防尘、防爆及紧急情况安全防范自救;
6)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7)本工程惨痛事故教训(如:高处坠落、火灾、起重等)。
53、安全管理工作的“八个结合”:
1)建立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2)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相结合;
3)职能部门管理与齐抓共管相结合;
4)防微杜渐与突出保障体系相结合;
5)弘扬安全文化与常抓不懈相结合;
6)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相结合;
7)落实责任制度与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相结合;
8)强化安全管理与推行安全生产确认制度相结合。
54、安全检查“八查”内容:
1)一查领导思想,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
2)二查规章,提高职工准守纪律、克服“三违”的自觉性;
3)三查现场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序;
4)四查易燃易爆危险点,提高危险作业的安全保障水平;
5)五查危险品保管,提高防盗防爆的保障措施;
6)六查防火管理,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和灭火技能;
7)七查事故处理,提高防范类似事故的能力;
8)八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否经常化和制度化,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5、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现场人员必修之“八荣八耻”:
1)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6、安全管理应做到的“九个到位”:领导责任到位,教育培训到位,安管人员到位,规章执行到位,技术技能到位,防范措施到位,检查力度到位,整改处罚到位,全员意识到位。
57、对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不应忽视的“xx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好奇。
58、施工现场“十项安全技术措施”:
1)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
2)机械设备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
3)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养护;
4)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当地电业局的规定,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
5)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掉闸装置;
6)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7)各种缆风绳及其设置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8)在建工程“四口”防护必须规范、齐全;
9)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10)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坎等危险区域应设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警示。
59、起重吊装“十不吊”规定:
1)起重臂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准吊;
2)无证指挥、无指挥信号或信号不清不准吊;
3)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
4)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大件吊装”无吊装方案,现场无安监人员“旁站”不准吊;
5)各类吊物上方站人,不准吊;
6)斜牵斜挂、埋入地物、粘连、附着的物件等不准吊;
7)机械安全装置失灵、带病时,多机作业无安全措施不准吊;
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
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10)六级以上风不准吊。
60、气割、电焊“十不焊”规定:
1)不是电焊、气焊工、无证人员不能焊割焊;
2)重点要害部位及重要场所未经消防安全部门批准,未落实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3)不了解焊割地点及周围情况(如该处能否动用明火,有否易燃易爆物品等)不能焊割;
4)不了解焊割物内部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性不能焊割;
5)盛装过易燃、易爆的液体、气体的容器(如气瓶、油箱、槽车、贮罐等)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能焊割;
6)用可燃材料(如塑料、软木、玻璃钢、谷物草壳、沥青等)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等的部位,或火星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
7)有压力或密闭的导管、容器等不能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
9)在禁火区内未经消防安全部门批准不能焊割;
10)附近有与明火作业有抵触的工种在作业(如刷漆、防腐施工作业等)不能焊割。
61、高处作业“十不登”
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深度近视眼等禁忌症的不登高;  
2)迷雾、大雪、雷雨或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不登高;  
3)安全帽、安全带、软底鞋等个人劳防用品不合格的不登高; 
4)夜间没有足够照明的不登高; 
5)饮酒、精神不振或身体状态不佳的不登高; 
6)脚手架、脚手板、梯子没有防滑或不牢固的不登高; 
7)携带笨重工件、工具或有小型工具没佩工具包的不登高;  
8)石棉瓦上作业无跳板不登或高楼顶部没有固定防滑措施的不登高;9)设备和构筑件之间没有安全跳板、高压电附近没采取隔离措施不登高;
10)梯子没有防滑措施和度数不够不登高。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环保知识+安全管理术语、常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