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子、捕鼠器及其他

        

         耗子,也就是老鼠。除了在动画片里,老鼠一般不怎么招人喜欢。且不说耗子传播疾病、吃我们的粮食、拿我们的衣服家具甚至宝贝物件磨牙,如果半夜听到耗子“吱吱”的私语肯定让胆小、敏感的人恶心得彻夜难眠。可能米老鼠之父迪斯尼也会承认:老鼠是人类的公敌,不是什么好东西。

粗略算来,人鼠大战也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人们对付老鼠的办法很多,许多人也有打死老鼠的经历。不过,小小的耗子不值一提,谁也不会拿“打鼠”说事。你要把它看成是“打虎”一样神气的事儿,武松没法跟你急,你自己好意思?

人类弄死了多少老鼠没人统计过,但是老鼠害死了多少人还是有记录的。6世纪那场席卷欧洲的鼠疫,持续了五六十年,死亡近1亿人,东罗马帝国从此衰落;14世纪的鼠疫波及欧亚非,持续了三百年,重灾区欧洲死亡2千5百多万人,加少了四分之一人口的欧洲几近毁灭;19世纪初的鼠疫涉及三十多个国家,死亡人口也在千万以上。那期间人们谈鼠色变,耗子的勇猛确实胜过老虎。老虎的存世量确实太少了,但毕竟是老虎。如果在野外偶尔见到一缕虎毛、粪便或者拍上一张似虎非虎的照片都能上媒体的头条,成为新闻人物。要知道现如今成新闻人物是头等重要的事。与虎相比,鼠仍然生生不息,鼠口似乎比人口要多,它们逍遥自在地穿梭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鼠大战,还看不到尽头。

毒药是大规模灭鼠的{zh0}办法,所以,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剂,而且毒性越来越强。化学灭鼠的弊端也很快显示出来了。比如:药死的耗子腐烂后,味道就很不好;吃了中毒耗子的猫以及其它动物也会毙命;大规模播撒灭鼠剂造成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同时,有些人一气之下吃了耗子药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成了社会问题了。气味问题倒是小事,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就不得了了。国家出来一管,现在卖耗子药的也就少了。这给捕鼠器的繁荣带来了机会。

传统的捕鼠器有老鼠夹、老鼠笼、粘鼠板、粘鼠胶等,原理是利用老鼠觅食的基本需求诱杀、诱捕老鼠。现在出现了许多科技含量很高的对付老鼠的东西,如电猫、电子捕鼠器、电子灭鼠器、老鼠引诱剂,老鼠驱避剂等。一般人对其中的原理似懂非懂,难以尽解其意,不过,从中还是能读出人类智慧的力量以及对付耗子的雄心。

“钓鼠器”,应该是捕鼠器中的佼佼者。之所以好它主要有以下理由:

结构简单,便于制作。“钓鼠器”由钓竿和钢丝两部分组成。钢丝一头是带活扣的套,另一头栓在筷子长短的小木棍上。将全套放置于鼠洞或耗子常行走的道路,小木棍插在土地里用来固定。

原理简单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智慧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耗子正常的情况下走老路,夺命而逃的时候才慌不择路地满地乱穿。只要放置得当,耗子不知不觉地钻进钢丝全套,当它发现不对劲时,稍作挣扎,就套住了。利用猎物的生活习性,制造出如此简单的装置就至将它制服,不可谓不智慧吧?电视里播放了一个关于“钓鼠器”的专题节目。一位农民在自家田地里种下了50个钓鼠器,第二天收获了35只耗子,不可谓效率不高吧?人们也用这种方法钓兔子、捕鱼、逮野兽,其实抓逃犯也利用必定走老路的特点。尽管面对不同种类的抓不对象,影响实际结果的变量多少不一,只要考虑充分,“走老路”原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结果令人满意。

往深里说就多了去了。工具耗材少制作简单,不用电呀、磁呀以及诱饵,符合人类活动低碳化要求。装置xx按照耗子的自然习性设计,将污染和排放降到了{zd1}点因而绿色环保。钓鼠器可以重复使用,属循环经济还是节约型方式?最有趣的是,这种捕鼠方式大多能抓到活鼠,我们可以看到困境中的各种鼠态。

专题片里的35只耗子大多是活捉,少数几只死掉了。死掉的可能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入套后拼命挣扎而毙命。有一只伤痕累累、满身是血,估计死之前已经疯掉了;还有的套得不至于要命、身体也完好,不是活活气死的就是吓死的吧?还是看看活着的耗子吧。有的找一个尽可能安全的角落藏起来。有的拿出看家本领试图打一个新地道来躲过劫难。聪敏的耗子不知用什么方法将小木棍弄出土地,带着“钓鼠器”乱跑,不过太不方便了,还是给抓住了。还有那么一位,该干嘛干嘛,像平常一样吃周围能吃到的东西,在进食的空隙也不忘了抹划抹划干净那张鼠脸。看过庄子的书和{yt}到晚参禅的人,在如此困境中未必能如此从容淡定吧?有少数耗子套住后逃脱了。没有音像记录,如何逃脱就不得而知了。是不是改变了一些致命的习惯?天知道。



郑重声明:资讯 【耗子、捕鼠器及其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