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2008年08月01日]_刘家隔_新浪博客

他从庄稼地里走来

——记汉川市竹园精米加工厂厂长罗远炎

 

“大家要把包摆放整齐,注意安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待走进汉川市竹园精米加工厂大门时,只见一派忙碌的景象,厂长罗远炎正在指挥该厂职工搬运大米包,准备将加工好的优质大米外销。看见我们走来,他急忙迎上前跟我们打招呼。在罗远炎的脸上,透露出农民的憨厚与朴实,也显示出一个企业家的风采。在一间再简单不过的办公室里,这位农民企业家跟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业历程。

罗远炎于1962年10月出生在刘家隔镇刘隔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家中人口众多,生活困难,1977年从汉川六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早早地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由于罗远炎是高中毕业,当时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村党支部把他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在村里担任会计,这一干就是六七年。在担任村会计期间,罗远炎总是任劳任怨,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从不挪用和占用村集体一分钱,所有账目清楚明白,在村里赢得较好口碑。1981年,正值罗远炎担任村会计期间,一场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轰轰烈烈展开,过去由集体耕种的土地一下子包到个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成倍增长,家中的富余粮食逐渐多起来。刚开始,农民都觉得家中有粮心不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中除交足公粮后,富余粮食越来越多,粮食出售困难。虽然增产,但不能增收。罗远炎因为是村干部经常与村民接触,看见许多农户把多余的粮食用来喂猪、喂鸡,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解决售粮难题,成为罗远炎日夜思考的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见村内穿乡的小商小贩向村民推销各种日用小百货,一下来了灵感。自己能不能做粮食收购买卖?罗远炎的心开始躁动起来。经过几番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经商。1983年10月,他辞去村会计职务,把自家粮食出售后的资金作为本钱开始了粮食收购经营。由于在任村会计时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粮食收购比较顺利,但是因缺乏做生意的经验,加之对粮食市场行情估计不足,刚开始基本是亏本经营,几乎有放弃粮食买卖的念头。但天性好强的罗远炎相信一句俗话:将钱学艺、学艺赚钱。有了信念的支撑,生意做起来仿佛也顺利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积累了一些做生意的门道和技巧,粮食买卖也由小变大,由亏本到盈利,由小利变大利。小试牛刀后,罗远炎开始在粮食市场站稳脚跟,粮食收购量越来越大,积累资金也越来越雄厚。1996年,罗远炎已有近10万元净资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粮食收购商日趋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相互压价,不仅扰乱了粮食市场,也损害了农民利益。作为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生意人,罗远炎始终考虑的是不仅要自己赚钱,更要让农户得实惠。于是他又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1996年10月,罗远炎毅然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与人合伙租赁刘隔粮管所储备仓库进行粮食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扩大农户利润空间。这一次前无先例的举动,使他成为刘家隔吃螃蟹的{dy}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能迅速打开粮食深加工市场,他亲自到全国各地粮食销售市场走访调查,饿了啃干粮,渴了喝自来水,累了因陋就简凑合着一宿。有时甚至露宿街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罗远炎不懈努力下,一条粮食销售渠道被打开,一个个粮食销售市场被占领。刘隔加工的精白大米越来越成为粮食市场的抢手产品。

刘家隔地处湖区,膏壤平川,决定了米质的优良。这里加工生产的精白大米在各大市场销售量不断增加,消费者满意度也逐渐提高,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罗远炎觉得大有文章可做。为了使这一资源优势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2002年7月,他说服其弟罗远国和妹夫刘小水共同筹资200万元,新建一座厂房,购置了年加工量达2万吨的成套先进粮食加工设备,注册组建了汉川竹园精米加工厂,同年8月正式挂牌投产。目前,该企业已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职工50余人,所生产的川泽牌系列香米和珍珠糯米除在本省各大市场销售外,还远销陕西、河南、广东、山西等全国各地,相关产品现正在申报省优xx和{gjmj}产品。

在近20多年的打拼中,罗远炎始终本着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原则,在社会有着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个人声誉,为此他本人多次被汉川市评为“先进个人”、“劳动模范”,2003年被选为刘隔工商联合会副会长,米业协会党支部书记。2007年当选为汉川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所在企业年年被镇委、镇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05年度被孝感市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企业。

作为一名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罗远炎始终不忘生养他的家乡和父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从2003年至今,累计为社会福利事业捐款5万多元,企业解决了50多人的就业,每年出资500—800元救助一名特困学生。2008年在四川发生地震灾害时,个人捐款2000元给灾区百姓。

在谈及今后的打算时,罗远炎意志坚定的说:“不管我的企业在今后发展多快、多大,我的心始终是和农民连在一起的,企业发展、农民得利,农民得利,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日记 [2008年08月01日]_刘家隔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