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炮制薪火传,百尺竿头志尤坚-记炮制学科传承人王孝涛教授- 361℃的 ...

雷公炮制薪火传,百尺竿头志尤坚-记炮制学科传承人王孝涛教授

2010-03-14 11:15:55 阅读8 评论0 字号:

    {dy}次见到王孝涛教授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检验所的七楼,而后在樟树举办中国中医药协会炮制分会论坛的时候,我还特意发函邀请了王老一行,王老也应邀参加了上次的论坛,不到两年的时间见面两次,也算是很有缘分了,所以特发布一下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为王老专门撰写的文章,以示纪念。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元月二十六日

雷公炮制薪火传,百尺竿头志尤坚

——记炮制学科传承人王孝涛教授

 

王孝涛教授是中医科学院元老了。他毕业于西医院校,1954年在我院筹备时期,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前身中央卫生研究院调入的。当时是为配合筹备中药研究所,后一直在我院和中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一.珍珠炮制有绝活,慈母语惊大学生

王老出生于浙南山区一个乡村民间医生家庭,祖辈务农,自祖父辈始兼学了中医眼科,母亲也配合学了配药和制药。为此他从幼少时就得到了中医知识的熏陶,对xxx治病也有所知晓。1951年当他从浙江医学院药科毕业回家探视时,母亲问他:“大学毕业了,学什么呀?”当时王老想,说学生药学怕他母亲听不懂,随口说:“学中药”。他母亲说:“那好呀!我来问你,中药珍珠是怎么磨的?”王老在学校确没有学过中药和中药炮制,也没有磨过珍珠。这一下,使他很难堪,答不上来,只好实说:“我没有学过” 。他母亲又说:“那你在我手里还是没有毕业”。对这一小故事王老永记不忘,这不但使他明白了中医中药中还有一整套宝贵的传统制药技术,而且也为王老一生坚定不移的做好中药科研工作扎下思想基础。

王老1951年毕业后,由中央卫生部分配到原中央卫生研究院,主要配合筹备中国医药研究所及生药研究室。当时他很幸运,得到曾当过xxx保健大夫的瞿宪文瞿老“一对一”的教导,认真学习了党的中医政策和xxx对中医药工作的系列指示,以及瞿老在革命时期用xxx保健的经验,很快地使他明白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道理。由此他响应党的号召,为自己立下“献身于中医药事业”而奋力工作的志愿。1954年他又服从组织安排调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配合筹备中药研究所及生药研究室、标本室和苗圃等,后期又筹备炮制研究室。这时他积极参加了在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本草学、炮制学和方剂学等课程,为开展中药研究打下基础。

二.勇于创立新学科,华夏自有炮制学

中药炮制是制备优质饮片的一门原创性的传统制药技术,是在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中医临床传统采用饮片入药组方,这是中医用药的特色所在,与西方医学采用单一生药入药有其较大的差别。当前除《中国药典》收载了中药饮片为法定药品外,世界各国药典,尚未见有相类同的药品。正由于现代药学中还没有相应的学科,早在50年代,各中医高等院校中药系中虽然有由中药老师傅讲授的“中药饮片炮制”这门传统制药技术,但是在中医药界,老师、教授中对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学科归属,认识不很统一,时有争论。当时王老正考虑就这门技术的特色,能否建立一门新学科的问题,他根据中医传统是采用饮片入药组方的辨证用药的特色和具有丰富的、独特的炮制技术内容,既有别于生药学科,又有别于中药制剂学科的内涵,饮片也正是制备中医成方制剂的原料药,他大胆提出了xx可以创立一门中药炮制新学科的主张。正当60年代的一次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武汉会议前夕,有老师向王老征求饮片炮制如何分科意见时,王老认真论述了自己对创立中药炮制新学科的建议。后来他得知高校武汉会议通过了中药炮制单列新学科的信息,此后王老不断完善炮制新学科的科研对象、目的、科研途径、理论基础以及边缘学科等相关内涵,又开始新一轮的工作。

三. 虚心求教老药工,传统口授登雅室

王老早期工作是从事道地药材的品种质量研究,在老一辈生药学、本草学家赵燏黄、叶三多、楼之岑教授的指导下,他一面学习中药知识,一面结合道地药材品种质量的专题研究。他深入道地药材的生产区域,如当归、大黄的西北地区,附子、黄连生产的西南地区及黄芪、甘草的道地产区内蒙地区,等进行药材资源调查,总结老药农的种植、采制等生产技术经验,并收集其原植物、药材标本等,而后继续总结整理出道地药材种植、采制的生产技术规程,和xx药材质量传统鉴别经验等科学资料。王老首次澄清了国产当归、甘草的品种等问题,为开展道地药材品种、生产、质量的规范化研究积累科学资料。当归、甘草的品种学名被《中国药典》1963年版以来各版所收载。

为开展中药炮制科研工作的需要,王老从道地药材品种、质量研究工作转向中药饮片炮制研究。1958年先是在生药室内成立了中药炮制研究组,由王老来负责。

由于中药饮片炮制以往是属于私家生产经营,因此这一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在各大药店和中药厂之间是处于相互封闭保密状态,较长期来未见有较完整的文字记述材料。从现存历史文献看,大约近400年来,通常只能在中药师徒之间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的,王老认为很有必要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继承和整理。

 为更好开展饮片炮制科学的研究积累资料,王老的研究组下决心深入中药饮片炮制生产车间,向老中药师傅、老药工学习,总结生产技能和饮片质量传统鉴别经验的掌握。

1959年始王老研究组先后深入北京同仁堂、天津中药饮片厂等全国十几个药厂进行调查、学习。一面在炮制车间跟班学习炮制操作技术,一面记录每种中药炮制工艺的全过程。按炮制生产工序以及饮片质量鉴别等项目编写成文,并经过老中药师傅审查改正,得到老师傅点头认可后,定为初稿。

正巧这时,卫生部药政局也“为继承总结中药炮制生产技术”下达文件,由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药材公司组织,由当地精通饮片炮制的中药师傅、老药工参加,并配备精通中药学的药师组成的中药炮制研讨小组。王老的研究组也正好配合各地的研讨小组开展工作,当时是采用集体以口述并相互补充的方式,对常用各种饮片炮制技术经验、炮制制作要点、辅料种类和用量、生产用具及设备等做以详细介绍,并一一做出文字记录,并按炮制的工序整理编写成地区性的饮片炮制生产技术规程的文字资料,而后陆续印刷成书。

继后王老的研究组在继续搜集全国28个主要省、市、区现行的饮片炮制生产经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组织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参加的编写小组,并根据中医理论和用药特色,保留各地独特的饮片炮制经验技术以“并同存异”的方式,综合整理汇编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一书。该书收载有常用中药501种的不同炮制品的基本制作方法,并按治削、炮制、药效等内容加以叙述,196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4年出修订本。这本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dy}部饮片炮制专著,真实地反映当时全国现行的饮片炮制生产经验技术和地方习用的独特的炮制技术,也是近400年来,首次将全国性由世代师徒间以“口传心授”的传统饮片炮制的经验技术转为文字的形式较完整传承保留下来,为现今实现饮片炮制创新发展研究提供宝贵的科学资料。该书曾获1978年卫生部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

1962年王老研究组又与陕西中医研究所,山东中医药研究所和原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等协作,对饮片炮制的历代文献进行较系统的继承整理。选集自汉代至清代前后近2000年间的主要古医药文献200多部,从中辑录相关饮片炮制技术和基本理论等资料,就各文献写明书目、著者、年代版本等经过整理以炮制资料年代先后为序加以编排,编著成《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该书是在1965年完稿的,此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工作停顿,1969年王老又下了“五.七”干校,当1970年他回所后发现《辑要》原稿由于单位准备搬迁被散乱了,大约经过1个月时间的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总算找全了,王老又及时向当时军管会领导打了报告建议由内部出版,得到批准。由于该书约100多万字,而当时只有王老一人进行三次校对,因低头校对时间过长,迫使王老的第四、五颈椎造成滑脱,出现头部发热、头昏、眼花、站立不稳的症状。为了书能按合同期出版,王老想出了把办公桌用旧木箱垫高30公分,再将稿子竖起了来校对的办法,带病坚持校xx稿,于1973年正式出版。这本书可谓是历史上最完善的一部中药饮片炮制历史文献资料,为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的起源、发展沿革、炮制传统理论及研究制定统一炮制工艺及其制品质量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技术资料。该书获197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奖。

以上两书是代表着古今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两部专著,为全面继承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和学术遗产做了贡献。并为当今开展中药炮制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甚有价值的技术资料,为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07年“中药炮制技术”列入“{dy}批{gjj}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老被文化部选定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王老被文化部授予“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四、炮制工艺需改进,与时俱进订标准

70年代王老的研究组在较全面继承整理古今中药炮制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毒性中药炮制的科学研究,他{sx}了天南星科的半夏、白附子、天南星等中医常用的化痰止咳药,进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化学、炮制药理以及临床验证等多学科综合研究。近20年时间,前后完成了各项试验研究的计划指标,优选制定了清半夏、法半夏、制白附子、制天南星等炮制新工艺和其饮片的质量标准。其科研成果经院、部、局级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定,半夏炮制新工艺改进和质量标准的科研成果,曾获1978年院级科研成果奖,1980年部级科研成果奖。制白附子、制天南星炮制工艺改进和质量标准,分别获1992年和1994年局级和院级中医药科技进步奖。

王老在实现他为中医药事业而奋力一生的心愿的奋斗历程上,足足走过62个年头。现今已是耄耋之年,他虽右眼因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而失明,但他还是“以所为家”,风雨无阻,每天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常现身在他的实验室内,不时为炮制研究的年轻同志提供些参考资料和意见,有时为药房同志讲解中药饮片的鉴别知识。王老就这次党和组织对他工作的认可并给予很高奖励表示感谢,特别是在新中国60年华诞喜庆日子里,他永记不忘,虽然奖励是以他个人名义,而工作是大家完成的。是整个研究团队,集体的功劳,大家的功劳。王老说今后他还是愿遵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四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意见”中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dy},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精神,尽力做好中药炮制技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他很赞同“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善于传承和发展自己优秀主流的传统文化的” 观点,以此感恩祖国,感恩于中华民族祖先聪明才智。更有望持续发展祖国中医药文化为世界全人类造福。

361℃编辑整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雷公炮制薪火传,百尺竿头志尤坚-记炮制学科传承人王孝涛教授- 361℃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