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情引发粮食涨价 xx部门称不必多虑_peter_新浪博客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2.7%,逼近政府3%的全年CPI调控指标,市场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剧。


  粮价和CPI有着高度相关性,近期粮价的走势如何,成为各方xx的焦点。


  本报记者从国家粮食局、发改委等部门获得的信息来看,短期国内粮价上涨的压力不大,持续至今的“西南干旱”也不会推高粮价。


  库存充裕


  国际谷物理事会的预测,2009年-2010年全球谷物总产量约为17.48亿吨,比上年度减少4400万吨。除了小麦库存量稍有回升之外,全球粮食库存从上年{zd1}点继续下降,其中稻米库存量减少了450万吨,玉米库存量减少了240万吨。


  在世界{zd0}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由于生物燃料产业的过热,玉米库存消费比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zd1}。


  随着国际粮价的持续走高,不少业内人士担忧,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传导,将对我国的粮食价格带来负面的影响。


  针对上述担忧,接受本报采访的一位国家粮食局官员表示,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国内粮价短期内不会受到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


  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6年粮食增产,从2007~2009年,更是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粮食供给形势大为改善。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仅仅在2009年,国有企业粮食收储就达到3000多亿斤,社会收储达到5600亿斤。


  从国内粮食库存来看,稻谷的供求趋于平衡,玉米和小麦则是供大于求;从粮食库存消费比来看,2009年我国这一指标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而且,在粮食库存,小麦和稻谷等主粮所占的库存比例比较大。


  虽然大豆产需的缺口较大,但上述国家粮食局官员透露,目前国家掌握的油脂油料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调控的物质基础仍然比较雄厚。“我国粮食库存结构合理,分布也较为均衡,半年乃至一年之内,国内粮价必定不受国际影响,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

 


  小幅波动

 


  与国际粮价大幅度波动不同,近年来,中国粮食价格进入小幅上涨的通道。特别是从去年冬季以来,国内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走高比较明显。


  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从稻谷去年上市到今年2月,大米加工企业收购三等稻谷到厂价每斤上涨了2-7分;春节期间,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大米价格都有所上升。小麦和玉米价格也有一定的提高。目前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粮价基本和2月持平。


  对于水稻和小麦等主粮价格的走高,前述国家粮食局官员解释称,从国家层面而言,最近几次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国家适当提高{zd1}收购价、实行临时收储政策等综合措施作用的结果。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李喜贵表示,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 《关于提高2010年稻谷{zd1}收购价格的通知》,这对近期大米价格上涨起了推助作用。


  李喜贵说,对于城市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粮食支出占其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对于农民而言,粮食收入却占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这种上升既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其种粮收入,也不会对居民生活和物价总水平造成太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今年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价格总体也比较稳定,虽略有波动,但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国际市场。“如果永远让粮食价格固定在一个点上,那是不可能的,这也违反市场规律;而且农民的收入太低。我不赞成粮食价格一上涨就打压!”前述国家粮食局官员说。

 

今年可能再丰收

 


  2010年是粮食丰年还是歉年,目前行业内人士的看法并不一致,这也间接导致对今年粮价乃至通涨的判断,存在分歧。


  对今年粮食丰收持担忧态度的人很多。两会期间,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回答“还有没有必要再实现1万亿斤的目标”的问题时表示,由于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资源的约束、灾害的影响等都比较严重,特别是我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相当大。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我国农业已经连续6年丰收,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所以今年的农业能否连续7年丰收很难说。民族证券副总经理、农业行业分析师赵大晖也认同姚景源的说法。赵大晖判断说,今年丰收的概率不是很大。


  对今年粮食收成担忧的人还有一个重大依据,那就是从去年年底持续至今的“西南大旱”。根据公开的报道,截至3月1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到9215万亩,重灾地区大部分小麦、油菜等作物已经枯死,部分受灾地区粮食绝收已成定局。


  基于此,业界一些人士预测这或将引发粮价反季节上涨,而市场担心的通胀预期也许会提前实现。


  不过,前述粮食局官员、李喜贵、中粮期货研发部分析师李建雷等人都认为,今年我国粮食丰收的概率很大。


  与去年河南干旱受灾面积1.5亿亩相比较,目前主要受旱灾的5个省区市的耕地受旱面积数据9215万亩,不算很大。最终,去年河南粮食还获得了丰收。


  “云、贵、川和广西、重庆5个省区市都属粮食自产自销的平衡区——重庆还属于销区,每年在全国粮食产量所占的比重很小,不会影响到今年粮食的全局收成。”前述粮食局官员明确表示。


  从目前来看,由于粮价上升,去年国内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今年华北、东北两大商品粮基地的墒情也很好,预计早稻、秋粮种植面积都将有所上升。


  李建雷对国际大豆市场比较熟悉,他预计,5月份南美大豆上市后,将对国内植物油市场产生冲击;目前豆油成本价格大约为7500元/吨,5月份豆油进口成本价格将回落至7000元/吨左右。“现在南美大豆已经开始运往中国,5月份就会大批到港。”


  李喜贵则告诉本报记者,粮油本身是个微利行业,热钱并没往粮食市场流动。据他所了解,“之前看好玉米市场的一些投资商现在都炒钢材去了!”

 

西南旱灾拉响通胀警报


  金融危机尚未过去,我国西南地区又遭遇历史罕见旱灾。刚刚在两会期间为稳定房价而费尽心血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快马加鞭,前往西南旱情最严重地区视察,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并要求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然而,在为温总理事必躬亲精神感动之时,一丝隐忧却上心头:应对金融危机的大量救市资金的后遗症尚未化去,严重旱情无疑将加大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


  根据西南各地反馈的消息来看,各地减产、绝收面积不断扩大。云南省政府统计,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初步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然而,由于我国粮食连续六年丰产,即使今年云南、贵州、广西等粮食全面绝收,政府也有能力保证市场粮食供给充足。


  不过,我国粮食核心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而此次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因此对我国2010年粮食影响不大。


  但是,西南旱灾对通胀的助推作用明显。因为旱情将使粮食种植成本大幅增加,粮食价格上涨,但受政府宏观调控影响,价格涨幅应该会控制在比较适当的范围之内。


  笔者认为,粮食和石油是通胀的先行指标。如果价格持续上涨,将推动下游数千行业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引发通胀。目前,我国CPI构成中,食品类权重占三成,而粮食价格上涨必将引起肉禽蛋奶等农产品[14.27 0.85%]价格上涨,因此,粮食价格上涨对CPI影响{zd0}。今年,受粮食{zd1}收购价提高、云贵粮食减产、国内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影响,后期粮食价格上涨压力巨大,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需求回暖,未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动力十足,在原油和粮食价格上涨影响下,未来CPI维持3%的压力相对较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西南旱情引发粮食涨价 xx部门称不必多虑_peter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