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典型的形象工程”成众多央企圈地“陆地三峡” - q463134616 ...
酒泉“典型的形象工程”成众多央企圈地“陆地三峡” [原创 2010-03-23 23:28:02]   

    

     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点名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为“典型的形象工程”。由于该表述出现在两会期间的湖北代表团讨论会场,因此迅速被国内外媒体报道,影响迅速扩张。

一语激起千层浪。在缓过气来之后,中节能港建公司、大唐电力、甘肃洁源、中海油等在当地投资的央企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对上述指责感到冤枉。与此同时,玉门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批评。


现场

众多央企圈地“陆地三峡”
“没错,说的就是这个千万千瓦级项目。”3月13日下午,中节能港建(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港建公司”)管理部经理苗青强指着窗外整齐划一的风电机组对记者表示。

记者发现,这是一年中风沙{zd0}的季节,如果是晴天,这里的风力十分壮观,一眼望不到边。自从1997年甘肃首座实验性风电场在这里建设运行后,截至2009年底,这里已累计完成风电装机108.6万千瓦,其中并网发电51万千瓦。

而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并非玉门的目标,根据玉门市发改委的调研资料,玉门风能资源理论储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可供开发利用的在2000万千瓦以上。

千万千瓦以上的风能资源直接促成当地建设“陆地三峡”的宏伟计划。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后,迅速引发众多央企到当地跑马圈地。

“中国节能、大唐电力、中海油、华电、中电国际等都来了。”玉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虎称,央企纷纷进驻,说明了风电项目的前景。而且,中节能港建公司的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已经在去年12月25日全面并网发电。

“称其为‘形象工程’,我们真的很不解。”中节能港建副总经理赵冬生昨日向记者坦言,当天消息出来的时候,他们正在开会,大家都议论起来了,“我个人认为他(指苗圩)是不了解情况。”

“13岁”的运转正常
多个风电项目负责人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的批评言论时,均提到已经运行13年的甘肃省首批试验性发电设备。他们认为这是反驳有关“风沙破坏机”的{zj0}例子。

穿越茫茫戈壁滩,途经几个风电场后,3月15日,记者在三十里井子看到了最早屹立在这里的四台。记者在现场发现,由于其明显较其他矮小,因此很容易把它们与近期修建的风力区别开来。它们与新的发一起,在风中自由轻快地转动着。

郑重声明:资讯 【酒泉“典型的形象工程”成众多央企圈地“陆地三峡” - q463134616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