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会不会导致粮价大幅上涨需要综合考量-胡锋-搜狐博客

2010-03-24 | 旱灾会不会导致粮价大幅上涨需要综合考量 该日志已被收录

    

    去年2月,春节刚过,北方小麦产区出现特大旱情,总理亲自到田间给小麦浇水除草;今年3月,两会刚过,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人畜饮水困难,总理面对干涸河床眉头紧锁。

    人们担心干旱给灾区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市场也担心干旱会不会给今年的粮食生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粮价大幅上涨。这种担心已经在市场有所反映。由于西南地区主产稻谷,据报道这些地区的大米现货价格已经开始上涨。期货市场上,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早籼稻期货昨日(3月23日)跳空高开,籼稻指数{zg}达2165点,创下早籼稻期货上市以来的新高,全天成交201178手,亦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比昨日增加440%。相形之下,小麦、玉米期货价格表现相对平稳。

    对于当前的干旱对粮食生产及价格的影响,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此次受灾严重的西南四省,除四川外,贵州、云南、、广西均非我国粮食主产区,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比例不到10%,加上四川也不过15%。因此,这四地粮食即使减产,也不会影响全国粮食生产大局。

其次,当前还未到稻谷大规模播种季节,如果后期有降雨,春播仍然可以正常开展,那么粮食生产受到的影响将会很少。去年号称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由于不是小麦生长的关键季节,并且后期的及时降雨,结果小麦仍然取得了丰收。

    {zh1},当前国家稻谷储备是较为充裕的。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估计,中国2009/2010年度大米结转库存为4085万吨,占全年消费量的比例为34%(远超国际粮农组织17%的警戒线)。我们,知道稻谷生产按时间先后顺序有早、中、晚三季。2009年早稻的产量为3327万吨,就是说,即使干旱持续下去导致全国早稻无法播种,那么当前的稻谷库存也足够支持到今年中晚稻的上市。粮食供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以上是从总量上讲,粮食供给不会受到旱灾的影响。但是,要真正确保粮食安全还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前苏联,就曾发生过城里人没有面包吃饿死,而大量粮食烂在乡下地里没人收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出现这种荒诞的局面是因为没有市场,人们没有得到信息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激励去把粮食运输到紧缺的地方。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饿死上千万人,然而同时我们却向国外出口了几百万吨的粮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咄咄怪事?那是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排除了市场,排除了价格。如果当时粮食有价格,在大批人要饿死的情况下,粮价早就涨上天了。政府仅凭对价格的观察,就知道国内粮食供给存在严重短缺,从而也就不会做出在国内大饥荒的情况下反而出口粮食的举动。但是因为当时没有价格,政府无法观察真实的粮食紧缺情况。大跃进期间粮食生产为什么可以大放卫星中央却难以甄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排除了市场。如果粮食供需通过市场解决,地方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放卫星,那么粮食价格必然大涨,这时候中央政府肯定知道粮食大幅增产是假的,因为大涨的价格表明市场上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粮食。

    此次干旱严重的西南四省粮食均不能实现自给,需要从外省调粮。就是说,这些地方粮食一旦减产,当地的粮食供给短缺情况就会加剧。而从外地调粮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当前,中国的粮食物流运输效率低下,粮食价格中很大一部分是运输成本。更不利的是,西南四省均为山区,运输本就困难,成本居高不下。这是对当地粮食安全不利的地方。因此,确保市场畅通,确保运输畅通,对于稳定当地粮价、稳定全国粮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确保市场畅通,就是要确保价格信号畅通,政府不要因为局部地区粮价上涨过快就采取价格管制手段,因为这会打击供给,从而会加剧灾区的粮食短缺。价格上涨是邀请供给的信号,它会刺激外地粮食及时运到灾区,从而平抑粮价上涨。所谓运输畅通,就是外地运往灾区的粮食开辟绿色通道,减免运输费用,降低运输成本。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粮食库存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而这是应对粮食短缺不利的地方。有人认为,政府掌握粮食不是很好吗?粮食不够的话,可以及时投放市场。实际上,粮食储备放在民间,商人逐利的本性,会对价格更加敏感,反应会更加及时。政府对市场天生是迟钝的,当调控不到位的时候,反而怀疑市场,比如怀疑商人囤积居奇,从而出台种种反市场措施。这对于应对粮价上涨是不利的。这可从中国政府垄断土地市场造成地价飞涨的弊端即可见端倪。

郑重声明:资讯 【旱灾会不会导致粮价大幅上涨需要综合考量-胡锋-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